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零团5000亩鲜食葡萄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向西北倾斜,平均坡降 ‟,地势平坦。 平均海拔高度 米。 4. 3 气候资源 项目区位于中亚腹地,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冬冷夏热,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4. 3. 1 光能资源和日照时数:项目区年太阳辐射总量 千 /卡平方厘米, 610 月 作物生长季节光合作用有效辐射 千卡 /平方厘米,年均日照时数 小时, 410 月日照时数 小时。 平均每天日照 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 %。 4. 3. 2 热量资源:项目区年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 0℃积温 ℃,≥ 10℃积温 ℃;年无霜期 155 天。 4. 3. 3 降水及蒸发:项目区年平均降水 117 毫米,蒸发量 20 毫米,为降水的 倍。 年平均绝对湿度为 7 毫巴,夏季相对湿度最低达到 0。 4. 3. 4 灾害性气候:项目区 主要灾害性气候是冻害、大风、干热风和冰雹。 4. 4 土地资源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 20 万亩,其中耕地面积 万亩。 20xx 年播种面积 18 万亩。 土壤种类主要有灰漠土、干青土、风沙土、盐土等类型,土壤质地多为壤质土,其次为沙壤土,再次为粘质土。 4. 5 水资源 4. 5. 1 地表水:项目区灌溉用水主要来源于玛纳斯河,经跃进水库、莫干渠引进,多年场口引水总量为 60007000 万立方米。 4. 5. 2 地下水:项目区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已开采量 5468 万立方米。 4. 6 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 一五○团是五十年代开发建设的团场,经 过几代军垦人近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已发展成为农工交建商综合发展的国营农场。 项目区现有耕地面积 万亩,农业单位 28 个,全团总人口 万人,其中从业人员 万人。 20xx 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 亿元,第二产业 亿元,第三产业 亿元,在岗职均工资 17850 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5124 元。 20xx 年农作物播种面积 153900 亩,其中粮食面积 16950 亩,当年造林面积 23400 亩,果 21 园面积 315 亩,水果总产量 480 吨,果树种类主要是苹果和葡萄。 20xx年全团收 入 265 万元,人均收入万 元,国内生产总值 37117 万元,棉花总产皮棉 22275 吨,平均单产皮棉 165 公斤,畜牧业发展较快,当年养畜 万头(只),牧草收获量 12529 吨。 22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5. 1 项目建设的原则 5. 1. 1 因地制宜,合理调整生产布局,从质量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为兵团葡萄产业发展真正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 5. 1. 2 坚持集中成片,专业化管理,能提供大批量质量优良的商品化果品。 5. 1. 3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把建园质量关,确保建一片成一片,达到园貌整齐一致。 5. 1. 4 坚持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维护绿洲生态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5. 1. 5 坚持依靠群众,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在国家扶持下,采用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5. 2 项目总体技术 本项目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名优特稀为重点,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依靠技术进步实行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走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根据建设区内不同类型的地形地貌特征和土地利用现状,着重于先进、适用农业科技应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培训团场职 工,提高职工的科技文化素质,依靠科技充分挖掘当地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农产品品种结构,促进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团场和职工收入。 本项目综合运用葡萄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高效施肥应用技术、 23 无公害绿色果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通过“阳光工程”和科学施用有机复合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 C02含量,保持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培肥地力,把示范基地建设成为现代化高效绿洲特色林果产业示范园区。 5. 3 建设规模及标准 5. 3. 1 项目建设规模 在原有棉花地上调整新建鲜食葡 萄生产基地 5000 亩,品种以无核紫葡萄、无核白鸡心为主。 采取“基地 +农户”生产形式,形成规模。 灌溉方式全部采取沟灌的模式。 20xx 年农八师 150 团 鲜食葡萄种植一览表 单位 地号 面积 (亩 ) 品种 承包户姓名 1连 11 215 无核紫 王文学等 7 户 2连 外 2,93 160 无核紫 刘会年 3N 58 163 无核紫 陈卫江等 3 户 4连 饲料地 200 无核紫 姜兰等 6户 5连 9. 6 170 无核紫 王权等 10户 6连 18. 5 95 无核紫 马学清等 6 户 7连 1 182 无核紫 龚国富等 7 户 8连 12, 10 200 无核紫 9连 39, 36 214 无核紫 周伟年等 6 户 10连 24 210 无核紫 马忠林等 10 户 11连 3,自用地 168 无核紫 张会成等 10 户 12连 3l. 36 306 无核紫 葛训先等 15 户 13连 68 27l 无核紫 韩玉等 15户 14连 99 无核紫 李延元等 12 户 15连 50, 48, 30 无核白鸡心 刘邦国等 14 户 16连 住地, 56 187 无核白鸡心 吴新合等 8 户 良 1 连 79. 80 314 无核白鸡心 陈恒等 15户 良 2 连 83,三角地 208 无核白鸡心 于洁等 10户 24 良 4 连 76 204 无核白鸡心 刘东俊等 12 户 19连 l. 5 164 无核白鸡心 冉羊代生等 8户 20连 3, 4, 5. 8 无核白鸡心 赵先富等 10 户 22连 15, 17,住地 221 无核白鸡心 杨俊义等 8 户 23连 住地, 41 无核白鸡心 李秋星等 10 户 25连 7 115 无核白鸡心 任周周娃等 4户 良 3 连 41. 29 200 无核白鸡心 李晓荣等 5 户 良 5 连 27, 53 100 无核白鸡心 潘家荣等 12 户 合计 5000 5. 3. 2 项目建设标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 150 团高效特色葡萄示范基地建设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高产出,坚持科学性、超前性与适应性相结合,规模生产与科研开发、示范推广并重的原则。 以新疆农垦科学院为技术依托,引进先进的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和集成示范,将项目区建设成以特色农业为主体的管理手段先进、科技水平领先、产品质量优良、经济效益显著、辐射范围广阔、推广示范试验作用强的兵团农业综合开发高效特色葡萄示范基地。 示范基地集生产经营、科研开发、示范推广于一体,将达到苗木良种化、生产集约化、管理科学化、营销市场化和基地内部园林化的现代化企业标准,成为生产示范的窗口。 利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及工艺流程,在新品种的引进开发等方面加大投入,产品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符合国家农业行业标准 NY/T39120xx《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320xx《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20xx《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服务,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 服务。 实现发展特色经济,致富职工群众的奋斗目标。 5. 4 项目建设内容 25 5. 4. 1 品种选择 1.品种选择的原则 选择葡萄品种应掌握的原则是:抗性强,耐旱,耐寒,耐瘠薄,好管理,果实外观鲜艳,易丰产, 品质好,成熟期适宜,经济价值高,耐贮运等等。 在发展葡萄生产中要注意早、中、晚熟品种的合理搭配,这样既能满足市场需要,也便于合理安排劳力。 2.品种选择 ( 1)无核紫 中熟无核品种。 欧亚种,果穗较大,圆锥形,平均穗重 700 克,果粒椭圆形,平均重 8 克左右,果皮黑紫色,果肉脆,甜而微酸,含可溶性固形物 18%,在石河子 8 月 底 9 月初成熟,抗寒性、抗病性良好。 ( 2)无核白鸡心 又名森田尼无核,美国青提。 美国引入无核品种,欧亚种,颗粒青色,粒长 35 厘米,平均粒重 45 克,果穗大,长圆锥形,平均果穗重 620 克,果皮薄,果肉脆硬,有淡麝香味。 含可溶性固形物 1517%。 品质上等,抗病性中等,耐运输,在石河子 8 月中下旬成熟。 5. 4. 2 限产保质 每亩栽植 381 株,每株产量 45 公斤,达产期每亩产量控制 1500公斤。 采用无公害葡萄栽培技术,三分之二达到绿色食品 A 级标准。 5. 5 鲜食葡萄栽培技术规程(第一年栽植) 5. 5. 1 园地选择 农 八师 150 团 土壤类型以草甸土为主,其次有灰漠土、盐土、沼泽土等。 土壤 有机质含量 1%以上 ,速效磷 5PPM、碱解氮 4PPM、总盐 26 %。 土层厚、质地为中壤土,土壤容重 , 土壤的盐碱含量不超过 %, PH 值小于 , SO C1等盐离子浓度小于 3‟。 另外 应避免在地下水位较高、盐碱含量高、土质粘重、小气候不易遭受霜冻等自然灾害的地块建园,同时也要考虑交通、人力等方面的因素 持水性较好,田间持水量 25%,土壤宜耕性好,适宜 无核紫葡萄、无核白鸡心、紫香无核葡萄的 种植。 土壤肥力缺氮、少磷、富钾,有 机质含量偏低。 所以农八师 150 团 空气、灌溉用水、土壤未被污染,生态良好的地区,大气、灌溉水质、土壤等各项指标均符合绿色食品环境标准。 最后通过考察研究确定在 一五 O 团 116 连、 19 连、 20 连、 22 连、 23连、 25 连、良 15 连进行葡萄基地的建设。 5. 5. 2 葡萄园规划 1.每 100120 亩为一个规划小区。 为承包管理方便,小区内可设置简易道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管理小区。 2.棚架葡萄行方向一般东西向,若已预设滴灌设施或东西向坡度太大,则以预设滴灌设施滴灌带走向或以地形坡度小确定葡萄沟方向。 3.葡萄沟长 50120 米;坡度大,沟距短;坡度小,沟距长。 4.葡萄沟间距为 米。 5.防护林建设:以 250 亩为标准条田建防护林。 防护林包括与主害风方向垂直的主林带、与主林带垂直的副林带和果园边界林。 主林带由 5- 6 行乔木构成,主林带之间相距 300- 500 米。 副林带由 2- 3行乔灌木构成,副林带之间相距 150- 200 米。 树种以杨树为主,禁用白腊和榆树。 为了园地安全,可在园地四周栽植带刺灌木护园边界林,如刺玫,沙枣等。 27 6.道路:既要节约土地,又要便于运输。 大型葡萄园道路可分主干道、支道和作业道。 主干道贯穿全园,外与公路相接 ,内与支路相连,宽 6 米以上,十字路口设转盘;支路与主道垂直,设在小区旁,上与主干道相接,下与作业道相连,宽 4 米;作业道设在小区内以便于作业。 7.葡萄株行距: 米;每亩栽植 381 株。 8.架式:采用连叠式小棚架,一般架向东西,座北朝南。 前后柱间距与行距相等 米,行间前后架柱用 5— 6mm 钢筋从前柱 米处拉向后柱柱顶 米处,水泥柱顶端向钢筋斜拉铁丝一道连接 (见下图 )。 架柱采用水泥柱,水泥柱标准: 280 10 12cm,预制时内设置钢筋(Φ 6mm) 4 根,中间加五道箍,柱顶设置一挂勾 或环。 水泥柱埋入地下 米,露出地面 米。 顺行柱间距 5 米,每亩需架柱 38 根。 架柱栽在葡萄行南面,距植株行 30 厘米。 每行两端架杆用顶柱从内向外倾斜顶撑,或两端架杆从内向外斜栽,再用锚石垂直拉紧,以防倾倒。 葡萄架面沿行向拉冷拔丝或 11 号铁丝 6 道,其中两道固定在水泥 28 柱中,距地面 90cm 处设第一道,间隔 60cm,设第二道;另外四道冷拔丝按葡萄沟方向拉在钢筋上,间距 40- 50cm(见下图)。 9.小区边、路边和地边边行葡萄无法架设连叠式小棚架,可采用篱架或大棚架架式。 10.灌排水系统配套:采用节水灌溉方 式的节水管道在葡萄定植前埋设完毕。 11.其他设置,包括看护人员住房、药房、库房、肥料场、包装场、贮藏窖等。 5. 5. 3 栽植前准备 ( 4 月 15日前) 1.土地深翻和平整:土地深翻 25- 30 厘米。 同一小区内全面整平。 2.挖栽植沟:按葡萄栽植行向挖沟;沟间距准确,沟行要直;沟宽 80100cm,沟深 80cm;上层熟土和下层生土分开堆放。 3.施基肥和回填土: 时间:葡萄沟挖好后即进行。 ( 4 月 5 日前完成)。 29 肥料种类和数量:腐熟羊粪,鸡粪、猪粪等,每亩 6 方;生物有机葡萄专用肥,每亩 50kg。 方法:先将腐熟羊粪、 鸡粪、猪粪等施入葡萄沟底部,回填表层熟土至栽植沟一半处, 然后施入生物有机葡萄专用肥,最后回填生土至沟深 10cm 处。 要求:①肥料要足量施入; ②肥料要均匀施入。 4.浇水: 时间: 施肥工作结束后即进行( 4 月 10 日前完成)。 要求:浇足、浇透。 5.修整定植沟和定植沟坡; 时间:地里水稍干,可进行人工作业时进行( 4 月 15 日前完成)。 先整沟后修定植沟坡:人工用。一五零团5000亩鲜食葡萄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