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业面 1-。 设置:与竹笆铺设同步设置。 第 2 步以上不得出现有脚手板笆无防护栏杆和安全网的现象。 封端:脚手架端部设二道栏杆封头。 立网 全数张挂密目网。 密目网应张设在脚手架外立杆内侧。 密目网下边与大横杆、网与网相互间应环环绑扎,不留缝隙。 ..4 禁止使用破损、肮脏、有碍工地形象和市容的安全网。 ..5 一经张挂不得随意拆除密目网。 挡脚板 作业层连续设 20cm 高挡脚板,并不少于 3步。 外走道从上到下连续设置挡脚板。 表漆:黄黑相间色。 7 接地 R≤ 4Ω。 利用安装预留接地钢板进行接地。 分别在导线电气连接点处的钢管上焊 M12 螺杆,用于连接接地线。 不得将导线压接在扣件螺栓上。 接地线为 10mm 2多股铜导线。 亦可用 Φ10 钢筋或- 40 4扁铁作接地线。 有电阻测验记录。 水平隔离 当立杆与建筑物墙面间 距大于 15cm 以上时,应设水平隔离(位置见节点图)。 隔离方法:在小横杆悬挑的部位,统长绑扣两根纵向杆件,再铺上条型竹笆或条型安全网。 (网眼≤ )。 脚手架内侧与结构凹入部分形成的水平洞井,应每步均作隔离。 水平隔离应及时设置到位。 保证作业人员可能的坠落高度≧ 2m。 进出口防护棚 每一进出通道口上方均搭设防护棚。 搭设尺寸 1 棚净高:≥ ; 2 宽度:两侧大于通道口宽 ; 3 长度:≦脚手架高相应坠落半径值; 4 满铺竹笆或木板。 斜撑:防护棚的外三立面,应设落地的双肢斜杆(详见节点图)。 层数:当建筑物檐高度 H≤ 24m时,防护棚为一层;当建筑物檐高度 H> 24m或处于吊装区域内的防护棚为双层。 双层间距≥ 80cm。 围护:面向人行、车行道的外立面,在顶部应伸出≦ 1m的竖向围护。 可选用竹笆或密目网。 防护廊 长度(纵向):大于脚手架立面总长或塔吊起吊半径以外。 高度:人行防护隔离廊下弦高≦ ;车行道下弦高≦ - 5m。 跨度:当 > ,采用桁架方法。 立杆纵距:≧ 2m。 防护板笆:棚顶采用竹笆或木板满铺。 当采用竹笆时,下方搁栅 @≧ 40cm 并在搁栅杆上先铺密目式安全网(下层),然后再铺竹笆(见节点图)。 斜撑:防护廊沿纵向设双向斜杆(八字撑)间距≧ 9m。 8 围护:面向人行、车行道的外立面,在顶部应伸出≦ 1m的竖向围护。 可选用竹笆或密目网。 层数:当建筑物高度 H≤ 24m时,防护廊为一层;当建筑物高度 H> 24m或处于吊装区域内的防护廊为双层。 双层间距≥ 80cm。 5 脚手架搭设工艺 搭设脚手架为了达到外观横平竖直,几何图形一致的效果,保障架手工自身的安全,架手工必须遵守搭设程序,不得随意施工。 必须集体配合。 杆件的运输、操作部位的材料堆放都必须服从高处作业技术规范的要求。 严格禁止物件传递以抛掷方式进行,注意以下操作要领: 搭设顺序 立杆 → 小横杆 → 大横杆 → 拉结 → 搁栅 → 栏杆 → 剪刀撑 → 脚手笆 → 挡脚板 → 密目网 →内隔离 首先熟读本脚手施工方案,掌握工程平面及立面的构造特点,按脚手架的高度决定平面布置和设计脚手架与建筑的间隔距离,脚手架立面是否开启出入通道,即 开洞。 脚手架立杆纵距分配方法见节点示意图。 按设计的立杆位置,采用 ( )和 ( )及 ( )、( )的杆件(括号内数据适用于底步为 2m的脚手),竖立立杆。 立杆的选用必须里、外交错,纵向交错。 见附图。 竖杆必须集体配合,按里立杆 → 外立杆 → 小横杆 → 大横杆的搭设顺序,依次进行。 大横杆的架设必须留出与另一立面交合的长度。 当四根立杆竖立后,并进行了纵、横水平杆的牵连,即形成了初步的第一单元架体,由于该架体在不断延伸中受到架杆时的晃动,会导致纵、横移 位,甚至倒塌。 因此应及时采取抛撑临时支撑措施,以及每延伸二跨,都应该设置临时的稳固措施。 在搭设过程中,应随时按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立杆必须垂直,架设中,可以以目测的手段对附近建筑物的墙角,或采用线锤作垂直校正。 当校正后,可进行扫地杆的牵连工作,保证初搭架体的稳定。 扫地杆高度应视现场特点尽可能放低,与地面不大于 200 mm左右。 为了保证架体的稳定,选择扣件必须是固接形式的直角扣件,作水平杆和垂直杆件的连结。 千万不能采用回转扣件。 扣件螺栓的拧紧程度,应是扭矩扳手实测的 40- 65Nm范围内。 一般控制在 40- 50Nm。 值得提示的是,由于扣件采用了可锻铸铁材质,其性质硬度较高,但具有脆性,怎样掌握两张合页与管壁的设计接触面,并达到设计的磨擦力 9 矩,对架子工来说是一项技能锻炼,只能靠平时的不断训练,并逐步达到技术要求。 这是保证架体的稳固整体即水平杆件不下陷,杆件相互不松脱的前提条件。 大横杆的布置,由于长杆的长度一致,形成了里、外大横杆的结点一致,如不注意,会导致同跨大横杆的接点在同一垂直线中,又由于对接扣件的接触面太短,改变这一种作法,可从下述三种架杆的方法得以解决。 实施上,下步的交错,见图 - 5 即长度不同的杆件作大横杆上下步的交错搭设。 为防止以上步层架设的大横杆,其结点在同一垂直线中,同步层设置的搁栅,其结点与相邻的大横杆错开,也解决了这一弱点。 虽然步层的大横杆在同一垂直方向,但只要每步内上下防护栏杆的结点与之错开,也能达到目的。 里、外大横杆的结点不在同一跨距内。 小横杆的架设虽是附壁扣结,但大横杆与立杆也是扣杆连结,不硬性要求对等交错,但如果能按立杆数的等分交错,效果良好。 当首步架完成以后,应及 时安装拉结点,二步架完成以后及时安装固定剪刀撑。 在架设剪刀撑中,及时校正立杆的纵向垂直,剪刀撑接触的立杆,必须逢点必扣,且不宜与大横杆连结。 在进行拉结点架设中,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