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拧紧知识-教师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Stage3 elastic 弹性形变 stage4 plastic 塑性变形 螺纹联接装配工艺方法 1) 扭矩直接控制法 ⑴ 原理 : T = k • d • Ff TU = kL • d • FU TL = kU • d • FL 针对扭矩法,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目标扭矩达不到;二是监控转角超差。 ① 目标扭矩达不到 针对目标扭矩超差的问题,首先是检查螺母拧紧机保持正常工作的设备参数是否正常,另外扭矩设置范围的核对以及螺母拧紧机是否进行了定期校验。 Stage 1 Prevailing Torque Stage 2 Draw Down Stage 3 Elastic Stage 4 Plastic ⑵ 方法介绍 :这是利用扭矩值与预紧力的线性关系进行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在拧紧时只对紧固扭矩( T)进行控制,操作简便。 但扭矩控制法受扭矩系数影响较大, 90%以上用于克服螺纹和支承面摩擦扭矩,初始预紧力的离散度随着拧紧时摩擦损耗等因素的控制程度而变化,因而离散度较大.精度很低。 应用:一般用在非关键部位。 《发动机公司 柴油机厂“星级员工” 培训教材系列》 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动机公司 柴油机厂 14 ㈠ 脱碳试验:螺栓或被连接件上的螺纹过软,有可能造成划牙或脱扣,从而力矩达不到; ㈡ 目标扭矩还未达到 ,螺栓已发生断裂,此种情况极少。 ② 转角超差 ㈠ 调查螺栓强度、硬度; ㈡ 脱碳试验:螺纹表面碳势是否合格; ㈢ 螺栓摩擦系数:如上述两项均合格,则可知转角小,即轴向力 F 小,也就是螺栓摩擦系数偏大;反之,摩擦系数偏小。 ③ 转角范围设置合理与否 转角范围是在工序稳定的前提下,通过对大量转角数据统计分析后制定的。 如果过程发生变更,如螺栓厂家更换、设备改造等,则转角范围应重新制定或完善。 2)扭矩控制 — 转角监控法 ⑴ 原理 : T = k • d • Ff 注 :该方法装配精度高,可控制在 5%以内,一般用于较高的装配部位,抗松动、抗疲劳性能较佳,为拧紧装配工艺的发展方向。 3) 扭矩转角法 ⑴ 原理 : a = [ F- TS/(K178。 d )] / η 扭矩转角法与扭矩法比较 ⑵ 方法 介绍 : 在采用扭矩控制的同时 ,用紧固转角θf 作为指标对预紧力进行监控的控制方法。 20% N 扭矩设定转角控制的起始点 ; 从起始点计算转角,同时记录扭矩。 ⑵ 方法介绍 : 分步拧紧,先采用扭矩控制 ,再采用紧固转角θ f进行控制的方法。 大多数厂家用转角法一般在塑性区。 《发动机公司 柴油机厂“星级员工” 培训教材系列》 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动机公司 柴油机厂 15 ① 扭矩法中 ,从公式 T=k • D • F 可以看出 F 与 K 是线性的关系 ,因而受 K的影响大; ② 扭矩转角法中 ,从公式 a = [ F- TS/(K178。 d )] / η (TS是转折扭矩 , η是与被连接件的弹性模量有关的系数 )可以看出 F 与 a 的关系 是线性的,而与 K 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因而受 K 的影响不大; ③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与扭矩法相比,转角法的优点非常明显,即便是在弹性区,转角法中轴力与扭矩系数的关系较小,而轴力主要与转角成正比,只要转角的精度达到,轴力即基本可达到;但在扭矩法中,轴力完全受到扭矩系数的控制,即便扭矩达到,如果扭矩系数得不到控制,那么轴力就达不到要求从而影响拧紧要求。 螺栓装配质量问题发生原理及排查方法 扭矩 +转角法 首先,问题发生时,需确认螺母拧紧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扭矩或转角范围设置是否正确;螺母拧紧机校验, 拧紧是否准确可靠。 之后,再针对各个具体展开调查: ① 最终力矩偏大或偏小。 根据上述分析,最终力矩偏大,是由于参数η偏大(即轴向力 F 偏大)或摩擦系数大(即扭矩系数 K 大);最终力矩偏小,是由于参数η偏小(即轴向力 F偏小)或摩擦系数小(即扭矩系数 K小)。 对此需检验螺栓材料及金相,螺栓机械性能(如螺栓强度、硬度)。 对于连杆螺母及缸盖螺栓来说,螺栓拧紧基本在屈服点附近,也可采用粗略检测方法:即先用数显扳手检测该螺栓的力矩,再将数显扳手继续转过 30176。 ,记录数显扳手的显示力矩,计算两次力矩之差,如果两者之差≤ 5Nm,则证明螺栓已处于屈服点附近,可初步推断是摩擦系数问题。 ② 转角未达到时螺栓断裂 说明拧紧已超过螺栓能承受的抗拉极限,螺栓强度不合格。 ③ 最终力矩监控范围问题 如遇到螺栓厂家更换,螺栓加工过程或控制参数的变化等情况,可能造成螺栓机械性能及摩擦性能等的变化,原先制定的最终力矩范围不再使用,则需重新统计最终力矩范围。 4)屈服点控制法 操作方法:①拧紧系统先将螺栓拧至一起始力矩( 50%),然后系统不断计算扭矩 /转角斜率,当螺栓材料达到屈服点(扭矩不再增加,而角度增加很快),斜率急剧下降,则系统发出控制信 号; ②得到信息后,系统略微停顿,再转 10176。 左右。 注:该方法具有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螺栓强度的优点,同时,对螺栓自身的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有严格的要求(适用于塑性区域)。 5) 螺栓长度法 四、拧紧力矩管理基础 《发动机公司 柴油机厂“星级员工” 培训教材系列》 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动机公司 柴油机厂 16 螺纹紧固的四种错误 紧固作业者的错误: 忘记紧固,或紧固工具使用不当(工具正确); 紧固方法的错误: 紧固次序不当,或紧固工具选择欠妥(工具不正确); 紧固工具的错误: 工具精度不高,性能不好; 紧固连接件的错误: 零部件尺寸超差,材质不好,螺纹润滑不良。 拧紧工具的选择 1)拧紧工 具的分类 根据使用条件分:主要有手动、气动和电动; 根据拧紧扭矩分:主要有定扭工具和非定扭工具; 根据制造商分: 有进口和国产工具。 2)拧紧工具的选择 原则: 主要是根据螺栓强度相应的拧紧扭矩、控制要求而选择的。 ① 常用定扭工具对比 ② 有扭力要求的工具,应选用定扭工具。 ③ 在选用定扭工具时,应考虑: 1)产品结构 —— 工具使用的方便性(能否加反作用力杆) 2)现场环境 —— 工具使用的方便性(能否 悬挂)、噪音 3)工艺参数 —— 工具型号的扭力范围的适用性及精度等级 4)制造厂商 —— 工具的可靠性和服务质量(尽量集中厂商) 5)生产效率 —— 工具是否适应装配线速 拧紧检具及检测方法 1)常用的检测工具 ① 静态检测 指针式力矩检测扳手、表盘式力矩检测扳手、数显式力矩检测扳手等 ② 动态检测 传感器式力矩检测扳手等 《发动机公司 柴油机厂“星级员工” 培训教材系列》 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动机公司 柴油机厂 17 2)检测工具的选择 3)常用检测方法 ① 事后法(静态检测):静态检测由于是装配后检测,受到力矩衰减、静摩擦力、检具的精度等影响,所 测的力矩跟实际值有一定误差。 拧紧法 拧松法 复位法 另:螺栓伸长法也是一种检测方法,主要应用在校准、标定和试验开发中。 ② 过程法(在线动态检测):动态检测能真实地反映紧固件的拧紧力矩。 传感器法 力矩检测的主要影响因素 1)连接件表面质量及装配扭矩形成过程的影响(表面的粗糙度及硬度等) 2)检测工具的影响(精度) 3)检测方法的影响(力矩变化系数) 拧紧力矩的影响因素 影响拧紧力矩的主要因素: 1)气压情况 2)润滑情况 3)零部件质量 4)拧紧工具 5)拧 紧方法 《发动机公司 柴油机厂“星级员工” 培训教材系列》 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动机公司 柴油机厂 18 1)气压情况 气压的稳定性对拧紧力矩的影响较大,不同的气压,风动工具将输出不同的力矩。 尤其要保证风动工具在运转的过程中有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