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深加工及红枣基地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hm2,占到全国的五分之一强。 近年来,由于优良品种的推广、矮密栽培的实施,表现出了早结果、早丰产、早收益和高效益等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植枣树的积极性,使红枣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呈现出了区域化、规模化的产业优势。 5. 政策和技术保障优势。 国家农业经济结构和粮食政策调整,为 ******枣果生产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发展机遇。 省政府 把加强枣果生产列入“ 十五规划”中。 各重点产区市、县政府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扶持政策,加快枣果产业化速度。 从技术上分析, ******果树所、园艺所、林科院及各地林业果树部门有许多专家从事枣树科研和技术开发,各产地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管理技术较为成熟。 所有这些都为 ******枣果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阻碍因素是项目区经济还不发达,人员思想观念落后,科技文化知识较少,素质较低,缺乏生态保 护观念,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品的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加工技术含量也在不断提高,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产品生产 的 规模 化和现代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员工的 综合 素质将直接关系到 公司产品的加工 水平,影响的产品的质量。 解决方案:对该项目的产业工人进行广泛的技术培训,提高其科技素质和技术水平,保证原料的质量,对企业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产品质量;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降低成本。 第四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一、建设单位概况 ******红枣业有限公司位于 ************镇 ******村,法人代表******,占地 10000 平方米,现年加工红枣能力为 5000 吨,注册商标“恒红”牌,主要产品有“金昌一号”精品红、香酥脆枣、贡枣、空心脆枣等。 其中“金昌一号”在 2020 年中国首届枣业大会暨第一届国际枣属植物研讨会上获得金奖。 公司采用“公司 +基地 +农户”模式运行。 自由绿色红枣基地 5000 亩,小杂粮基地 3000 亩,联合当地农户 260 户,是林县重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 二、 研发能力 本公司技术力量雄厚,公司技术人员占职工 总数的 20%。 公司常年聘用行业专家作技术顾问,并以 ******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大学作为科技技术依托单位,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资源互补,使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大大增强。 第五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一、市场分析 枣是中国的特有果树,也是世界上枣的最大生产国和枣产品唯一出口国。 世界上虽然有 20多个国家先后 从我国引种了枣树,但大多数都没有发展起来。 韩国有商品规模生产,但单产低、品质差,一直自给不足,常年需要进口供市。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廉价的枣产品大量涌入,韩国的枣树生产受到严重冲击,已出现大幅度的下滑趋势。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中,中国仍然保持最大的枣生产国和唯一出口国的地位。 我国枣虽然年产 100万吨左右,但年出口量仅 8001000吨。 世界市场上 90%以上枣靠我国供应。 出口区域遍及西欧、北美、非洲的 20多个国家地区,但主要是东南亚各国、美国、加拿大 、 毛里求斯 、 南也门和我国的港 、 澳地区。 其中 80%以上是在东 南亚市场销售,购买的主要对象是外籍华人,他们的消费量占 95%。 这主要是不同国家和民族饮食消费习惯,同时我们也缺乏适合外国其他民族消费需求的枣产品,对枣的宣传力度不够,外国人还不了解枣的营养、药用保健价值的缘故。 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特别是近年外国人对中医的浓厚兴趣,枣逐步被不同国家民族消费者所认识,枣的消费市场范围逐步扩大。 “ 9. 11”事件后的 2020年,枣在埃及“斋月”销售就大出风头:沾化冬枣每年举办鲜枣节,使 50万亩鲜枣抢购一空,大大提高国际 市场空间。 二、产品生产方案 项目设计正常年份年产 3000 吨蜜枣、 1 万吨精品干枣、香酥脆枣和贡枣各 1000 吨。 三、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 充分发挥公司优势,不断扩大销售渠道,增加销售并保证货款及时回收。 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建设高素质营销队伍、明确目标,奖罚分明,按章办事,违章必究。 根据全国各地市场的特点,将采取直销、代销、促销和自销相结合的多种经营模式,不断扩大市场覆盖率,加大网点建设力度,划分片区进行承包。 根据企业的目前的销售情况及市场调查,选择销售量大的地点,设立直销点,直接对产品进行销售。 、高效率的经营队伍。 加强对营销人员的培训,逐步提高营销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和市场攻关能力,实行择优上岗,按劳取酬,使营销队伍的建设尽快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高回报的分配制度。 鼓励非营销队伍员工参与销售,公司上下以质量为根本, 以 销售为龙头,带动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 四、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 为提高效益,树立企业形象,企业将建成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营销队伍和销售网络,采取基本工资加提成的机制来调动他们的销售积极性,做到多销多得;在销售网络方面,一是广泛建立多种形式代理销售机制,形成覆盖广泛的销售网络;二是采用现代化的网上销售,利用利润空间大的优势,使产品进入千家万户和大型批发市场。 销售人员要求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经培训后方可上岗,培训内容包括:思想、技能、业务、作风等。 公司设立营销中心,负责本 县 和周边县区的销售网络建设和销售人员的聘任、管理。 各网点实行包干责任制,在 公司 统一领导下独立核算,以县为中心,向周围扩展。 同时,选择一部分有经验、信誉好、有合法经营手续和固定营业场所的经销商,签订合同,按照约定的统一价格在特定的区域内经销产品,以维护企业和经销商的利益,满足广大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加强国际贸易,争取更多的出口创汇机会,采用公司加农户形式,以协会带动销售。 紧密联系国际市场,通过多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完善销售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升企业影响力。 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 一、 项目 建设任务与规 模 建设规模与内容: 新建年加工蜜枣 3000 万吨,干制精品红枣 1万吨,香酥脆枣、贡枣各 1000 吨;改造新建红枣、仁用杏、核桃基地共 万亩。 二、 建设规划与布局 项目 的设计规划本着经济节约,原料与成品分道合理考虑未来发展空间为设计原则,尽量保持和充分利用前提下,重点突出主体建筑物,考虑附属设施的合理位置,重要通道符合车辆行驶和国家消防规范的要求,保持局部与整体的和谐统一。 三、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一)蜜枣加工工艺及流程 蜜枣加工 工艺流程 : 原料选择→分级→清洗→划缝→糖煮→浸渍→烘焙→制形→焙干→分级→包装。 主要技术要点 : 1 ) 原料选择:选用圆铃大枣等个大、核小、肉质疏松、皮薄等品种,以 脆熟期 采收为宜,剔除虫害和腐烂的枣。 2 ) 分级:按大、中、小分三级,分别加工。 3 ) 划缝:用排针纵划,纹距 1毫米左右。 划破皮既可,划纹要整齐,两头尽量划到,为防止褐变,划完后直接投入 0. 5%~ 1% NaSO3溶液中。 4 ) 糖煮:糖液 PH值保持在 2~ 2. 5。 配制 20%糖液,加 热煮沸。 倒入枣后,旺火煮沸,倒入缸中浸泡 12小时,糖液保持在 20%。 第二次糖煮,加入白砂糖最后糖液保持在 45%,再浸泡 12小时(保持枣中转化糖含量在 25%以上,占总糖量的 43%~ 45%即可),也可在配制糖液时加入淀粉糖浆或葡萄糖。 5 ) 烘焙:将糖渍的枣从缸中捞出沥干,烘烤 12小时,温度保持在 65℃左右(温度先低后高),烤至不粘手时,出房整型。 6 ) 整形:把烤过的枣捏扁,呈长方形、方形等。 7 ) 焙干:整形后送入烘房烘烤,温度保持在 60℃左右,使含水量降至 16%~ 18%,约 24小时左右。 8 ) 包装:为防 止吸潮,可采用真空包装或充 N2包装。 (二)精品干枣加工工艺及流程 1. 工艺流程 红枣采收 → 挑选分级 → 清洗 → 装盘 → 预热 → 蒸发 → 干燥完成 →散温贮收 → 成品。 2. 操作 技术 要点 1) 采收为保证加工出高质量的产品,首先必须做到有计划的采收,根据烘房的生产能力,按期采收,及时烘干,以免一次采收过多,烘干不及时造成腐烂。 2) 原料挑选分级烘干前,对枣进行挑选分级,可结合采收一并进行。 剔除干枝、树叶,拣出风落枣、病虫枣、破头枣,按品种、大小、成熟度进行分级,以保证其干燥程度一致。 鲜食品种 (如梨枣等 )不宜进行烘干加工。 3) 清洗将挑选出来的红枣用水清洗干净,去除杂质和泥土。 4) 装枣烘盘装枣量一般为 12 kg/m2~ 15 kg/m2,根据枣的品种不同而适当调整,装枣厚度以不超过两层枣为宜,小果品种 (鸡心小枣、金丝小枣等 )也可适当装厚些。 5) 预热阶段预热的目的是使枣由皮部至果肉逐渐受热,提高枣体温度,为大量蒸发水分做好准备。 因品种的差异,需 4 h~ 6 h才能完成预热。 大果品种和组织致密及皮厚的品种需要预热的时间长。 在这段时间内,温度逐渐上升至 50℃~ 55℃。 当烘盘送至烘房内装妥后,关闭通风设备及门窗,拉开烟囱底部闸板, 以利于加大火力,提高烘房内的温度。 6) 蒸发阶段该阶段的目的是使枣的游离水大量蒸发。 为加速干燥作用,火力宜加大,在 8 h~ 12h内,使烘房的温度升至 60℃~ 65℃,不要超过 70℃ (烘房内的温度均指烘房中段的中部温度而言 )。 要达到这个要求,管理炉火的工作要做到“三勤” (勤扒火、勤出灰、勤添煤 ),使炉火旺盛,很快提高室内温度,加速水分蒸发。 随着烘房内温度的升高,枣体温度超过 50℃,水分大量蒸发,烘房内相对湿度大大增高,最高可达 9l%。 当温度不变时,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能够加快干燥速度。 因此必须十分注意烘房内的通 风排湿工作。 当温度达到 60℃以上,相对湿度达到 70%时,就立即进行烘房内的通风排湿。 一般每烘干一次产品,应进行 8次~ 10次通风排湿工作。 7) 干燥完成阶段目的是使枣体内水分含量都比较均匀一致,一般需要 6 h左右即可达到目的。 经过蒸发阶段后,枣果内部可被蒸发的水分逐渐减少,蒸发速度因而变缓,此时火力不宜过大,保持烘房内温度不低于 50℃即可。 相对湿度若高于 60%以上时,仍应进行通风排湿。 因这一阶段继续蒸发出来的水分较少,通风排湿的次数要相应减少,时间也应缩短。 人工烘干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因阴雨天气而烂果,努力做到红 枣丰产丰收。 操作时,视天气情况来决定一次烘至全干或是半干,一般可烘至七八成 干 ,然后抓紧晴朗天气进行晾晒,这样加工的干枣品质较佳。 8) 散温贮收烘出的干枣必须注意通风散热,方可堆放贮存。 若不注意散热,将刚从烘房卸出的红枣立即堆放于库房,则会使产品发酵,味道变酸,严重影响干枣的品质。 (三 )香酥脆枣 1.工艺流程 鲜枣 → 捡选 → 清洗 → 去核 → 清洗 → 护色 → 油炸 → 冷却 → 脱油 →成品 → 包装。 2. 技术方案 鲜枣采摘后 两 天所含糖分开始还原, 7天后溃烂。 无核酥脆枣加工技术克服了上述不利因素 , 可长时间保存。 无核酥脆枣采用低温 真空油炸技术,即在高真空度、低温状态下油炸而膨化,然后在真空状态下冷却、脱油。 鲜枣去核后 , 清洗去掉碎渣。 进行护色处理。 否则开口处会被氧化变成褐色。 经沥水后装篮放入真空罐内。 在真空度为 、油温 80℃条件下炸制。 当真空系统的平衡罐内无蒸汽冒出时保持 5分钟 , 然后冷却、脱油、出 料 、包装。 产品枣色泽鲜艳、形状圆润、营养损失少、含油量低,香甜酥脆 , 百吃不厌。 采用真空充氮包装,可以保质 1年以上。 该技术装备结构合理 , 操作维修方便。 主要组成部分为热油罐、真空罐、真空系统、脱油系统、冷却系统等。 主要技术参数 : 生产能力 ( 以冬枣计 )40千克/小时;真空度 0. 096~ 0. 098:兆帕;功率 30千瓦。红枣深加工及红枣基地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继建立,并经历了一个从少到多,从产地市场兴起到产地市场与销地市场并行发展,从民间自发形成到政府推动建设的过程。 据农业部统计, 2020 年底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发展到 4000 多家,其中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已有 201 家,已初步形成了包括蔬菜、海产品、肉类、花卉、果品、粮油、干杂副食、土特产品等经营品种齐全的批发网络体系,成为农 x 情枣业合作社红枣蔬菜农副产品物流配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处作业与其他作业交叉时严禁上下垂直作业,若必须垂直作业时 应采取可靠的 隔离措施, 28. 安全施工目标是什么。 29. 坚决贯彻 “质量第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防管结合,专职管理和职工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各 岗位人 员的作用。 做好安全预想工作。 做到文明施工,杜绝各类机械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安全技术措施 考试题 姓名: 得分: 填空题: ( 70 分,每空 2 分) 30.
..................................................................................... 88 生产安置人口 .......................................................................................................
位很不稳定。 由 于中奥陶统古风化壳剥蚀程度不同,该地层厚度变化较大,依据钻孔揭露资料, 本组厚度 ~ m,平均。 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三)、石炭系上统太原组( C3t) 主要由中 —细粒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灰岩和煤层组成,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建造地层, 层理构造发育,动植物化石丰富。 根据岩性组合及沉积特征分为三段。 该组厚 ~,平均厚。 一段( C3t1)
魅力、极具潜力的城市新形象。 ② 编制全区 506 平方公里城乡一体化规划,完善广场、公园、绿地、体育场馆、停车场、环卫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工业、商业、农业发展专项规划,实现各类专项规划网络对红山区的全方位覆盖。 严格执行和落实规划,加强规划监察,确保城市建设沿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健康运行。 ③ 建立城市建 设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建设。 加快中心城区改造建设步伐
图形、曲线及汉字,并且可以实现屏幕上下左右滚动、动画功能、分区开窗户、反转、闪烁等功能。 LCD 的特点 主要 是体积小、形状薄、重量轻、耗能少( 1~ 10 微瓦 /平方厘米)、低发热、工作电压低( ~ 6 伏)、无 污染,无辐射、无静电感应, 特别 是视域宽、显示信息量大、无闪烁,并能直接与 CMOS 集成电路相匹配, 而且 还是真正的 “ 平板 ” 式显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