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管理会计学复习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也就是现有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的差额。 超过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越大,也就是越安全。 有两种表现形式: =现有(或预计可达到的)的销售量-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 =安全边际 /现有(或预计可达到的)销售量 (三) 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是销售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它有两种计算方法,要记住并理解下列公 式: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贡献毛益率 (注意理解:由于安全边际是现有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的差额。 所以,固定成本已经由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所带来的收入全额补偿,这样安全边际只需补偿变动成本后就可以提供利润。 也就是说" 利润=安全边际额*贡献毛益率"。 选择题中经常碰到) 五、 盈亏临界图 要求能够绘制,并且能够理解盈亏临界图各个区的含义; 能够在图中看出盈亏临界点图的特点(特别是第三个特点 P82)。 要能在图中找出安全边际的区域。 盈亏临界图的绘制程序: ( 1)按销售总金额(单价乘销量)取纵横交叉点,连接交 点与原点之线,则为销售收入线。 ( 2)按固定成本在纵轴上取点,划平行与横轴的直线,则为固定成本线。 ( 3)在销售量横轴上选择一个整数点,计算总成本,标出销量与总成本的交点,然后连接该点与固定成本在纵轴上的截点,这条线为总成本线。 ( 4)总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相交的地方就是盈亏临界点。 盈亏临界图的特点: ( 1)盈亏临界点不变,销售量越大,能实现的利润越多,亏损越少;销售量越少,能实现的利润越小,亏损越多。 ( 2)销售量不变,盈亏临界点越低,能实现的利润越多,亏损越小;盈亏 14 临界点越高,能实现利润越小,亏损越多。 ( 3) 在销售收入既定的条件下,盈亏临界点高低取决于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多少。 六、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理解第三、第四的假设。 本 量 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 的假定产品的单位销售价格不变。 假定所有的成本都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 假定企业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如果同时生产和销售多种产品时,其品种构成不变。 假定全期内产品的生产量与销售量一致,不考虑产成品存货水平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第二节 目标利润的分析 一、预测利润 利润=(销售量*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固定成 本这一个公式,是本量利分析方法中最基本的公式,其他公式都是从这一个公式当中推导出来,所以必须记住这一个公式。 二、预计目标销售量 就是上述公式的变通 第三节 利润预测中的敏感分析 由于"利润=(销售量*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中的利润为税前利润,如果告诉大家是税后利润,则要求大家能够相互替换。 (选择题中尤其要注意到这一点)税后利润=税前利润*( 1税率) 第五节 本量贩依存关系的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重点) 一、是否购置某项生产设备的选择 这里实际上是存在购买方或 不购买的两个方案。 因此在分析时,只需要比较购买带来的利润与不购买带来的利润,看谁大谁小就可以作出决策。 基本公式: 利润=(销售量*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二、某种新产品应否投产的选择 解题思路 1: 15 考虑这种新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是否大于该产品的保本点销售量。 解题思路 2: 要不要购置新设备,如果要则根据“利润=(销售量*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公式计算出来的利润是否大于零作为决策的依据 解题思路 3: 不需要购置新设备,则只需比较该产品预计的销售单价与 该产品预计的单位变动成本进行比较。 如果该产品销售单价大于其单位变动成本也就是说该产品的贡献毛益大 0,则应按投产。 (在选择题中经常遇到,不需要计算,只需将单位变动成本与单位销售价格进行比较即可) 三、某种设备购置或租赁的选择 解题思路: 考虑一个时点,在短期内一般租赁合算,而超过这一时点,在长远看来是购置划算。 设天数为 X,将两种方案设为方程左右边,求出 X。 这是教材上的例子。 其实设备购置将构成企业的固定成本,租赁将构成企业的变动成本,它们两者在某一时点(或产量)上比成本将会相等。 求出成本相等的这一时点,将 实际或预计天数(或产量)与之对比。 若低于这共同点,则租赁合算,反之,则购买新设备合算。 其基本公式如下: y1=a+bx(购设备) y2=bx(租设备)则 y1=y2 时,求出 x,再将 x与实际天数对比就可以了。 成本分界点 :在设备购置与租赁决策中,计算购置方案与租赁方案预期成本相等的年使用天数。 第六章 预测分析 第一节 预测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一、预测基本程序 (理解这一过程) ( 1)确定预测目标( 2)收集整理资料( 3)选择预测方法( 4)综合分析预测( 5)计算预测的误差 二、预测方法 (选择题,要求会区分哪些是非 数量方法,哪些是数量方法以及趋势预测与因果预测方法的区分。 ) (一)非数量方法(定性分析法) 它是依靠人们的主观分析判断来确定未来的估计值。 常见有经验分析法、直接调查法、集合意见法、集体思考法。 (二)数量方法(定量分析法) 是根据过去比较完备的统计资料,应用一定的数字模型或数理统计方法对各种数量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处理。 又可分为两类: 趋势预测法: 16 是以某项指标过去的变化趋势作为预测的依据,是把未来作为“过去历史的延伸”。 常见的有:简单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等。 因果预测法: 是从某项指标 与其他有关指标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中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它们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作为预测的依据。 常见的有:回归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等。 三、预测特点 (哪三点,理解之后会选择) 预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 第二节 销售预测 一、算术平均法 简单地求平均值,作为未来的预测值。 要求理解其最大的缺陷 :将各月的差异平均化了。 其适用的条件: 只能适用于销售额基本稳定的产品。 ) 二、趋势平均法 N年平均数 +( N1) *趋势平均数 (理解趋势平均数的计算) 其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各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量逐 渐增加的企业) 三、指数平滑法(常见考点) 是根据前期销售量的实际数和预测数,以加权因子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来预测下一期销售量的方法。 上期预测销售量平滑系数上期实际销售量平滑系数预测期销售量 11 11 ttt FAF (注意理解平滑系数的大小如何确定,以及它对预测值的影响) 四、直线回归预测法(常见考点) y=a+bx 其中 y代表销售量, x 代表年份(期数)。 其计算原理同混合成本高低点法分解是一致的。 第三节 成本预测 一、 目标成本预测 目标成本 :(注意这个概念)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某一时期要求实现的成本目标。 方法: 选 择某一先进成本水平作为目标。 先确定目标利润,推算出成本。 即:目标成本 =预计收入 应交税金 目标利润 二、产品成本水平发展趋势的预测 (理解产品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构成,因此推出: y=a+bx 这一公式) 成本预测方法: (一)高低点法(原理同混合成本的分解) (二)回归直线法: y=a+bx 其中: y 代表总成本, a 代表固定成本 ,b 代表单位变动成本, x 代表产量。 (原理同上,常见考点) 17 (三)因素变动预测法: (常见考点,也是难点,请理解公式的原理) A、直接材料消耗数量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112 pxxx料 材料消耗数量 计划期单 基期单位 基期 变动对单位成= ∑ 位产品材-产品材料 材料 本 的 影 响 料消耗量 消耗额 单价 B、直接材料价格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212 xppp 料 材料价格 计划期某 基期某 计划期单位 变动对单位= ∑ 材料单位-材料单 产品耗用材 成本的影响 价 格 位价格 料 数 量 C、工资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工资水平的提高,将会使单 位产品中工资成本上升:1+平均工资增长%;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会使单位产品中的工资水平下降:1/(1+劳动生产率增长%);所以当两者同时发生变化时就构成公式: 工资和劳动生产率变 1+平均工资增长% 某期单位成 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1-1+劳动生产率增长% 本工资费用 D、产量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理解其原理:在一定范围内,产量变动对单位变动成本不会产生影响,但是却对单位产品所承担的固定成本却发生影响了。 当产量提高时,单位产品所承担的固定成本为:1/(1+产量增长率),所以根据“变动=计划- 基期”这一原理,就可推出公式: 产量变动对单位成本中 1 基年单位成本 固定费用的影响 = 1-1+产量增长率 中 的固定费用 三、最佳质量成本的预测 (选择题常见点) (一)质量成本: 是在产品质量上发生的一切费用开支,包括由于未达到质量标准造成损失而发生的费用以及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各种费用。 是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成本概念。 一般包括: 内部质量损失、外部质量损失、评价质量费用、质量预防费用。 (注意书上的图) (二)最佳质量成本: 当质量成本总和达 到最低时。 第四节 利润预测( 结合第五章) 比例法是指根据各种利润率指标来预测计划期产品销售利润的一种方法。 一、 预测利润额 =预计产品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利润率 二、 预测利润额 =预计产品销售成本*销售成本利润率 三、 预测利润额 =预计产品总产值*产值利润率 该比例法的 适用范围:计划期产品销售品种结构不变。 18 第五节 筹资预测(常见考点) 通常采用 销售百分比法(注意其概念) 是指根据资金各个项目与销售收入总额之间的依存关系,并假定这些关系在未来时期将保持不变,然后根据计划期销售额增长情况来预测需要相 应追加多少资金的一种方法。 掌握其计算步骤: 根据基期资产负债表,判断哪些项目会随销售额变动 (请注意生产能力的变动对固定资产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生产能力不会随销售量增长而增长,但超出了它的生产能力,则会随之变动。 ) 用每一个变动项目除以基期销售额,并算出资产和权益的百分比合计数 A与 B 利用公式: 销售额的增加部分 *( AB)。 考虑其它因素的变动: 一是未来预计增加的利润(盈利是一种资金来源,当然要减去预计的股利的分配额喽); 二是未来固定资料折旧额(折旧是一种资金来源)。 三是考虑 来年需要增加的各项资金(将会增加资金支出)。 所以,最后还得根据公式: 计划年度筹资额 ===来年预计增加的各项资金来确定最终所需的筹资 — 折旧提取额中的未使用部分 利润中的留存部分 +零星资金需要量 第七章 决策概述 第一节 决策的意义和分类 一、决策的意义 决策:从若干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择并决定采用一个最优方案。 二、决策的分类: (了解) (一)按时间长短分类分为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 1. 长期决策 是指为改变或扩大企业的生产能力或服务能力而进行的决策。 特点是投资大,执行后难以改变,起长期作用。 是指企业为有效地组织现在的生产经营活动,合理利润经济资源,以期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的决策。 它一般只涉及一年以内的有关经济活动。 (二)按决策的层次分类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是指企业的最高阶层领导所作的决策,主要是有关企业全局性、长远性的大问题,为战略性决策。 是指由企业中级管理人员所作的决策,为战术性决策。 19 是指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所作的决策,为执行性决策。 三、按决策所依据的环境、条件的状况分类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非确定型 决策。 (重要分类。 常见考点,如选择分类,选择哪些为确定性决策、风险型决策) 是指与决策相关的那些客观条件或自然状态是肯定的、明确的,并且可用具体的数字表示出来,决策者可直接根据完全确定的情况,从中选择最有利的方案。 是指与决策相关的因素的未来状况不能完全肯定,只能预计大概情况,无论选择哪一种方案都带有一定的风险。 是指影响这类决策的因素不仅不能肯定,而且连出现这种可能结果的概率也无法较确切地进行预计。 第二节 决策的程序和方法 一、决策的基本程序 ( 1)提 出决策问题,确定决策目标( 2)拟定达到目标的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 3)广泛地搜集与决策信息( 4)对与各种可能行动方案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评价与对比( 5)选定最优方案( 6)组织与监督方案的实施。 二、风险型与非确定。自考管理会计学复习资料(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标准正态分布表。 例题 . 【答疑编号 12020210】 解: P{X}= ∴1 P{X≤u }= P{X≤u }= 查表: → → 所以 167。 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分布 :设 是已知连续函数, 为随机变量,则函数 也是一个随机变量,称之为随机变量的函数 . 设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律为 则在随机变量 的取值 , ,不同的情况下,其分布律为 但是,若 有相同的情况,则需要合并为一项 . 例题
算机知识要求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 中档电子商务软件和企业级的电子商务软件之间最重要的差别就是价格,以及对企业间商务的支持功能。 企业级电子商务软件一般都为连接和支持供应与采购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企业间商务的大部分工作就是从贸易伙伴处订购原料并签发相应单证(如采购订单)。 对销售企业来说,企业级电子商务软件还支持标准的电子贸易业务,包括安全交易和订单履行。
二元函数极限可以验证, 在( 0, 0)点不连续); , 当 时, ,所以 当 时,。 例 6. 设( X, Y)服从在区域 D上的均匀分布,其中 D为 x轴、 y轴及 x+y=1所围成,求 X与 Y的协方差 Cov( X,Y)。 解析:本题考核二维随机变量的均匀分布概念及协方差的计算(选自课本 P106,例 4- 29)。 解:可以求出区域 D的面积为
据随时进行更新,确保数据的时效性。 : 1)分析组织战略、经营目标及常规经营计划信息,确定人力资源规划的种类及总体框架。 2)组织外部人力资源供求信息及这些信息的影响因素。 3)组织内部现有的人力资源信息。 : 1)工作信息 2)员工 信息 (简答): 1)组织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其所处行业的各种信息。 2)劳动力市场信息 3)技术信息 4)政策法规信息 (简答):
在于他对悲剧艺术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的深刻分析。 他认为,悲剧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 答:( 1)喜剧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内容,这种对现实生活内容的反映是以与现实错乱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 2)喜剧具有不和谐、悖谬的形式特征。 ( 3)喜剧的情感形式表现以笑为主的特征。 答:悲剧和喜剧是作为人生存在而存在的:(
场C. 中间商市场D. 政府市场 答案:D9. 世界性的“禁烟运动”对烟草公司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烟草公司大力宣传在公共场所设立单独的吸烟区进行应对,此种对威胁反应的对策是()A. 反抗B. 减轻C. 转移D. 保持 答案:B10. 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具有最广泛、最深远影响的因素是()A. 文化因素B. 社会因素C. 个人因素D. 心理因素 答案:A11. 产业购买者的行为类型共有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