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遗传变异细菌的遗传变异(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学诱变剂有 5溴脱氧尿苷 、 5氟脱氧尿苷 、 2氨基嘌呤 、 亚硝酸 、 羟胺 、 烷化剂等。 3. 生物学方法 增强毒力 ( 通过易感动物 ) 、 减弱毒力 ( 通过非易感动物等 )。 课件 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12 第三节 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细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的主要形式有 转化 、 转导 、接合 、 原生质体融合 和 转染。 一 、 转化 供体菌游离的 DNA片段直接进入受体菌 ,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 称为 转化。 大多数细菌不能接受外源性 DNA。 二 、 转导 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 , 把供体菌的 DNA小片段携带到受体菌中 , 通过交换与整合 , 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部分遗传性状 , 称为 转导。 获得新遗传性状的受体菌 , 称为 转导子。 课件 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13 三 、 接合 是两个完整的细菌通过性菌毛直接接触 , 由供体细菌将质粒 DNA转移给受体细菌的过程。 接合性质粒有 F质粒 、 R质粒等。 四 、 原生质体融合 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细菌的原生质体发生融合 , 并进而发生遗传重组 ,以产生同时带有双亲性状的 、 遗传性稳定的融合子的过程 , 称为 原生质体融合。 是一种更加有效的转移遗传物质的手段。 课件 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14 融合步骤 : 选择亲本菌 , 用 去除细胞壁 形成原生质体 , 加入促融合剂 PEG(聚乙二醇 )或通过电脉冲等促进 融合 , 然后在高渗溶液中稀释 , 再涂布于能使其细胞壁再生和分裂繁殖的培养基上 , 待形成菌落后 , 通过 影印接种法 , 将其接种到各种 选择性培养 基上 , 鉴定 它们是否为融合子 , 最后测定其生物学性状。 能进行原生质体融合的细胞,包括原核生物中的细菌和放线菌,而且还包括真核生物的细胞。 课件 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15 五、转染 受体菌获得噬菌体 DNA的过程,称为转染。 受体菌部分性状发生改变。 第四节 细菌遗传变异研究的实际意义 揭示了细菌遗传变异的规律,而且推动整个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而且在实践方面,具有重大的实用意义。 疾病诊断 在临床细菌学检查中,要作出正确的诊断,不但要熟悉细菌的典型特性,还要了解细菌的变异规律。 如猪丹毒杆菌。 课件 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16 疾病预防和治疗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某些可发生变异而形成耐药性。 在治疗用药时,应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并应防止 耐药菌株 的扩散。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 弱毒菌苗株都是病原菌的减毒变异株。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用人工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