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胸腔骨髓穿刺术培训讲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ml注射器、 7号针头、血管钳、洞巾、纱布等。  其它用物。 1至 2%普鲁卡因、无菌手套、龙胆紫、500ml量筒 1个、酒精灯、按需要准备试管 2个、培养管 1个、病理标本瓶 1个、胸腔注射用药、无菌生理盐水 1瓶(脓胸病人冲洗胸腔用),床上小桌或椅子、屏风、冷天应备有毛毯。 三、术前准备 穿刺前向病人解释穿刺的目的及意义,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嘱排尿。 四、操作步骤 步骤一: 安排病人体位,轻症病人反坐于靠背上,面朝椅背,双手平置于椅背上,头部伏于前臂上,如病重患者不能坐立,可取平卧位,举起患侧上臂,以张大肋间。 四、操作步骤 步骤二: 穿刺部位宜取实音处,穿刺点作好标记。 一般在肩胛角下,第 7至 9肋间隙或腋前线 5至 6肋间,腋中线第 6至 7肋间,腋后线 7至 8肋间隙穿刺。 气胸者可经锁骨中线第 2前肋间隙穿刺或腋中线 45肋间。 包裹性积液宜根据 X线透视或超声检查所见决定穿刺部位。 四、操作步骤 步骤三: 穿刺时以屏风遮挡病人,暴露出穿刺部位,将穿刺用物排列好,使术者拿取方便 四、操作步骤 步骤四: 术者戴口罩及无菌手套,协助医生常规消毒,消毒直径约 ,以 2%利多卡因自皮肤至胸膜壁层进行浸润麻醉。 四、操作步骤 步骤五: 当针头刺入胸腔后,嘱病人切勿咳嗽及深呼吸。 四、操作步骤 步骤六: 协助医生用血管钳固定穿刺针,嘱病人勿移动,抽出液体留取标本,行常规检查及培养,进行放液时,将相连的乳胶管的钳子放开即可抽液,随时夹闭以防空气进入胸腔。 四、操作步骤 步骤七: 抽液结束后,如治疗需要,可注入药物。 术毕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以胶布固定,安置病人休息。 四、操作步骤 步骤八: 整理用物,记录抽出液体量及性质,并及时送标本检验。 五、注意事项 病人若有剧烈咳嗽不宜穿刺,必要时按医嘱术前。 协助病人取正确体位,以利于穿刺。 穿刺过程严密观察病人反应,如出现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出汗、剧烈胸痛、呼吸困难、连续咳嗽、口唇紫绀、脉搏细速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备好抢救用物及药品,按医嘱进行处理。 五、注意事项 协助医生抽液时,注意速度不宜过快,以诊断为目的者,抽液量以 50至 200ml左右,以减压为目的第一次抽液量不应超过 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 1000ml。 以防止纵隔移位,发生意外。 抽液完毕,嘱病人侧卧休息 2至 3小时,继续观察 4至 8小时,注意有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