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新立外商投资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道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以及其它道路设施; ( 5)依据规划用地性质,确定配建设施数量、规模、位置等; ( 6)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市政公用设施的容量、用地范围; 用地规划 用地布局 ( 1)严格控制各用地的比例,用地布局功能分区明确,功能结构清晰; ( 2)充分考虑工业区 与公用工程的 协调统一,优化用地结构,增加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 ( 3)充分考虑规划用地的分期建设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弹性和可操作性。 用地规划 工业用地 规划范围内的工业用地总面积为 公顷,占规划总用地的%,规划保留 已入驻企业现状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的规划集中体现“集中性” 和“关联性”的原则,根据整个工业区的规划结构,确定工业用地形成 “ 线形发展,网络布局 ” 的 空间 结构 , 工业 区 与 苏五路、兴于快速干道 连接 的 主干路 提供了 园区 与外界 联络 的主要交通 枢纽。 工业用地的每个地块都保持了 比较均等的区位优势。 在保证一定纵深建设的情况下,工业 用地 的 分 布 有利于 工业用地 的阶段性建设和盘锦新立外商 投资 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可持续开发。 为了 有 效利用土地,统一管线铺设,方便交通组织, 工业用地的规划 尽量采用方格式布局 , 在经济上比较容易体现公平分配的原则,即 方便了土地的 开发利用 又 有利于用地规划控制。 道路、绿化用地 园区内的绿化用地以 路边绿化隔离带为主 , 道路及 防护绿地面积为 ,占规划总用地的 20%。 规划用地构成 表 41 规划用地构成表 序号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公顷) 所占比例 (%) 1 M2 工业用地 2 S 道路用地 3 G2 防护绿地 合 计 总用地 100 100 远景用地规划建议 在 新立镇通市区 道 路(镇内的政府路) 两侧的 西部为远景用地,规划建议用地性质为一类工业用地,为农副产品 加工及其它“三产”企业进行用地予留。 道路交通规划 对外交通 工业区主要依靠苏五路、政府路( 新立 渤海 市区 )与兴于快速干道、东外环路 与工业园之间的对外交通联系道路。 道路网规划 道路交通是建设 现代化工业区的主要基础设施,以现状道路为基盘锦新立外商 投资 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础、以 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园区 主干路 为依托 ,着重对工业区道路网的规划与梳理,建立以方格网为主要特征的网络骨架,形成有效、便捷、明确的交通系统。 规划道路用地占地 ,占规划总用地的 %。 ( 1)对道路网的建设布局如下: A.根据工业园区现有道路和总体规划道路布局,确定工业区主要道路。 B.依据路网间距及道路网密度,结合主干路,均匀分布地块大小,以及网格式组团模式,规划次干路及支路,形成主次结合的道路网格局; ( 2)布局形态 以方格网为主,强调连贯性,等级性,突出 规划的主次轴线。 ( 3)道路等级 A.主干路:主干路道路红线宽为 22米, 中间 16 米机动车道,两侧各 3 米的非机动车道,慢车道外布置 20m 宽的绿化带。 B.支路:为了实现道路网具备应有的可达性,道路间距控制在 300米以下,规划 道路 红线宽度为 20 米 , 中间 16 米机动车道, 两侧各 2 米的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外布置 10m 宽的绿化带。 交通设施规划 根据用地性质,园区内原则上不设大型停车场,各企业按产业项目用地分散自行布置停车场。 为适应工业区的机动车交通量的要求,对各个地块配建停车标准规定为:工业区 个 车位 /100m2建筑面积。 绿地系统规划 盘锦新立外商 投资 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盘锦新立外商投资园区 绿地系统规划体现“点、线、面”三个层次相结合的概念,注重工业布局与绿化开放空间相衔接,形成以“绿、路”为一体的绿化网络。 园区的绿化系统主要由街头绿地和防护绿地构成 , 注重 工业园区的 生态环境 建设。 在总 体规划布局上采取绿化防护带、园区道路绿化、厂区绿化 三部分组成 总 体的绿化系统,形成块状绿化,带状绿化和点状绿化,这样,就形成了 “ 点线结合 ” 的绿化系统。 依据 工业区整体上形成组团分布, 在 用地平衡的基础上,结合园区自然特点,园区内部 企业 均匀设置 绿化空间 ,各企业绿化率可达到15%。 在道路两侧 设置 10~ 20 米 绿化带,并结合建筑布置一系列富有文化内涵的小主题园,以丰富 企业 文化底蕴。 巧妙组织绿化景观轴,道路绿化与节点相结合, 与周围形成相互交织的绿色景观轴线。 空间景观系统规划 按照创造格局清晰的工业景观秩序与视觉联系,保证空间界面的连续变化,注意内外空间的交融和渗透等景观设计原则,由标志、节点、界面、区域、视线廊道等构成的景观体系。 ( 1)景观轴线:结合工业区的道路规划网,以及工业区结构,将结构体系的“主轴线”构筑成整个工业区的景观主轴线,创造连续不断的景 观效应。 ( 2)景观节点:工业区的景观轴线上结合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布置多个景观节点,也成为每一个地块的形象代表。 ( 3)开放空间:依据服务范围、服务对象,采取不同尺度的开敞空间。 营造人性化的游憩休闲环境。 盘锦新立外商 投资 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建设开发控制 地块的划分 划分原则 地块的划分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规划控制的基础,须综合考虑现状地籍情况、所处街坊的位置、土地使用性质、新建或旧区等情况,合理划分其大小、位置。 一般遵循如下原则: (1) 以规划干道网来划分片区,片区内划分地块; (2) 片区内以用地性质差别划分 地块; (3) 结合现状地籍、土地权属、用地性质等划分地块; (4) 无需进行用地调整的已建、在建项目,单独划定地块; (5)公用工程设施、污水处理, 单独划定地块。 划分内容 根据工业区规划的总体原则和目标,结 合区域内的功能分区,有效指导规划区的建设,控制用地、空间、容量。 根据道路及用地性质,将全区分为 12 个基本地块,提出每个地块的用地性质、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层数等控制指标,对开发建设活动进行控制与引导,为 项目 建设提供依据,优化资源合理配置。 规定性指标控制 按照国家规定,地块 控制指标分为控制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两大类。 控制性指标是在下一步修建性详细规划或规划管理时必须遵照的执行指标,具体可以分为土地使用性质、开发强度、基地布置和道路交通控制4个方面的控制内容。 用地性质的控制 盘锦新立外商 投资 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深度的要求,结合本次规划用地布局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选用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 90)》的大、中、小类用地性质划分,将规划用地适度细划至小类,规划区内用地可分为 3 大类、 3 中类,共 6 类用地。 表 2 规划用地分类一览表 大 类 中 类 小 类 代码 名称 代码 名称 代码 名称 M 工业用地 M2 二类工业用地 S 道路用地 S1 道路用地 G 绿地 G2 环境防护绿地 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土地使用强度得控制主要包括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等。 ( 1)用地面积 用地面积是对地块平面大小的控制。 单位:公顷(万 m2)。 地块的划分根据规划项目的具体情况,一般不跨越支路,以用地性质、组团、现有单位和已征地单位等用地范围界线来 划分地块,并便于用地的管理和出让土地的方便。 工业用地地块一般为 — 公顷,用地可由一个单位独建,也可由几个单位合建。 ( 2)容积率 容积率是指地块总建筑面积与基地面积的比值。 单位:万 m2/ 公顷。 盘锦新立外商 投资 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容积率的确定主要综合考虑合理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环境、社会效益,涉及地块区位、建筑性质、建筑密度、高度、间距、环境景观和拆建比等。 规划对容积率作 通则性规定:工业区不小于。 ( 3)建筑密度 建筑密度是指建筑基底面积占基地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单位: %。 建筑密度指标确定主要考虑环境质量、地块区位、使用 性质、建筑高度、容积率、建筑安全、卫生间距、气候条件和地形坡度、朝向等,并结合现状。 规划对建筑密度作 通则性规定:工业区不小于 30%。 ( 4)绿地率 绿地率是指绿地面积占用地地面积的百分比。 规划对绿地率作以通则性规定: 工业区均≤ 15%。 总图 布置规定 总图布置规定主要包括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红线以及道路 出入口方位的规定。 (1) 建筑间距 工业区 内新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 其建筑间距除满足交通、防灾、视觉、卫生、工程管线布置等要求外, 应符合如下要求: A. 建筑物主立面与相邻建筑物山墙(山墙宽度 不大于 15 米)的间距,建筑物之间不小于 10米 ; B. 建筑物山墙与山墙之间的间距不小于 6 米。 临街面山墙距城市次干道道路红线不小于 8 米,距城市主干道道路红线不小于 12米。 盘锦新立外商 投资 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C. 仓库和特殊用途的建筑物,其间距按交通、消防、环保、卫生等有关规定确定。 ( 2)建筑后退红线 建筑后退红线是建筑控制线与道路红线或地块边界的距离。 单位:米 (m)。 建筑后退距离确定主要根据地块位置、使用功能和消防、日照、安全、卫生、视线等要求,与建筑高度和道路红线宽度有关。 A. 后退道路红线 基本后退: 21m 道路距离不小于 12m;区内 18m 道路后退距离不小于 10m; 15m道路不小于 8m。 B、后退绿化用地界线(绿线)不小于 5 米。 C. 后退地块边界 建筑长宽比小于 2∶ 1 时,距离 S=(系数 ) H。 建筑长宽比大于 2∶ 1 时,建筑正面 S=(系数 ) H;建筑侧面H24米时, S≥ 3~ 5 米; H24 米时, S≥ 7米。 ( 3)出入口方位 出入口方位是指街坊内或地块内机动车道与外围道路相交的出入口方位和位置,其确定主要考虑减少对外围交通干道的干扰,并合理组织引导地块内部交通。 一般情况下,每个地块设置一到两个车辆出入口。 规定出入口方位至道路 交叉口距离必须保证:主干路交叉口≥ 70米,次干路交叉口≥ 30~40 米;支路交叉口≥ 20 米。 指导性指标控制 盘锦新立外商 投资 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7 、体量、色彩、风格要求 建筑形式与风格是在分析当地自然地理、气候、社会历史、社会经济、社会习俗和居民意识的基础上,结合工业区建设发展的要求和建筑性质,对工业区建筑形式、体量、色彩、风格作以下引导: ( 1)公共建筑的建筑风格应现代、明快;建筑色彩采用浅暖色,色彩可丰富、多样,力求形成热闹、繁荣气氛。 ( 2)办公建筑色彩为暖灰色或采用暖色基调配以白色线条的色彩处理手法,体现 庄严、宁静与祥和感。 ( 3)工业建筑采用反映建筑材料的本来质感和颜色,体现明快的时代感。 建筑环境是指对建筑起烘托陪衬作用的建筑外部环境因素,如绿地、广场、广告标识、建筑小品等。 绿地对创造意境和环境气氛十分重要,不同的建筑环境对绿地的类型和布置要求也不同。 绿地可分为种植性绿地、有水面绿地和有设施绿地三种类型,并根据人在绿地中活动的空间要求,对绿地的硬地率分别进行控制。 本区建议采用现代手法,绿地铺装图案体现时代氛围,色彩可丰富。 夜景照明 照明是现代城市日益重视的 城市空间美化工程措施之一,夜景照明设计应根据功能空间的不同运用不同的照明手段。 重点照明地段是规划区中主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和人流集散空间,针对环境整体设计,在照明强度、时段以及风格上做出具体要求。 盘锦新立外商 投资 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