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过程组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润”的要求,从而在泰罗制的基础上,予以改进。 福特制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在科学组织生产的前提下谋求高效率和低成本,因而实施产品的标准化、零件的标准化、设备的专业化和工场专业化。 为了追求最低成本,福特认为首先要将生产集中于最佳的产品型号,提出所谓的“单产品原则”。 福特汽车公司曾在很长时间内集中生产 T型汽车,为大量生产创造了重要前提。 第二,创造了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方法,建立了传送带式的流水线。 由于传送带的广泛应用,使得原材料均可在使用机械装置搬运移动中,加工成为各种零件,而部件装配和汽车总装配,可以采用移动 装配法完成。 流水线开始出现时,采取了单一的流水线形式,以后又出现了多对象的可变流水线和成组流水线。 二、流水线生产的特征、形式和组织生产条件 (一 )流水生产线的特征 流水线生产是指劳动对象按一定的工艺路线和统一的生产速度,连续不断地通过各工作地,顺次地进行加工并生产产品(零件)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 其特征如下: ( 1)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即专业性; ( 2)生产具有明显的节奏性,按节拍进行生产,即节奏性; ( 3)劳动对象流水般地在工序间移动,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即连续性; ( 4)各工序工作地(设备)数量 与各工件单件加工时间的比值相一致,即一致性; ( 5)工艺过程是封闭的,即封闭性; ( 6)工作地按工艺顺序排列成链索形式,劳动对象在工序间单向移动,即顺序性。 (二 )流水生产的形式 ( 1)按生产对象是否移动,分为固定流水线和移动流水线; ( 2)按生产品种数量的多少,分为单一品种流水线和多品种流水线; ( 3)按生产的连续性,分为连续性和间断性流水线; ( 4)按实现节奏的方式,分为强制节拍和自由节拍流水线; ( 5)按对象的轮换方式,分为不变流水线﹑可变流水线和混合流水线; ( 6)按机械化程度,分为自动、机械化和手 工流水线。 (三 )组织流水生产的条件 ( 1)产品结构和工艺要相对稳定; ( 2)产量要足够大; ( 3)工艺能同期化; ( 4)生产面积容纳得下。 三、单一品种流水线的设计 (一 )流水生产的组织设计和技术设计 流水线设计包括组织设计和技术设计两个方面。 前者是指工艺规程的制定、专业设备的设计、设备改装设计、专用工具夹的设计和运输传送装置的设计等。 这是流水线的“硬件”设计。 后者是指流水线节拍的确定、设备需要量和负荷系数计算、工艺同期化工作、人员配备、生产对象传送方式的设计、流水线平面布置、流水线工作制度和标准计划图表 制定等,可以说是“软件”设计。 确定流水线的节拍 节拍是指流水线生产上连续生产两个相同制品的间隔时间。 式中: Fe—— 计划期内有效时间总和; Q—— 计划期的产品产量(包括计划产量和预计废品量)。 例 5. 2:某企业生产计划中齿轮的日生产量为 40件,每日工作 8小时,时间利用系数为 ,废品率为 2%,试求该齿轮的平均节拍。 解: Fe=F0 K=8 60 =(分) Q日 =40/=(件) R=Fe/Q日 =( 分 /件), 取 11(分 /件) 进行工序同期化,计算工作地(设备)需要量和负荷 流水线节拍确定后,要根据节拍来调节工艺过程,使各道工序的时间与流水线的节拍相等或成倍数关系,这个工作称为工序同期化。 工序同期化措施主要有: (1) 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 (2) 改进工艺装备; (3) 改进工作地布置与操作方法,减少辅助作业时间; (4) 提高工人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工作效率; ( 5)详细地进行工序的合并与分解。 如表 5- 5。 表 55 装配工序周期化计算表 原工序号 1 2 3 4 5 6 7 工序时间 (分 ) 7 2 工步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工步时间 (分 ) 4 2 工作地数(个) 2 1 1 2 1 1 1 同期化程度 流水线节拍 (分 /件) 新工序号 1 2 3 4 5 新工序时间 (分 ) 工作地数(个) 1 1 2 1 2 同期化程度 1 新合并的工步 2 4 7 9 1 12 注:同期化程度: Ti/R 工序同期化后,可根据新确定的工序时间来计算各道工序的设备需要量。 Si=Ti/R 式中: Si—— 第 i 道工序计算所需工作地数。 一般来说,计算的设备数都不是整数,所取的设备数只能是整台数,这样设备负荷系数 Ki 为: Ki=Si/Sei 式中: Ki —— 设备负荷系数; Sei—— 为第 i 道工序所需的实际工作地数。 流水线设备总负荷系数 Ki= 设备负荷系数决定了流水 生产线的连续程度; Ki 在 ~ 之间宜组织间断流水线; Ki 在 ~。 计算工人需要量,合理配备人员 (1)以手工劳动和使用手工工具为主的流水线的人员需要量: Pi=SeiGWi P= 式中: Sei—— 设备数; G—— 日工作班; Wi—— 第 i 道工序同时工作人数。 (2)以设备加工为主的流水线的人员需要量: P=(1+b) 式中: fi—— 第 i 道工序每个工人的设备重复定额; b—— 考虑缺勤等因素的后备工人百分比。 例 5. 3:已知某以手工为主的流水线日产量为 160 件,工作班次实行两班制,工序单件工时如表 5- 6 所示。 试计算节拍、各工序设备负荷系数及工人数。 假设每台设备由一人看管。 表 56 设备负荷系数表 工序号 1 2 3 4 5 6 时间定额 (分 /件 )12 4 5 8 6 3 设备数(台) (2) (1) (1) (2) (1) (1) 负荷系数 () () () () (1) () 解: R=Fe/Q=2 8 60/160=6(分 /件) Si=Ti/R Sei 为 Si 整数值,结果如表 56所示。 Ki=Si/Sei 结果如表 5- 6所示。 P= (2 2 1+1 2 1+1 2 1+2 2 1+1 2 1+1 2 1) =16(人 ) 流水生产线节拍的性质和运输工具的选择 流水生产采用什么样的节拍,主要根据工序同期化的程度和加工对象的重量体积、精度和工艺性等特征,当工序同期化程度高、工艺性好以及制品的重量、精度和其它技术条件要求严格地按节拍出制品时,应采用强制节拍,否则就采用自由节拍。 在强制节拍流水生产线上,为保证严格的出产速度,一般采用机械化的传送带作为运输工具。 在自由节拍流水生产线上,由于工序同期化水平和连续性较低,一般采用连续式运输带、滚道或其他运输工具。 在采用机械化传送带时,需要计算传送带的速度和长度。 传送带的速度可由下式求得: V=L/R (米 /分) 式中: V—— 传送带的速度; L—— 产品间隔长度; R—— 节拍。 传送带的长度可由下式求得: L=Li+ Lg 式中: Li—— 第 i 道工序工作地间隔长度; m—— 工序数目; Lg——技术长度。 流水线的平面布置 流水线的平面布置应当有利于工人操作方便,以及制品运动路线最短、流水线上互相衔 接流畅和充分利用生产面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