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场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土压实的工艺进行。 3)设置沉降观测点。 在预压荷载前,应在路基坡脚外 2 米 、 10 米 处设置水平位移观测桩,纵向桩距 50 米,并 于路堤 基底中心地面 设置 沉 降观测设备 ,标杆的下端焊接一块 30cm30cm 的钢板,沉降观测点沿中线每间隔 50 米设置一个。 ( 1)在每层填筑后要进行 连续 沉降观测,当垂直位移速度每日大于 1cm,水平位移速率每日大干 5cm 时,应停止施工,待每日小于该值后再恢复填筑。 ( 2)预压期的效果观测。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预压观测期进行连续观测, 观测结束后 可测量到软土地基段总的沉降量,然后根据设计的总沉降量可计算出其固结度。 质量控制 ( 1) 严格对材料进行管理与检查。 对塑料 板要按规定进行检验,对排水垫层用料砂砾石不仅要进行料场选点和砂砾石检验, 砂垫层应采用中、粗砂,并且含泥量不超过 5%。 严格控制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现场。 ( 2) 插入过程中导轨应垂直,钢套管不得弯曲,透水滤膜不得被扯破和污染; ( 3) 塑料排水板打设后, 外露 部分 不宜暴晒过久 ,以防老化 ; ( 4) 严格按图布置塑料板点,保障插板深度。 施工中随时检查 、 观测 板位、 入土深度 , 严格按照设计位置、深度和孔数 进行施工, 板位允许偏差为177。 10cm,深度不应小于设计值。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如遇拔管时塑料板被带起,应重新进行补插保证合格率 100%。 ( 5)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预压观测期进行连续 沉降 观测。 认真记录好原始数据,对填土要根据观测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预 压期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时间。 ( 6) 要搞好施工工期的合理安排。 由于塑料插板施工填土期和预压期时间长,故在整个路基土石方施工中 需优先 安排。 路基填筑 ( 1) 路堤基床由表层和底层组成。 基床表层填筑 A 级料或渗水土 , 厚度 ; 基床底层填筑 A、 B 组料; 基床 本体 填筑 粗颗粒 A、 B、 C 组 土。 ( 2) 路基面设三角形路拱,路基面由中心向两侧设 2%, 的横向排水坡,路堤 边 坡坡度 1: , 路堤两侧路肩设置宽度 、高 的 C15混凝土 现浇 护肩。 ( 3) 货场 部位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主要为路堤与涵洞过渡段。 施工中按照 施工准备 →施工→整修验收“ 三阶段 ”,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测区“ 四区段 ”,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修整“ 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纵向分 区 , 水平 全断面 分层 ,自卸汽车布 料,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压路机振动碾压。 路堤 本体 填筑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参见 下页 “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框图”。 基底处理 ( 1) 施工前仔细对填方区进行现场勘查,掌握填方区地质情况,对于特殊地基,根据 设计 和施工规范的要求,按特殊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基 底处理; ( 2)对填筑区域内的鱼塘进行抽水清淤。 对一般原地面,先将原地面树木杂草及 松土和耕作土 清除, 将弃土用自卸车运送至弃土场;对原地面进行 疏干积水、凉晒、平整。 ( 3)当原地面坡度陡于 1: 5 时,应自 上而下挖台阶,沿线路横向挖台阶的宽度、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沿线纵向挖台阶的宽度不应小于2m。 ( 4)清表之后应按设计要求要求进行地基基底静力触探测试,以 复合 地质资料。 ( 5)当松土或耕作土厚度小于 时用推土机进行整平、压路机 静压密实,当松土或耕作土厚度大于 时进行翻挖并分层回填, 并 用压路机碾压到 设计 要求的压实度。 设计要求其压实标准应满足《基床以下部位填料填料及压实标准》,见下表 133。 测量放线 平地机整型 碾 压 晾晒或洒水翻拌 含水量测定 推土机摊平 填筑试验段 填料检验 填料生产 分层填筑 填料运输 下承层(或基底处理) 施工准备 检查签证 否 否 是 否 是 基床以下部位填料填料及压实标准 表 133 填料 压实标准 细粒土 粗粒土 碎石土类土 A、 B、 C组(不含细粒土、粉砂及易风软质岩块石土)填料及改良土 地基系数 K30( Mpa/m) ≥ 90 ≥ 110 ≥ 130 压实系数 K ≥ 孔隙率 n ﹤ 31 ﹤ 31 卸料 控制 运料前,挖方区的填料经试验合格后 方可 使用。 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到填方区。 填筑前首先放出线路中桩和填筑边线,每 10m 钉出边线木桩,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线应比设计线每边宽出 30~ 50cm。 在场地中划出 5m 6m 方格网,并用白灰洒出,按自卸汽车每车的方量和松铺厚度,计算每方格范围内的卸土车数,以便现场领工员指挥车辆由远及近进行卸料。 卸料完成, 进入摊铺和整平阶段。 填筑应由低向高分层进行。 摊铺 整 平 当一层填料上料完成后,按 工艺性试验确定 的松铺厚度 (一般为30cm), 采用自重 30t 以上大型履带式推土机初步摊平,并在初平后的填料上来回碾压,完成初步压实,以利于平地机平整。 每层初步平整完 成后,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并形成一定的路拱以利排水。 对机械无法到达边角处采用人工找平。 碾压 在经过平地机精平后的填层面上采用大吨位振动式压路机碾压。 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 ,横向接头重叠 ~ ,纵向碾压轮迹重叠 ~ ,压路机的行驶速度控制在 4km/h 之内,初压时采用静压,然后改为振动压实,其压实遍数均由试验确定。 机械无法到达边角处或压实机械不能达到要求的地方,采用强夯处理。 压实度检测 压实度检测采用 灌砂法。 ( 1) 路堤填筑前,每种填料按试验规范要求取样进行土工试验, 确定土样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 2)施工中 , 各 填层的压实度必须符合路基填筑压实度规范要求,否则要继续进行碾压 ; ( 3)施工中, 对填料进行含水量分析,看是否在最佳含水量 177。 2% 的范围之内,若偏大或偏少,则分别采取翻松凉晒和洒水湿润等措施进行处理后重新进行碾压,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 4)压实度标准 ① 非浸水路堤基床本体填筑压实质量检验应符合表 123《基床以下部位填料填料及压实标准》。 ② 浸水路堤基床本体填筑压实质量检验与基床底层压实标准一致,见下表《基床底层填料及压实标准表》 表 134 基床底层填料及压实标准表 表 134 填料 压实标准 改良细粒土 砂类土及细砾土 碎石类及粗砾土 A、 B组填料 地基系数 K30( Mpa/m) ≥ 110 ≥ 130 ≥ 150 动态变形模量 Evd( Mpa) ≥ 40 ≥ 40 ≥ 40 压实系数 K ≥ 孔隙率 n ≤ 28% ≤ 28% 沉降稳定观测 施工 前,在离路基沉降区范围以外的稳定区域埋置 2 至 3 个观测基点,用全站仪及水准仪 精确定出基点的标高及基线的方位;在路基两侧的路堤坡脚处、坡脚以外 2m 和 4m 处每隔 200m 分别对称埋置 3 个测点,测点用 1515150cm 的钢筋混凝土桩制成。 在路基填筑前根据基点的标高及基线的方位用全站仪观测定出测点的初始位置,并作好记录;在路基填筑过程中,每天对测点进行一次观测(测点位移变化不大时,可 3天一次或 7 天一次),并记录观测数据。 当测点的水平和竖向位移超出规范要求的值时,地基沉降处于不稳定状态,这时必须立即停止填筑,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待路基稳定后方可继续填筑。 施工方法 施工中按照 施工准备→施工→整修验收“ 三阶段 ”,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测区“ 四区段 ”,施工准备→ 基 底验收 →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修整“ 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纵向分为 9 段,段长 190m,水平全断面分层,自卸汽车 布料,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压路机振动碾压。 其施工方法参照路堤本体填筑施工。 施工工艺 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参见 下页 “路基基床底层填筑施工工艺框图”。 技术措施 (1) 填筑施工前,对基底进行复查、核对,慎重 处理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必要时与设计方联系处理。 对低矮路堤根据设计的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并检验合格后才进入填筑施工。 (2) 施工前先进行现场填筑压实试验,确定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填料施工含水量的控制范围、松铺厚度、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组合工艺性试验。 (3) 填筑时设专人指挥车辆,并根据设计位置布置埋设沉降仪、坡脚位移观测桩和其他观测设备。 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检测,合格后填筑下一层。 (4) 严格执行有关技术规范,把好试验关,定期对试验、检测、测量仪器标定。 严格按试验路段取得的试验数据进行施工,控制填料含水量和松铺 厚度,按压实机械最佳组合方式对填料进行压实。 (5) 严格按设计施工,确保路基宽度、横向坡度达到标准,路基面平整、路拱明显、坡面平顺、路肩边缘线条清晰顺直,无缺损、坑洼、裂纹等现象。 (6) 严格执行有关技术规范,把好试验关,定期对试验、检测、测量仪器标定。 严格按试验路段取得的试验数据进行施工,控制填料含水量 和松铺厚度,按压实机械最佳组合方式对填料进行压实。 (7) 严格按设计施工,确保路基宽度、横向坡度达到标准,路基面平整、路拱明显、坡面平顺、路肩边缘线条清晰顺直,无缺损、坑洼、裂纹等现象。 (8) 严 格按规范要求,分层对路层进行填筑、辗压,经检验合格后, 方可继续施工。 如有检验不合格的填层,必须返工,直至检验合格。 (9) 施工期间做好现场排水,保持作业面排水畅通,做到施工场地雨后无积水。 尤其是路堤两侧坡脚严禁积水。 雨季施工时,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流入细粒土的粉、黏砂取土坑、场内;随时排除坑、场内积水。 对雨季滞水及排水不畅的低洼地段,以渗水性填料或水稳性好的填料填筑,并采取疏导措施。 不得在雨天进行非渗水土填料的填筑施工。 雨后路基面经晾干后必须复压,经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工序。 (10) 施工中严格执行国家 、行业的技术规范,精心组织施工,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确保工程质量。 测量放线 平地机整型 碾 压 晾晒或洒水翻拌 含水量测定 推土机摊平 填筑试验段 填料检验 填料生产 分层填筑 填料运输 下承层 施工准备 检查签证 否 是 否 是 (11) 填料严格按照现行规范标准的要求进行检验检测。 (12) 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率,在填筑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允许含水量范围内,进场前首先测定含水率,严禁含水率过高的填料进场。 施工方法 基床表层按验收基床底层、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整修“四区段”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采用推土机、平地机进行 摊铺,重型压路机碾压。 预压前基床表层部分的施工 方法 同基床表层以下路基填筑。 预压后 进行 表层 A 级料 填筑。 基床表层施工后 及时 对路基进行边坡的压实和路基整修。 施工工艺 流程 路基基床表层施工工艺流程参见下页“基床表层 A 级料 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工艺 ( 1)验收基床底层,准备表层施工。 ( 2)拌制、运输: A 级料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填料检查 ,其含水量应高于最佳含水量 1~ 2%,以补偿施工中的水份损失。 经试验合格后 , 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到 施工现场。 ( 3)摊铺:分层进行分层 进行 A级料 摊铺,分层厚度和层数由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性试验确定,分层填筑时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 3m。 具体操作如下: ① 采用两台 平地机 成梯队联合摊铺作业,两机间隔 510m。 单幅全宽一次摊铺,摊铺速度和拌和、运输能力相协调,尽量避免停机待料。 并在摊铺机后设专人清除粗细料离析现象,并用 A级料 填补。 ② 经常检验控高钢丝和调整传感器,防止标示桩移位。 ③ 平地机 后有专人负责,清除粗细集料“窝”,防止粒料离析。 ( 4)碾压夯实 基床表层 A级料 的碾压方法参照基床本体施工。 其压实标准见下表《基床表层填料及压实标准》 基床 表层填料及压实标准表 表 135 填料 压实标准 级配碎石 中粗砂 A、 B组填料 地基系数 K30( Mpa/m) ≥ 190 ≥ 130 动态变形模量 Evd( Mpa) ≥ 55 ≥ 50 压实系数 K 孔隙率 n ≤ 18% ≤ 18% 检测试验及修整养护 ( 1)试验人员在 料场对A级料 质量进行检验控制,合格后运往施工现场。货场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十章 货币供给 三、中央银行的职能 发行的 银行 政府的 银行 银行 的银行 管理 金融的银行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第十章 货币供给 (一)发行银行 独占货币发行权,一国惟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1.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适时适度发行货币,保持货币供给与流通中货币需求的基本一致,为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增长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 2. 从宏观经济角度控制信用规模,调节货币供给量。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本章重要概念 呆帐 , 坏帐 Bad Debt 国际收支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 表外业务 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 活期存款 Demand Deposits 定期存款 Time Deposits 支票存款 Checkable Deposits 超额准备金 Excess Reserves 单元银行制
同时在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发生作用,受其影响的资产包括金融资产与真实资产。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三)货币政策时滞 货币政策时滞,指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实施到实现其全部效应的时间过程。 货币政策时滞一般由内部时滞、外部时滞所组成。 外部时滞 传导时滞 决策时滞 作用时滞 内部时滞 认识时滞 行动时滞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单位的经济活动。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监督的依据:财经法律、法规、规章、会计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预算、财务计划、经济计划、业务计划 基本要求 ( 1)人员职责权限应明确 ,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 2)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 3)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 ( 4)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4
支票。 ( ) 【答案】错 【例 18单选】 下列各项中,不可以使用现金结算的有( )。 、津贴 【答案】 B 【例 20判断】 企业支付的现金,可从企业库存现金中支付、从开户银行中提取或者从本企业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 ( ) 【答案】错 【例 22多选】 出现( )情形,开户银行应当依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予以警告或者罚款。 26 【答案】 ABCD 【例 23判断】
解同学对教学的看法,帮助同学疏导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 在指导学生毕 业论文和大学生科研实践中表现出色,指导的多名学生分别获得校大学生科研立项和校院的优秀毕业论文,自己也获得“院学生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在科研工作上,该同志积极上进,坚持关注学科研究前沿,主持和参加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参编了相关专业教材,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相关论文,并为更高的目标在不断奋斗。 日常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