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导率法测地沟油之测定条件探索(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0 30 40 50 60 电导率 us/cm 知定量( 120ran/min),搅拌时间为已知定量( 120s),乳化温度为变量,探索在不同乳化温度下食用油的电导 率,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所需的最佳乳化温度条件。 取 五份 食用油于五个烧杯中 , 加入 Span8010ml,加入 40ml 去离子水 配制成水油比为 4:1 油水混合物, 分别在水浴锅中加热溶液到 20℃、 30℃、40℃、 50℃、 60℃。 以搅拌转速 120 转每分,搅拌 60s,静置 10min, 分层,取下层水相, 测定萃取水相的电导 图一 乳化温度 — 电导率曲线 根据实验数据,实验得出最佳乳化温度可为室温。 结果分析;在室温下,乳化相当充分,而乳化温 度越高,电导率越大。 结合温度升高对电离因素的影响,温度越高越电离,所以温度越高,实验误差越大故选择室温为适宜的乳化温度条件。 乳化时间的选择 假设水油比为已知定量( 4: 1),搅拌强度为已知定量( 120ran/min),乳化温度为已知定量(室温),乳化时间为变量,探索在不同乳化时间下食用油的电导率,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所需的最佳乳化时间条件。 取 五份 食用油于五个烧杯中 , 加入 Span80,10ml,加入 40ml 去离子水 配制成水油比为 4:1 油水混合物, 在室温条件下。 以搅拌转速 120 转每分 ,分别搅拌 40s、 60s、 80s、 100s、120s。 搅拌后静置 10min,分层,取下层水相, 测定萃取水相的电导率。 得出实乳化温度—电导率曲线232425260 10 20 30 40 50 60 70乳化温度℃电导率us/cm 12 验结果,作时间 —— 电导率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结合试验室实际允许的条件选定最佳乳化时间。 表四 乳化时间与电导率的关系 乳化时间 s 40 60 80 100 120 电导率 us/cm 图二 乳化时间 — 电导率曲线 根据实验数据,实验得出适宜乳化时间为 120s。 结果分析:乳化时间为120s 时,乳化充分,实验结果比较明显,乳化时间过长,可能引起乳化剂进行化学反应。 乳化搅拌强度的选择 假设水油比为已知定量( 4: 1),乳化温度为已知定量(室温),乳化时间为已知定量( 120s),探索在不同乳化搅拌强度下食用油的电导率,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所需的最佳乳化搅拌强度条件。 取 五份 食用油于五个烧杯中 ,加入 Span80,10ml,加入 40ml 去离子水 配制成水油比为 4:1 油水混合物, 在室乳化时间—电导率曲线051015202530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乳化时间s电导率us/cm 13 温条件下。 分别以搅拌转速 20 转、 40 转、 60 转、 80 转、 100 转每分的转速进行搅拌,搅拌 120s 后静置 10min,分层,取下层水相, 测定萃取水相的电导率。 得出实验结果,作转速 —— 电导率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结合试验室实际允许的条件选定最佳乳化所需转速。 表五 乳化搅拌速率与电导率的关系 搅拌转速 rad/min 20 40 60 80 100 120 电导率 us/cm 图三 搅拌速率 — 电导率曲线 根据实验数据可 知,油水混合物的 搅拌强度 对萃取水的电导率影响较小,随着 搅拌强度 的增大,混合程度加强,萃取水的电导率逐渐增大,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萃取水的电 导率趋于平衡,所以选择搅拌速率 120rad/min 为适宜搅拌强度。 搅拌速递—电导率曲线051015202530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搅拌速率rad /mi n电导率us/cm 14 乳化水油比的选择 假设搅拌强度为已知定量( 120ran/min),乳化温度为已知定量(室温),乳化 时间为已知定量( 120s),探索在不同乳化水油比条件下食用油的电导率,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所需的最佳乳化水油比条件。 取 五份 食用油于五个烧杯中 , 加入 Span80,10ml 分别加入纯化水 20ml、 30ml、 40ml、 50ml、 60ml、0ml 在室温条件下。 以搅拌转速 120 转每分,搅拌 120s。 搅拌后静置 10min,分层,取下层水相, 测定萃取水相的电导率。 对于未加水的一组直接测量。 表六 乳化水油比与电导率的关系 水 油 比 2:1 3:1 4:1 5:1 6:1 不加水 电导率 us/cm 图四 乳化水油比 — 电导率曲线 根据实验数据,实验得出最佳乳化水油比为 4: 1。 结果分析:水油比为 4:1时,实验结果较明显,水油比不足 4:1 时,混合溶液量不足,不便于测量。 直接测量油相,电导率极低,实验现象不明显。 实验结论 乳化水油比—电导率曲线051015202530350 1 2 3 4 5 6 7水油比电导率us/cm 15 根据实验对电导率法测量食用油 中,乳化温度条件的选择、乳化时间条件的选择、乳化搅拌速度条件的选择、乳化水油比条件的选择,的探讨得出实验条件为:在电导率法测定地沟油中实验条件应为试验时乳化温度条件室温,乳化时间为 120s,乳化搅拌转速 120rad/min,乳化水油比为 4: 1. 准备地沟油提炼材料 准备实验器材 粗滤布、分液漏斗、真空抽滤器(型号: 1011,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 )、搅拌装置、电磁炉(型号: DFП,江苏省金坛市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型号: FA1104N,上海民 桥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烧杯、玻璃棒。 准备实验试剂 收集自餐馆的泔水潲水、活性白土、硅酸钠。 提炼地沟油 取餐馆收集的泔水上层油脂若干用滤布 进行粗滤,分液弃去水层,以除去残渣和悬浮物质等, 加 入质量分数 3% 的活性白土,加热搅拌 40min,再加入2% 活性白土,继续加热搅拌 30min,离心得 到 在感官上与食用油差别不大 的油,即为地沟油 实验提炼出地沟油两份。 地沟油 1: 油状透明液体,略带橙黄色,与食用油比较基本相同。 电导率:。 地沟油 2:油状透明液体 ,无杂色,与食用油比较完全一样,电导率:。 地沟油 1:油状透明液体,略带橙黄色,与食用油比较基本相同。 电导率:。 建立食用油半定量分析曲线 以合格的食用油为基准, 取十份 10ml 食用油分别于十个烧杯中,分别加入 、 、 、 、 、 、 、 、 、 加热并充分搅拌直到溶液中无固体盐。 用上面所得的实验条件对十份标样进行电导率检测。 测出数据后作盐含量 —— 电导率曲线,以此作为标准对比曲线,检测地沟油作为对比,从而得出地沟油中盐分含量。 16 表七 食盐添加量与食用油电导率走向 发了肯定是解放了会 师 食盐添加量 mg 电导率 us/cm 未溶解 未 溶解 未溶解 食盐添加含量—电导率曲线0204060801000 食盐添加含量mg电导率us/cm系列1 图五 食盐添加含量 — 电导率曲线 半定量测量地沟油 地沟油样品 1,根据食用盐添加量 — 电导率曲线可粗略得出地沟油 1 相当于十毫升食用油中添加 食用盐,为不合格食用油。 地沟油样品 2,根据食用盐添加量 — 电导率曲线可粗略得出地沟油 1 相当于十毫升食用油中添加 食用盐,为不合格食用油。 地沟油样品 1,根据食用盐添加量 — 电导率曲线可粗略得出地沟油 1 相当于十毫升食毫升食用油中添加 17 参考文献 [1] 潘剑宇,尹平河 . 潲水油、煎炸老油与合格食用植物油的鉴别 研究 [J]. 食品科学,2020,24( 8) :2728. [2] 白松 . 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 [D]. 南昌:南昌大学 , 2020. [3] 王乐,刘尧刚,陈凤飞,等 . 地沟油的污染及变质情况研究 [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20,26( 4): 13. [4] 徐大鳞 . 食用油脂的监督亟需加强 [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20,15( 1): 3537. [5] 马遇涵 . 科技为先、法制为道、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对废弃油脂处理方式的思考 [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 12): 2023. [6] 陈媛,陈智斌,张立伟 . 食用油脂安全性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J].西部粮油科技, 2020,26( 2): 4245. [7] 李臣,周洪星,石骏 . 地沟油的特点及危害 [J]. 农产品加工, 2020,( 6): 69. [8] 罗贇,龚光隆,廖成华 . 国内潲水油鉴别检测的研究 [J]. 现代预防医学, 2020,35( 6):1145 1147. [9] 张强,陈秋生,刘烨潼 , 等 . 地沟油识别与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J]. 粮食与油脂, 2020,( 9): 3940. [10] 周冬梅,陈椒,徐朝霞 . 电导率快速检测淡水 鱼新鲜度的方法研究 [J]. 食品科学,1998,19( 6): 3942. [11] 彭涛,许建平,傅竞生 . 电导率对猪肉新鲜度的测定 [J]. 黑龙江畜牧兽医, 1997,( 10): 89. [12] 刘薇,尹平河,赵玲,等 .电导率法快速鉴别潲水油 [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20,17( 3): 45. [13] 刘志金,郑雪玉,潘红芝,等 .潲水油与合格食用油鉴别方法的研究 [J].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20,25( 4): 1011. [14] 黄伟,郑建军,徐建华 . 地沟油的安全快速检测研究 [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