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之财政政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财政政策工具与货币供给 – 财政政策工具与价格的关系 二、财政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作用的结果。 成本与效益的对比: 政策的 有效性 政策的积极作用(实现政策目标产生的效果) 政策研究费用 +政策执行费用 +补偿费用 (或效率损失 ) = 三、财政政策乘数 财政政策乘数 – 依据经济学关于国民收入的决定方程式推导出财政政策乘数 – 税收乘数、购买性支出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一、货币政策简介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三、不同的政策组合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 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 一、货币政策简介 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 由信贷、利率、汇率政策构成。 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稳定货币。 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 (专业银行 )发放的贷款; ; ; 货币政策分类: 膨胀、紧缩、中性货币政策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 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 国民收入分配:财政占主导 – 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 – 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 三、不。财政学之财政政策(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依存度 =当年国债发行总额 /当年财政支出总额 100% 反映居民对国债的承受能力 国债偿还率: 国债偿还率是国债当年还本付息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 偿债率 =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 /当年财政收入总额 100% 我国国债规模一览表 年份 国债发行额 国债发行增速 %国债还本付息额累计国债余额1994 1995 1996 223 1997 2412 1998 1999 112902020 2020
社会与市场的反思及西方政府改革的浪潮中产生的,治理理论不单单强调政府与市场的协调与合作,更重要的是寻求政府、社会与市场三者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寻求的是一种通过调动各种力量和资源达到“善治”的社会体制。 政府治理的模式 政府治理的社区化方向 政府治理的动态管理 第二节 政府治理 《 现代财政学原理 》 (第三版) 张志超 编著 政府治理模式 市场式政府 参与式政府 弹性政府 解制式政府
件:( 1)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 ;( 2)单套建筑面积 140平方米以下;( 3)实际成交价格: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坐落在内环线以内的低于 17500元 /平方米,内环与外环间的低于 10000元 /平方米,外环线以外的低于 7000元 /平方米。 凡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均为非普通住房。 消费税 课税对象:消费品的销售收入 消费税采取从价和从量征税方法
和财政补贴效应 • (一)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分析 • (二)财政补贴的积极效应 • (三)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财政补贴 • 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分析 • 1.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 • 2.财政补贴可以改变供给结构 • 3.将外部效应内在化 第二节 财政补贴 • 财政补贴的积极效应 • 1.财政补贴的首要意义在于有效地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 •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科技投入缺乏稳定增长的机制 政府科技投入规模相对较小,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仍然较低。 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从 2020年后有所回升,但到2020年也仅占到 %。 19881997年,这个比重一直在 , 19801987年,则在 5%以上。 财政科技投入占比 全国科技经费 财政科技拨款占比 1999
共物品性质更强,改善收入分配的能力更大,在政府的支出排序上,理应比高等教育更受重视。 政府间的财政教育支出比例 世界各国由于财政体制不同,教育支出在各级政府间的分配情况有很大的差异。 一般来说,中央政府是政府教育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在实际执行中,中央政府通常以转移支付的方式,将一部分教育资金交给地方政府使用。 有些国家,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力,由地方政府决定如何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