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柳市文化中心工程”大型深基础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6 钢筋将钢笼焊在钢护筒上,以防止钢筋笼下沉或上浮。 水下砼的浇注 桩基砼强度为 C25,混凝土采用商品砼,用搅拌车运送至施工工点,水中墩混凝土输送泵设于岸边,管道由栈桥接至桩位。 导管采用φ 30cm 无缝钢管,导管使用前和使用一定时间后要进行水密性和承压试验,并检查防水胶垫是否完好,有无老化现象,导管使用后涂油、编号,以保证灌注混凝土过程中不漏水、不破裂和使用有序。 导管下 口至孔底的距离为 25~ 40cm。 灌注混凝土时,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规定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指标,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 根据孔径及导管埋深 1 米以上计算首盘封底混凝土数量,确保封底成功。 灌注过程中,设专人测量剩余孔深并记录,准确掌握混凝土面上升高度,密切注意灌注过中 的缩孔或坍孔现象,严格控制导管埋深在2~ 6m 之间,防止埋管过深导致钢筋笼上浮或埋管过浅造成断桩。 混凝土灌注至设计桩顶标高以上 ~ 1m,拆除导管和漏斗等设备,高出部分待混凝土强度达到 70%设计强度后用人工凿除,确保桩头质量良好。 桩基混凝土达到强度后,用超声波进行检测,确保成桩质量。 (二)基坑支护工程 ⑰ ⑱ 本工程地下二层,基坑深度 ~;地下一层面标高 ,地下二层面标高。 设计开挖深度 ~,属超深基坑,深基坑工程必须实现三同步,即:“与施工图设计同步设计、同步审查、同步备案” ⑲ 及经专家会审通过,监理总工程师审批后才能实施。 故基坑支护体系可靠和施工过程中安全是施工控制的一个重点。 周边环境 位于乐清市柳市镇中心区柳江大道东侧,基础施工阶段,场外城市主干道路交通频繁。 地质情况 场地地质差,淤泥层巨厚且含水量极高,蠕变性高,地基承载力极低;基坑周边条件复杂,施工困难且工期长,基坑暴露时间比较久;因此必须选择一种确保安全、有成熟设计与施工经验的基坑围护方案。 在“安全、合理、经济、可行”的指导原则下,综合考虑基坑施工安全性、施工方式、工期及工程造价等因素, 围护结构设计方案 本基坑工程设计选择了钻孔灌注桩排桩 + 二道钢筋混凝土水平内支撑。 ①钻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其中内支撑、压顶梁、围檩梁、换撑梁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新增立柱桩混凝土 C30;利 用工程桩作立柱桩时 ⑰ 史佩栋,《深基础工程特殊技术问题》,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xx。 ⑱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 99 ⑲ 《 温州市房屋建筑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 》温建技〔 20xx〕 269 号 宜顺论文网 6 强度等级同工程桩 ②水泥搅拌桩 ( 1)止水帷幕采用 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搅拌桩直径 600,作为止水帷幕时桩间搭接 200,作为深浅坑处理及被动区加固时搭接 100。 ( 2)搅拌桩采用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 ~,木质素掺量为水泥重量的 %,作为止水帷幕时,水泥掺量为 15%。 作为被动区加固时,设计桩顶标高以下至设计桩底标高部分,水泥搅拌桩水泥掺量 15%,设计桩顶标高至地表,搅拌桩水泥掺量 9%。 ( 3)搅拌桩施工工艺为:第一次预搅下沉至设计标高,喷浆提升;第二次下沉至设计标高,喷浆提升复搅,提升速度控制在。 ( 4)搅拌桩成桩均匀、持续、无颈缩和断层,严禁在提升喷浆过程中断浆,特殊情况造成断浆应重新成桩施工,搅拌桩垂直偏差≯ L/150(L 为桩长 )。 ( 5)为保证搅拌桩质量,施工前必须清除地表浅层障碍物,挖除后回填粘土再施工。 基坑支护控制措施 ① 握主导原则: 审查基坑支护方案应严格按温州市建设局温建建 [20xx]131号文要求,深基坑工程必须 实施 三同步 : 与施工图设计同步设计、同步审查、同步备案。 ② 地下室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方案审查:本工程基坑 开 挖深度超过 4m, 属于深基坑,其基坑支护 设计 及施工专项方案必须经过专家论证审查, 经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实施。 ③ 加强测量监测;主要 为 建立可靠的观测点和提高观测频率(坑外土体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 周边道路及 设施沉降监测 、支撑梁轴力 监测),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保证支护体系 的 绝对安全。 ④ 排水、阻水: 需 加强坑内 排水 、坑外 截排 水工作,确保基坑稳定。 ⑤土方开挖施工必须注意支护结构必需的技术间歇时间,严格按照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要求进行。 ⑥ 建立应急预案:施工单位必须建立 应急预案, 现场 备足应急物资 (沙袋等) ,明确处理突发事件各部门协调运作机制。 在施工现场准备编织袋 1000 只等应急物资,平时装 300 只沙包,当发现基坑位移发展速率过大时,应立即进行土方回填充,阻止变形的进一步发展,必要时采取增加支撑支撑等补救措施。 ⑦工程围护结构不允许做塔吊基础之用,塔吊基础另行设计,施工单位应提前考虑运土路线及混凝土泵车停放位置,该部位围护结构建议原设计单位相应加强,并提供相关部门许可后实施。 基坑支护施工与土方开挖的配合 ①基坑槽开挖成形后,将边坡上浮土清除干净直至底实土,并将边坡修 整成 宜顺论文网 7 形,要求边坡各段坡度一致表面平整无虚土。 ②用 50 ㎜ C20 细砼内设钢丝网,由下至上对基坑边坡表面进行铺筑抹面处理,使其表面光滑。 ③为了防止边坡顶雨水流入坑底时冲刷坡顶砼与基层交合,沿基坑上边砌一道 150 ㎜高, 120 宽砖墙进行挡水及井点台阶与自然地面设挡土墙一道。 同时地面做成泛水坡向外侧,可有效防止与自然地表流水入基坑内。 ④基础施工中保持基坑内干燥,同时防止边坡遭明水浸泡, 基坑内的地表水采用明沟和集水井的方法进行排除,沿基坑底周边用砖砌 300 300 明沟一道,间隔 20m 左右设集水井一个,利用集水井进 行有组织排水,再用潜水泵把水排出坑外。 在开挖到近基坑设计标高时,留约 200 厚保护层,而后人工配合挖至设计标高,抄平并及时浇捣砼垫层。 ⑤在基础工程施工期间,必须派专人对基坑边坡进行看护,每天对各护坡段检查并做好书面记录,尤其在雨过后项目部必须组织技术人员对护坡进行安全鉴定,发现脱、滑、裂等安全隐患,立即进行整改,确保基础施工期间护坡的安全有效。 换撑施工 支撑换撑:底板处在底板与围护桩间做一层素砼形成换撑构件(与底板同时浇筑)。 内支撑体系包括围檩(冠梁、腰梁)、支撑和立柱。 ①钢筋砼压顶梁 (冠梁 )施工 沿围护桩轴线开挖沟槽,凿除桩顶浮浆,调直围护桩钢筋,安装绑扎钢筋, 再立内侧模板,经设计、监理验收合格后,即可浇捣混凝土。 ②钢筋砼支撑的施工 ( 1) 垫层施工 支撑下土方挖至标高后, 对底下土方进行夯实, 铺设底模。 为便于模板支撑,在施工垫层时应预埋脚木( 50 75) 间距 1000mm, 底脚木表面应与底模面一致。 ( 2)砼浇捣 压顶梁和围檩砼采用商品砼,拟掺早强剂,确保下层土方尽早开挖,商品砼施工前应认真检查级配和坍落度,并按要求设施工缝。 浇筑前应对凿除面及施工缝面进行处理。 每批浇灌支撑梁和围檩时,必 须做 1 组试块。 ③支撑构件施工质量控制: ( 1)施工单位采用的支撑结构的安装和拆除顺序必须与围护结构的设计相一致。 ( 2)支撑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支护施工单位和挖土单位)应按以下规定组织协调施工。 a 在基坑竖向平面内,严格遵守分层开挖,先支撑后开挖的原则; b 支撑施工应与土方开挖密切配合,在土方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及时施工并 宜顺论文网 8 发挥支撑作用; c 在支撑顶面需通行机械时,支撑顶面标高应低于坑内土面 20~ 30cm,钢支撑与基坑土之间的空隙应用粗砂填实,并要求施工人员在挖土机械或土方车辆的通道处铺设路基板; d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基坑监测方案设置的轴力监测点和测斜孔,密切监视支撑系统的受力情况和边坡位移的情况,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相关单位; ( 3)对钢构架竖向立柱进行重点监控: a 检查钢构柱的焊接质量,焊接质量应满足《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b 检查基坑开挖后钢构柱的倾斜度及水平位置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c 检查钢构柱的止水片设置时间、部位。 本工程应在挖土结束后,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筑前施工,止水片应设在承台或底板厚度的中部附近。 d 检查钢构柱与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的连接构造是否符 合要求。 ( 4)针对如果存在有个别柱子与支撑梁重叠需要换撑的情况,必须在替代支撑梁施工完后方能允许其拆除原有支撑梁。 替代支撑梁的截面和布置应报设计确定。 ( 5)利用主体结构换撑时,监理人员应要求施工人员按以下规定进行施工: a 在主体结构与围护墙之间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传力带的施工; b 利用主体结构换撑时,主体结构的楼板或底板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80%; c 进行水平支撑拆除时,所设置的混凝土传力带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 80%以上。 ( 6)监理人员将严格注意检查在立柱穿过主体结构底板以及支撑穿越主体结 构地下室外墙的部位,施工单位是否采取了可靠的止水措施。 当地梁纵向钢筋数量较多且难以穿越井型钢构柱时,可在钢构柱上开孔。 但角钢开孔面积不得大于角钢全面积的 30%,具体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与设计人员协商确定。 ( 7)还应要求施工人员注意保护支撑构件,具体的保护要求是: a 支撑系统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的 80%以上前,不允许施工人员进行土方开挖; b 施工机械不得直接行驶在支撑构件上,临时通过时应有安全保证措施; c 施工中防止重物撞击支撑构件; d 单肢较长的支撑构件,两侧土方开挖高差应严格限制。 ( 8)支撑系统控制标 准: a 钢筋混凝土支撑截面尺寸: +8mm, 5mm。 b 支撑中心标高及同层支撑顶面的标高差:177。 30。 c 支撑两端的标高差:不大于 20mm 及支撑长度的 1/600。 宜顺论文网 9 d 支撑挠曲度:不大于支撑长度的 1/1000。 e 立柱垂直度:不大于基坑开挖深度的 1/300。 f 支撑与立柱的轴线偏差:不大于 50mm。 g 支撑水平轴线偏差:不大于 30mm。 (三) 土方工程 总体部署 ①针对深基坑特点,基坑土方开挖必须做到合理划分施工区域,土方施工应遵循分区、分层、对称开挖的原则,使基坑对称卸载。 深基坑施工必须做到“见底覆砼”, 钢筋砼压顶梁、支撑梁的在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开挖基坑。 合理组织场内交通,选择适当的工地出入口。 考虑到基坑较宽大,支撑梁横跨基坑,而基坑四周均无施工场地,无法满足自卸汽车在基坑边通行,鉴于此情况,基坑土方不宜采用机械接力翻土的方式挖运,应采用铺设坑内场地、道路,自卸汽车直接进入基坑内装土外运,减少坑内机械翻土量,提高机械利用效率,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期。 ②施工顺序及区段划分 考虑到业主的工期较紧,为使总的施工周期能最短,使土方开挖能与其后的支撑、土建施工能有机结合,基坑土方开挖平面上分为四个区域施工;第一 区块由东北向西南退挖;第二区块由西北向东南退挖;第三阶段由西南向东北退挖;第四区块由东南向西北退挖。 流水施工(如下图所示) 第二区块第一区块第三区块第四区块 图:基坑土方阶段开挖示意图 ( 1)第一阶段土方开挖实际为第一层钢筋砼水平支撑工作面的土方开挖,第一阶段土方开挖直接开挖至钢筋砼支撑梁底。 因施工场地较大,土方开挖由西向东循序退挖。 保留支撑区域外场地土方。 第一阶段土方开挖结束,第一层砼支撑全部封闭形成,并且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第二阶段土方开挖。 ( 2)第二阶段土方开挖要考虑与支护第二道钢支撑流水施工,需分区进行开挖。 此阶段土方 开挖时支护桩侧压力加大,为合理释放支护桩侧压力,土方开挖拟分二层开挖,每层土方开挖时配合钢支撑架设施工。 其间坑底包括电梯井、承台、集水井等土方。 ( 3)第三阶段第三层土方开挖时土建单位必须及时介入,对基坑坑底标高进行控制,机械开挖时预留 土方由土建单位人工及使开挖、清理。 开挖成型验收合格后及时浇筑砼垫层封底。 此阶段开挖区域划分可根据建筑结构后浇带来划分,这样方便土建单位施工。 土方挖运施工方法 ①第一阶段土方开挖: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基坑支护图要求,先修筑场内汽车运土道路,将基坑水平 支撑工作面土方挖出,开挖至第一道支撑底面( )先交付给支护 宜顺论文网 10 单位施工。 ②第二阶段土方开挖 ( 1)当第一道内支撑达到设计强度后,对下阶段土方进行开挖,由第一道内支撑底面( )向下分层开挖至第二道内支撑底面( ),让自卸汽车直接进入坑内运土,修筑运土进出口道路,再进行第二道支撑结构施工。 ( 2)土方开挖 本次土方施工采取分区流水作业型式开挖,要考虑首先把一区先交给支护单位进行支钢支撑围檩施工,故按下方案施工: 支撑梁上掏挖时,要注意机械不能碰撞支撑梁、立柱桩。 支撑梁上挖掘机掏挖由角撑里面向基坑中间扩散,直至退挖至角撑外。 角撑外土方可采用传统的阶梯式开挖方式退挖,开挖方向由北向南退挖,开挖深度按钢支撑施工要求开挖至第二层支撑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