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牛沼种蔗-养牛-沼气池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授精及胚胎移植技术对本地牛进行品种改良, 加快牛品种改良速度,这是课题实施的前提。 ( 2)利用生物技术处理蔗叶(梢),生产牛饲料,饲养肉用牛和奶水牛,这是联接产业链的纽带。 ( 3)建立不漏水、不漏气,能承受一定压力的密闭性容器 沼气池,并能发酵产气,这是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充分利用资源的基础。 10 考核指标 ( 1)优化筛选出种养生态发 展合理模式; ( 2)项目区养殖商品牛或奶水牛 5000 头,年出栏肉牛 2020 头; ( 3)以牛粪为主要发酵原料的沼气池 200 个; ( 4)种养结合新增产值 30%以上,户均节支增收 3000 元。 2.课题技术基础和产品可靠性论述 ( 1)技术基础论述 ①人工授精技术是世界公认的当代畜牧科学的一项先进技术,其输精技术已经成熟,容易掌握和普及推广。 广西是我国较早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开展水牛品种改良的,并在此领域取得过一批科研成果,有较好的基础和人才资源。 广西水牛研究所目前人工授精受胎率已达到了 70— 80%,说明当前牛人工授精 技术是非常成熟的。 ②通过广大科技人员的研究实践,秸秆加工处理喂牛是一项成熟的技术,有氨化、青贮、微贮等,我国已在大规模的运用。 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有青贮技术。 袋装青贮则是青贮技术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效益高、贮存可多可少、使用方便、中小养殖户容易接受,在农村推广使用,将有利于充分利用丰富的甘蔗尾资源和饲料生产开发,保证长年草料充足、多样,对农村草食动物规模化发展起促进作用。 这种方法在中国的应用得到了农业部、中国农科院、各省农牧局的重视、支持和肯定。 北京、上海、安徽、广东、河南、青海等省市都 分别对稻草、玉米秸秆、地瓜藤、芦苇、甘蔗尾叶、黑麦草及紫花苜蓿草等进行了袋装青贮试验 ,并由农业部属北京奶牛育种中心于 1999 年底作了袋装青贮紫花苜蓿及窖贮玉米的对比饲喂试验。 测试报告都证实了青贮效果具有长期保存而营养成分损失较小、气味芳香、质地柔软、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并证明 11 在正常情况下袋装青贮后的苜蓿草粗蛋白含量可增加 5%左右,维生素增加 10- 20%,粗纤维减少 3- 5%。 ③引进、培育出了一批优良牧草品种,如桂牧一号、美国矮象草、皇草、杂交狼尾草、印度木豆、珍珠高粱等,已大面积在农村推广应用。 ④ XX 市有 能繁母牛 万头,在两年多的牛品改工作中,巳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目前全市已建立了牛冻精中转站一个,牛人工授精配种点 148个,有牛人工授精技术员 331 人, 建立牛养殖小区 29个,还有 700 多户农户申请贷款养牛。 2020 年杂交配种母牛 28227 头,产杂交牛犊 5825 头。 牛人工授精网络的建设为项目实施完成后,我市农村向“蔗 — 牛 — 沼”生态农业模式发展提供基础。 ⑤沼气是有机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在厌氧环境中,经过多种微生物(统称沼气细菌)的作用而产生。 沼气是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产生,有机物热量损失 很小,仅为 2~ 3%,同时沼气发酵过程中产生较多的有机酸,有机酸把分解释放的氨及时吸收固定,从面减少了氮的损失,起到了良好的保持肥效的作用,使沼气池贮存的肥料速效氮比发酵前提高 倍。 而敞开粪池和露天堆肥大部分属于好氧发酵,有机物质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生物效能大大降低,其速效氮和全氮含量都比发酵前显著下降。 ( 2)产品可靠性论述 通过品种改良的肉用牛,牛肉蛋白质含量高,低脂肪、营养完全,适合人体营养需要。 据权威部门论证,水牛奶是一种优质的奶源,乳质浓厚,营养价值较高,干物质、含量达 — 22%,乳脂率达 — 11%、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超过荷斯坦奶牛 1— 2 倍。 而且其乳脂肪球和酪蛋白颗粒的直径较粗,在加 12 工上有很大优势,特别适合深加工,制造优质的奶油和奶酪等级制品。 象奶酪之类的产品,用水牛奶生产的制品,其质量要优于黑白花牛奶制品。 沼气池产生的沼气是一种可以不断再生、就地生产就地消费、干净卫生、使用方便的新能源,其副产品 —— 沼渣、沼液中有大量的微生物代谢产物,这些代谢物含有各种维生素、蛋白质,各种酶、微量元素 等,对农作物生长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所以沼渣、沼液、沼气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 从现今情况看来,使用沼气不仅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减少乱砍树木的现象,保护植被,而且能增加有机肥料资源,提高质量和增加肥效,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良土壤,使农业生产系统逐步向良性循环发展;使用沼气有利于净化环境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四、实施课题所需条件及解决措施 1.条件需要论述 ( 1)需要养牛小区中的养殖户和养牛大户 (养牛 5 头以上 )200 户建设成“蔗 — 牛 — 沼”生态模式示范区; ( 2)需要建立市、县、乡(镇)、村四级配种站。 作为本地黄牛和水牛 品种改良基地; ( 3)需要丰富的蔗叶、蔗梢、牧草等饲料; ( 4)需要有沼气池的建设和管理的群众基础; ( 5)有牛人工授精、饲草加工、饲养、防疫、沼气池技术人员; ( 6)项目总投资 1100 万元。 2.具备的条件及欠缺条件解决措施 现已具备条件: ( 1)已建立有 28 个“蔗 — 牛”养殖小区, 200 多个“蔗 — 牛”养牛大户可选择; 13 ( 2)大部分县、乡已建有配种站,有牛人工授精技术人员 251 人。 ; ( 3)项目区内甘蔗种植面积 235 多万亩,年可生产甘蔗尾叶 250 万吨;有牛存栏 万头,其中:黄牛 万头,水牛 万头。 ( 4)全市农村已建起19.53万座沼气池,农民对沼气池都普遍认识。 ( 5)全市有畜牧兽医科技人员 522 人,其中高师 12 人,中师 50 人,助师、技术人员 460 人。 ( 6)已和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签订技术依托协议,可为课题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 7)已建立科学养牛信贷制度,可为养牛户提供无抵押贷款服务。 尚缺乏的条件: ( 1) 200户 “蔗 — 牛 — 沼”生态模式示范区的完备; ( 2)用于加工农作物秸秆的铡草机 200 台 ( 3) 400个 8立方米的青贮池和 5000 个青贮袋。 ( 4)人工授精员技术水平不高, 相关设施、器械配备不足,人工授精网络尚未健全。 ( 5)缺乏可直接带动、指导农民的农民技术员; 解决措施: ( 1)选择有一定规模的养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