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构办公楼结构计算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 2) 纵梁: a: 截面的高度: 1/12~ 1/8 的跨度(为满足承载力、刚度及延性要求) h =( 1/12~ 1/8) 7200 ㎜= 600~ 900 ㎜, 则边跨梁高度: h=700 ㎜ b: 梁截面宽度可取 1/3~ 1/2 梁高 ,同时不宜小于 1/2 柱宽 ,且不应小于 250 ㎜。 b =( 1/3~ 1/2) 700 ㎜ =233~ 350 ㎜ 即截面宽度: 300 ㎜ 由此估算的梁截面尺寸见表。 表 中还给出了各层梁柱和板 的 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 其 设 计 强 度 C30 ( mmNfc  , mmNft  )。 表 梁截面尺寸( mm)及各层混凝土强度等级 层 混凝土 横梁( bh ) 纵梁 次梁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3 次 强度等级 AB 跨, CD 跨 BC 跨 ( bh) ( bh ) 15 C25 300 700 300 400 300 700 250 600 柱截面尺 寸的估算 N —— 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  ——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边柱取 ,不等跨内柱取 ,等跨内柱取 ; F —— 按简支状态计算的柱的负荷面积,由结构平面布置图可知边柱及中柱的负荷面积分别为 m 和 m ; Eg —— 折算在建筑面 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近似取 12 kN/mm2; n —— 截面以上楼层层数; cA —— 柱截面面积;  N —— 框架柱轴压比限制,结构的抗震等级可根据结构类型、地震烈度、房屋高度等因素,可确定该工程的抗震等级为三级,查轴压比限值表可得其轴压比限值为  N =; cf ——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根据公 式可得第一层柱截面面积为 : 边柱 23 1 6 3 6 3 mmAc   中柱 23 2 0 9 7 9 mmAc   如取柱截面为正方形,则边柱和中柱截面高度分别为 404mm 和458mm。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本设计 1~5 层柱截面尺寸为 500mm 500m。 计算数据 结构计算中所用到的材料自重 钢筋混凝土 : 25 KN/ 2m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4 水泥砂浆 : 20KN/ 2m 加气混凝土砌块 : 混合砂浆 : 17KN/ 2m 陶瓷地砖楼面 : 花岗石楼面 : 1 .16 KN/ 2m 塑钢窗 : KN/ 2m 保温防水层自重 : KN/ 2m 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办公楼 : KN/ 2m 卫生间 : KN/ 2m 不上人屋面 : KN/ 2m 一般资料档案室 : KN/ 2m 走廊、门厅、楼梯 : KN/ 2m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5 第 2 章 板的计算 板厚的确定 xyll , xyll 按双向板设计 mmlh y 7250360045  mmlh y 53452 4 0 045  ,且 mmh 160~80 xyll , xyll , xyll 按单向板设计 mmlh y 75403 0 0 045  , mmlh y 6935240045  且 mmh 70 综上 楼板厚度统一为 100mm 荷载计算(取 1m 板宽为计算单元) mm30 陶瓷地砖面层 重 :  mm100 钢筋混凝土板重 :  mm12 混合砂浆顶棚重 : 1  恒荷载标准值 : mKNg k  恒荷载设计值 : mKNgg k  活荷载标准值 : mKNq k  活荷载设计值 : mKNqq k  总荷载设计值 : mKNqg  活荷载标准值 : mKNq k  活荷载设计值 : mKNqq k  总荷载设计值 : mKNqg 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6 内力计算 标准层楼板区格划分: 图 21 板区格划分 其中双向板有 A、 B、 C、 D 单向板有 E、 F、 G、 H、 I、 J 其中 H、 C、 I、 J、 D 活荷载标准值为 : mKNq k  其中 A、 B、 E、 F、 G 活荷载标准值为 : mKNq k  1. 板 A ( 1)跨中弯矩 g+q/2 四边固定 查表 0 0 3 ,  yx MM 0 1 1  xyy MM q/2 三边简支一边固定 查表 0 8 8 ,0 2 0  yx MM 0 3 8  yxx MM 0 9 2  xy MM 20220201 2)2( lqlqgMMM xxxxx   mKN  58 22 20220201 2)2( lqlqgMMM yyyyy   mKN  50 22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7 ( 2)支座弯矩 因 72 0036 00 yxll,查得: ,  yx MM 则: , 00  yx 。 mKNlqgxx  3 9 8 2 )(M 22020  mKNlqgy  0 8 5 7 )(M 22020y  (3) 截面配筋计算 截面有效高度 0h : 短边方向跨中截面 mmh x 80202000  长边方向跨中截面 mmhh xy 7010801000  支座截面 mmh 80202000  表 41 板截面配筋计算 截面 跨中短向 跨中长向 支座短向 支座长向 M( mmN )     201 bhfMcs   s 211  )( 20 mmf hbfA ycs  153 106 322 218 配筋 200@8φ 200@8φ 150@8φ 200@8φ 实配 )( 2mm 251 251 335 251 ( 4)最小配筋率验算: 0 02 ytff 故取  2m i nm i n 2 1 01 0 01 0 0 00 0 2 mmbhA s   则配筋符合要求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8 2. 板 B 0036 00 yxll (1) 跨中弯矩 g+q/2 四边固定一边简支查表 0 0 3 ,  yx MM 0 4 0  yxx MM 0 1 1  xyy MM q/2 两边简支两边固定查表 0 5 5 ,0 0 7  yx MM 0 1 9  yxx MM  xy MM 20220201 2)2( lqlqgMMM xxxxx   mKN  24 22 20220201 2)2( lqlqgMMM yyyyy   mKN  88 22 (2) 支座弯矩 因 72 0036 00 yxll,四边固定查得: ,  yx MM 则: , 00  yx 。 mKNlqgxx  3 9 8 2 )(M 22020  mKNlqgy  0 8 5 7 )(M 22020y  ( 3)截面配筋计算 : 截面有效高度 0h :短边方向跨中截面 mmh x 80202000  长边方向跨中截面 mmhh xy 7010801000  支座截面 mmh 80202000  表 22 板截面配筋计算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9 截面 跨中短向 跨中长向 支座短向 支座长向 M( mmN )     201 bhfMcs   s 211  )( 20 mmf hbfA ycs  138 91 322 218 配筋 200@8φ 200@8φ 150@8φ 200@8φ 实配 )( 2mm 251 251 335 251 ( 4)最小配筋率验算: 0 02 ytff 故取  2m i nm i n 2 1 01 0 01 0 0 00 0 2 mmbhA s   则配筋符合要求 3. 板 C 活荷载标准值 : mKNq k  0036 00 yxll (1) 跨中弯矩 g+q/2 四边固定一边简支查表 0 0 3 ,  yx MM 0 4 0  yxx MM , 0 1 1  xyy MM q/2 三边简支一边固定查表 0 8 8 ,0 2 0  yx MM 0 3 8  yxx MM , 0 9 2  xyy MM 20220201 2)2( lqlqgMMM xxxxx  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0 mKN  94 22 20220201 2)2( lqlqgMMM yyyyy   mKN  83 22 (2) 支座弯矩 因 72 0036 00 yxll,四边固定查得: ,  yx MM 则: , 00  yx 。 mKNlqgxx  1 4 8 2 )(M 22020  mKNlqgy  5 9 5 7 )(M 22020y  (3) 截面配筋计算 截面有效高度 0h :短边方向跨中截面 mmh x 80202000  长边方向跨中截面 mmhh xy 7010801000  支座截面 mmh 80202000  表 23 配筋计算表 截面 跨中短向 跨中长向 支座短向 支座长向 M( mmN )     201 bhfMcs   s 211  )( 20 mmf hbfA ycs  168 138 356 241 配筋 200@8φ 200@8φ 100@6/8 φφ 200@8φ 实配 )( 2mm 25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