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货币概览课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经济运行 ( 一 ) 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国内生产总值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在给定时期内( 一年 ) , 以市场价格计量的商品和劳务的总产出。 由于国内生产总值受现实价格影响 , 当价格上涨 , 而商品劳务量既定时 , 国内生产总值就会表现出增加。 但这种增加不是国民生产和生活水平的真正提高。 第一章 货币概览 第六节 货币与经济运行 国内生产总值有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分: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 即以当前价格计算出的总产出;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则是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在剔除了物价上涨因素后所得出的结果。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是选定一个基础年度 , 把当前年度的价格与之相比较 , 从而计算出物价指数 , 用来反映两年间的物价变动百分比。 第一章 货币概览 第六节 货币与经济运行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物价指标 100 20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为 ; 20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为 ; 第一章 货币概览 第六节 货币与经济运行 ( 二 ) 国民收入 (national ine, NI) 国民收入是一国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之和。 即劳动 、资本 、 土地等生产要素所获得的全部收入。 国民收入 = GDP-折旧-间接税 国民收入 =工资 +租金 +利息 +业主收入 +企业利润 第一章 货币概览 第六节 货币与经济运行 ( 二 ) 国民收入 (national ine, NI) 由于生产企业经常发生销售税 、 货物税 、 不动产税和其他间接营业税而产生的额外生产成本。 将间接营业税从国内生产净值指标中扣除后 , 所得到的货币指标不仅可以衡量生产所耗资源的成本 , 而且可以衡量这些资源的出售者的收入。 这个货币指标就是国民收入。 第一章 货币概览 第六节 货币与经济运行 ( 三 ) 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衡量个人在纳税后可供支出或储蓄的收入。 即从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直接税和各种其它税支付。 这类税后收入的 90%花费在商品和劳务上 , 其余的收入被储蓄起来: 个人收入 —各种税收 = 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 = 商品劳务消费 ( 约 90%) +储蓄 ( 约 10%) 货币金融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要概念 复习思考题 本 章 复 习 第一章 第一章 货币概览 本章小结 1. 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 , 在商品劳务交易中或债务清偿中被社会普遍接受的东西。 货币是财富的组成部分之一 , 可包括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货币有价值尺度 、 流通手段 、 支付手段 、 价值贮藏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 货币经历了实物货币 、 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等阶段 , 货币价值的稳定取决于对货币数量的控制。 第一章 货币概览 本章小结 , 经历了银本位 、 金银两本位 、金本位和纸币本位等历程。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 、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 , 一些区域性或世界性的本位货币也值得我们关注。 4. 货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 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简单货币循环的分析 , 我们可以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 相关的货币指标如:国民收入 、 国民生产总值 、 个人可支配收入等有一个简单的认识。 第一章 货币概览 本章重要概念 价值尺度 unit of account 流通手段 ( 或交易媒介 ) means of exchange 贮藏手段 store of value 支付手段 means of payment 货币制度 moary system 金本位制 gold standard 信用卡 credit card 货币可兑换 currency convertibility 第一章 货币概览 本章复习思考题 1. 在当前的中国 , 黄金只是一种商品 , 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2. 家庭个人贮藏货币与将货币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经济的影响是否相同。 3. 代用货币与信用货币有什么不同。 4. 中国的货币层次有哪些。 5. 为什么说 “ 货币是经济运行的必需品 ”。 第一章 货币概览 货币金融学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第一章 货币概览 在这一章中 , 我们将讨论金融体系的功能 、 金融市场概况 、 金融中介机构概况以及对金融体系的管理 ,学完本章后 , 你应当知道: 金融体系的构成; 金融体系的功能; 信用的本质及信用三要素; 金融市场的分类; 主要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 主要的金融中介机构; 对金融体系加强管理的原因; 国内外对金融体系管理的机构和内容。 本章学习要求 第一章 货币概览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和功能 第二节 金融市场 第三节 金融中介机构 第四节 对金融体系的管理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章 货币概览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一、金融体系的构成 (一)金融体系的构成 金融体系包括市场、中介、服务公司和其他用于实现家庭、企业及政府的金融决策的机构。 第一章 货币概览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二)金融体系的功能 资金流动的功能 支付结算的功能 聚集资源的功能 管理风险的功能 解决激励问题的功能 提供信息的功能 第一章 货币概览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二)金融体系的功能 资金流动的功能 资金流动是金融体系的最基本的功能,资金从盈余部门通过金融体系流入到赤字部门。 第一章 货币概览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盈余部门 赤字部门 中介机构 市 场 第一章 货币概览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1)关于盈余 (surplus)部门和赤字 (deficit)部门 家庭既可能是资金盈余部门,如将当前收入存起来以备日后退休使用的家庭,也可能是赤字部门,如希望用贷款购买房屋的家庭; 企业既可能是盈余部门,如获取利润超过其新投资需求的企业,也可能是赤字部门,如需要融资来扩展业务的企业; 同样,政府既可能是盈余部门,也可能是赤字部门。 第一章 货币概览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2)关于资金流动的途径 资金从盈余部门向赤字部门流动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金融市场,又称直接融资;另一条途径是金融中介机构,又称间接融资。 第一章 货币概览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盈余部门 赤字部门 中介机构 市 场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第一章 货币概览 补充: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一)资金融通的意义和渠道 意义: 分配资源,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 扩大投资规模 调节国民经济 提高消费总效用 渠道: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第一章 货币概览 (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 direct finance) 直接融资是避开金融中介机构,直接沟通最终借款人和最终贷款人的资金融通。 间接融资( indirect finance) 间接融资就是借贷双方的资金融通 以金融中介机构为媒介,借贷双方不直接发生关系。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第一章 货币概览 (三)两种融资渠道的比较 两种融资渠道的效率比较 融资效率是融资成本与融资效率比较的结果。 一种融资渠道 是否有效,主要看其是否能以最低的成本为筹资者提供资金,并将稀缺的资金提供给最能为其带来效率的使用者。 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都有利于资金向高效率的部门移动。 但是,它们正常发挥各自的融资效率是有条件的,而且,直接融资所要求的条件更高一些。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第一章 货币概览 两种融资渠道的比例问题 二者之间的最优比例关系,目前从理论到实践均未形成定论; 二者之间的最优比例,首先应该考虑它们对经济的弹性关系; 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还取决于多种因素:金融管理体制、国家政策、融资成本、融资技术、融资意识等; 一般认为:直接融资效率更高,但有些盲目与分散;间接融资则有利于宏观调控,可用多种经济手段进行调节。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第一章 货币概览 两种融资渠道的相互作用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互相转化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互相促进 直接融资为间接融资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第一章 货币概览 (四)融资渠道与经济发展阶段 两种融资渠道在经济运行中缺一不可,融资渠道多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但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二者发挥优势的条件与环境不同。 商品经济发展初期,直接融资占重要地位。 到商品经济发达时期,间接融资地位升至主导地位。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第一章 货币概览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2. 支付结算的功能 金融体系的支付结算功能,是指金融体系为企业、居民等微观主体提供支付结算服务或途径,以帮助他们完成商品或劳务的交易。 重要的例子是我们在第一章所介绍到的货币的支付职能。 第一章 货币概览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现代经济中,许多项目所需的投资,往往超过个人甚至家族的能力。 金融体系通过股票市场的股份分割和银行的储蓄功能,可以聚集众多个人和家庭的财富,从而形成大笔的资本来满足投资的需要。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金融体系的股份分割和储蓄功能,也为个人或家庭参与超出自己能力的大型项目提供了机会。 第一章 货币概览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以大额可转让存单为例, 100万美元的面值超出了许多家庭的投资能力。 但个人可以通过购买基金,再由基金公司来购买存单,基金的这种资金聚集功能就帮助了个人间接实现了参与大额可转让存单的目标。 第一章 货币概览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金融体系能提供多种管理风险的方法。 以保险机制为例: 客户付出保费转移风险,保险公司应用大数法则,通过经营风险获取收益。 保险公司如果发行股票,就把自身的风险进一步分散化,所付出的代价是收益也稀释了。 第一章 货币概览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再例: 假设你希望开一家公司,需要 10万元。 你自己没有存款,所以你是一个赤字部门。 假定你说服了一个投资者为你提供 7万元的资金,并使其分享公司 75%的利润,同时你说服了一家银行以6%的年利率给你贷款 3万元。 第一章 货币概览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再例: 如果你的公司失败了,价值降为 2万元,按照债权投资者优于股权投资者的清算原则,这 2万元应该归银行,这样银行损失了借给你的 3万元中的 1万元,而投资者损失了 7万元的全部投资。 这样,放款者和投资者在资金流动给你的同时,也分担了一部分商业风险。 第一章 货币概览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机制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激励问题,金融体系提供了解决激励问题的方法。 第一章 货币概览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例如,贷款的抵押机制,就有助于解决与贷款有关的激励问题,从而减少贷款者对借款者的监督成本,因为有了抵押,贷款者只须关注抵。货币金融学货币概览课件(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本章重要概念 复习思考题 本 章 复 习 第九章 第九章 货币需求 本章小结 “ 货币最重要 ”这一命题的。 第九章 货币需求 本章重要概念 货币需求 Money Demand 货币数量论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Demand 费雪方程式 Fisher Equation 流动性陷阱 Liquidity Trap 弗里德曼理论 Friedman’s Theory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三、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 20世纪 30年代提出 主要代表:罗伯逊(剑桥学派) 俄 林(瑞典学派) 认为:在利率决定的问题上,肯定投资与储 蓄的交互作用是对的,但同时也不应忽视货币的因素。 在利率决定的问题上同时考虑货币因素和实质因素。 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第三章 金融市场的利率 三、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 基本主张
. 试述中国金融创新的特点。 5. 常见的金融工程工具和技术有哪些。 货币金融学 学习参考书目举要 第十四章 金融创新 《 国外货币金融学说 》 《 国际金融学说 》 《 西欧金融史 》 《 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 》 《 新中国金融思想史 》 《 货币论 》 《 中国近代金融史 》 《 中国金融思想史 》 《 银行论 》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 《 资本市场导论 》 《 金融学 》 《
的比率。 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也要与该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比例。 一般认为,在长期中对一国货币汇率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对其可贸易产品的需求。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第四章 外汇市场的汇率 本章学习要求 在这一章中 , 我们将讨论风险的含义 、 特征 、 金融风险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 风险管理的过程 、 风险转移的方法以及金融市场投资风险的管理。 学完本章后 , 应当知道:
同时在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发生作用,受其影响的资产包括金融资产与真实资产。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三)货币政策时滞 货币政策时滞,指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实施到实现其全部效应的时间过程。 货币政策时滞一般由内部时滞、外部时滞所组成。 外部时滞 传导时滞 决策时滞 作用时滞 内部时滞 认识时滞 行动时滞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本章重要概念 呆帐 , 坏帐 Bad Debt 国际收支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 表外业务 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 活期存款 Demand Deposits 定期存款 Time Deposits 支票存款 Checkable Deposits 超额准备金 Excess Reserves 单元银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