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中国应用的文化分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其所面临的不确定性。 在这一文化特点影响下,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人员在遇到某些经济业务时,首先寻求有无相应的规范,若无相应的规范则要求或希望有关部门给予规范。 这和前文中轻视制度规范建设又是矛盾的,一方面人们有行为处事中更多倚仗道德规范的传统,另一方面对于新事物,人们又习惯于有比较刚性的规范对其加以控制。 但我国目前尚无管理会计的相关规范,这就降低了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主动性。 而且管理会计发展到今天,其技术已经灵活多样,并不断的形成新的领域。 这要求管理会计人员要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大胆地摒弃传 统思想和方法,主动地运用新方法,探索新领域。 (四) 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着浓厚的平均主义思想。 孔子就提出了“均平”的主张,他说:“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显然,“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典型小农意识。 这种平均主义思想只讲报酬的平等,不讲付出的平等,只讲“终点线”上的平等,不讲“起跑线”上的平等,容易诱导人们消极无为,甘居平庸,也容易成为庸碌之辈打击先进,嫉贤妒能的工具。 现实生活中“林子绿了,眼睛红了”的哄抢事件屡屡见诸报端,实际上就是国人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的反映,是绝对平均主 义思想在作怪。 而现代管理会计的“管理”是建立在公平竞争,按贡献分配的基础上的,从而它的普及使用必然会让那些受平均主义思想影响的企业员工,潜意识中会产生抵触意识。 (五) 中国传统文化 重实践而轻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 虽然表现出很强的哲理性,但其偏重于实用 , 对实际问题的关注远远超过对理论问题的抽象概括和逻辑演证。 在使用方法上又 注重定性研究和归纳法的运用,而不倾向于使用数据来进行定量分析和演绎推理。 从而,一方面西方关于管理会计的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大量的数据实证的基础上,而在中国相关的数据库系统,这些管理会计研 究成果并不一定适用;另一方面,中国这种文化习惯,使人们在潜意识中不易接受管理会计那样使用大量的数据,利用演绎推理来说明问题和加强管理。 这在实际工作中也有体现,如企业管理中 对责任考核的不分明及许多管理者凭经验办事而不注重预测等等。 四、启示 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应用受到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无形的制约,这是事实。 但这并不能阻止中国企业对管理会计的使用。 毕竟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它的科学性及有利于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才是最主要的。 而且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形成了许多有特色的企业管理,虽然当时还没有使用“管理会计”这个 名称,但实际上就是管理会计,可见我国企业也是非常需要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在中国的普及可能还需要持续一段时期,但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等方面改革的逐渐深入,管理会计在中国应用环境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极大改善。 而且目前 我们仍然有所作为,在考虑包括文化因素在内国情的同时,来推动管理会计的应用普及。 例如建立管理会计规范,加强相关人员业务素质培训等。 同时,更需要我们大胆创新,在现有所引进的管理会计基础上,在若干方面形成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比如如何在管理会计中体现我们的传统文化重伦理,注意柔性管理等等。 当然如何 体现柔性管理等,还需要中国理论实践界付出更多的努力来研究实现。 我们完全有可能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创造出若干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从而为世界管理会计的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余绪缨 主编 . 管理会计 [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20 [2] 郭咸纲 著 . 西方管理思想 [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9 [3] 金元浦等 主编 . 中国文化概论 [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4] 余绪缨 . 论管理会计的技术观与社会文化观 [J]. 财会月刊 , 1998(7) [5] 袁江 云 . 企业文化与管理会计 [J]. 四川会计, 2020(6) [6] 江庭友 . 管理会计失效的原因 [J]. 财会通讯 , 2020(5) [7] 郝晓丽 . 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及思考 [J]. 中州大学学报, 2020(1)提升能力 迎接挑战 — 洪都公司近两年改革与管理创新实践 陈逢春 (中航工业洪都公司 南昌 330024) 一、背景 中航工业洪都是有六十年历史的航空工业主机企业,曾创造了许多辉煌业绩。 进入“十一五”末期,企业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1)发展规模、经济总量不足。 现有产品市场趋于饱 和, L15高级教练机未获军方立项,进入市场有待时日。 导弹业务竞争日益严酷,且经济总量和附加值不高。 航空转包生产刚刚起步,层级低。 非航空民品规模小,且未形成支柱产品。 ( 2)能力建设欠账较多,发展后劲不足,使企业能否抓住 2020 年后的发展机遇面临风险。 对照三代机科研生产、航空转包(特别是成为 C919主要制造商)等新形势要求,洪都公司能力不足的问题突显出来。 硬件实力方面,条件建设还需要大量的投入,软实力方面,思想观念、企业文化、管理体制、管理方法上也存在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 上述问题不解决,洪都公司与先进主机企业 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企业在低谷徘徊的局面将长期存在。 面对严峻的形势,近两年来洪都公司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激情进取、永不言弃的精神,决定直面困境,化危为机,在深化改革、推进管理创新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地探索与实践。 主要目的是用三年时间, 实现“客户信任,行业认可”和“二代机”向“三代机”科研、生产、管理转型升级的目标。 主要思路是按照“加快三大转变,实现三个跨越”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能力提升,促进转型升级,实现战略落地。 主要举措是:( 1)开展“十二五”及 2020 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推行战略管理;( 2)系统思考、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实现各种管理手段、工具的协同推进,在管理工作显性化、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上下功夫;( 3)大力推进组织架构、人事、薪酬等方面的改革,构建新的绩效考核体系,实现企业体制、机制的转型, 增强企业的活力。 二、开展企业综合诊断,查摆问题 洪都公司于 2020年 7 月邀请北京正略钧策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佐佑伙伴管理咨询中心两家咨询机构对企业战略、组织机构、关键职能、生产运营、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综合性诊断,同时从企管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抽调专人全力配合工作,并在工作中加强学习。 在 2个多月的咨询诊断过程中,两家咨询公司累计发放问卷 4693份,回收问卷 4589份,问卷覆盖了 100%副总师以上干部, 98%的中层以上干部, 80%以上的管理骨干和近 50%的基层员工;同时进行了 365人次人物访谈,访谈 人员包括公司高层领导、中层干部、一般员工、退休职工和军代表,访谈面覆盖公司机关、技术设计部门、分厂、投资企业以及几个兄弟企业。 通过第三方专家组客观务实的专业评价,找出了企业与先进企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1)战略目标不够清晰,缺乏战略落地方案和管控手段;( 2)组织架构体系和企业战略目标不匹配;( 3)运营管控不力,基础管理不扎实;( 4)企业人力资源无法满足战略落地需要;( 5)企业文化难以支撑企业未来发展。 咨询公司诊断报告出台后,洪都公司决策层高度重视,经理班子进行了多次集中学习、讨论,并邀请有关专家先后进行 了 6场诊断报告宣讲课,安排科级以上干部及骨干工组长逾800人次参加学习,并要求所有单位负责人围绕报告以书面形式上报个人认识和下一步改进思路,有关诊断报告也通过内网向公司全体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了公示。 紧跟综合管理诊断咨询报告的宣贯,洪都公司决策层乘热打铁,迅速组建改革宣传团队,一方面在洪都报连续登载“改革十问”,一方面多次邀请专家及企业干部、先进工作者在企业电视台新闻会客厅进行改革专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