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财务会计专业复习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900 材料成本差异 1,100 : 材料成本差异率 =( 800+5001100) /( 40,000+10,000+50,000)*100%=% 借:生产成本 5,000 制造费用 1,000 管理费用 2,000 贷:原材料 8,000 借:生产成本 10 制造费用 2 管理费用 4 贷:材料成本差异 16 四 期末存货减值的核算(第 173176 页) 1 定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结存货价值的计价方法。 “成本”是指存货的历 史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预计完工成本以及销售所必须的估计费用后的价值。 2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情况 :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3 例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 行存货的期末计价,20*6 年末,存货的账面成本为 110,000 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 80,000元,则应提的跌价准备为 30,000 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30,000 20*1 年年末该存货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 60,000 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000 20*2 年年末该存货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 120,000 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5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50,000 列报(第 177179 页) 在资 产负债表中以存货减存货跌价准备后的净额列示;存货的增减变动,在现金流量表直接法下,表现为会引起“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所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等报表项目的变动;现金流量表间接法下,在调节净利润时,应减去存货的增加数,加上存货的减少数。 投资( 2 个) 金融资产(第 187 页) 1 内容:按照投资的内容划分,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等。 2 定义: ① 交易性金融资产、负债 ,持有金融资产 、负债,持有金融资产或承担金融 负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和回购;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是企业采用短期获利模式进行管理的金融工具投资组合中的一部分,属于衍生金融工具:只有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才能指定为交易性证券; ② 持有至到期的投资,有固定或可确定金额和固定期限 ,且明确打算持有至到期投资,才能指定为交易性证券; ② 持有至到期的投资,有固定或可确定金额 和固定期限,且明确打算持有至到期日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3 长期股权投资分类:依据对别投资企业产生的影响,分为四种类型,即控制,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验活动中获得利益;共同控制,按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重大影响,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决定这些政策;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第 198229 页) 1 通过合并并取得成本的确定:同一控制下,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 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 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 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非同一控制下,购买方应在购买日按照《企业合并》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2.※ 成本法:长期股权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一般不调整其账面价值(只有在追加或收回 投资时才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权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 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清算性股利)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情况有: ① 投资企业能够 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指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其中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宝库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净亏损及其他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情况有,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4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第 234 页,注意与 “应付债券”结合复习,见第 418 页)例: 2020 年 1 月 1 日,甲上市公司购买了一项 5 年期的债务工具,实际支付价款 4,400 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该项债务工工具投资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核算和管理,本金为 5,000 万元,固定利率为 5%,每年年末支付,价款人无权提前偿付该债务工具。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 本金 5,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4,40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600,000 采用内插法可以计 算得出,每年必须按照年利率 8%计提利息 单位:万元 日期 年初摊余成本 A 实际利息收入 B 收到的利息收入 C 折价摊销D=BC 年末摊余成本E=A+BC 2020 4, 102 2020 2020 2020 2020 5000+250 (注意) 0 注意:最后一年用差额摊销 甲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 1) 2020 年 借:应收利息 250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102 贷:投资收益 352 ( 2) 2020 年 借:应收利息 250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 ( 3) 2020 年 借:应收利息 250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 ( 4) 2020 年 借:应收利息 250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 ( 5) 2020 年 借:应收利息 250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 5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第 191 页)例: 2020 年 1 月 1 日,购入债券;面值 100,利率 4%,剩余 2 年,每半年付息 1 次,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取得时,支付价款 102(含已到期为未领取利息 2),另付交易费用 2,其他资料(收利息及公允价值)见各会计分录(单位为万元): ① 2020 年 1 月 1 日购入债券: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 成本 100 应收利息 2 投资收益 2 贷:银行存款 104 ② 已知 2020 年 1 月 5 日收到 2020 年 下半年利息 2 借:银行存款 2 贷:应收利息 2 ③ 已经 2020 年 6 月 30 日债券公允价值为 115 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 —— 公允价值变动 15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5 借:应收利息 2 贷:投资收益 2 ④ 已知 2020 年 7 月 5 日收到半年利息 借:银行存款 2 贷:应收利息 2 ⑤ 已知 2020 年 12 月 31 日债券公允价值为 11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 贷:交易性金 融资产 —— 公允价值变动 5 ⑥ 已知 2020 年 1 月 5 日收到半年利息 借:银行存款 2 贷:应收利息 2 ⑦ 已知: 2020 年 3 月 31 日将该债券出售,获款 118,其中 1 季度利息 1 借:应收利息 1 贷:投资收益 1 借:银行存款 117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 成本 100 —— 公允价值变动 10 投资收益 17 借:银行存款 1 贷:应收利息 1 6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第 194 页)例: 20*6 年 7 月 13 日,甲公司购股票 100 万股,每股市价 15 元,手续费 30000 元,划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0*6 年 12 月 31 日仍持有,市价为 16 元; 20*7 年 2月 1 日抛售,售价每股 13 元,另付交易费 13000 元。 ① 20*6 年 7 月 13 日购入股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成本 15030000 贷:银行存款 15030000 ② 20*6 年 12 月 31 日确认股票价格变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公允价值变动 970000 贷:资本公积 —— 其他资本公积 970000 ③ 20*7 年 2 月 1 日出售股票 借:银行存款 12987000 资本公积 —— 其他资本公积 970000 投资收益 2043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成本 15030000 —— 公允价值变动 970000 第六 章 投资性房地产( 3 个) 一、投资性房地产定义: 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包括 ① 以经营租赁(不含融资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 ,(已出租的投资性房地产租赁期满,因暂时空置但继续用于出租的,仍作为投资性房地产 ); ② 企业通过受让方式取得的、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闲置土地不属于持有并准备增值的土地使用权)。 尤其应该与固定资产的区别(试论述) 二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1 采用成本模式 计量(第 260 页):比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准则。 其计提折旧、摊销的政策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完全一致,即借记“其他业务成本”,贷记“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计提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金额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2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第 262 页):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即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可随时 找到自愿交易的买方和卖方,且市场价格信息是公开的;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累世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 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 该法不计提折旧或摊销,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即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反之亦反)。 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不得转为成本模式,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应当视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核算。 列报(第 274 页)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分别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企业构建、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所涉及的现金支出、现金收入等,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 现金流量表中分别在购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计提的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列示。 固定资产( 4 个) 固定资产的特征(第 278 页) 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企业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工具、器具等劳动资料,应当作为低值易耗品管理和核算。 尤其应注意其与投资学那个房地产和无形资产的区别。 固定资产投资(减值)一经确定,不得转回。 固定资产增加、减少的核算 1 自营举例(第 287 页): A 企业 自行建造仓库一幢,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 400,000 元,支付的增值税 68000 元,全部用于该项工程;另领用生产用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 30,000 元,增值税 5100 元;支付工程人员工资 80,000 元,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有关劳务支出 5000 元,工程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支付使用。 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① 借:工程物资 468000 贷:银行存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