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装调试维护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支承木方对重导轨样板18 应在 10kg以上,并随井道的增高而增加线坠的重量;通过 观察下样板上落线点与样线的重合情况得到偏差值。 d. 样板架与井道墙间允许误差为 1mm。 并排井道电梯的出入口: 当所安装的电梯是并排井道时,(层门在平面时)要求出入口样线在一水平面上的投影其直线误差必须要小于 1mm。 如图所示。 井道尺寸检查 当样板固定后,参照电梯井道平面图检查井道内尺寸是否能满足电梯部件的安装要求,并作记录;若发生井道墙与部件碰撞时,而样板无法调正时,就应该及时向甲方或有关部门反映,以早定下解决方案。 导轨支架安装: 导轨支架是导轨的支承件,要求每 间距架设导轨支架。 导轨支架的安装有两种方法: a. 膨胀螺栓固定:用膨胀螺栓将托码紧固在井道墙上,每个托码至少应有两支螺栓,把支架焊固于托码上。 这种方法用于水泥井道(混凝土结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 aa<1mma19 b. 穿墙钉预埋铁固定 电梯井道为砖结构时,禁止使用膨胀螺栓时,则使用穿墙钉或预埋铁,将托码焊接在穿墙钉或预埋件上。 方法同 a。 c. 钢架结构焊固方法: 当井道为钢结构时,所利用井道本身钢梁固定导轨支架其施工方法与 a相同,(托码、支架施工如图所示)。 d. 导轨支架定位及安装: ( 1)先把导轨支架的撑脚对样线定位。 ( 2)导轨支架与导轨底的接触面应平行于其对应的样线所确定的平面,其平行误差数值应在 以内。 图中 C C C C4 的数值相差在 以内,如图示。 ( 3)导轨支架与导轨底的接触面与样线的距离,应控制在 13mm之间不得超标。 ( 4)导轨支架与连接导轨用的孔应中线对准相应样线,其偏差应在 1mm以内。 如图所示。 ( 5)导轨支架应在安装完成后,对所有焊缝作除锈除焊渣工作, 导轨支架的尺寸及公差要求: 导轨支架与托码均 匀为工厂制造,经检验合格的工件。 但在安装时,除按 项描述的工序施工外,仍要注意以下公差及尺寸要求: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固定支架,支架撑脚不能大于 400mm ,否则应特制aa≤1mm20 导轨支架或修改井道。 导轨支架的水平误差不能大于 5mm。 如图所示: 导轨安装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 1)折除底坑处棚架横杆,以免防碍导轨进入。 ( 2)正确地架设起重用的定滑轮。 若使用开口钩定滑轮,必须将钩缠紧,防止脱钩。 ( 3)搬运吊装导轨时,应注意避免造成导轨弯曲。 ( 4)吊装用的定滑轮不得悬挂上支架上,应以支板作为受力点,以免发生事故。 ( 5)清洁导轨上连接端面及连接板表面。 ( 6)吊装导轨用的卷扬机应正确使用:卷扬机面正对门口,且固定牢固,以保证承受 1T 以上水平拉力;定滑轮必须固定在井道壁和支撑机房的楼板上。 导轨的吊装 导轨现场堆放搬运、吊装、应注意保护,以免造成导轨扭曲和损伤。 ( 1)吊装导轨必须由下而上安装。 ( 2)最下的导轨必须牢实着地。 ( 3)用棉纱擦干净导轨的舌和槽。 ( 4)利用导连接板的孔洞将导轨吊升。 如图所示 21 ( 5)每 导轨连接处、舌、槽应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导轨与导轨连接板的锁紧螺栓装上平垫、弹垫旋紧略有余量,待导轨校正后再行收紧。 ( 6)用规定规格的导轨压码将导轨固紧在支架之上。 ( 7)井道最顶的导轨按所要实际尺寸,用切割机切断,勿用气割。 并固定在导轨支架之上。 如图所示 导轨的调校 在调校导轨时,利用校轨尺及样线调校导轨与导轨连接处,以及调校导轨与导轨的支架连接处。 由于导轨架设的精度,直接影响电梯运行的好坏,因而在调校导轨时,必须严格按照尺寸用公差要求进行。 导轨的 尺寸及公差要求: ( 1)导轨的纵向垂直误码率差为177。 见图 1 ( 2)导轨的中心线误差为177。 ( 3)导轨对的平行度误差不大于 ,允许轨距误差不大于 1mm。 见图 3 ( 4)导轨接头的修光长度为 250300mm。 见图 4 ( 5)导轨接头对的台阶公差不大于。 见图 4 ( 6)使用导轨调正垫片时必须把开口向下安装。 见图 5 ( 7)使用单边垫片时要把垫片点焊在导轨支架上,压码支点与导轨边缘22 小于 2mm,使用垫片超过五件或超过 5mm(厚)时,须将垫片焊在支架上。 ( 8)导轨压码的安装要求见图 图 7 23 校轨尺的使用: 校轨尺是检查和调整导轨的专用工具,在使用前需先将校轨尺调整准确,以保证导轨调校的精确度。 a. 将校轨尺固定在外径 (即英制 3/4 水管)上,用卷尺检查 L 之尺寸,对轿厢导轨的校轨尺 L 应为标准尺寸减 1mm,对对重导轨校轨尺, L应为标准尺寸减 2mm。 b. 如图 ,试用一条紧的细线检测两指针与导轨接触部分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两指针同指正基准点时,若指针与基准点有偏差,可在图 中的 A 方向 通过垫片调整使指针正基准点。 c. 校核样尺使对应平面的平行度误差在。 把校轨尺夹在台钳上,然后参照图 ,测量两把样尺的 B 面的垂直度误差均在 以内。 d. 为保证样尺与水管的固定牢靠,样尺调整好后,把样尺座和水管用点焊固定,点焊点数为每边两点。 e. 点焊后重新复核。 f. 校轨尺的制造参见图 及。 24 25 技术要求 1. A是尺寸为 10mm 宽一段平面,该平面通过黑皮得到,且作为第一道工序。 2. φ 6 孔最后工序用 3级铰刀铰制。 3. 三个标记 a、 b、 c 打冲子得到。 4. 该校轨尺座是校轨尺的右边,左边座要求对称按尺寸造。 5. “ +”、“ ”号用冲子打数点表示出来。 26 技术要求 1. 要求基准刻度线的刻划深度为 1mm,长度 7mm,宽度 1mm。 2. 削划线涂黑漆。 3. “ +”“ ”号可用冲子打数点标出来。 技术要求 1. 要求基准刻度线刻划深度为 1mm,长度为 7mm。 2. 刻度线涂黑漆。 3. “ +”、“ ”号可用冲子打数点标出来。 地坎的安装:(厅门地坎) ( 1)在地坎正面划出出入口门宽及中线。 见图 1 ( 2)根据样线和地坎上的门宽划线并用水泥把地坎固定在适当位置。 见图 2 ( 3)地坎水平误差不超过 1mm。 ( 4)地坎应高于层楼地面装饰面 25mm。 见图 2 ( 5)地坎中心偏差允许在 1mm 以内。 见图 3 ( 6)层门地坎与地坎间距除满足图 4。 C、 D的要求外还应满足 CD≤ 1mm。 ( 7)当井道无牛脚,可用 14槽钢轨 75 角钢造牛脚其托架在 1m 之内,每条地坎不少于 34 个托架。 见图 5 27 厅门门套(框)安装: ( 1)检查厅门预埋钢筋的位置是否按电梯图要求预留。 见图 1 ( 2)接下来安装门套(框)部件。 ( 3)把门框立柱与地坎连接。 ( 4)把门框临时点焊在预留钢筋上。 见图 2 ( 5)使用水平尺或吊线检查门框的垂直度,保证误差在 1mm之内然后把门框焊接牢固。 ( 6)若现场门洞没有留预埋钢筋时,水泥墙用 M12 膨胀螺栓,砖墙使用穿墙钉。 固定钢板图 1图 2门立柱固定钢板28 厅门门头的安装: 厅门门头的安装包括了托架安装及厅门、门导轨的调整。 由 于厅门托架与厅门门轨是整套部件。 所以在安装托架时必须严格按尺寸公差进行施工。 以免造成厅门运作不流畅或出现其它问题。 ( 1)使用 M12 膨胀螺栓把托架固定在井道墙上。 ( 2)使用垫片来调整横梁与托架,使其间下挠性变形不超过 1mm,并把垫片点焊固定。 见图示 ( 3)调整横梁与托架后,门轨的垂直度误差应保证在。 厅门门扇的安装: ( 1)按装配图吊挂门扇,并按所须加入适量垫片。 ( 2)厅门垂直度允许误差为177。 1mm 以内,厅门与地坎面的间隙应为 6177。 2mm。 见图 1 ( 3)门扇与 门扇平面参差不能超过 1mm图 3。 ( 4)厅门立柱与门扇的间隙为 35mm 图 2。 ( 5)挡轮与门挂间距不大于 图 4。 ( 6)门扇索引阻力不大于 300 牛顿。 29 厅门门锁的安装 将轿厢门关闭,从门刀顶放一根铅线至轿厢门地坎上,然后轿厢门地坎上刻出门刀宽度线(图 1)电梯慢车运行根据门刀宽度刻线位置,安装各层门门锁,调正门锁位置满足图 2之要求。 3. 机房机械的安装: 机房设备及预留洞孔位置测定。 预留孔洞必须按提供的图纸预留孔尺寸预留,若发 现预留孔与图纸尺寸不符须通知甲方或土建单位修改,以免影响工程进度,在确定设备及安装预留孔位置时,须利用井道内的样板。 用吊垂线的方法引至机房样板上。 曳引机承重梁安装: ( 1)承重梁必须确实地架设在承重横梁或井道之上。 ( 2)承重梁必须离开机房楼板 50mm见图 1。 ( 3)先把 10 钢板固定于适当位置然后把承重梁焊接在钢板上。 见图 2 ( 4)承重梁端头埋入深度必须符合图 3要求。 图 3 ( 5)承重梁校正后其两端须用角钢焊接牢固。 30 ( 6)承重梁的公差要求: 梁 与梁平行度误差不超过 1/1000。 梁的水平误差不超过。 梁的垂直误差在 1mm 以内。 主机安装完毕后,承重梁两端必须加 200混凝土墩。 曳引机机座安装 当承重梁安装完毕后,利用机房预留吊钩把机座吊装在承重梁上,起吊前把防震胶以螺栓固定于机座四角。 使用压码把防震胶固定在承得梁上。 见图 图 1机房楼板图 3 图 4承重梁≥75mm机架承重梁图 2机房楼板焊固钢板以膨胀螺栓固定焊固承重梁31 曳引机的安装: ( 1)利用机房预留吊钩把曳引机吊至搁机架上,并把曳引机与机座的连接螺栓穿进连接孔中,初步校正曳引机后紧固螺栓。 ( 2)在起吊曳引机时,必须使曳引机的重量 由其底盘支承,严禁在吊起时由曳引轮、马达、减速箱或吊环承受主要起吊力。 ( 3)按图 2所示调整曳引轮前后位置偏差。 ( 4)曳引轮水平偏差在 以内。 ( 5)参照图 2调整曳引轮的垂直度在177。 以内,由于承重梁的挠性,曳引机挂重后曳引轮垂直误差减少。 曳引机导向轮的安装: ( 1)导向轮是用“ U”型螺栓安装于机座上,在导向轮轮轴与承重梁面加垫片调整导向轮至适当位置。 ( 2)参照图 1 调整导向轮前后左右偏差。 32 ( 3)导向轮、曳引轮两端平面的平行度误差在 1mm 以内 ( 4)导向轮 垂直度不超过177。 限速器的安装 ( 1)用膨胀螺栓把限速器固定在机房预留孔位置上。 ( 2)用螺栓把限速器与底座连接起来,调整限速器的垂直误差在 以内。 4. 井道底坑机械安装: 缓冲器的安装: 缓冲器的安装位置及高度是根据厂方的井道平面尺寸来确定。 缓冲器中心距离轿厢碰板中心距离不得超过 20mm(见图 1) 把缓冲器用螺栓固定于其座上(见图 2) 在安装工序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