货币金融学货币需求课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本章重要概念 复习思考题 本 章 复 习 第九章 第九章 货币需求 本章小结 “ 货币最重要 ”这一命题的。 第九章 货币需求 本章重要概念 货币需求 Money Demand 货币数量论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Demand 费雪方程式 Fisher Equation 流动性陷阱 Liquidity Trap 弗里德曼理论 Friedman’s Theory 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Cambridge Approach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Keynesian Theory 流动性偏好理论 Liquidity Preference Theory 第九章 货币需求 本章复习思考题 1. 鲍莫尔是如何发展凯恩斯的交易性货币需求理论的。 2. 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区别. 3. 什么是流动性陷阱。 4.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政策性主张。 5.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十章 货 币 供 给 第九章 货币需求 本章学习要求 在这一章中 , 我们将讨论货币供给统计口径的划分;存款货币创造机制;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以及中国的货币供给。 学完本章后 , 你应当知道: 货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货币是如何进入流通领域的; 什么因素会导致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化; 中国的货币供给是怎样的。 第九章 货币需求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供给统计口径 第二节 存款货币创造机制 第三节 货币供给决定因素 第四节 中国的货币供给 第九章 货币需求 一、货币货币范围的扩展 二、货币供给统计口径的划分 : 不同形式的货币具有不同的流动性。 划分的意义 : ( 1)便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 2)促使各类金融机构的创新和相应反应。 第一节 货币供给统计口径 第九章 货币需求 ( 1) 流动性的强弱; ( 2) 与经济的相关性; ( 3) 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 第一节 货币供给统计口径 第九章 货币需求 3 .世界各国货币供给统计口径的划分 ( 1) 美国的货币供给统计口径 ( 2) 英国的货币供给统计口径 ( 3) 日本的货币供给统计口径 ( 4) 中国的货币供给统计口径 第一节 货币供给统计口径 第九章 货币需求 我国货币供给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M0 = 流通中现金 M1 = 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 +农村存款 +机关团体 部队存款 +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 = 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 存款性质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 款) +外币存款 +信托类存款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 金存款 第一节 货币供给统计口径 第九章 货币需求 第一节 货币供给统计口径 M1被称作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 M2被称作广义货币; M2与 M1之差被称作准货币,是潜在购买力。 第九章 货币需求 一 、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量 是指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 、 个人及外国所握有的通货及其他随时可自由支用的存款货币二者的总和。 货币供给 是指经济主体创造货币供给量并把它投入流通的过程 , 即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向流通中投入 、扩张或收缩货币量的行为和过程。 补充知识:货币供给概述 第九章 货币需求 二 、 货币供给 在这里应注意区分这样两对概念: 货币供给与货币发行 货币供给与货币流通 补充知识:货币供给概述 第九章 货币需求 货币进入流通图示: 收兑社会公众的金银向流通中投放货币 财政部门 → 单位和家庭个人 收兑社会公众手中的外汇向流通中投放货币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 多倍扩张 → 单位和家庭个人 补充知识:货币供给概述 第九章 货币需求 19951998年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情况 1995——1998年基础货币供给渠道 单位:亿元 年份 金融机构贷款 专项贷款 外汇占款 财政透支 其他 合计 1995 890 24 2303 237 611 3604 1996 3008 25 2765 274 639 6147 1997 112 499 3072 184 1290 3805 1998 1972 75 440 636 1032 590 补充知识:货币供给概述 第九章 货币需求 5500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20 1500 1000 500 0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近年我国外汇增长与货币供给量增长变化图 外汇储备 M2 M1 补充知识:货币供给概述 第九章 货币需求 我国货币收支的三大系统图示 由银行信用 供给的货币 由银行信用 供给的货币 生产经营单位的货币收支 生产经营单位的货币收支 家庭个人的货币收支 家庭个人的货币收支 财政的货币 收支 财政的货币收支 生产经营单位与家庭个人之间的货币收支 生产经营单位与家庭个人之间的货币收支 生产经营单位与财政的货币收支 生产经营单位与财政的货币收支 家庭个人与财政之间的货币收支 家庭个人与财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