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与地位(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学 目标管理理论 期望理论 公平理论 强化理论 工程管理 ( TQM) 经济学 合约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战略理论 波特等的竞争优势理论 RBV理论 PM 工具: 统计学 copyright ◎ 2020 by He Xiaogang 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u 目标管理理论 (1) 与每一位员工共同制定一套便于衡量的工作目标; ( 2)定期与雇员讨论他们的目标完成情况。 步骤 应避免的问题 、难以测量 “ 目标 ” 的确定过程中讨价还价 copyright ◎ 2020 by He Xiaogang u 目标管理理论 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u 目标设置 ( 1)相对于 “尽你最大努力” ,具体而且困难的任务总是会导致更大的努力和更高的绩效; ( 2) 员工对目标的承诺程度 (这将取决于领导者的合法权威性,以及对追随者的信任程度)影响到努力和绩效; ( 3)当目标的完成过程有一个 反馈环节 时有助于提高努力程度。 可以依据不同的绩效设置不同的目标 ,如成本、质量、服务等; 合理界定目标的高低 ,太低的目标导致努力程度不够,太高的目标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努力程度 (皮格马利效应) ,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使得他们缺乏信心 (巨人效应)。 目标设置应该与竞争优势挂钩。 一直改不了这个坏习惯。 copyright ◎ 2020 by He Xiaogang 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u 期望理论 ( 1)基本假设:激励性绩效是有意识选择的结果;人们会从事那些他们认为会带来最高奖励的事情。 ( 2)如果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就有动力去完成任务: A。 付出足够的努力就能够恰当地完成任务 ; B。 如果完成了任务就可以得到奖励 ; C。 他们重视这一奖励。 必须通过理清追随者的努力水平与项目完成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追随者的努力-绩效预期; 必须提高绩效-报酬期望; 必须阐明与成功完成项目有关的所有潜在的价位。 努力 绩效 努力-绩效预期 能力 环境 成果 绩效-成果预期 所有成果的价位 努力 绩效预期 绩效 成果预期 价位 01 01 所有价位的总和 员工工作动力= 效价期望率 效价: 对某一成果的偏好程度; 期望率: 因采取某一行为可能导致实现所求目标的概率。 copyright ◎ 2020 by He Xiaogang 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u 公平理论 觉察到的比率比较 员工的评价 不公平(报酬太低) 公平 不公平(报酬太高) 所得 A 付出 A 所得 B 付出 B 所得 A 付出 A = 所得 B 付出 B 所得 A 付出 A 所得 B 付出 B copyright ◎ 2020 by He Xiaogang 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u 公平理论 ( 1)员工对报酬的满足程度是一个社会比较过程; ( 2)员工对自己工作报酬是否满意,不仅受到报酬绝对值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对值的影响; ( 3)人们需要工作上的公平感,否则效率低下 copyright ◎ 2020 by He Xiaogang 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u 强化理论(行为修正理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员工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反之就会减弱或消失。 包括正强化与负强化。 ( 1)经过强化的行为趋于重复发生; ( 2)要依照强化的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强化措施; ( 3)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并对目标予以明确的规定的表述; ( 4)及时反馈 ( 5)正强化比负强化更加有效(这可能与背景、环境等因素有关) copyright ◎ 2020 by He Xiaogang 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u 波特等的竞争优势理论 技术开发 服务 产品设计 制造 营销 分销 资源 复杂性 专利 产品 /工序 选择 功能。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与地位(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6)结果 :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 7)监测:采用何种绩效反馈。 组织诊断方法:问卷调查、团体焦点访谈、观察、档案资料分析等。 copyright ◎ 2020 by He Xiaogang 绩效管理系统的开发程序 u ( 1)建立一种绩效导向的文化,将不同文化的组织整合; ( 2)改善员工个人与团队的绩效; ( 3)提高员工的技能、潜能; ( 4)为绩效工资提供信息; (
忽视非财务指标就影响到效率。 —— 规范性 :指标应当稳定、明确、合理,应该成为公认的工作绩效评价标准。 —— 现实性 :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是可以实现的。 (三个层次:只要足够努力就能够实现,已经具备相应的现实条件,将总体目标细化到具体的工作中) copyrjght ◎ 2020 by He Xiaogang 绩效指标的性质 u 绩效指标必须 符合 SMART标准 —— S: Specific,
企业获利率 Q1 在占有率、续约率、新约率、满意度等核心量度上大获成功时, 是否保证企业从顾客身上可以赚到钱。 Q11 满足顾客的成本是否小于边际利润。 Q12 顾客对企业终身获利性。 成长潜力。 二、客户方面 (一)顾客核心的成果量度 (二)顾客价值主张 1. 定义: 代表企业透过产品和服务所提供给顾客的属性,是核心顾客成果量度的 驱动因素和领先指标 2. 目的:
差和津贴 服务信誉 备用件系统 企业基础设施(共用) 战略活动 1: 内部后勤 战略活动 2: 生产经营 战略活动 5: 服务 战略活动 3: 外部后勤 战略活动 4: 市场营销 利润 copyright ◎ 2020 by He Xiaogang 战略活动 战略活动的投入与产出 物质资源 投入 人力资源 产出 产品与服务 能力、知识 自然损耗 机会主义与代理成本 -
种互相合作的工作环境 建立业绩管理系统--计划总结 * 业务绩效计划讨论的好处 鼓励坦诚的沟通,讨论工作问题 提出有效的意见,以改善工作情况和程序 消除对有关评估程序的误解 减少进行业绩评估时员工的不知所措 使工作小组或部门变得充满干劲和自信 建立业绩管理系统--计划总结 * 让员工参与业务绩效计划讨论的好处 维护自尊,增强自信 • 态度明确且真诚 • 针对事实,而不是人 • 每个人都想得到尊重
为规范 班组 考核内容表 ( 样表 参见附件七)。 b) 班长根据班员实际工作情况,针对异常事项,结合行为规范的考核内容,进行日常记录和打分,并填 于 行为规范 日常 打分表 中( 样表 参见附件 八 )。 c) 每月月未,班长汇总各考核维度的 打分 ,并填写在 行为规范半年度评分表 中(样表参见附件 九 )。 d) 考核期末,班长根据班员各月度汇总记录,得出各班员的 半年期总 分数 并填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