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养猪可研(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符合了国家的生态效应,又帮助当地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既帮助了当地农户增收,又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既为企业树立了形象产品,又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增砖添瓦。 12 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 5. 1 建设内容 本项目拟通过引进优良藏猪品种,达到存栏生猪 10000头的饲养规模。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猪舍等相应附属设施及饲料基地的开发。 本项目拟修建猪舍 8栋,总占地 15000㎡;生产管理用房 200㎡;日加工饲料 10吨的半自动化的饲料加工厂一座,建筑面积 200㎡;兽医站一个 ,建筑面积 100㎡;配套建设公用工程等。 5. 2 工程技术方案 1.生猪繁殖技术 引进优良藏猪品种,与本地进行土猪杂交,培育适合本地气候的13 良种猪,并向周边村庄进行推广。 2.卫生防疫技术措施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检疫法》、农业部《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依托当地动物检疫站和兽医站,对生猪的收购、饲养、加工、出售和无害化处理实行全程监控。 一是坚持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原则,首先保证猪源健康无疫病;二是做好免疫接种工作,主要用五号病、炭疸疫等疫苗,做好布病的监 测工作;三是做好消毒工作,要做到猪舍,来往人员车辆的消毒,杜绝外疫传入;四是处理好病死猪尸体,对病死猪尸体应消毒坑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 5. 3 猪场建设 5. 3. 1选址原则 生猪养殖场集良种生猪生产、推广、服务和销售为一体,共分为三个功能区,即生产区、管理区和隔离卫生区。 猪舍选址应严格按照猪场的生态环境要求选择地势较高、干燥;土质坚实;排水良好;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光线充足;猪舍内适宜温度范围 10- 20℃;空气新鲜;防疫方便;水电设施完善的地段。 5. 3. 2土建工程 14 1.生产区猪舍建设 猪舍建设将确保完备的防寒与保温、采光与通风。 本着因地制宜和科学饲养的要求,生产区规划应做到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并考虑今后发展而留有余地,同时有利于环保等基本规范的要求。 猪舍建筑类型,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采用大封闭式与半开放式相结合,为良种生猪生产提供多功能猪舍。 猪舍主要采用土木结构,由暖舍、暖圈及半露舍三个部分构成。 修建猪舍 8栋,饲养生猪 10000头,总占地 20200㎡,其中猪舍占地 15000㎡,病猪隔离室占地 100㎡ ,产房 100㎡,办公、饲料库等占地 4300㎡。 2.附属设施建设 ( 1)生产管理用房 建设 生产管理、办公、宿舍用房 200㎡;其中配种室 2间 40㎡,诊断治疗室 1间 40㎡。 ( 2)饲料加工储藏 建设半自动化的日加工饲料 10吨,年加工饲料 3000吨的小型饲料加工厂一座,建筑面积 200㎡。 ( 3)兽医站 兽医站建筑面积 100㎡,主要为周边农民提供动物疫病防治和养15 殖技术培训等服务。 ( 4)其他配套工程 修建供电线路、供排水系统、沼气池工程;修建排污沟 100m、围墙 300m。 修建绿化、道路等。 5. 4 沼气工程 本项目以生猪产业化、养殖场中小型沼气工程为依托,形成“生猪养殖 —粪便 —沼气 ”循环发展模式。 使其成 为 “养殖 —沼气 ”为一体的循环经济示范点。 将生猪养殖业所产生的粪便制造沼气,沼气用来作为农村照明、煮饭的能源,沼渣、沼液用来返田。 16 第六章 环境保护 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项目所在地地处青藏高原地带,没有污染源存在,空气清新,环境质量良好。 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投产后,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清洗废水,废水中主要含泥沙等固体物,无有害成分,对环境无影响。 猪粪用于生产沼气,对环境不构成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 总体分析,整个生产过程中对周围环境没有大的污染,环境保护措施 符合国家及自治区、市、县各级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本项目日排污水量约 200 吨,主要是清洗及生活污水。 排水系统日排污水很少,两水与污水合流通过管道排至厂外排水沟。 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96)中的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 安全卫生 17 ( 1)工业卫生标准及要求 执行国家标准 GB18596- 2020和 GB15618- 1995。 ( 2)采取的措施 猪场的生产和运营中所产生或排放的污染源(物)甚小,只要把卫生、防疫和污物污水处理得当,利用沼气对污物进行有机化生态处理,不但不会造成污染,反而会促进 生态向良性循环发展。 具体实施措施 ( 1).合理调整平面布置,规划好卫生防护距离,在边界处设置绿化隔离带,减少臭气的影响。 ( 2).建立规范的固体废物堆场,地面作防渗处理,固定专用转运车辆。 ( 3).养殖场场区内排水管网,实行清污分流。 场区四周设置排水沟。 ( 4).建立健全环保设施管理制度,加强环保设施、设备的日常监控和维护,确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