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鸭场生物安全技术规程和管理办法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集体免疫期间 ,每免完一栋鸭舍,免疫人员需更衣换靴消毒,必要时淋浴消毒,所用物品进行浸泡消毒后方可进入第二栋鸭舍。 鸭舍用具如鸭笼、网子、免疫用具设备及配件等,需用六和消毒剂在舍外经冲洗消毒后方可再移入别的鸭舍。 对操作间的地面每天用 2%的火碱水进行拖地两次以上。 1补喂的沙粒贝壳在搬入前必须经反复冲洗并用高锰酸钾浸泡消毒 (20 克加 100 公斤水 )30 分钟,然后晒干,运入。 饲喂前再次消 毒。 1保持环境卫生,无杂物、垃圾。 保持舍内卫生干净、空气清新。 1对违反规定者,罚款。 □ 十一、带鸭消毒技术规程 (一)选择消毒剂:氯制剂、季铵盐类、过氧乙酸、碘制剂等交替使用。 (二)配液:根据各种消毒剂的使用要求,配制并充分搅拌均匀,用 25℃— 45℃的温水稀释。 (三)消毒时间及消毒次数: 通常在中午时间进行。 育雏阶段每周 2 次,育成、产蛋阶段每周 3 次,周围有疫情或鸭群健康不佳或鸭舍环境不良时每天 12 次。 活苗免疫时,前 24h 至后 48h 内避免带鸭消毒。 (四)喷雾消毒操作: 喷雾时关闭门窗、关掉风机,消毒完后 10min 打开。 雾粒直径大小应控制在 80- 120μ m 之间。 喷雾的喷头距鸭背 以上,喷头朝上,严禁指向鸭体。 喷雾量按每立方米 15ml 消毒液。 要对舍内各部位及设施均匀喷洒,不留死角。 冬季应先提高舍温 3- 4℃。 兑好的消毒液应一次用完。 (五)用具检修与冲刷: 喷雾器在使用前要进行检修,以保证正常使用。 消毒后要用清水冲刷干净,正确保养,使用。 十二、 饲料消毒管理办法 饲料车入场时按《入场车辆消毒程序》对车辆、人员严格 消毒。 饲料入库前由保管检点数量,抽测重量,检查质量。 发现问题及时交涉。 入库时内外人员分列内外,将饲料传入。 人员不直接接触。 内部人员不踏入区外土地。 设两个以上料库,全进全出。 严禁新入库饲料与已消毒饲料混放。 料库内不同种类饲料要有各自料位,分开存放。 对新入库饲料按每立方米空间 42 毫升甲醛和 21 克高锰酸钾,先后倒入大缸内,产气薰蒸消毒 24 小时以上。 料库地面每天一次用 2%的火碱液拖地。 保持清洁卫生。 保管按入库先后顺序发放饲料,严禁发放未经消毒的饲料。 做好各鸭舍饲料发放 记录,周末清点库存要做到出入相符。 鸭舍要按所需种类领用。 饲养员按技术人员规定料量称量饲喂。 并详细记录。 使用前检查饲料质量,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报告生产主管。 1本办法由生产场长管理执行,场委托专人监督。 □ 十三、 垫料消毒管理办法 必须选购干净的垫料。 不得有任何杂物或霉变。 运送垫料车辆入场时,按《入场车辆消毒程序》接受全面的消毒。 经验收合格后入库。 入库由窗口传入。 留出消毒气体流通空间。 入库后按每立方米空间 42 毫升甲醛和 21 克高锰酸钾,先后倒入大缸内,混合产气,封闭薰蒸 72 小时 以上。 接触未消毒垫料的工作服应立即更换、消毒。 未经消毒的垫料不得运入鸭舍。 对新铺进的垫料在带鸭消毒时重点喷洒。 垫料厚度:进雏时 8 厘米左右 ,然后慢慢增加。 每天下午翻动垫料一次,保持干燥松散。 使鸭粪分裂不成块,并与垫料掺杂混合,减少鸭群与粪便直接接触的机会,同时把下层垫料翻上晾干。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垫料湿度。 气候潮湿时要保持垫料干燥,空气太干燥时,可通过带鸭消毒或往栏内喷水适当增加垫料湿度。 1舍内垫料必须干净,无鸭毛、线头、废物、袋子、铁丝等,如发现应及时拣起,放到指定 位置处理。 1污染的垫料、过度潮湿的垫料要及时清理,装入密封的袋内,经污门传出。 由污区工作人员集中到污物处理区消毒处理。 □ 十四 、 药品管理办法 1. 药品由场指定的兽医技术人员或其他的专人来保存、管理。 2. 根据鸭群的健康状况及用药计划合理购置药品。 3. 所有药品应分类放置、以利查找及使用。 4. 所有药品应按其保存方法避光常温或低温保存。 注意防潮,防雨淋,防霉,防污染。 5. 有毒药品及有腐蚀性药品应在其上标注醒目标记,并单独存放。 6. 所有药品使用前应由生产主任或技术员写出书面申请,陈述理由,剂量及时间,上报场长,批准后方可发放 使用。 7. 所有药品使用要本着先进先出的原则,防止过期失效。 8. 药品保管人员每半月做出一份药品库存清单,报场长及各生产主任。 □ 十五、生物制品管理办法 1) 生物制品应由场指定的兽医技术人员或其他专人保存与管理。 2) 根据鸭群的免疫程序合理购置疫苗和其他生物制品。 3) 所有的生物制品要严格安排产品说明书的指定温度保存。 保管人员每日至少一次检查冰箱的温度及运行状况,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需防冻的要防止冷冻。 4) 所有生物制品使用前应由生产主任或技术员写出书面申请,陈述现由,剂量及时间,上报场长,批准后方可发放使用。 5) 所有的生物制品使用本着先进先出的原则保存管理。 6) 所有的生物制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临近失效期时应向生产主任及场长汇报。 7) 所有的生物制品应按品名、类型、分类放置,以利查找及使用。 8) 生物制品保管员每半月做出一份库存清单,报场长及各生产主任。 □ 十六、免疫接种技术要求 免疫的目的是为了在父母代种鸭体内产生均匀的疾病抵抗能力,并通过种蛋将高水平的母源抗体传给商品代鸭。 各种鸭场可根据各自种鸭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种鸭场的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前提早做好疫苗的选购和保管。 (附表三:平邑六和种鸭场种鸭免疫程序) (一 )疫苗的选用: 在使用前,必须对疫苗的名称、厂家、有效期、批号做全面核对并记录。 严禁使用过期疫苗。 疫苗必须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二)疫苗的保管: 灭活佐剂苗置于 28℃保存,使用前 1- 2h 升至室温,摇匀使用。 弱毒苗在 2- 8℃环境中保存,取出后用冰袋保存,尽快使用、稀释后在1- 2h 内用完。 疫苗保管有其他温度要求及特殊要求的,以使用说明书为准。 (三)免疫操作方法: 注射免疫: 准备好连续注射器、针头,调整好剂量,并准备好使用的疫苗。 注射方法: ( 1)颈部皮下注射:首先将鸭 只保定好,提起脑后颈中下部,使皮下出现一个空囊,顺皮下朝颈根方向刺入针头。 注意避开神经肌肉和骨骼、头部及躯干的地方,防止误伤。 ( 2)胸肌注射:保定者一手抓鸭的两翅,一手支托鸭的胸部,或者两手分别握住翅膀根部,平衡轻提,注射人从胸肌最肥厚处即胸大肌上 1/ 3 处 30- 45度角斜向进针,防止误入肝脏及腹腔内致鸭死亡。 (四)注意事项: 免疫人员、抱鸭人员、看鸭人员严格分工,责任明确。 工作人员要认真负责,抱鸭人员操作时轻拿轻放。 免疫过程中不准说话,更不准打闹。 不能浪费疫苗。 免疫接种完后, 连续几天仔细观察免疫反应,发现不良症状时,及时报告生产主任。 免疫前 1 天起连续 3 天给鸭群饮抗应激药物和电解质多维素。 调整好注射器剂量刻度,确保剂量准确,避免漏免。 注射部位准确,经常检查核对刻度。 免疫过程中,不断地水平轻摇疫苗瓶。 注射接种时,每注射 50 只鸭换 1 个针头。 1注意针头有无弯折和堵塞,如有应及时更换。 1用完的疫苗瓶全部烧掉。 1免疫时技术员和生产主任必须参加。 1疫苗要按厂商要求进行运输、保存和使用,并做好免疫记录。 附表三:平邑六和种鸭场种鸭免疫程 序 周龄 疫苗名称 疫苗类型 生产厂家 只鸭剂量 注射方法 1W12 DVH 活苗 南京 颈部皮下 8d ISD+AC 活苗 南京 颈部皮下 1415d AI 油苗 广东肇庆 颈部皮下 25d DVE 活苗 南京 颈部皮下 1011W AI 油苗 广东肇庆 颈部皮下 1214W ISD+AC 活苗 南京 颈部皮下 20W DVE 活苗 南京 胸肌 23W DVH 活苗 南京 胸肌 24W AI+AC 油苗 广东肇庆 胸肌 40W 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