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排队系统设计_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修道院安装了一台起重机,与之前不同只是该机器是利用驴作为动力,载荷是由绕在一个大滚筒上的绳子进行起吊。 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近代直到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大概在 1800 年,煤矿厂才能利用起重机把矿井中的煤输送上来。 很多年来人们制造过各种类型的升降梯,它们所有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只要起吊绳突然断开,升降梯便很快地下降到底层。 直到 1854 年奥的斯设计了自动制动器:在升降梯的顶部平台上安装了一个货车用的弹簧与升降梯井道两侧的导轨及一个制动杆相连结,货车弹簧连结与起吊绳,这样仅是靠起重顶部平台的重量就可以拉开弹簧,避免 它与制动杆接触。 如果绳子突然断裂,货车弹簧会将拉力变弱,两端立刻和制动杆咬合,即而将平台牢固地原地固定免继续下坠。 “安全的升降梯 ”就这样发明成功了。 一时间,奥的斯成了众人关注的中心。 第一台升降机并非奥的斯的发明,但他是第一台 “安全 ”升降梯的发明者。 “安全 ”这一概念不仅开创了升降梯的工业发展,而且也为那些想建造更高层建筑物以增加更多可利用空间的设计们打开了途径。 xx 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 绪论 10 电梯在今后的发展可能将主要呈现为以下趋势 : (1)超高速电梯。 (2)大型超载重电梯用导轨。 (3)新型自动扶梯导轨。 (4)无机房电梯导轨。 此外 ,人们要求电梯噪声低、节能、电磁兼容性强、建筑物协调长寿命、采用绿色装潢材料等,甚至在大楼顶部的机房利用太阳能作为电梯驱动补充能源等等,而这些都会对电梯导轨的运行技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电梯的主要参数及规格尺寸 电梯的主要参数 (1)额定载重量 (kg):制造和设计规定的电梯载重量。 (2)轿厢尺寸 (mm):宽 深 高。 (3)轿厢形式:有单或双面开门及其它特殊要求等,以及对轿顶、轿底、轿壁的处理,颜色的选择,对电风扇、电话的要求等。 (4)轿门形式:有封闭式中分门、栅栏门、封闭式双拆中分门、封 闭式双拆门等。 (5)开门宽度 (mm): (净宽度 )厅门和轿厢门全部开启时。 (6)开门方向:人在厅外面对厅门,门往右边开启就是右开门,往左开启就是左开门,从中间往两边开启就是中开门;、 (7)曳引方式:全绕 1: 1吊索法,钢丝运行速度和轿厢运行速度相等。 常用的有半绕 1: 1吊索法,钢丝的运行速度是轿厢运行速度的两倍。 半绕 2: 1吊索法,钢丝运行速度和轿厢运行速度相等。 (8)额定速度 (m/s): (电梯的速度 )设计和制造所规定的。 (9)电气控制系统:包括拖动系统形式,控制方式等。 如轿内按钮控制或直流电机拖动,集选 控制,交流电机拖动等。 (10)井道尺寸 (mm):宽 深。 我国有关标准对电梯主要参数和规格尺寸的规定 为了加强对电梯产品的管理,提高电梯产品的使用效果,国家曾于 1974年颁xx 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 绪论 11 布了 JBI4357 JBI8167 JB/Z11074等一批电梯产品的部标准。 根据电梯的主要参数是电梯制造厂制造和设计出电梯。 电梯选用时,必须根据电梯的载运对象,安装使用地点等,按国家标准,正确选择有关尺寸与参数和电梯的类别,并根据这些规格尺寸与参数,建造和设计安装电梯。 xx 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 电梯的基本结构及控制原理 12 2 电梯的基本结构及控制原理 电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机电一体化的设备,一台完整的电梯主要由成土建部分,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组成。 电梯土建的基本结构 土建部分大致由机房,井道,底坑组成。 (1)电梯机房:通常电梯机房设在建筑物的顶楼,机房内没厢控制柜,电梯曳引主机,导向轮,防止电梯超速的限速器,电梯的总电源盒等部件。 (2)电梯井道:是在机房曳引机的上方是贯穿于建筑物通体高度的方形直通道空间,井道侧壁上安装有坚直的导轨,作为引导轿厢、对重运动提供空间。 (3)底坑:井道的底部平面低于建筑物的最 低层的地面,主在用于安装电梯轿厢,对重缓冲器,以便在轿厢冲顶、蹲低有缓冲的空间起减速缓冲作用。 电梯的机械基本结构 机械部分主要有曳引主机,导向轮,曳引钢丝绳 绳头,限速器 安全钳,导轨 导靴,电梯轿厢,开关门连杆装置,层门 门锁,缓冲器等部件。 (1)曳引机: 是电梯轿厢升降的主拖动机械,它由电动机、制动器、减速箱 (无齿轮曳引机没有减速箱 )、曳引轮、和底座等组成。 (2)曳引钢丝绳: 电 梯 用 曳引 钢 丝绳 常 采用 电 梯专 用 西 鲁式 钢 丝绳 (6X19S+NF 或8X19S+NF), (3)导向轮: 导向轮用于半 绕时,俗称过桥轮,用于全绕式时,称为抗绳轮。 导向轮是用来调整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包角大小,与及调整轿厢与对重的相对位置。 (4)限速器 安全钳: 限速器 安全钳装置由限速器、限速钢丝绳、安全钳、底坑张紧轮四部分组xx 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 电梯的基本结构及控制原理 13 成。 电梯中限速器与安全钳成对出现和使用,它们是电梯中最重要的一道安全保护装 置。 其作用有:电梯由于超速、打滑、断绳、控制制失控等原因,起到了安全保护作用。 (5)导轨 导靴 导轨和导靴是电梯轿厢和对重导向部分。 电梯导轨材料多采用普通碳素钢A3F 轧钢,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韧性,在受到强烈冲击时不致发生 断裂。 导靴是轿厢与对重沿着导轨上下移动的导向装置。 (6)电梯轿厢 电梯轿厢是电梯中装乘客或货物的金属结体。 它由轿厢架、轿厢壁、轿厢底、轿厢顶、轿门等到几部分组成。 由上下四组导靴向沿导轨作垂直升降运动,完成垂直运输任务。 常用电梯轿厢内部净高和使用者正常出入门口净高一样,应不小于 2 米,宽度和深度由电梯的实际载重量而定。 (7)开门机及开关门机构 自动开门装在轿顶靠近轿门处,由电动机通过减速装置 (齿轮传动或蜗轮传动或带齿胶带传动 )带动曲柄杆机构去开、关门。 (8)层门 层门是电梯在各楼层的停站,也是供乘客或货 物进出电梯轿厢通向各层大厅出入口,又称为厅门。 层门由门框、门板、门头架、吊门滚轮、层门地坎和门联锁等组成。 门框又由门楣 (门导轨或门上坎 )、左右立柱组成。 (9)对重装置 对重装置的作用,是以其自重量去平衡轿厢侧所悬挂的重量。 它的作用有: (1) 减少电梯曳引机的输出功率; (2) 减少曳引轮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曳引力,延长钢丝绳寿命; (3) 如果电梯在 “冲顶 ”或 “蹲底 ”时,使电梯失去曳引条件,避免冲击并井道顶部; (4) 使电梯的提升高度不像强制式驱动那样受到限制。 电梯电气系统的基本结构 电梯电 气系统有两大系统组成:电梯的拖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xx 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 电梯的基本结构及控制原理 14 电梯的拖动系统 目前,常用的电梯拖动大多为交流拖动。 交流调速的方法很多,大电梯领域里应用较为广泛的有交流变极调速、交流调压调速、交流变压变频调速。 (1)交流变极调速 据异步电动机的同步转速为即旋转磁场的转速为: pfn /60 10 ,当改变定子绕组的极对数时,就能够让同步转速改变,以此调节电机转速。 为了能够达到变极调节调速,调速也可以通过绕组的接法实现,变极调速适用于 载货电梯。 能够安装两组独立的绕组,构成不一样的极对数。 (2)交流调压调速 异步电动机轴转速为 : )1(/60 1 spfn ,改变转差率 s 时,也能够起到调节电动机转速的目的,这些转差功率消耗在转子电路上,降低了工作效率 ,使转子发热。 (3)变频调速 由 pfn /60 10 可知 ,通过改变电源频率来实现调速的方法,可以得到很大的调速范围及很好的机械性。 变频调速主回路由三相交流输入、变频调速驱动、曳引机和制动单元构成 .三 相电源 R、 S、 T 经接线端子进入变频器为其主回路和控制回路供电,输出端为两相电接电动机的快速绕组,外接制动单元减少了制动时间,加快制动过程。 旋转编码器用来检测电梯的运行方向和运行速度,变频器将内部的给定速度与变频器实际速度相比较,从而调节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使电梯的实际速度跟随变频器内部的给定速度,达到调节电梯速度的目的。 图 变频调速曲线图 xx 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 电梯的基本结构及控制原理 15 电梯的控制系统 电梯的控制系统大致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开关门按控制、轿内指令登记与消号、厅外召唤登记与消号、定向选层线路 、启动线路、减速平层线路、检修运行线路、消防运行线路、主控回路等。 这几部分共同构成电梯的控制系统,实现电梯的登记、开关门、启动、运行、减速、平层等各种功能。 电梯控制系统的原理与要求 电梯每层的楼厅外均设有按钮召唤电梯;电梯外部设有按钮以便乘客选择要到达的楼层,电梯内部设有开关门按钮,方便乘客进出电梯。 电梯工作中控制装置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当前电梯运行状态和对各种呼梯信号进行综合分析,再进行下一个工作状态的分析。 为了实现电梯群自动控制,要求控制装置系统具有自动开关门,顺向截梯,反向保号,手动开关门, 自动定向,停梯销号,自动报警和外呼指令记忆等。 xx 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 电梯的机械系统 16 3 电梯的机械系统 电梯由机械、电气两大系统组成。 电梯的机械系统主要有曳引系统、轿厢、对重系统、门系统、导向系统及机械安全保护系统等组成。 曳引系统 曳引系统曳引机、曳引轮、导向轮、曳引钢丝绳及反绳轮等组成。 (1)曳引机 曳引机是电梯的主要拖动机械,其作用是产生并传送动力,驱动轿厢和对重上下运行。 分为有齿轮曳引机和无齿轮曳引机。 无齿轮曳引机,一般以调速性能良好的直流电动机作为动力,由于没有机械减速机构,其传动效率高 ,噪声小,传动平稳,结构简单,用于速度大于 2m/s的高速和超高速电梯上。 有齿轮曳引机多用于速度小于 2m/s 的各种电梯上,为减小运行噪声和提高平稳性,一般采用蜗杆副作减速传动装置。 这种曳引机主要由曳引机电动机、制动器及减速器等组成。 (2)曳引轮 曳引轮是挂曳引钢丝绳的轮子,通过曳引轮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产生曳引力带动轿厢与对重垂直运行。 曳引轮装在减速器中的涡轮轴上,若是无齿轮曳引机,装在制动器为侧,与电动机轴。 制动器轴在同一轴线上。 为了提高曳引力并防止磨损打滑,在曳引轮上加工有曳引绳槽,曳引钢丝绳就位于 绳槽内。 要求曳引轮强度大、耐磨损、耐冲击。 包角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为了减少曳引绳的弯曲能力,增加使用寿命,一般希望曳引轮越大越好,但过大会使体积增大,减速器速增大,因此应大小适宜一般要求大于钢丝绳直径40 倍。 (3)导向轮 导向轮安装在曳引机架上或承重梁上,使轿厢与对重保持最佳相对位置,以避免两者在运行中发生相互碰撞。 (4)曳引钢。电梯的排队系统设计_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