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县甜水乡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则,由标志、节点、界面、区域、视线廊道等构成的景观体系。 ( 1)景观轴线:结合工业区的道路规划网,以及工业区结构,将结构体系的“主轴线”构筑成整个工业区的景观主轴线,创造连续不断的景观效应。 ( 2)景观节点 :工业区的景观轴线上结合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布置多个景观节点,也成为每一个地块的形象代表。 ( 3)开放空间:依据服务范围、服务对象,采取不同尺度的开敞空间。 营造人性化的游憩休闲环境。 建设开发控制 地块的划分 划分原则 地块的划分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规划控制的基础,须综合考虑现状地籍情况、所处街坊的位置、土地使用性质、新建或旧区等情况,合理划分其大小、位置。 一般遵循如下原则: (1) 以规划干道网来划分片区,片区内划分地块; (2) 片区内以用地性质差别划分地块; (3) 结合现状地 籍、土地权属、用地性质等划分地块; (4) 无需进行用地调整的已建、在建项目,单独划定地块; (5) 公用工程设施、污水处理, 单独划定地块。 划分内容 新立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根据工业区规划的总体原则和目标,结 合区域内的功能分区,有效指导规划区的建设,控制用地、空间、容量。 根据道路及用地性质,将全区分为 10 个基本地块,提出每个地块的用地性质、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层数等控制指标,对开发建设活动进行控制与引导,为 项目 建设提供依据,优化资源合理配置。 规定性指标控制 按照国家规定,地块控制指标分为控制性指标和 引导性指标两大类。 控制性指标是在下一步修建性详细规划或规划管理时必须遵照的执行指标,具体可以分为土地使用性质、开发强度、基地布置和道路交通控制4个方面的控制内容。 用地性质的控制 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深度的要求,结合本次规划用地布局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选用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 90)》的大、中、小类用地性质划分,将规划用地适度细划至小类,规划区内用地可分为 3 大类、 3 中类,共6 类用地。 规划用地分类一览表 大 类 中 类 小 类 新立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代码 名称 代码 名称 代码 名称 M 工业用地 M2 二类工业用地 S 道路用地 S1 道路用地 G 绿地 G2 环境 防护绿地 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土地使用强度得控制主要包括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等。 ( 1)用地面积 用地面积是对地块平面大小的控制。 单位:公顷(万平方米)。 地块的划分根据规划项目的具体情况,一般不跨越支路,以用地性质、组团、现有单位和已征地单位等用地范围界线来划分地块,并便于用地的管理和出让土地的方便。 工 业用地地块一般为 — 公顷,用地可由一个单位独建,也可由几个单位合建。 ( 2)容积率 容积率是指地块总建筑面积与基地面积的比值。 单位:万平方米 / 公顷。 容积率的确定主要综合考虑合理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环境、社会效益,涉及地块区位、建筑性质、建筑密度、高度、间距、环境景观和拆建比等。 新立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规划对容积率作以下通则性规定: 工业区不小于。 ( 3)建筑密度 建筑密度是指建筑基底面积占基地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单位: %。 建筑密度指标确定主要考虑环境质量、地块区位、使用性质、建筑高度、容积率、建筑安全、卫生 间距、气候条件和地形坡度、朝向等,并结合现状。 规划对建筑密度作以下通则性规定: 工业区不小于 30%。 ( 4)绿地率 绿地率是指绿地面积占用地地面积的百分比。 规划对绿地率作以 通则性规定: 工业区均≤ 15%。 总图 布置规定 总图布置规定主要包括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红线以及道路 出入口方位的规定。 (1) 建筑间距 工业区 内新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 其建筑间距除满足交通、防灾、视觉、卫生、工程管线布置等要求外, 应符合如下要求: A. 建筑物主立面与相邻建筑物山墙(山墙宽度不大于 15米)的间距,建筑物之间 不小于 10米 ; B. 建筑物山墙与山墙之间的间距不小于 6 米。 临街面山墙新立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距城市次干道道路红线不小于 8 米,距城市主干道道路红线不小于 12米。 C. 仓库和特殊用途的建筑物,其间距按交通、消防、环保、卫生等有关规定确定。 ( 2)建筑后退红线 建筑后退红线是建筑控制线与道路红线或地块边界的距离。 单位:米 (m)。 建筑后退距离确定主要根据地块位置、使用功能和消防、日照、安全、卫生、视线等要求,与建筑高度和道路红线宽度有关。 A. 后退道路红线 基本后退: 21m 道路距离不小于 12m;区内 18m 道路后退距离不小于 10m; 15m道路不小于 8m。 B、后退绿化用地界线(绿线)不小于 5 米。 C. 后退地块边界 建筑长宽比小于 2∶ 1 时,距离 S=(系数 ) H。 建筑长宽比大于 2∶ 1 时,建筑正面 S=(系数 ) H;建筑侧面 H24米时, S≥ 3~ 5 米; H24米时, S≥ 7 米。 ( 3)出入口方位 出入口方位是指街坊内或地块内机动车道与外围道路相交的出入口方位和位置,其确定主要考虑减少对外围交通干道的干扰,并合理组织引导地块内部交通。 一般情况下,每个地块设置一到两个车辆出入口。 新立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7 规定出入口方位至道路交叉口距离必须保证:主干路交叉口≥ 70 米,次干路交叉口≥ 30~40 米;支路交叉口≥ 20 米。 指导性指标控制 、体量、色彩、风格要求 建筑形式与风格是在分析当地自然地理、气候、社会历史、社会经济、社会习俗和居民意识的基础上,结合工业区建设发展的要求和建筑性质,对工业区建筑形式、体量、色彩、风格作以下引导: ( 1)公共建筑的建筑风格应现代、明快;建筑色彩采用浅暖色,色彩可丰富、多样,力求形成热闹、繁荣气氛。 ( 2)办公建筑色彩为暖灰色或采用暖色基调配以白色线条的色彩处理手法,体现庄严、宁静与祥和感。 ( 3)工业 建筑采用反映建筑材料的本来质感和颜色,体现明快的时代感。 建筑环境是指对建筑起烘托陪衬作用的建筑外部环境因素,如绿地、广场、广告标识、建筑小品等。 绿地对创造意境和环境气氛十分重要,不同的建筑环境对绿地的类型和布置要求也不同。 绿地可分为种植性绿地、有水面绿地和有设施绿地三种类型,并根据人在绿地中活动的空间要求,对绿地的硬地率分别进行控制。 本区建议采用现代手法,绿地铺装图案体现时代氛围,色彩可丰富。 新立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8 夜景照明 照明是现代城市日益重视的城市空间美化工程措施之一,夜景照 明设计应根据功能空间的不同运用不同的照明手段。 重点照明地段是规划区中主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和人流集散空间,针对环境整体设计,在照明强度、时段以及风格上做出具体要求。 标识系统 标识是 工业 规划区的一个重要的功能特点,因此一套明确的标识 在本区中显得很重要。 指示系统应设计简洁、易识。 标识包括建筑标志系统、设施标志系统、机动车路标系统和步行道标志系统,要充分体现城市环境对人的尊重和关怀。 市政工程规划 排水工程规划 规划依据与排水体制 1.规划依据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规范( GB50318— 2020)》 规划区规划标高及用地布局要求 《甜水乡总体规划》 2.排水体制 由于本工业区对进驻企业有严格的要求,企业的工业污水自行进行初步处理后,统一排入本工业园的污水处理厂,因此,该工业区 采取 雨 水、 污 水分流排放 体制。 新立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9 污水工程 园区内工业污水的排放率不超过用水量的 10%,污水最大排放量为 m3/d。 工业污水经 污水管线排 入污水处理厂。 雨水工程 1.雨水量计算采用盘锦市暴雨强度公式: ( 1+ ) q= —— ————————— (t+)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公式 : Q=φ q F 式中:重现期 (年 ) P= 1, 集水时间 (分钟 ) t 径流系数 φ= , 汇水面积 (公顷 ) F 2.系统布置 雨水管 道沿 道路布置 坡度≥ 1‰ ,由各主干路布置雨水干管汇集各汇水面积的雨水,根据该区地形高差,设置雨水排放口,最终排入就近水体,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管。 电力工程 规划依据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50293— 1999)》 新立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30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甜水乡总体规划》 用电负荷 该工业区规划用电总负荷 ,考虑同时系数 ,应为(详见表)。 工业区 用电负荷预测表 用地名称 建筑面积(万 ㎡ ) 综合用电指标 : W/㎡ 用电量 (MW) 工业建筑 20 道路广场 10 小 计 乘同时系数 园区 有一条 10 千伏电力线,为本园区提供用电需求。 园区内规划 10kV/ 箱变 2 座为园区企业供电。 该区内电力线以地埋方式敷设。 道路广 场照明 道路照明应符合 :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 道路照明设计应根据道路性质、夜间人流车辆集散活动频率 、路面铺装材料以及绿化布置等情况,分别采用双侧对称布灯、周边式布灯等常规照明或高杆灯照明。 广场通道、出入口与人群集中活动区的照明水平及均匀度应略高于与其衔接的道路。 新立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31 电讯工程 规划依据 有关城镇电讯工程规划设计的标准、规范 规划区现状及规划用地布局要求 《甜水乡总体规划》 话机 容量 考虑本区域为工业区,商业及行政办公单位较少的特点 ,测算总装机容量为 800门。 工业区电信容量预测表 用地名称 建筑面积: 万 ㎡ 1 部电话 /500 ㎡ 电话容量 : 万门 工业建筑 500 小 计 通讯系统布置 1.由 盘山县电讯支局胡甜线引入 通讯系统,利用 盘山县 电讯支局 长话交换设备、无线寻呼、移动电话设备、数据交换设备和宽带网 等,完全可以满足该工业区的需要。 2.平行的道路宜隔街敷设管道,以减少工程造价。 3.为提高主干电缆的利用率,一律采用交接配线方式。 网络设施建设 结合主要道路沿 线网络用户较多的特点,规划拟采用光纤宽带接入方式建设。 接入点原则上设置在较大规模的公共建筑、办公楼内,光纤进楼、宽带入户。 新立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32 有线电视设施 结合本地区规划,规划区内配置完善的有线电视系统,由县电视台统一建设、维护。 原则上,各级有线电视线路均应与电信管线同路由敷设。 项目 实施管理 项目 实施的必要管理机制 项目 管理关系到 项目建设和实施的进度和质量, 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和可操作性。 必须坚定的执行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完善管理机制: 健全的法律保障体制 通过 法定程序,确立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的法律地位,以严格依法行政强化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律效力,以各级规划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与责任保障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效实施,以严格的规划实施监督检查规范建设开发与土地使用。 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 成立园区管理机构,负责园区的招商引资、项目 管理、园区管理 工作, 以保障本项目 的顺利实施。 有效的企业运行机制 ( 1)保障机制 为进驻园区的企业建立各项服务保障机制,以满足园区进驻企业 的 审批 服务、 物流信息服务 、 物业管理服务,健康有序地促进 企业发展。 新立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盘山县甜水乡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