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学资本结构决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案 Ⅰ。 因此,在适度财务风险的情况下,方案Ⅱ 优于方案 Ⅰ ,应选追加筹资方案 Ⅱ。 追加筹资方案 Ⅱ 为最佳筹资方案,由此形成的 XYZ公司新的资本结构为最佳资本结构。 若 XYZ公司原有资本总额为 5000万元,资本结构是:长期借款 500万元、长期债券 1500万元、优先股 1000万元、普通股2020万元,则追加筹资后的资本总额为 6000万元,资本结构是:长期借款 1000万元,长期债券 1500万元,优先股 1200万元,普通股 2300万元。 ( 2)备选追加筹资方案与原有资本结构综合资本成本率比较法。 首先,汇总追加筹资方案和原资本结构,形成备选追加筹资后资本结构,如表 616所示。 然后,测算汇总资本结构下的综合资本成本率。 追加筹资方案 Ⅰ 与原资本结构汇总后的综合资本成本率为: (% 500247。 6000+7% 500247。 6000)+(8% 1500247。 6000) +[ 13% (1000+200) 247。 6000 ] +16% (2020+300)247。 6000 ] =% 追加筹资方案 Ⅱ 与原资本结构汇总后的综合资本成本率为: (% 500247。 6000+% 600247。 6000)+(8% 1500247。 6000) +[ 13% (1000+200) 247。 6000] +16% (2020+200)247。 6000] =% 在上列计算中,根据股票的同股同利原则,原有股票应按新发行股票的资本成本率计算,即全部股票按新发行股票的资本成本率计算其总的资本成本率。 最后,比较两个追加筹资方案与原资本结构汇总后的综合资本成本率。 方案 Ⅱ 与原资本结构汇总后的综合资本成本率为%,低于方案 Ⅰ 与原资本结构汇总后的综合资本成本率。 因此,在适度财务风险的前提下,追加筹资方案 Ⅱ 优于方案 Ⅰ ,由此形成的 XYZ公司新的资本结构为最佳资本结构。 由此可见, XYZ公司追加筹资后,虽然改变了资本结构,但经过分析测算,做出正确的筹资决策,公司仍可保持资本结构的最优化。 4.资本成本比较法的优缺点 资本成本比较法的测算原理容易理解,测算过程简单。 但该法仅以资本成本率最低为决策标准,没有具体测算财务风险因素,其决策目标实质上是利润最大化而不是公司价值最大化。 资本成本比较法一般适用于资本规模较小,资本结构较为简单的非股份制企业。 三、资本结构决策的每股收益分析法   每股收益分析法是利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来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  所谓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筹资方案下普通股每股收益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点,亦称息税前利润平衡点,有时亦称筹资无差别点。   222111 )1)(()1)((NDTIE B I TNDTIE B I T pp 每股收益分析法案例  某公司目前拥有长期资本 8500万元,其中资本结构为:长期负债 1000万元,普通股 7500万元,普通股股数为1000万股。 现计划追加筹资 1500万元,有两种筹资方式供选择:( 1)增发普通股 300万股;( 2)增加负债。 已知目前每年债务利息额为 90万元,如果增加负债筹资,每年利息额会增加到 270万元。 所得税率为 25%。 续前例 1000%)251)(270(3001000%)251)(90(  E B I TE B I T8 7 0E B ITEBIT EPS 0 90 270 870 S B 每股收益分析法图示 四、资本结构决策的公司价值比较法      公司价值比较法是在充分反映公司财务风险的前提下,以公司价值的大小为标准,经过测算确定公司最佳资本结构的方法。  公司价值等于其未来净收益(或现金流量)按照一定折现率折现的价值,即公司未来净收益的折现值。  公司价值是其股票的现行市场价值。  公司价值等于其长期债务和股票的折现价值之和。 KE A TV SBV   公司综合资本成本率 )()1)((VSKTVBKKSBW   测算了公司的总价值和综合资本成本率之后,应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为标准比较确定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 例 629: ABC公司现有全部长期资本均为普通股资本,无长期债务资本和优先股资本,账面价值 20200 万元。 公司认为这种资本结构不合理,没有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准备举借长期债务购回部分普通股予以调整。 公司预计息税前利润为5000万元,假定公司所得税税率为 33%。 经测算,目前的长期债务年利率和普通股资本成本率如表 621所示。 在表 621中,当 B=2020万元, β=, RF=10%, RM=14%时,有 KS=10%+ (14%10%)=% 其余同理计算。 根据表 621的资料,运用前述公司价值和公司资本成本率的测算方法,可以测算在不同长期债务规模下的公司价值和公司资本成本率,如表 622所示,可据以比较确定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 在表 622中,当 B=2020万元, KB=10%, KS=% 以及EBIT=5000万元时,有 S=(5000- 2020 10%)(1- 33%)%=21440(万元 ) V=2020+21440=23440(万元 ) KS=10% 202023440 (1-33%)+% 2144023440=% 其余同理计算。 思考题  1.试分析广义资本结构与狭义资本结构的区别。  2.试分析资本成本中筹资费用和用资费用的不同特性。  3.试分析资本成本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  4.试说明测算综合资本成本率中三种权数的影响。  5.试说明营业杠杆的基本原理和营业杠杆系数的测算方法。  6.试说明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和财务杠杆系数的测算方法。 思考题  7.试说明联合杠杆的基本原理和联合杠杆系数的测算方法。  8.试对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  9.试说明资本成本比较法的基本原理和决策标准。  10.试说明每股收益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决策标准。  11.试说明公司价值比较法的基本原理和决策标准。  12.试分析比较资本成本比较法、每股收益分析法和公司价值比较法在基本原理和决策标准则上的异同之处。 2020/10/5 第 7章:投资决策原理 第 7章:投资决策原理  长期投资概述  投资现金流量的分析  折现现金流量方法  非折现现金流量方法  投资决策指标的比较 2020/10/5  企业投资的意义  企业投资的分类  企业投资管理的原则  企业投资过程分析 企业投资的意义  1. 企业投资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前提  2. 企业投资是公司发展生产的必要手段  3. 企业投资是公司降低经营风险的重要方法 企业投资的分类  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  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  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  初创投资和后续投资  其他分类方法 企业投资管理的原则  认真进行市场调查 , 及时捕捉投资机会  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 , 认真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 及时足额地筹集资金 , 保证投资项目的资金供应  认真分析风险和收益的关系 , 适当控制企业的投资风险 企业投资过程分析  投资项目的决策  投资项目的提出  投资项目的评价  投资项目的决策  投资项目的实施与监控  为投资方案筹集资金  按照拟定的投资方案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投资项目  实施过程中的控制与监督  投资项目的后续分析  投资项目的事后审计与评价 将提出的投资项目进行分类 估计各个项目每一期的现金流量状况 按照某个评价指标对各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并排队 考虑资本限额等约束因素,编写评价报告,并做出相应的投资预算 延迟投资 放弃投资 扩充投资与缩减投资 投资项目的事后审计指对已经完成的投资项目的投资效果进行的审计。 投资现金流量的分析 现金流量是指与投资决策有关的现金流入 、 流出的数量。  现金流量的构成  现金流量的计算  投资决策中使用现金流量的原因 现金流量的构成  初始现金流量  营业现金流量  终结现金流量 初始现金流量  投资前费用  设备购置费用  设备安装费用  建筑工程费  营运资金的垫支  原有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扣除相关税金后的净收益  不可预见费 现金流量的构成  初始现金流量  营业现金流量  终结现金流量 营业现金流量 =税后净利 +折旧 每 年 营 业 现 金 净 流 量 ( NCF ) = 年 营 业 收 入 年 付 现 成 本 所 得 税 每 年 营 业 现 金 净 流 量 ( ) 年 营 业 收 入 年 付 现 成 本 所 得 税每 年 营 业 现 金 净 流 量 ( NCF ) = 年 营 业 收 入 年 付 现 成 本 所 得 税现金流量的构成  初始现金流量  营业现金流量  终结现金流量 终结现金流量 固定资产残值收入或变价收入 收回垫支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 停止使用的土地的变价收入 指扣除了所需要上缴的税金等支出后的净收入 投资现金流量的分析 现金流量是指与投资决策有关的现金流入 、 流出的数量。  现金流量的构成  现金流量的计算  投资决策中使用现金流量的原因 现金流量的计算  初始现金流的预测  全部现金流量的计算 ( 1)逐项测算法 ( 2)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 ( 3)装置能力指数法 逐项测算法就是对构成投资额基本内容的各个项目先逐项测算其数额,然后进行汇总来预测投资额的一种方法。 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是根据同类项目的单位生产能力投资额和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来估算投资额的一种方法。 装置能力指数法是根据有关项目的装置能力和装置能力指数来预测项目投资额的一种方法。 逐项测算法  【 例 71】 某企业准备建一条新的生产线,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和分析,预计各项支出如下:投资前费用 10 000元;设备购置费用 500 000元;设备安装费用 100 000元;建筑工程费用400 000元;投产时需垫支营运资金 50 000元;不可预见费按上述总支出的 5%计算,则该生产线的投资总额为:  (10 000+500 000+100 000+400 000+50 000) (1+5%)  = 1 113 000(元 ) 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 利用以上公式进行预测时,需要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 ① 同类企业单位生产能力投资额可从有关统计资料中获得,如果国内没有可供参考的有关资料,可以以国外投资的有关资料为参考标准,但要进行适当调整。  ② 如果通货膨胀比较明显,要合理考虑物价变动的影响。  ③ 作为对比的同类工程项目的生产能力与拟建的投资项目的生产能力应比较接近,否则会有较大误差。  ④ 要考虑投资项目在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等方面的差别,并相应调整预测出的投资额。 拟建项目投资总额=同类企业单位生产能力投资额 拟建项目生产能力 装置能力指数法 2211tXYYX  2211tXYYX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