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方法_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考研真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是:将可得到的反映总体中某些重要特征及其分布的资料与样本的同类指标的资料进行对比。 若二者之间差别很小,则可认为样本的质量较高、代表性较大;反之,若二者之间的差别十分明显,样本的质量和代表性就一定不会很高。 抽样设计的原则 : 【注: P131】 ( 1) 目的性原则。 ( 3) 可测性原则。 ( 2) 可行性原则。 ( 4) 经济性原则。 13 通过随机数码表进 行 纯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的程序 : ( 1) 先取得一份总体所有元素的名单,即抽样框; ( 2) 将总体中所有元素一一按顺序编号; ( 3) 根据总体规模是几位数字来确定从随机数表中选几位数码; ( 4) 以总体的规模为标准,对随机数表中的数码逐一进行衡量并决定取舍; ( 5) 根据样本规模的要求选择足够的数码个数; ( 6) 依据从随机数表中选出的数码,到抽样框中找出对应的元素。 按上述步骤选择出来的元素的集合,就是所需要的样本。 系统抽样的 步骤 : ( 1) 给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按顺序编号,即制定抽样框; ( 2) 计算抽样间距 K,即用总体规模除以样本规模; ( 3) 在最前面的 K 个个体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一个个体,记下编号 A,这是抽样的起点; ( 4) 在抽样框中,以 A 为起点,每隔 K 个个体,抽取一个个体,即 A, A+K, A+2K,A+3K… ; ( 5) 将这些个体合起来,就构成了该总体的一个样本。 分层抽样的运用: 在实际运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时,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分层的标准问题 : ( 1)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 主要变量或相关变量 作为分层的标准 ; ( 2)以保证 各层内部同质性 强 ,各层之间异质性 强, 突出总体内在结构的变量 作为分层变量;( 3)以那些 已有明 显层次区分的变量 作为分层变量 ; 分层的比例问题 : 分层抽样中有 按比例和不按比例 分层 (某层次单位太少 )两种 方法 ,非比例抽样的结果应予以加权分析。 PPS 抽样的 过程 : ( 1) 将各个元素排列起来,写出其规模,即在总体规模中的比例; ( 2) 将比例累加起来,根据该累计数写出元素对应的选择号码范围; ( 3) 用随即或系统抽样选择号码; ( 4) 从上述阶段的样本中进行第二阶段抽样,获取最终的样本。 影响样本规模确定的因素 ( 1) 总体的规模。 ( 2) 估计的可靠性与精确性要求(置信度与置信区间)。 ( 3) 总体的异质性程 度。 ( 4) 研究者拥有的经费 、 人力和时间。 14 第 七 章 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的特征 : ( 1)调查要求从某个调查总体中 抽取一定规模的随机样本 ,这种随机抽取的、有相当规模的样本特征往往是其他研究方式所不具有的; ( 2)资料收集需要采用特定的工具,即调查问卷,且有一套系统的、特定的程序要求 ; ( 3)研究所得的是 巨大的量化资料, 且必须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完成资料的统计分析,才 调查研究的 应用领域 : ( 1) 社会生活状况调查; ( 2) 社会问题调查; ( 3) 市场调查; ( 4) 民意调查; ( 5) 学术性调查。 调查研究的题材 : ( 1) 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 ( 2) 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 ( 3) 某一人群意见和态度。 问卷的结构 ( 1) 封面信。 即 一封致被调查者的短信。 它的作用在于 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的目的、调查单位或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的大概内容、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 和 对结果保密的措施等。 封面信的语言要简明、中肯,篇幅宜短不宜长,两三百字最好。 研究者能否让被调查者接受调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封面信的质量,特别 对于邮寄填答式的社会调查,封面信的好坏影响 就更 大。 ( 2)指导语。 即用来 指导 被调查者填答问卷的各种 解释和说明, 其作用和仪器的使用说明相似。 指导语既可在封面信中,用一两句话说明即可;也可集中在封面信之后,并标上“填答说明”的字样;还可以分散在某些较为复杂的调查问题后,对填答要求、方式和方法进行说明。 ( 3)问题及答案。 这是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 ( 4)编码及其它资料。 在以封闭式问题为主的问卷中,为将被调查者的回答转换成数字,输入计算机进行定量处理,需要对回答的结果进行编码,即 赋予每一个问题及其答案一个数字作为它的代码。 编码包括 预编码和后编码。 编码一般位于问卷每一页的最右边,还可用一条竖线将它与问题及答案部分 分开。 除了编码以外,有的问卷还需在封面 印上 问卷编号、调查员编号、审核员编号、调查日期、被调查者住地、被调查者合作情况等 有关内容。 封面信中的主要内容 :(身份、内容、目的、选取方法和保密措施、感谢语) ( 1) 要说明调查者的身份,即说明“我是谁”。 在说明时,应该让被调查者知道得越清越好,除了写单位名称、组织外,最好还能附上单位地址、电话号码和联系人姓名等,以便消除被调查者的顾虑,体现调查的正式性。 ( 2)要说明 调查的大概内容,即说明“调查什么”。 应当注意,一方面,对调查内容的 15 介绍不能欺骗被调查者;另一方 面,对调查内容的说明,既不能含含糊糊,也不可过于详细,只需用一两句话概括地、笼统地指出其内容的大致范围即可。 ( 3)要说明调查的主要目的,即“为什么调查”。 对于调查的目的,应尽可能说明其对整个社会,尤其是对于包括被调查者在内的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而不能只谈“为了科学研究”。 ( 4)要说明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和对调查结果的保密措施。 这些内容可在封面中简明扼要地作点说明,以消除被调查者的戒心和顾虑。 ( 5)感谢语。 在信的结尾处,一定要真诚地感谢被调查者的合作与帮助等。 开放式问题的 优缺点: 优点 :允许 回答者自由发表意见,所得资料丰富生动。 缺点 :( 1)资料难以编码和统计分析;( 2)对回答者的知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有一定要求;( 3)填答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 4)可能产生一些无用资料。 封闭式问题的优缺点: 优点 : ( 1) 填答方便,省时省力;( 2)资料易于作统计分析。 缺点 : ( 1)资料失去自发性和表现力;( 2)回答中的一些偏误不易发现。 问卷设计的原则 : ( 1) 明确问卷设计的出发点。 即问卷设计要紧紧围绕所研究的问题和所要测量的变量来进行, 既不要漏掉一些必须的材料,也不包含一些无关的 材料。 此外,问卷设计还要注意调查过程中人的因素,要多为回答者着想,尽量为他们填答问卷提供方便,减少困难和麻烦。 ( 2) 明确 阻碍 问卷调查的 各种因素。 阻碍被调查者合作的因素主要包括主客观两方面的障碍。 ① 主观上的障碍 ,即由被调查者心理上和思想上对问卷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所形成的障碍。 如问卷内容过多, 回答者就 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问题涉及个人隐私等敏感内容时容易产生顾虑;调查的目的、内容、意义解释不够时,容易对调查不重视,缺乏积极性和责任感;问卷内容脱离其生活实际时,或语言与其文化背景不协调,或形式设计呆板杂乱时,可能对调查毫无兴趣,置之不理。 ② 客观上的障碍 ,即由被调查者自身的能力、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所形成的障碍。 如,阅读能 力 带来的限制;理解能力的限制;记忆、计算能力的限制。 ( 3) 明确与 问卷设计紧密相关的各种因素 : ① 调查目的。 这是问卷设计的灵魂,决定问卷的内容和形式。 例如, 如果目的是了解一般情况,问卷设计就围绕被调查对象的各个方面的基本事实来进行;如果目的是要作出解释,则问卷中必须问什么、不必问什么都将 严格受到研究假设的制约。 ② 调查内容。 这是影响问卷设计的主要因素。 例如, 如果内容是被调查者熟悉的, 感兴趣的、不会产生心理压力 的, 则问卷内容可详细 些 、深入 些 ,题目 也 可多些 ;反之, 则问卷内容 要概略些、浅显些、题目也应少些,而问卷的封面信和指导语就得比较详细,措辞也得更加小心。 ③ 样本的性质。 即样本的构成情况,它对问卷设计工作有较大影响。 被调查年者的职业、文化程度、性别、年龄分布都影响到问卷设计。 如, 被调查者是工人,则问卷语言应该简单和口语化一些,问题的数量也应少一些;而 被调查者是 大 学生,则 语言可以书面化一些,问题可以复杂一些,数量也可多些。 问卷设计的步骤 : ( 1) 探索性工作。 即先摸摸底,了解一些基本的情况,以便对各种问题的提法 和可能的答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通常是 围绕所要调查的问题,自然地、随便地与各种对象交谈,并留心观察他们的特征、行为和态度。 避免在设计问卷时,出现许多含糊的问题和不符合客观 16 实际的回答来。 ( 2) 设计问卷初稿。 有两种办法:即 卡片法 和 框图法。 ( 3) 试用。 试用问卷初稿的具体方法有两种:即 客观检验法 和主观评价法。 客观检验法可 用小样本 进行 检验, 考察 回收率、有效回收率、填写错误、填答不完全 等方面 ; 主观评价法 由该领域的专家、研究人员以及典型的被调查者 根据其经验和认识对问卷进行评论,指出不妥之处。 ( 4) 修改定稿并印制。 根据 上述方法找出问卷所存在的问题并逐一修改后,最后才能定稿。 在对修改后的问卷进行印制的过程中,同样要十分小心和仔细。 无论是版面安排上的不妥,还是文字上、符号上的印刷错误,都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调查结果。 问题形式 : 填空式、是否式、选择式、矩阵式、表格式。 ( 注: 矩阵式 即一种将同一类型的若干问题集中起来,构成一个问题的表达方式,它能节省问卷的篇幅,同时由于将同类问题集中在一起,回答方式也相同,因此节省回答者阅读和填写的时间; 表格式 是 矩阵式 的一种变体,除了具有 矩阵式 的特点外,还显得更为整齐、醒目。 但 它们都容 易 使人产生呆板、单调的感觉。 在一份问卷中,这两种形式的问题 不宜多用。 1 答案的设计 : 关于答案的设计,除了要与所提问题 协调一致 外,还要注意使答案具有 穷尽性和互斥性。 ( 1)所谓 穷尽性 ,指的是答案包括了所有的情况,即对于任何一个被调查者而言,问题的答案中总有一个是符合他的情况的。 添加“其他”类是保证答案穷尽性的有效办法。 但应注意,如果选择“其他”一栏的回答者相当多,说明问卷中所列答案的分类不合理,即有比较重要的答案类别没有单独列出。 ( 2)所谓 互斥性 ,指的是答案相互之间不能交叉重叠或相互包含,即对于任何一个被 调查者而言,最多只能有一个答案适合他的情况。 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应 遵循下列原则 : ( 1) 问题的 语言要尽量简单。 尽量使用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不要使用一些复杂的、抽象的概念以及专业术语。 ( 2) 问题的 陈述要尽可能简短。 问题的称述越长,就越容易产生含糊不清的地方;有社会学家提出,短问题是最好的问题。 ( 3) 问题 避免带有双重或多重含义。 双重或多重含义 指的是在一句话中,同时询问了两件(或几件)事情。 例如,问题“ 您的父母退休了吗 ”即为一例 ( 4) 问题 不能带有倾向性。 即问题的提法和语言不能对回答者产生某种诱 导性,使被调查者感到应该回答什么。 应当保持中立的提问方式,使用中性的语言,避免列举权威的话,或者运用贬义或褒义的词语。 (你不抽烟,是吗。 ); ( 5) 不要用否定形式提问。 由于人们往往习惯于肯定的提问方式,当以 否定形式提问 时,回答者由于不习惯会漏掉问题中的“不”字,做出与其意愿相反的回答来。 且这种误答在问卷结果中常常难以发现。 (你是否赞成对物价不进行改革); ( 6) 不要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 即所问的问题都应该是被调查者能够回答的,或者说,被调查者具有回答这些问题的知识能力。 ( 7) 不要直接询问敏感问题。 由于人们 的自我防卫心理,如果直接 询问敏感问题 ,将会引起很高的拒答率。 所以对这些问题最好采用间接询问的方式,并且语言要特别婉转。 17 1 问题的数量 : ( 1)这要根据调查的内容,样本的性质,分析的方法,拥有的人力、财力和时间等各种因素决定,没有固定的标准。 一般说来,通常以回答者在 20 分钟 内 完成 为宜 ,最多不超过30 分钟。 ( 2) 根据下列情况, 问题的 数量可 适当 增多:结构式访问、付给被调查者报酬或送一点纪念品、问卷本身质量比较高、调查内容是被调查者熟悉的、感兴趣的、关心的。 1 问题的顺序 : ( 1)把 简单 易答的问题放在 前面 ,把复杂难答的问题放在后面; ( 2)把 能引起被调查者 兴趣 的问题放在前面 ,把容易引起他们紧张或产生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 ( 3)把 被调查者 熟悉 的问题放在前面 ,把他们感到生疏的问题放在后面。 ( 4)一般 先问 行为 方面的问题,再问 态度 、意见、看法方面的问题; ( 5) 个人背景资料 一般 放在后面 ,但有时也可放在开头。 ( 6)若有 开放式问题 ,则放在问卷的最 后面。 1 自填问卷法 的优缺点 : 3: 3 优点 : ( 1) 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 ( 2) 具有很好的匿名性; ( 3) 可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减少调查员所带来的某些偏差。社会学研究方法_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考研真题(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Businessamp。 Society Review, 1972: 7176 [6] ChinHung Lin, Ho LiYang , DianYan impac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business in Taiwan,Technology in
:各种档案资料(师资学员登记册、教学活动及各种记录等),要定期归档,由专人保管;各种教学设备、有关物品 及图书资料等应登记造册,并由专人保管。 XX 社区人口学校教学计划 根据人口学校的教学对象,以
区卫生服务工作绩效考核 实施方案 》,建立了内外两套考核体系,并不断突出强化预防保健评价指标、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社会监督评价指标,根据年终综合评价结果兑现年度绩效工资,不断加大机构激励力度,引导 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工作均衡发展。 XXXX 年 我 中心制定了 《 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绩效考核 实施方案 》 , 对 我中心工作 人员的绩效考核做出明确界定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 第 9章 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制度概述 工伤保险的理论基础 中国内地的工伤保险制度 港澳台地区的工伤保险制度 国外的工伤保险制度 社会保险学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 重点问题: 工伤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工伤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 中国内地工伤保险制度的产生、改革及发展 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工伤保险制度的现状 国外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与现状
区的医疗保险制度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医疗保障制度 台湾地区的医疗保险制度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医疗保险制度 社会保险学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 7. 5 国外的医疗保险制度介绍 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英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 新加坡的医疗保险制度 社会保险学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 关键术语 医疗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 补充医疗保 医疗服务
补偿收入损失 收入损失获得补偿必须建立在法律基础之上 暂时失去劳动能力,是指生育、疾病、一般工伤危险而言;永久失去劳动能力是指年老、死亡、严重工伤、残障等危险的后果;有劳动能力而无工可做,是指失业而言。 工资劳动者才是社会保险的对象 社会保险制度正确运行的必然结果是保证劳动力扩大再生产运行和促进社会安定 • 劳动性与社会性统一 • 国家性与强制性统一 • 补偿性与福利性统一 • 公平与效率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