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和甲烷气的积聚,并使垃圾储坑区保持负压。 通风口位于焚烧炉进料斗的上方,所抽出的空气作为焚烧炉的燃烧空气。 由于垃圾含有较高水分,在垃圾储坑内将有部分水分从垃圾中渗出,因此储坑底部为倾斜设计,以收集渗出的污水排入渗沥水坑。 另外 ,采用特殊的抓斗,可以将垃圾中的水分挤出。 渗沥水经水泵抽升后 山管道引至附近的调节池。 垃圾坑贮存的垃圾要在泊中贮存五天,这样能够沥除大部分水份,易于垃圾在炉内燃烧。 17 在垃圾贮坑的上面设置了两台桥吊抓斗,一用一备,用于垃圾坑内垃圾搅拌以及向焚烧炉喂料。 垃圾桥吊抓斗由操作人员在垃圾贮坑上部中间位置的操作室内进行半自动化操作,垃圾搅拌为人工操作,抓斗抓起后的行走为自动操作,可避免抓斗与焚烧炉料斗及操作室的碰撞。 垃圾储坑严密封闭,储坑和桥吊操作室之间用玻璃分隔 ,在操作室内可以清晰地看到垃圾坑内的情况。 操作室有着良好的通风条件 ,呈微正压密闭状态,并不断地向室内注入新鲜空气。 抓斗自身配备自动称量系统,可累记进焚烧炉的垃圾量,操作人员可在操作室内清楚地看到料斗中垃圾的料位,以便及时加料和保持料斗中必需的料位高度,防止产生逆燃现象。 垃圾焚烧系统 ( 1)焚烧炉 根据焚烧炉炉型选择,焚烧炉采用倾斜往复炉排,其比较适合福州市高水份低热值垃圾的焚烧。 每一焚烧炉均配置了垃圾进料斗及溜槽 ,当垃圾由抓斗投料到料斗中经料斗底部的溜槽,可使垃圾顺利地滑向焚烧炉进口,并由焚烧炉的加料机或推料炉排将垃圾推到焚烧炉内的炉排上。 在正常运行期间,料斗中应充满垃圾。 料斗的容量必须大于垃圾抓斗的容量。 料斗的内部装有液压传动的档板,当垃圾在料斗中搭桥时,可通过档板的往复开启破坏搭桥现象,以确保垃圾顺利通过。 另外,焚烧炉停炉时挡板可调至关闭状态以防止炉火窜到料斗燃烧。 溜槽必须有一定的高度,一方面靠料价:高度垃圾自重顺利落料,另一方面可维持焚烧炉内的负压,起到料封的作用。 当垃圾边过液压给料系统由加料器将垃圾捡到炉内的炉排上,受到炉膛高温辐射示和来自炉排底部一次风的作用,随着炉排的运动,使垃圾不断地翻动,按顺序经干燥着火、燃烧、燃烬段,最终排山炉膛落到山注机上,经水冷却后排渣。 焚烧炉内培采用耐高温泣耐磨损 的材料制作,一般为炉排周围采用极耐磨的碳化石士材料,其它部仕采用需炉常用的粘土耐火砖。 为了保持焚烧炉产生清洁的空气,必须选用高技术的炉排,否则垃圾得不到完全燃烧,不仅炉渣中有机成份高,而且烟气中会伴有大量的污染物质。 因此,垃圾焚烧炉必须保证的工艺条件为,烟气在 850℃时的滞留时间不得小子 2 秒;炉渣中有机物 (未燃份 )不得大于 3%;焚烧炉必须负压操作 ,一般为 50~30Pa。 由于垃圾的成份非常复杂,为避免一些低熔点的物质在高温下熔融并粘结在高温段的炉墙上,引起炉墙腐蚀分层剥落。 故采用了高温区炉墙冷却风的措 施。 同时可以使高温区炉墙散热损失减少或可作为补充燃烧空气的目的。 ( 2)燃烧空气系统 燃烧空气系统主要山一次风机、二次风机、炉墙冷却风机和中飞低压暖风器等设备组成。 一次空气米白垃圾储坑上部的抽气装置,抽出的臭空气经吸风滤网空气过滤后,由一次风机送到中、低压暖风器 (即用蒸气对安气进行顶热,加热后的空气温度约为 200℃,其主要是针对高水份、低热值垃圾设置,加热空气温度随垃圾热值可以进门调节,加热空气的蒸汽米白汽轮机一、二段抽汽 )加热后,从焚烧炉的底部送入炉扫排空气分配装置,通过炉排入炉内供垃圾燃烧需要和对温度 高达 400~500℃的炉排进行冷却。 二次空气 (常温 )也来自垃圾储坑,由高速喷嘴将二次空气喷入燃烧室,使燃烧室烟气产生高度湍流。 二次空气的主要作用是使垃圾燃烧过程中剩余可燃气体完全燃烧,产生低污染的烟气。 同样 ,炉墙空气 (常温 )亦来自垃圾储坑,炉培冷却空气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冷却燃烧室高温侧墙,这样可避免低熔点物质粘结炉墙上,降低炉墙耐火材料的操作温度,延长使用寿命, 18 减少外侧墙的热损失。 热力系统 系统由二台垃圾焚烧炉和两台创 iW 等级的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及相应的辅机、除氧器、给水泵和高、低压加热器等设 备组成。 由垃圾焚烧炉产生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功后,排入凝汽器冷却为凝结水,山凝结水水泵经汽封冷却器、低压加热器进入除氧器,经除氧和加热的凝结水由给水泵经高压加热器送入锅炉内。 主蒸汽及主给水系统均采用母管制。 汽轮机采用中压、单缸、凝气式 ,具有二级非调整抽汽,主要供除氧器和回热系统除氧、加热给水及暖风器顶热燃烧空气用。 系统设立一级大旁路,当汽机启动和故障时,锅炉产生的蒸汽可由旁路系统直接由主蒸汽管经温减压进入凝汽器。 在汽机停运时能保证 3 台锅炉全出力运行。 系统的汽水损失由除盐水补充系统提供。 烟 气净化系统 锅炉出口处温度约 220℃的烟气挟带着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进入到酸性气体吸收塔,同来自石灰浆制备系统来的石灰浆液 (浓度 9~13%),通过吸收塔的喷嘴或高速旋转喷雾器同时喷入吸收塔,形成粒径极细的 Ca(OH)2 溶液粒,通过水份挥发,以降低烟气温度并提高其湿度,与烟气中的 HCl、 SO HF发生中和反应 ,生成 CaCl CaSO CaF2微粒, 掉落至吸收塔底部,其基本化学反应式如下 : SO3+Ca(OH)2→ Ca SO4+H2O SO2+Ca(OH)2→ Ca SO3+H2O 2HCl+CaCl2→ CaCl2+2H2O 2HF+Ca(OH)2→ CaF2+2H2O Ca(OH)2耗用量同酸性气体反应的效率、酸性气体的初始浓度、石灰浆喷入的雾化程度及反应温度有关。 脱除酸性气体后的烟气挟带着燃烧产生的炯尘、中和反应产生的钙盐以及未反应完全的氢氧化物离开洗涤塔进入集尘器,约 200℃的烟气在中和洗涤塔中进行化学反应,进入集尘器的烟气中的反应温度约 160℃,烟气在集尘器内得到进一步净化,除掉了烟气中的反山剩余物后边入引风机。 布袋式除尘器必须设旁通管, 当进入布袋式除尘器的烟气温度高于 160℃或低于 l20℃时属事故状态,这时,集尘器进出口阀门自动关闭,旁边阀打开,烟气不经过布袋式除尘器,从中和洗涤塔经过旁通管进入引风机。 因为烟气温度过高,滤袋容易毁坏,烟气温度过低,滤袋会受到酸腐蚀,也会损坏,阀门启闭全部自由控系统操纵。 烟气处理设备 (包括中和吸收塔、集尘器、引风机 )共两套,与焚烧炉相对应。 石灰浆制备系统和剩余反应物输送储存系统为两条线共用。 灰渣处理系统 垃圾在炉排上燃尽后连同炉堂内的飞灰被排入下面的渣斗中,炙热的渣在渣斗的水池中被冷却,用扔渣 机捞出,卸到旁边的皮带上,由皮带将其输送车厂区内的除灰间。 皮带上设有金属物分离装置。 在锅炉本体烟道吸收塔下部及布袋除尘器灰斗处收集的飞灰由一个全封闭的链条式输送机输送。 在每个飞灰收集点,设备与输送机之间都设有两道插板门。 输送机将飞灰输送到一定高度后,飞灰通过重力自流入除灰间。 被收集到除灰间的经水泥固化后和炉渣飞灰用汽车运至填埋库区进行填处理。 引风排烟系统 19 焚烧炉、半干式吸收塔、布袋集尘器均为负压运行,根据焚烧炉负压将信号输送到中央控制室 ,并自动对引风机的运转情况实现自动操作。 由于布袋集尘器 的布袋对你 |气油度比较敏感 ,当烟气温度高出一定范围时 ,必须自动开启旁路 ,实行安全操作。 对排烟温度采用自动控制系统 ,确保在事故状态下不超温。 每条生产线配置一台引风机和一根耐腐蚀材料的烟囟 ,以保持各条线的稳定运行。 三台炉合用一个三筒钢管烟囱 ,烟囱高度采用 60m。 燃料油助燃系统 辅助燃油是为垃圾焚烧炉提供点火和停炉过程中所需的热量 ,并在操作过程中维持炉内最低温度 850℃的需要。 根据国外资料介绍 ,垃圾焚烧炉每年运行时间在 8000 小时以上 ,故点火和停炉所用的辅助燃料泊是有限的。 另外正常运行期间垃圾的热 值己能自燃并能保持在 850℃以上 ,故辅助燃烧系统基本处于停运状态。 燃油系统由贮油箱、过滤器、油泵、喷嘴及自动点火 ,火焰监查、灭火报警及重新起动等设备组成。 可以在中央控制室实行自动操作 ,也可以在现场手动操作。 烟气连续监测 在线的连续监测仪表用于测定烟气中有害物排成浓度,安装位置在引风机和烟囱之间的水平烟道上 ,每条焚烧线一套,共三套,测定内容有 :粉尘、 HCL、 SO O CO、 NO2,测定数据输送到总控室屏幕显示及打印。 装机方案及主要设备设计参数 福州市垃圾焚烧发电厂 ,以处理生活垃圾为主 ,余热发电利用焚烧炉产生的蒸汽 ,将热能转变为电能 ,不承担电网的供电负荷调节 ,因此机组容量的选择和配置应按以垃圾处 理量定屯的原则来考虑。 根据本工程方案论证所确定的焚烧规模 ,按日处理垃圾 1000 吨规模考虑机组配置 ,本项目拟采用 3 台日处理 335 吨等级的垃圾焚烧炉配 2 8MW 等级的汽轮发电机组。 设计参数 ( 1)焚烧炉 炉型:往复式炉排焚烧炉 燃料:生活 燃料低位发热量 (设计值 ): 5650 KJ/kg 每条垃圾处理生产线设计能力: t /h 锅炉蒸发量:~ t /h 过热器出口温度: 400℃ 过热器出口压力: 焚烧炉年连续工作时间: 8000 小时 锅炉放率: 75% 垃圾处理生产线: 3 条 ( 2)烟气净化 烟气处理量: 65380 Nm/h(锅炉出口处 ) 锅炉出口烟气温度: 200~240℃ 烟气净化处理方式:半干式吸收塔 +布袋除尘器 烟气净化线: 3 条 ( 3)汽轮机 机型:中压、单缸、凝汽式汽轮机 20 功率: 8MW 汽机进汽量: 汽机进汽压力: (a) 汽机进汽温度: 395℃ ( 4)发电机 额定功率: 8MVV 额定电压: 功率因数: 额定转速: 3000 r/min 红庙岭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位于福州市北郊莲花峰北坡,在闽江与敖江流域分水岭的敖江一侧。 该分水岭属鹫峰山脉东翼延伸的支脉,自西北向东南连绵数百里,山势逐渐降低,止于连江县的馆头岭一带丘陵。 场区地貌属于构造侵蚀低山陡坡地形与缓坡地形混合。 地址附近各地发育主要由东南 —— 西北和东北 —— 西南向两级沟谷组成。 现有填埋区位于西北东南走向的牛洞谷内。 牛洞谷地西南坡坡度约 20176。 - 30176。 ,东北坡坡度为 15176。 - 20176。 ,填埋场目前工作的高 程约 410m。 周边山地最高峰为鲤鱼峰,高程 606m,其次为莲花峰高程 598m,填埋场三面众山环绕,谷口狭窄由垃圾坝封阻,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建场地形。 场区地质构造属于新华夏系的组成部分,其西部 3km以外有控制福州地热的王庄 — 八一水库断裂带通过。 经省地质本程勘察院对垃圾场址地质条件咨询提示:在牛洞谷地地面调查未发现断层构造,谷地基石中有北西、北。耐火材料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