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系统的代数稳定判据(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定理,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为: 2212( ) ( ) ( )( ) ( ) ( ) ( )1 ( ) ( ) ( ) 1 ( )ce fKW s W s N sX s W s N s N sW s W s W s W s 可见扰动误差与 有关。 ( ) ( )eW s N s和结论 :扰动误差即为扰动产生的输出。 2020年 10月 5日 第三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当给定量 时, 以扰动量为输入量的系 统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 0)( sU r速度调节器 试分析扰动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 例 310 速度负反馈系统 2020年 10月 5日 第三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在负载电流作用下转速误差的拉氏变换为 ( 1 )( ) ( ) ( )( 1 ) ( 1 )asee z zm s KRTsCn s W s I s I sT s T s K 式中: —— 系统开环放大系数。 1K c s feK K K K C当负载为阶跃函数时, ,则转速的稳态误差为 zz IssI 1)(0( 1 )l im ( ) l im( 1 ) ( 1 ) ( 11)asze z atsm s K e KRT s IC I RntT s T s K CssK 由于系统在负载扰动下存在稳态误差,所以称为 有差系统。 2020年 10月 5日 第三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则速度误差的拉氏变换为 将上述调速系统中的 比例调节器换成积分调 节器,构成下图所示系 统。 ( 1 )( ) ( )[ ( 1 ) ( 1 ) ]saze m ss T s Rn s I sC T s T K efsCKKK 式中 : 1 cK s0( 1 )l i m ( ) l i m 0[ ( 1 ) ( 1 ) ]saztse s ms T s Rn t IC s T s T s K 无差系统 结论:在开环传递函数中,串联积分环节,可以 消除阶跃扰动的稳定误差。 2020年 10月 5日 第三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2. 给定稳态误差和误差系数 从输入端定义 ( ) ( ) ( )( ) ( ) ( )1()1rfr f crKE s X s X sX s W s X sXsWs 这个误差是可量测的,容易计算。 但是这个误差并不一定反映输出量的实际值与期望值之间的偏差。 ( 1) 误差的两种定义 2020年 10月 5日 第三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这种误差定义物理意义清楚,但在实际系统中有时无法测量 (主要指理想输出 ) ,且不易计算。 因此只具有数学意义。 对于 单位反馈系统 ,两种误差定义是 相同 的。 ()Es( ) ( ) ( )ccE s X s X s 期从输出端定义 非单位反馈 系统两种定义误差之间的关系 ()()()fEsEsWs 请同学回去推导该结论。 2020年 10月 5日 第三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结论:系统稳态误差由开环传函和输入决定。 误差计算公式: 1( ) ( )1 rKE s X sWs ( 2)给定误差的计算 2020年 10月 5日 第三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式中: N—— 开环传递函数中串联的积分环节的 阶次,或称系统的 无差阶数。 11 ( 1 )() ( 1 )mKiiK nNNjjK T sWss T sW0 S=0时, W0必为1 N = 0, 0 型系统; N = 1, Ⅰ 型系统; N = 2 , Ⅱ 型系统。 注意 : N 越高 ,系统的稳 定性 愈差。 一般采用的是 0 型、 Ⅰ 型和 Ⅱ 型系统。 开环传递函数可以表示为时间常数(尾1)形式 : 2020年 10月 5日 第三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 3) 典型输入情况下系统的给定稳态误差分析 11 ( )rrx t t X s s 稳态误差为 0 0 0() 1l i m ( ) l i m l i m1 ( ) 1 ( )rss s s sKKs X se s E sW s W s ——— 位置误差系数 1( ) ( )1s s p pee K 0l i m ( )pKsK W s① 单位阶跃函数输入 2020年 10月 5日 第三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101( 1 )l im( 1 )mkiipknsjjK T sKKTs11()11p pkeKK 0型系统, N = 0, 则位置稳态误差系数 0型系统的位置稳态误差为 0型以上系统,N ≥1 101( 1 )l im( 1 )mKiip nNsjjK T sKTs Ns1( ) 01p pe K 2020年 10月 5日 第三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② 单位斜坡函数输入 1ssveK 21 ( )rrx t t X s s 20 0 01 1( ) l i m l i m l i m1 ( ) ( )s s v s s sKKse e s E s sW s s W s —— 速度误差系数。 0l i m ( )vKsK sW s 1 10 0 011( 1 )l im l im l im( 1 )mkiikvk nN Ns s sNjjK T sKK s W sss T s 2020年 10月 5日 第三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各型系统在斜坡输入时的稳态误差为 10 0 , 0 , ( )111 , , ( )12 , , ( ) 0vvvv K vvKvvvN K eKN K K eKKN K eK 型 系 统 ,型 系 统 ,型 系 统 ,1ssve K10l imkv NsKKs 2020年 10月 5日 第三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③ 单位抛物线函数输入 2311 ( )2rrx t t X s s 由此得各型系统在抛物线输入时的稳态误差为 10 0 , 0 , ( )11 , 0 , ( )112 , , ( )aaaaaaa k aakN K eKN K eKN K K eKK 型 系 统 ,型 系 统 ,型 系 统 ,320011( ) l i m l i m1 ( ) (1)s s a ss KK aseeW s s s W s K —— 加速度误差系数。 20l i m ( )aKsK s W s 20l im ka NsKKs 2020年 10月 5日 第三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④ 误差系数与稳态误差之间的关系 1(t) t 系统 0型 0 0 型 0 0 型 0 0 rXt212tpK vK aK pe ve ae KKKKKK11 KK1KK1KK2020年 10月 5日 第三章。自动控制系统的代数稳定判据(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42 c242 4 13snt 1423 42 cst还以典型二阶系统为例, ( 2)相位裕量 和调节时间 之间的关系 )( cst)(ta n6ccst s1. 与 有 关。 t cωγ 2. ,。 s一 定 时 与 成 反 比ct ωcγ ω2020/10/5 第五章 频率法 20
(转角、交接 )频率 1 1 TT 低 频 段高 频 段2020/10/5 第五章 频率法 46 22( ) 2 0 l g ( ) 2 0 l g 1L A T 11,T T :1 当 即 时 2 0 l g 1 0L d B 0 11,T T :2 当 即 时( ) a r c t a n
M3的电气互锁。 二、设计电气原理图 按图所示线路接 线,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合上 QS 接通电源。 操作 SB2和 SB1,观察电动机起动的情况。 调节 KT 的延时,观察延时时间对电动机起动过程的影响。 电气原理图如图 121所示: 9 图 121 电气原理图 三、设计电气安装接线图 三相交流电源通过 L L L3 三个点接入,经过主电路及控制电路,由 U、 V、
录音机和信号采集系统中,另外在光纤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等通信系统以及雷达、广播电视系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AGC电路目前概括起来有模拟 AGC和数字 AGC电路。 AGC环路可以放在模拟与数字电路之间,增益控制算法在数字部分来实现,合适的增益设置反馈给模拟可变增益放大器( VGA)。 现在出现的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可以分为以下 3类:基于电路反馈的自动增益控制;基于光路反馈的自动增益控制
, Td1> Td2,这表示: __B__ A. R 1 的比例、积分作用都比 R 2 弱,微分作用比 R 2 强 B. R 1 的比例、积分作用都比 R 2 强,微分作用比 R 2 强 C. R 1 的比例、微分作用都比 R 2 弱,积分作用比 R 2 强 D. R 1 的比例、微分作用都比 R 2 强,积分作用比 R 2 弱 86 下列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____D____。 A.
据保存变得非常的简单。 ( 12)采用双排直插式,布线更方便;( 13)重新优化 EMI/EMC,增强抗干扰能力, Runing极其稳定;( 14) PGB采用加厚镀金工艺和焊盘阻焊技术,抗氧化能力强;( 15)采用回流焊工艺,相对手工焊接质量更可靠;( 16)板上开辟一块白色的注释区,方便用做标记。 ( 1) MC9S12XS128单片机 PWM模块 PWM 调制波有 8个输出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