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板式精馏塔课程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NP,2=N2ET,2==,即提馏段实际有9块塔板。 全塔范围:NP=NP,1+NP,2=10+9=19;ET,全=NTNP==%塔板的塔径由气速u=(安全系数)umax,安全系数=~(),umax=CρLρVρV(其中C参考文献1,P27,图213查得)当σ≠20mN/m时,修正C=C20(σ20)① 精馏段:已知:ρL,1=, ρV,1= kg/m3 ,Ls,1=103m3/s ,Vs,1= m3/s ,σm,1=在史密斯关系图中:Ls,1Vs,1ρL,1ρV,1==假设板间距HT,1=,板上清夜层高度hL,1=H=HT,1hL,1=,查图可知道C20=∴C=()=∴umax== m/s∴u== m/s∴D=4Vs,1πu=4=(m) 圆整D=1400mm因此,实际塔截面积AT=π4D2=(m2),实际u=Vs,1AT=② 提馏段:已知:ρL,2=, ρV,2=,Ls,2=103m3/s ,Vs,2= m3/s, σm,2=在史密斯关系图中:Ls,2Vs,2ρL,2ρV,2==假设板间距HT,2=,板上清夜层高度hL,2=H=HT,2hL,2=,查图可知道C20=∴C=()=∴umax== m/s∴u== m/s∴D=4Vs,2πu=4=(m) 圆整D=1400mm因此,实际塔截面积AT=π4D2=(m2),实际u=Vs,2AT=:1. 溢流堰:可知:当D=1400mm,LS70m3∙h1时,选用单溢流型、弓形降液管。 对于塔径大于800mm的采用凹形受液盘。 另外,采用平直堰,堰上液层高度hOW=(3600LslW)23① 堰长lW: lW=(~)D ,取lW==② 堰高hW:a) 精馏段:堰上液层高度hOW,1=(3600)23=堰高hW,1=hL,1hOW,1==b) 提馏段:堰上液层高度hOW,2=(3600)23=③ 弓形降液管宽度Wd和面积Af:lWD=,AfAT=,WdD=则,Af==;Wd==④ 验算降液管内停留时间:a) 精馏段:θ1=AfHT,1Ls,1=103= (s)b) 提馏段:θ2=AfHT,2Ls,2=103=(s)⑤ 降液管底隙高度:a) 精馏段:ho,1=hW,==(20~25)mmb) 提馏段:ho,2=hW,==(20~25)mm故,符合要求。 ⑥ 凹形受液盘的深度:50mm 塔径在800mm以上时,采用分块式塔板,以便通过人孔装拆塔板。 同时,塔板分块为4块 边缘区:,WC可取为50mm,WS可取为85mm 开孔面积计算:AS=2(xr2x2+πr2180arcsinxr)x=D2WS+Wd=+=(m)r=D2WC==(m)∴AS=+π=(m2) 筛孔计算及其排列:由于物系为无腐蚀性,可选用筛板厚度:δ=3mm的碳钢板,筛孔直径dO=4mm另外,开孔一般为正三角排列。 ∵tdO=3~4,∴孔中心距:t==4=14(mm)筛孔数目:n=1158103t2AS=1158103142=≈5908个开孔率:φ开=(dOt)2=(414)2=%① 精馏段:uo,1=Vs,1φAS=%=(m/s)② 精馏段:uo,2=Vs,2φAS=%=(m/s)::① 干板压降hC:hC=(ρVρL)CO=a) 精馏段:hC,1=()2=b) 提馏段:hC,2=()2=② 板上液层的有效阻力hl:a) 精馏段:气相动能因数FO,1=uo,1ρV,1==17板上清夜层高度hL,1=∴hl ,1=b) 提馏段:气相动能因数FO,2=uo,2ρV,2==17板上清夜层高度hL,2= ∴hl ,2=③ 液体通过每层塔板的液柱高度及压降:(hP=hC+hl)a) 精馏段:每层液柱高度hP,1=+=压降:∆P1=ρL,1ghP,1==a) 提馏段:每层液柱高度hP,2=+=压降:∆P2=ρL,2ghP,2== 液面落差:对于筛板塔,液面落差很小,故可忽略液面落差的影响。 :eV=(uGHThf)泡沫层高度:hf=① 精馏段:uG,1=Vs,1ATAf==(m/s)eV,1==② 提馏段:uG,2=Vs,2ATAf==(m/s)eV,2==故液沫夹带量eV在允许范围内。 漏液点:eV=(uGHThf)泡沫层高度:hf=③ 精馏段:uG,1=Vs,1ATAf==(m/s)eV,1==④ 提馏段:uG,2=Vs,2ATAf==(m/s)eV,2==故液沫夹带量eV在允许范围内。 1. 漏液点:uOM=(+)ρLρVhσ=4σ9810ρLd0① 精馏段:hσ,1=4,1dO,1=4=(m)uOM,1=+=(m/s)气体实际通过筛孔气速为uo,1=稳定系数为K1=uo,1uOM,1==具有较大弹性。 ② 提馏段:hσ,2=4,2dO,2=4=(m)uOM,2=+=(m/s)气体实际通过筛孔气速为uo,2=稳定系数为K2=uo,2uOM,2==具有较大弹性。 综上,本设计无明显漏液。 :为了防止液泛现象,降液管内液层高Hd应服从Hd《∅(HT+hW)对于甲醇水物系(一般物系)∅=Hd=hP+hL+hd板上不设进口堰,hd=LSlWhO2① 精馏段:∅HT,1+hW,1=+=(m)hd,1==104(m)∴Hd,1=hP,1+hL,1+hd,1=++104=② 提馏段:∅HT,2+hW,2=+=(m)hd,2==103(m)∴Hd,2=hP,2+hL,2+hd,2=++103=不会发生液泛现象。 :计算公式:hL=hW+hOWhOW=(3600LSlW)23=uG=VsATAf==eV== =hf==(hW+hOW)Hd=hP+hL+hd=∅(HT+hW)hP=hC+hl+hσ ,hl=βhLuO=VsφAShC= hd=LSlWhO2 漏液线:由uOmin=(+)ρLρVuOmin=VsminφAS得Vsmin=(+)ρLρV=(+)ρLρV① 精馏段:Vsmin,1 =++, =+,123② 提馏段:Vsmin,2=++,=+,223:以eV=,求取VsLs关系:① 精馏段:hW,1=,σ1=hf,1=(+,123)eV,1=,+,=∴Vs,1=,123② 提馏段:hW,2=,σ2=hf,2=(+,223)eV,2=,+,= ∴Vs,2=,223 相负荷下限线:对于平直堰,取堰上液层高hOW=。 (因为堰上液层高度太小,会造成液体在堰上分布不均,影响传质效果,最小为6mm)hOW,min==,∴LS,min=104(m3/s) 液相负荷上限线:以θ=5s作为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下限。 (由经验可知,液体在降液管内的停留时不小于35s)θ=AfHTLS① 精馏段:LSmax,1==(m3/s)② 提馏段:LSmax,2==(m3/s) 液泛线:由本部分公式联立,∅HT+∅β1hW=β+1hOW+hC+hd+hσ、hd与LS、hC与Vs的关系代入上式,得aVs2=bcLS2dLS23其中,a=(φASCO)2(ρVρL)b=∅HT+∅β1hWc=(lWhO)2d=+1(3600lW)23=+=① 精馏段:a=()2=b=+=c=()2= ∴Vs,1=,123② 提馏段:a=()2=b=+= c=()2=∴Vs,2=,223,塔板负荷性能图的五条线为:① 精馏段:漏液线:Vsmin,1=+,123液沫夹带线:Vs,1=,123液相负荷下限线:LS,min=104液相负荷上限线:LSmax,1=(m3/s)液泛线:Vs,1=,123由上五个函数可以得到精馏段塔板负荷性能图。 ② 提馏。筛板式精馏塔课程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8 0P = ) ( 2 9 5 ) + 1 8 0 = 2 8 0 m5 0 5k (,计算剪力时为 Pk =280 =336 kN. 计算可变作用效应 支点处取 0m ,跨中取 cm , cm 从第一根内横隔梁起向 0m 直线过渡。 ( 1) 、 跨中截面的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 (1 ) ( Pq cq k k iS m q y ) r cr or=m q S
按键确认采用典型的延时去抖法,是按键每次按下都只被有效确认一次。 延时程序主要用于去抖和 广告灯闪亮间隔的控制,数 码管显示则是给相应的 P口赋值段码。 四种广告灯控制用于控制 8个发光二极管的闪亮顺序和个数。 程序设计的总框图如图 8. 8/20 系统设计 按键确认程序 通过 void key_detect()子函数 采集相应的 P口的电平判断按键是否按下,程序见系统实施中的源程序。
控制用于控制 8个发光二极管的闪亮顺序和个数。 程序设计的总框图如图 8. 8/20 系统设计 按键确认程序 通过 void key_detect()子函数 采集相应的 P口的电平判断按键是否按下,程序见系统实施中的源程序。 数码管显示程序 通过 void display(void)子函数来显示相应的方案数,程序见 系统实施中的源程序。 通过 void delay(unsigned int
L I0.5Q0.4I0.6Q0.5I0.7Q0.62MI1.03L I1.1Q0.7I1.2Q1.0I1.3Q1.1I1.4PE I1.5N ML L+L+M6ES7 2141BD230XB0EM277通讯模块K1 16 版本标记图号共 2 张DYG0002第 2 张烟台龙源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名称端子排接线图标准化批 准工 艺文件名称校 对审 核设
[答疑编号 50232904012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101。 ●增值税 中央 75%,地方 25% ●纳入共享范围的企业和个人所得税 中央 60%,地方 40% ●资源税 海洋石油税是中央税,其余是地方税 证券交易(印花)税 中央 97%,上海、深圳 3% 【例题 24】倾销是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进口产品以 ( )的出口价格进入中国市场。 A. 低于其正常价值 B.
员工传达并获得他们的理解。 观点 1的假设则反之。 SPM 与上述两种观点都不同,它同时从企业层面与员工个体层面的绩效现状进行分析,以全面改进企业的绩效 [16]:如 Costello( 1994: 3) 指出,绩效管理通过将各个雇员或管理者的工作与整个工作单位的宗旨连接在一起, 以支持公司或组织的整体经营目标; Ines Data Services( 1992) 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