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课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本章重要概念 呆帐 , 坏帐 Bad Debt 国际收支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 表外业务 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 活期存款 Demand Deposits 定期存款 Time Deposits 支票存款 Checkable Deposits 超额准备金 Excess Reserves 单元银行制 Unit Banking 巴 塞 尔 银 行 监 管 委 员 会 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第六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本章复习思考题 1. 商业银行的概念是什么。 通过商业银行概念的变化,我们可以预测到商业银行怎样的变化趋势。 2.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其自始至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什么。 3. 商业银行开展的业务种类有哪些。 在未来的市场中,最具有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银行业务是什么。 4.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5. 商业银行风险的概念是什么。 风险的种类有哪些。 风险管理的步骤是什么。 第七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六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本章学习要求 本章将介绍各国金融体系中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学习本章后 , 你应当知道: 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概念 、 特征 、 功能; 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基本业务经营; 我国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现状与发展。 第六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一节 保险公司 第二节 投资银行 第三节 信托公司 第四节 租赁公司 第五节 投资基金 第六节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附 录 一类新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 汽车金融公司 本章教学内容 第六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区别 机构 区别 商业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 业务范围 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提供支 付结算; 货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不能吸收活期存款,特别是不能 吸收个人储蓄,主要提供专门的 金融服务方式或指定范围的服务; 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信用功能 在履行信用媒介的同时,派生 出了信用创造的功能 一般只有信用媒介功能,没有信 用创造功能 第六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一节 保险公司 一、保险基本理论 保险的定义: 经济释义: “ 保险是将损害由少数人的重负担变成 多数人的轻负担 ” 法律释义: 保险是一方(保险人)同意补偿另一方(被保险人)损失的合同安排,保险合同以保单形式体现,被保险人通过购买报单把损失风险转移给保险人。 第六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一节 保险公司 保险的基本构成要素 可保风险 —— 保险的第一要素 多个经济单位集合 —— 体现保险的互助性 保险基金 —— 建立损失分摊的基础 保险合同 —— 约定权利义务的经济协议 保险机构 —— 以保险公司形式存在,也可是自然人 数理依据 —— 保险经营的基础 第六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一节 保险公司 分担风险 补偿损失 投 资 防灾防损 保险的功能 保险的功能 第六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一节 保险公司 二、保险业务的种类 保险业务的种类 保险对象 实施形式 业务承保方式 财产保险 法定保险 原保险 责任保险 自愿保险 再保险 保证保险 重复保险 人身保险 共同保险 第六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一节 保险公司 三、中国的保险业 如今,我国保险业发展十分迅速,表现在: ,多元化的机构体系已形成;。 第六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一节 保险公司 三、中国的保险业 但我国保险业也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 ,竞争度比较弱; ; ,创新能力差; ; ; ,资产运营业务效益不高。 第六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二节 投资银行 一、投资银行的基本理论 美国著名投资金融投资专家 罗伯特 库恩 提出的四种投资银行定义: 广义的投资银行 较广义的投资银行 狭义的投资银行 较狭义的投资银行 第六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二节 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 机构 区别 投资银行 商业银行 本 源 证券承销业务 存贷款业务 功 能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利润构成 佣金 资金营运收入、利息收入 存、贷差 资金营运收入、表外业务收入 管理方式 注重以获取高收益为目标的开拓创新 注重安全性 第六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二节 投资银行 从上述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可以看出: 投资银行在媒介资本供求双方的过程中,发挥了咨询、策划与操作的中介作用,并为筹资的成功提供法律上和技术上的支持,从而发挥了直接融资的功能,进而促进了一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推动了产业集中和结构调整,对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六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二节 投资银行 二、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 证券承销 风险投资 证券交易 理财顾问 项目融资 资产证券化 企业的兼并与收购 金融衍生工具业务 基金管理 第六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二节 投资银行 二、我国的投资银行业 我国除了成立于 1995年 8月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外,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 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 1988年允许国债流通 1990年和 1991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分别成立 1985年 1月 2日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开始试办 2020年 11月底,我国证券公司 124家,营业部超过 2800家,注册资本总额达 1040亿元 第六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三节 信托公司 一、信托基本理论 信托,是指拥有资金、财产及其他标的物的所有人,为获得更好的收益或达到某种目的,委托受托人代为运用、管理、处理财产及代办有关经济事物的经济行为。 一个典型的信托行为要涉及三方关系人,即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 第六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三节 信托公司 一、信托基本理论 信托最突出的特征: 对信托财产所有权的分割。 信托的实质: 将责任与利益分开。 信托的基本功能: 对财产事物的管理和融通资金。 第六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三节 信托公司 二、信托业务的种类 信 托 业 务 信托财产性质 信托目的 受托人 受益人 法律依据 金钱信托 担保信托 个人信托 自益信托 民事信托 动产信托 管理信托 法人信托 他益信托 商事信托 不动产信托 处理信托 个人法人通用 私益信托 有价证券信托 管理和处理信托 公益信托 金钱债券信托 第六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三节 信托公司 二、中国的信托业 中国的信托业始于 1919年一家私营银行 ——聚兴城银行上海分行设立信托部。 1921年,第一家信托公司 ——上海通易信托公司成立。 1931年以后,官营的信托机构也开始出现,如 1931年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设立了信托部, 1933年设立了上海兴业信托社, 1935年设立了中央信托局。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到1952年底,原有的信托业彻底消失。 第六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三节 信托公司 二、中国的信托业 1979年 10月中国银行成立信托咨询部,中国的信托业开始重新恢复并迅速发展,最高峰时达 1000余家。 而在业务范围上基本不受限制,使得信托公司演变为金融百货公司,而真正的信托业务几乎从未涉及,从而屡屡暴发危机,因此每隔几年就被清理整顿一次。 1999年开始的第 5次清理整顿是最严厉的一次,经过重组整合之后,全国只保留了 60家规模较大、效益好、管理严格、真正从事受托理财业务的信托投资公司。 与此同时,信托制度的建设同步进行。 第六章 商业。货币金融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课件(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同时在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发生作用,受其影响的资产包括金融资产与真实资产。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三)货币政策时滞 货币政策时滞,指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实施到实现其全部效应的时间过程。 货币政策时滞一般由内部时滞、外部时滞所组成。 外部时滞 传导时滞 决策时滞 作用时滞 内部时滞 认识时滞 行动时滞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的比率。 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也要与该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比例。 一般认为,在长期中对一国货币汇率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对其可贸易产品的需求。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第四章 外汇市场的汇率 本章学习要求 在这一章中 , 我们将讨论风险的含义 、 特征 、 金融风险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 风险管理的过程 、 风险转移的方法以及金融市场投资风险的管理。 学完本章后 , 应当知道:
经济运行 ( 一 ) 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国内生产总值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在给定时期内( 一年 ) , 以市场价格计量的商品和劳务的总产出。 由于国内生产总值受现实价格影响 , 当价格上涨 , 而商品劳务量既定时 , 国内生产总值就会表现出增加。 但这种增加不是国民生产和生活水平的真正提高。 第一章 货币概览 第六节 货币与经济运行
十章 货币供给 三、中央银行的职能 发行的 银行 政府的 银行 银行 的银行 管理 金融的银行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第十章 货币供给 (一)发行银行 独占货币发行权,一国惟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1.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适时适度发行货币,保持货币供给与流通中货币需求的基本一致,为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增长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 2. 从宏观经济角度控制信用规模,调节货币供给量。
土压实的工艺进行。 3)设置沉降观测点。 在预压荷载前,应在路基坡脚外 2 米 、 10 米 处设置水平位移观测桩,纵向桩距 50 米,并 于路堤 基底中心地面 设置 沉 降观测设备 ,标杆的下端焊接一块 30cm30cm 的钢板,沉降观测点沿中线每间隔 50 米设置一个。 ( 1)在每层填筑后要进行 连续 沉降观测,当垂直位移速度每日大于 1cm,水平位移速率每日大干 5cm 时,应停止施工
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单位的经济活动。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监督的依据:财经法律、法规、规章、会计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预算、财务计划、经济计划、业务计划 基本要求 ( 1)人员职责权限应明确 ,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 2)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 3)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 ( 4)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