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研究院渣油加氢技术的应用特点分析讲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较高 较高 较高 较高 较高 较高 低 高 高 高 高 高 在四种加氢工艺技术中 , 固定床加氢工艺技术最成熟 , 装置投资低 , 因而发展最快 ,占渣油加氢装置的 %, 这种局面仍将维持相当长的一个时期。 渣油固定床加氢装置可以加工世界上大多数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的渣油 , 主要对残炭和金属含量有严格的要求 , 而对硫含量和氮含量的要求相对不太严格。 作为补充 , 其它的渣油加氢技术也将得到一定的发展 , 特别是沸腾床技术。 内容 • 渣油加氢技术的发展应用前景 • 主要渣油加氢技术的类型和特点 • 渣油加氢技术的应用特点分析 • 几点建议 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应用特点分析 渣油加氢过程反应特点  脱可溶和不可溶固体颗粒物  脱金属反应,原油中金属沉积在催化剂上  脱残炭、沥青质、胶质等大分子多环芳烃  脱硫、脱氮反应 单一催化剂要同时完成上述功能是无法实现的,需要不同功能和品种催化剂协同作用来完成 渣油加氢催化剂研发要点 长周期运转关键 提高催化剂的脱金属容金属等杂质能力(催化剂体系要提供足够的容杂质的空间) 使沥青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入催化剂孔道内部进行反应。 固定床渣油加氢催化剂的研发思路  催化剂仍包括四大类:保护剂 、 脱金属剂 、 脱硫剂和脱残炭剂。  渣油加氢保护剂的研发:  不能反应的和快速反应的杂质能够截得下、容得下  改善物流分布  能有效转化和脱除沥青质 ( 把大沥青质分子胶团 “ 打碎 ”成较小分子胶团 ) , 利于下游的脱金属剂进一步转化沥青质 渣油加氢脱金属剂的研发:  对金属能够脱得下、容得下  高的抗积炭能力  高的沥青质转化能力 渣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发:  提高催化剂的容金属能力  进一步提高脱硫性能和脱金属及脱残炭性能 脱残炭催化剂的研发:  提高催化剂的脱残炭和脱硫性能  提高催化剂的抗积炭能力  提高催化剂抗金属污染的能力  具有超大孔容的 ‘ 毫米 微米 百纳米 ’ 三态孔保护剂体系可实现:  保护剂体系的 mm级孔道,以脱垢(包括 FeS、碳粒和机械杂质等)为主;  保护剂体系的 181。 m级孔道,以脱除适量沥青质、重金属和铁等功能为主;  保护剂体系的百纳米级孔道,进一步脱除沥青质和重金属;  保护剂体系的三种不同级别孔径的交互作用使催化剂的保护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渣油加氢保护剂的研究 高空隙率保护剂沉积颗粒物示意图 具有不同尺寸孔道保护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和活性评价结果 催化剂 微米级孔道催化剂 百纳米级孔道催化剂 20~ 30nm孔道催化剂 催化剂孔分布,% 10181。 m / / 1181。 m / / 100nm / 30nm / 10nm 沥青质转化率, %  开发高容金属量的大孔径,大孔容的渣油加氢脱金属剂。  形成大孔径的贯穿性孔道,有利于渣油中沥青质扩散到催化剂内部进行反应;  具有更多的反应表面积;  试验证明,渣油中的金属 V能够较均匀的沉积在 “ 棒 ”状催化剂颗粒内部。 “ 棒 ” 形 01234560 距中心点距离,m mV,%“球39。 形“棒”形运转后脱金属催化剂颗粒内金属 V分布 脱金属催化剂脱杂质活性对比 催化剂 参比剂 新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