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管理会计实验教学的培养目标及实现(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5] 许萍、曲晓辉,高级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研究 《当代财经》, 2020 年第 11 期。 [6] 刘永泽、池国华,中国会计教育改革 30 年评价:成就 问题与对策 《会计研究》,2020 年第 8 期。 5 [7]马元驹、李百兴,管理会计模拟实验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0 年版。 代理 理论 : 解释管理会计 的新视角 内容摘要: 代理理论是两权分离条件下 分析 不同类型、不同层级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代理关系及代理成本的理论。 企业管理会计在企业内部预测、决策、执行和监督考核等方面的内容,实质反映的四种不同类型的代理关系,由此产生的部分成本费用可以归结为四类代理成本。 本文从管理会计的一般内容分析入手,旨在运用代理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探讨解释管理会计的相关内容。 一 . 代理成本理论 的主要内容 的概念 交易费用理论 将 经济运行中的所有成本可分为生产成本 和 交易成本 (费用,下同) 两类。 其中, 交易 成本的具体组成内容包括 :① 市场型交易费用。 即为使用市场的费用。 包括信息和谈判的费用:搜寻和信息费用、讨价还价和决策费用、 监督和执行费用;② 管理型交易费用。 即在企业内部发号施令的费用。 包括建立、维持或改变一个组织设计的费用,组织运行的费用等;③ 政治型交易费用。 即集体行动提供公共产品所产生的费用。 包括建立、维持和改变一个体制中的正式和非正式政治组织的费用,政体运行的费用等。 从经济性质角度看, 管理型交易费用和政治型交易费用作为 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产生的 费用,可以称为代理 成本。 詹森( Michael Jensen)和麦克林( William mecklin 1976)于 1976 年在著名的 《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和所有权结构》一文中, 阐述了公司制条件下的不同代理关系, 提出了 现在大家基本认同的 代理成本概念。 他们 认为“代理成本”是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代理成本来源于管理人员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的这样一个事实。 詹森和麦克林认为,由于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就产生了代理成本问题。 代理成本是指“在部分所有的情况下,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却热衷于追求额外消费,于是企业的价值也就小于企业完全所有者时的价值,两者之间的差异即被称为代理成本。 ” 代理成本的组成内容包括委托人 的监视费、代理人支出的签订契约活动的 6 费用和剩余损失三部分 1。 委托人的监视费是指委托人用于管理代理人行为的费用,表现为监督成本。 代理人支出的签订契约活动的费用是指为了确保代理人不采取可能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特定行为,向代理人支付签约活动的费用,以及如果代理人采取了某种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动,委托人将获得的补偿。 剩余损失是指代理人的决策与追求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决策之间存在偏差而使委托人遭受与福利减少相等价的货币损失。 从代理主体角度, 严若森( 2020)认为代理成本可分为以下二类: ① 第一类代理成本。 该类代理成本由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关系产生,是在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博弈中总的价值减少。 第一类代理成本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者对管理者必要的甄选与监督激励支出,管理者的缔约与强制性履约成本,投资者可能遭受的来自管理者的利益侵蚀,投资者投资集中的风险代价 ;② 第二类代理成本。 该类代理成本发生在不同出资者之间,是大股东与小股东、股权投资人与债权投资人之间利益冲突与博弈产生的公司总价值的减少。 具体又表现为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股权投资人与债权投资人之间的代理成本 2。 笔者( 2020)从代理主体视角,提出了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由于终极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所有权的分离、法人财产所有权在内部不同层级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分割等原因,存在第三类代理成本和第四类代理成本的观点。 其中,第三类类代理成本是由于不同层级经营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关系产生,是不同经营管理者之间利益冲突与博弈产生的公司总价值减少;第四类代理成本是企业委托者(资本所有者)与受托的监督者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存在着利益目标差距和努力程度差异等矛盾,所有者与专职受托的监督者在监督与在监督过程中造成的企业价值减少。 代理成本理论阐述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企业不同类型、不同层级委托代理各方之间利益博弈与关系。 在管理会计中,如何处理股权资本所有者、债权人、高层经营者与内部不同层级经营者之间在决策、控制和日常内部管理中的各种关系,一直都是企业管理会计人员提供信息参与决策时,面临的 1詹森、麦克林 .:管理者行为、代理 费用与产权结构 .转引自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年五月版 .第 175 页 2严若森 . .会计研究 .第二期 .59— 60 7 难题。 二 .管理会计的许多内容反映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 在公司制企业里,存在着所有者(委托者)与经营者(受托者)、上层经营者与所属经营者、一般员工之间的代理关系。 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管理会计(含决策会计、执行会计两部分)和高级 管理会计,其有关内容反映企业与各方面的委托代理关系。 管理会计的决策会计,包含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存货决策、产品定价决策、半成品或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决策、产品组合优化决策、产品生产的经济批量决策、亏损产品是否继续生产决策和零件外购与自制决策等在内的短期经营决策,包含企业生产设备最优更新期决策、固定资产修理与更新决策、固定资产融资租赁或购买决策等几种典型的长期投资决策,其实质是经营者代理投资者行使资产经营的决策权,属于第一类代理问题。 从理论上说, 管理会计假设经营者都会采用最有利于企业的最优方案,而非次优方案。 但是,由于影响决策因素的有关信息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不对称,企业经营者在选用与决策有关的信息指标和数据资料时,有可能按照最有利于经营者自身利益的标准进行取舍,进而使非最优方案成为按管理会计决策方法计算的最优方案。 这一问题,属于第一类代理关系问题。 2. 管理会计中执行会计的主要内容涉及第三类代理关系。 一般管理会计的执行会计中,全面预算是用货币形式反映企业未来某一特定期间、各职能部门、生产单位及企业综合部门等的有关现金支出、资金需求、资金融通、营 业收入、成本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方面的详细计划。 从代理理论角度看,全面预算只不过是企业高层经营管理者与下属不同层级经营者之间界定内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