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之教育支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共物品性质更强,改善收入分配的能力更大,在政府的支出排序上,理应比高等教育更受重视。 政府间的财政教育支出比例 世界各国由于财政体制不同,教育支出在各级政府间的分配情况有很大的差异。 一般来说,中央政府是政府教育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在实际执行中,中央政府通常以转移支付的方式,将一部分教育资金交给地方政府使用。 有些国家,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力,由地方政府决定如何支出,如日美;有些国家,中央政府直接拨款,委托县市办学,如法意。 2020年部分国家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财政性拨款的政府间分担 国别 转移支付前 转移支付后 中央 州 县 合计 中央 州 县 合计 OECD平均 41 美国 100 100 日本 22 100 100 法国 13 100 100 意大利 年份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预算内教育经费之比 2020 1: 2020 1: 2020 1: 2020 1: 2020 1: 目前中国的财政体制,存在五级政府,级次越靠下的政府,财力就越不足,而由于它们对基础教育负主要的支出责任,就导致对基础教育的支出难以得到保障。 由于当前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中央政府正在通过专项教育转移支付的方式,减轻地方政府的支出压力。 但这也可能造成基层地方政府进一步丧失主动增加教育支出的动力。 地区间教育支出比例失衡 20世纪 80年代中期教育管理权限下放给地方后,由于在财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并未在划分政府间教育事权职责的基础上相应建立起规范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国家缺乏必要的教育平衡能力与协调机制,教育经费的地区差异日益突出。 2020年,义务教育生均经费最高(北京)和最低(河南)的省,差别是 5倍; 2020年,这一差别(上海和河南)是 9倍。 各地区财政性教育经费的 平均数、标准差和差异。财政学之教育支出(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科技投入缺乏稳定增长的机制 政府科技投入规模相对较小,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仍然较低。 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从 2020年后有所回升,但到2020年也仅占到 %。 19881997年,这个比重一直在 , 19801987年,则在 5%以上。 财政科技投入占比 全国科技经费 财政科技拨款占比 1999
和财政补贴效应 • (一)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分析 • (二)财政补贴的积极效应 • (三)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财政补贴 • 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分析 • 1.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 • 2.财政补贴可以改变供给结构 • 3.将外部效应内在化 第二节 财政补贴 • 财政补贴的积极效应 • 1.财政补贴的首要意义在于有效地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 •
财政政策工具与货币供给 – 财政政策工具与价格的关系 二、财政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作用的结果。 成本与效益的对比: 政策的 有效性 政策的积极作用(实现政策目标产生的效果) 政策研究费用 +政策执行费用 +补偿费用 (或效率损失 ) = 三、财政政策乘数 财政政策乘数 – 依据经济学关于国民收入的决定方程式推导出财政政策乘数 – 税收乘数、购买性支出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第三节
此闲暇也相应减少,新的均衡点在原均衡点的左方。 说明为了增加劳动供给,政府不仅要对劳动所得征税,也要对非劳动所得征税。 06:50 第四节 税收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一、税收影响企业投融资决策的途径 二、企业所得税对融资决策的影响 三、税收对投资水平的影响 06:50 一、税收影响企业投融资决策的途径 企业的经济利润: Π=RWC R为企业的毛收入, W为现时成本,包 括工 资和原材料成本
自己的财富增加了,从而增加消费。 这就是所谓的“公债错觉( Debt Illusion)”。 勒纳据此提出了公债的资产效应理论,认为对付经济萧条的政策就是发行国债,因为国债的增加比税收的增加能增加民间资产。 这样,一方面人们觉得富裕了不少,可能会增加消费支出;另一方面他们会降低劳动意愿,增加闲暇,从而增加消费。 国债的需求效应 国债对总需求的影响有两种可能: 如果中央银行直接购买国债
$1 15 11 26 47 012345678910111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DfA DfE DfA+E Sf $ Quantity of Pizza 48 Pareto Efficiency – Private Goods Case • MRSfa = Pf/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