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气安装工程”_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装设拉线。 施工工序 (1)施工准备 1)电杆组立前应制定施工组织措施,对使用的机具进行检查,应良好;并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定和施工程序。 2)电杆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并应符合有关规定。 3)复核坑深,清除坑内余土并找平;检查马道是否合适;设计要求,需装设底盘时,将底盘水平放置于坑内中心。 4)用红漆标出电杆的埋深然后使用撬棍将电杆移到马道上,调整杆身使杆根对准立在坑内的滑板,以便杆根下滑,同时防止杆根冲坏坑壁塌方。 5)当线路需跨越时,一根电杆高度往往不能满足要求,需用两根电杆连接,目前一般采用电焊法或法兰盘连接法。 (2)立杆 采用固定人字形抱杆立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地锚设置: A.沿杆坑中心线在牵引反方向距杆坑中心约 倍杆长处,埋设地锚 A,以便固定制动器与临时拉线(制动绳)。 B.在立杆方向的左右侧,距杆坑中心线的 倍杆长处,各埋设一个地锚 B,作为固定临时拉线用(晃绳)。 54 C.在牵引侧距杆坑中心线的 倍杆长处,设牵引地锚 C,以便固定滑轮组。 D.在距牵引地锚后 处,埋设一个地锚 D,作固定绞磨用。 E.牵引地锚埋深不应小于 ,其余地锚埋深不应小于。 与地锚接触的坑壁应保持垂直,其下部应挖一个放置地锚的土槽。 地锚应与牵引方向保持垂直。 在淤泥及砂土处设置地锚时,应在地锚上加压两块木版,以加大地锚抗拉力。 2)起吊工机具和地锚的连接: A.在地锚 A 与杆根间联结制动器,制动绳一端应绑在杆根部,并应与杆身保持水平,另一端随电杆起立时由人力控制此绳的松紧。 B.在地锚 D 上固定绞磨。 C.在地锚 C 上固定导向滑轮。 D.在电杆端部固定临时拉线(晃绳)。 3)在电杆上用 U 型环固定起吊钢丝绳,并使其穿过单滑轮,单滑轮由总吊绳与抱杆联结。 吊绳在电杆上至少缠绕两圈以上,以免窜动。 杆高在 15m 以下的电杆,可采用单固定点起吊。 4)在抱杆顶端与牵引地锚间经滑轮组联结,使牵引绳由动滑轮引出,通过导向滑轮 与绞磨联结。 5)用 U 型环吊绳和牵引绳在抱杆上固定。 6)在地势不好的情况下立杆时,为防止抱杆倾斜,在其顶端绑扎处加装两侧晃绳,以使抱杆稳定。 7)在淤泥及积水地区 立杆时,为防止抱杆下沉,应在抱杆根部夹装两根枕木,用螺栓固定,并在抱杆根部垫上石块或其它等物。 8)起吊电杆 A.在起吊前应注意起吊电杆所用工具、各联结点以及电杆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发现不妥之处立即处理,确保安全。 B.向工作人员分配工作,应详细交代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 C.推动绞磨进行起吊,当电杆头部离地面 高时应停止起吊,再重复检查一次各部位情况,尤其对绳扣的检查要仔细,确认无问题后再继续起吊;当抱杆和电杆同时竖起时,负责制动绳和晃绳的人要配合好,加强控制。 D.当电杆起吊至一定高度时,松制动绳,使杆根顺滑板逐渐进入坑内。 杆根 55 应在抱杆失效前接触坑底(一般要使电杆对地面夹角不小于 50176。 )。 E.在起吊过程中,左右侧晃绳应均匀施力,以保持杆身稳定。 当电杆起吊至60176。 70176。 时,应将反向晃绳(拉线)拴在地锚 A 上,但不要栓死,以便随电杆的起吊慢慢的松动,以防电杆向牵引侧倾倒。 F.当电杆起吊至 80176。 时,绞磨应缓慢推动,并缓放反向晃绳(拉线),使杆身直立。 然后将反向晃绳(拉线)和左右侧晃绳固定在地锚上。 G.各种杆型起吊的主要资料见表 4。 表 4 杆高 L ( m) 抱杆高 H ( m) 抱杆距 S ( m) 杆根伸出长度 x0 ( m) 812 1318 第一吊点距 x1 ( m) 第二吊点距 x1 ( m) 抱杆根开 ( m) 2 .0 3 .0 2 .0 2 .4 1 .5 2 .5 5 .0 6 .0 2 .5 3 .0 56 (3)杆身调整 1)在相 邻未立杆的杆坑线路方向上的辅助桩处,用经纬仪观测已立的电杆,指挥调整杆身,使电杆与线路中心线重合,用线坠观测,调整杆身的垂直。 2)转角杆和终端杆,须向张力的反向侧(即拉线侧)倾斜,倾斜距离约等于电杆的稍径。 3)杆位调整,一般可用杠子拔,或用杠杆与绳索联合拔杆根,使之移至规定位置。 调直杆身时,可借助晃绳或架杆进行。 (4)填土夯实及防护 1)杆身调整后,即进行填土夯实工作。 每填土 500mm 厚,捣固夯实一次,捣固夯实应在电杆的两对侧交替进行,以防电杆位移。 2)埋入坑深 的 2/3 时,当电杆用卡盘时,则要安装卡盘。 直线杆的卡盘应与线路平行,并在电杆左右侧交替埋设;承力杆的卡盘应埋设在承力侧。 卡盘上口距地面 ;埋入的卡盘应涂防腐油。 3)当卡盘安装后,继续填土夯实,并填至高出地面 300mm(冻土及其它不易夯实的土质为 500mm),使电杆周围形成一个顶面直径为 500mm,高 300mm 并有一定坡度的圆土台,以备埋土下沉时充填用。 4)在电杆距地面 1m 处用红漆,标注临时杆号。 5)在斜坡处或土质松软的地方,电杆埋深应增加或设挡土装置;在有水流的地方,可设 防水柱和砌石围子。 6)在车马通行处所,为防止电杆不受损伤可装设车文件装置。 (5)标准 1)基坑底部使用底盘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2)安装的底盘表面应保持水平。 3)双杆两底盘中心的根开不应超过 30mm。 4)双杆的两杆坑深度高差不应超过 20mm。 5)电杆立好后,应符合下列规定: 6)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 50mm;电杆的倾斜不应使杆梢的位移大于半个杆梢。 7)转角杆应向外角予偏,使其紧线后向外角的倾斜不应使杆梢位移大于一个杆 57 梢,不小 于 1/4 杆梢;转角杆应往受力侧收根部,其值不超过根径的 1/2,不小于根径的 1/4。 8)终端杆应向拉线侧予偏,使其紧线后向拉线侧倾斜不应使杆梢位移大于一个杆梢。 9)双杆立好后,应正直,位置偏差不应超过下列规定数值: 10)双杆中心与中心桩之间的横向位移: 50mm。 11)迈步: 30mm。 12)两杆高底差: 20mm。 13)根开:177。 20mm。 14)带叉梁的双杆组立后,杆身和叉梁均不应有鼓肚现象。 15)钢筋混凝土电杆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6)表面光洁平整,内外壁厚度均匀,不应有露筋跑浆等现象。 17)普通钢筋混凝土电杆不应出现纵向裂纹,横向裂纹的宽度不应大于 ,长度不应超过 1/3 周长,杆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长的 2‰。 18)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不得有纵横向裂纹。 (6)注意事项 1)要使用带槽的滑板,禁止使用锹、稿,棍棒等不适宜的工具立杆和代替滑板。 2)禁止坑内有人工作时挪动电杆。 3)禁止在 6 级以上大风及雷雨、浓雾时立杆。 4)组立杆塔时,须有专人 指挥,立杆工具经计算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立无叉梁的 H 型杆时,要加装一个临时叉梁,以保证在起吊过程中有足够的稳定性,防止杆身偏扭。 6)临时地锚必须埋深牢固,主牵引地锚、杆塔中心、抱杆顶及制动地锚四点须在一直线上。 7)杆塔起吊时,注意人身安全,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与立杆无关人员均应距所立杆塔高度的 倍以外。 58 主要电气设备施工工艺技术措施 变压器的安装 (1)设备型号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合格证、铭牌、说明书、出厂试验记录齐全 (2)基础尺寸应符合设 计图纸要求,中心误差不能大于 1mm/m,水平误差不能大于1mm/m (3)基础槽钢按图纸制作,两槽钢间应平行,水平误差不能大于 1mm/m,全长不超过 5mm/m (4)固定焊接牢靠,且不能采用点焊,每点焊接长度应大于为 30mm (5)变压器到工地时要采用起吊机械进行卸车,各受力点应均匀,钢丝绳要挂在专门的吊点上 (6)变压就位过程中,倾斜度不能超过 15 度,不能有任何的碰撞 (7)检查器身外观是否完整清洁,附件齐全,无机械损伤,无锈蚀 (8)外壳及中性点与主接地网应采用扁钢搭接焊接 (9)所有连接螺栓应牢固 (10)与高低压柜连接的母排相位应正确,应有相色漆或色标 (11)档位应置于 II 档 (12)变压器本体、附件无可见缺陷及无遗留杂物,各部位连接牢固可靠;接地应可靠。 高、低压柜安装 (1) 设备型号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合格证、铭牌、说明书、出厂试验记录齐全 (2) 基础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中心误差不能大于 1mm/m,水平误差不能大于 1mm/m (3) 基础槽钢按图纸制作,两槽钢间应平行,水平误差不能大于 1mm/m,全长不超过 5mm/m,固定焊接牢靠,且不能采用点焊,每点焊接长度应大于为 30mm (4) 盘柜就位应按图纸顺序排列,先精确调整第一个柜,然后以此为基准调整,各个柜之间水平误差不应大于总长度的 1/1000 且不大于 5mm,垂直误差不应大于其 59 高度的 (5) 高低压柜与主接地网应采用扁钢焊接连接,柜内接地母排应与主接地网通过扁钢采用螺栓可靠连接 (6) 相位排列应正确,应有相色漆或色标 (7) 所有连接螺栓应连接牢固 (8) CT 倍率、表计量程应符合图纸要求 母排安装 (1) 母排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得有裂纹、拆皱、夹杂物及变形和扭曲现象。 (2) 母排铝与铝 、铜与铜可直接连接 . (3) 母排铜与铝:在干燥的室内 ,铜导体应搪锡 ,室外或空气相对湿度接近 100%的室内 ,应采取铜铝过渡板 ,铜端子应搪锡 . (4) 母排弯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母排开始弯曲处距最近绝缘子的母排支持夹板边缘不得小于 50mm。 2) 母排开始弯曲处距母排连接位置不应小于 50mm。 3) 矩形母排应减少直角弯曲,弯曲处不得有皱纹及显著的折皱,母排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 (5)矩形母排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时、连接处距支柱绝缘子的支持夹板边缘不应小于 50mm,上片母排端头与下面母排平弯开始处的 距离不应少于 50mm。 (6) 母排接头螺孔的直径宜大于螺栓直径 1mm,钻孔应垂直,不斜,螺孔间中心距离的误差应为177。 (7)母排的接触面加工必须平整、无氧化膜。 经加工后其截面减少值:铜母排不超过原截面的 3%;铝母排不得超过原截面的 5%。 (8)母排与母排或电器接线端子的螺栓的搭接面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母排接触面加工后必须清洁,并涂以电力复合脂。 2) 母排平置时,贯穿螺栓 应由下向上穿,其余情况下,螺母应置于维护侧,螺栓的的长度宜露出螺母 2~3 扣。 3) 贯穿螺栓连接的母排两外侧均应 有平垫片,相邻螺栓垫圈应有 3MM 以上的净距,螺母侧应装有弹簧垫圈或锁紧螺母。 60 4) 螺栓受力应均匀,不应使电器接线端子受到额外应力。 5) 母排的接触面应连接紧密,连接螺栓应用力矩扳手紧固,其紧固力矩值应符合规定。 (9)母排在支柱绝缘子上固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母排固定金具与支柱绝缘子间的固定应平整牢固,不应使其所支持的母排受到额外应力 2) 交流母排的固定金具或其它支持金具不应成闭合磁路。 3) 当母排平置时,母排支持夹板的上部压板应与母线保持 1~2MM 的间隙,当母排立置时,上部压板应与母排保持 1~2MM 的间隙。 4) 母排在支柱绝缘子的固定死点,每一段应设置一个,并宜位于全长或母排伸缩节中间 5) 母线固定装置应无梭角毛剌。 (10) 母排伸缩节不得有裂纹,断股和折皱现象;其总截面不小于母线截面的 倍 1)开关、机构检查 2)各种操作工具应齐全 3)手车或抽屉开关柜操作灵活、机械闭锁可靠。 4)操作机构及防误装置应完好 5)断路器、刀闸、空气开关的分合应良好 6)机械闭锁、电气闭锁、五防装置 应动作准确可靠。 7)动触头与静触头的中心线应一致,触头接触紧密。 8)二次回路辅助开关的切换接点应动作准确,接触可靠。 9)真空断路器的行程、超程及三相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