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功能性乳胶涂料研发与制造迁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至东南留下四条宽约 500 米的沙带。 **县境内无较大天然河流,但人工渠道发达。 民有渠在磁县境内从岳城水库引水,流经临漳后又从 **县穿越。 县内的主要沟渠为民有北干渠、团结东干渠和团结西干渠,以及它们配套的支渠。 上述各干渠向北穿过 **县,于 **县境内的滏阳河边通。 上述渠道平时基本上无水,农灌时通过 **水库下泄的水。 灌溉面积 12 万亩。 暴雨时将过多的积水排入 **河及其支流 **河。 社会环境简况 **县位于 **省南部,辖 4 镇 5 乡, 234 个自然村,国土面积 平方公里,总人口 37 万,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财政收入 突破亿 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0767 元, 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11590 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3972 元。 以县城为中心有通往 **市、 **县、 **县、 **县、 **镇和 **县的公 19 路。 这些公路和 **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 **国道等交通干线相交且距离很近,交通条件便 利。 选址概况 本项目位于 ******工业园区纬 11 路北, 该工业园区属 **省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是 **市重点建设的成峰工业走廊的一个重要结点。 该区位于 **县西部 **镇西侧, ***高速公路东侧,紧邻 **市中华大街南延与成峰公路交叉口,距 **市只有 15 分钟车程。 9 公里半径内有**热电厂、飞机场、铁路货场和天然气管道等,地处 **市即将建设的高速外环内侧,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建设条件 当地气象条件 **县地处暖温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该区域春秋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雪 ,主导风向冬季为北风,夏季为南风。 年平均气温 ℃,一月平均气温 ℃, 7 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无霜期为 天,多年平均相对湿润度为 66%,多年平均降水量 465mm,最大积雪厚度 100 mm,最大冻土深度 42cm。 水文地质 **县所在的位置属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新生代坳陷区。 基岩下陷极深,其上覆盖巨厚的第三系、第四系覆盖层。 露出地面的均为第四系地层。 第四系覆盖层从下往上为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全新统地层。 它们是由地质史上的黄河、漳河、滏阳河交叉泛滥沉积而形成的,是 华北平原的一部分。 按成因细分可将本地划归太行山山 20 前冲积洪积扇到冲积湖积平原的过渡带。 第四系松散岩层中的地下水有潜水各深浅不一的若干层承压水。 浅部的潜水含水层的岩性为细砂和粉砂,古河道局部中砂。 含水层底板埋深 20m60m 不等。 接受大气降雨、侧向泾流及河渠的渗漏补给。 以人工开采、侧向出流、蒸发、越流等形式排泄。 深层含水层的岩性以中、细砂为主。 深度 150350,厚度 30m 左右。 受侧向补给和其它含水层的越流补给。 以人工开采和侧向出流为其排泄方式。 目前县城以开采深层地下水为主。 第四系冲积层地下水是本地区工农业和居民生活的主要用水水源。 工程地质 城区内范围主要为第四纪新近沉积的粘土。 允许承载力一般为1011 吨 /平方米。 地震 本县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7 度。 21 第七章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 总平面布置 厂区总平面布置本着与区域规划相协调,建筑物布局以生产工艺要求为原则,结合厂区地形地貌,做到经济、实用、美观。 厂区运输合理、畅通快捷,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建筑布置在上风向,对环境有一定影响的设施布置在下风向或厂区边缘地带。 厂区生产及生活区周围有一定的 绿地,美化优化环境,使职工有一个有序而温馨的氛围。 厂区总用地 13333m2( 20 亩),总建筑面积 10820m2,容积率为;建筑物构筑物占地 9400m2,建筑系数 %,绿化占地面积2020m2,绿化率 15%。 厂内外运输 厂区外部运输以汽车为主。 主要依靠社会运输力量。 厂区内部采用天车、叉车、起重机等运输工具负责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装卸和运送。 厂区道路采用混凝土路面,主干道 12 米,为快捷运输创造条件。 绿化设计 为了保护环境,美化厂容,改善生产条件,为职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在界区主要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和长青灌木,其它人行道两侧也种植一些适宜当地的植物和花草。 给排水 用水量 22 本项目主要是生产、生活、消防、绿化,年用水量 3 万吨,具体情况如下: 总用水量: 3 万吨 /年(含绿化用水) 其中:生产用水量: 1 万吨 /年 生活及其它用水量: 2 万吨 /年 供水水源及供水方式 本项目供水水源 来自 厂内供水系统,采用生产、生活、消防合用的供水方式。 消防用水 根据消防规范及市消防部门的有关规定,室外消防用水量按20L/S 设计,室内消防用水按 15L/S 设计,在厂区按消防要求设地面消火栓,主要建筑物内设环形管网消防系统,保证消防需求。 排水工程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大部分可循环再利用, 剩余部分排入水处理设施,处理后 用做企业生产保温、循环降温、浇灌用水。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排入厂区下水道。 供电及电讯 供、配电 全厂设备装机容量 128KW,所需负荷 88KVA,均为Ⅲ类负荷等级,年耗电量 20 万度。 拟安装 100KVA 变压器一台,以 满足全厂用电。 厂区内新建配电室,厂内动力、照明干线采用铜芯橡胶护套电线 23 或电力电缆沿桥架向各配电箱配电,由配电箱至用电设备采用穿管敷设,车间照明采用高效节能灯具,光源为金属卤化物灯,低压开关柜采用 GBD 型。 厂区内 380V 用电采用三相四线, 220V 生活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各生产环节可能带电的设备设局部接地保护。 各建筑物均按国家现行规范设置相应地防雷设施,低压配电接地系统采用 TINCS 系统。 防雷设专门接地极,接地电阻均达到规范规定标准,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及装置外导电部分均做等电位联结。 电信设施 行政管理、调度电话 为满足各生产岗位、辅助生产部门及车间办公室等用户进行生产作业、行政管理及对外联系的需要,拟装设公司自动电话分机 20 台,接入 办公 楼内的数字式程控电话站内,并兼作车间的生产调度电话系统。 管理计算机 为实现对全厂的人、财、物、产、供、销的现代化的管理,拟新建管理计算室一座。 位于 办公 楼内,室内由计算机、打印机、和不间断电源组成。 采暖通风 供热采暖 本项目新建锅炉房,内设 2 吨的蒸汽锅炉 1 台,满足生产和生活 24 用 蒸汽。 通风 厂房采用有组织的自然通风,车间屋顶开天窗,通过厂房侧窗和天窗对流通风。 车间均设墙扇或吊扇进行防暑降温改善劳动条件;夏季办公室房间根据需要选用分体式空调机,食堂、职工宿舍等部门设吊扇,解决夏季防暑降温,改善办公及生活条件。 土建工程 为达到年生产 20200 吨特种功能性乳胶涂料 产品的能力,本项目需建设生产厂房 、原材料库、成品库、 综合宿办楼、餐厅、浴室等。 本着充分满足生产工艺需要,讲求效能,缩短建设周期的原则,本项目的建筑物的生产车间 、 仓库采用钢结构,办公及生活建筑为砖混结 构。 本项目主要建构筑物见下表。 项目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建筑面积( m2) 层数 占地面积 ( m2) 建筑结构形式 备注 1 生产厂房 6000 1 层 6000 钢结构 2 原料库 800 1 层 800 钢结构 3 成品库 800 1 层 800 钢结构 4 食堂、浴室 600 2 层 300 砖混结构 5 宿 办楼 1200 2 层 600 砖混结构 6 研发中心 1200 2 层 600 砖混结构 7 锅炉房 100 1 层 100 砖混结构 8 其他用房 120 1 层 200 砖混结构 合 计 10820 9400 25 第八章 节能分析与合理利用能源 概况 节约能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使有限的能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是企业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可靠手段。 因此,努力运用新技术、新设备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是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循环型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将是“十一五”期间主要政策取向之一。 本项目使用的能源 主要 为水、电 和烟煤。 水 源为厂区内井水,电为当地供电系统供应 ,烟煤由 ***区供应。 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 用能标准 国家节能目标:根据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确定的主要目标 , 到 2020 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 2020 年的 1. 22 吨标准煤下降到 1 吨标准煤以下,降低 20%左右; **省节能目标:到 2020 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 2020 年的 吨标准煤下降到 吨标准煤,降低 20%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由 2020 年的 77 立方米下降到 49 立方米,降低 36%。 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指标:电机达到 9092%;汽车平均油耗 28 升/百公里;空调(能效比)。 节能设计规范: 26 ( 1)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 [2020]2505 号) ( 2)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2020 年) ( 3)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2020 年) ( 4)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34851998) (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20) ( 6 ) 民用 建 筑 节 能设 计 标 准 (采 暖 居 住 建筑 部 分 )( JCJ1342020) ( 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20) ( 8)三相配电 变压器能 效限定值 及 节能 评价值( GB 202022020) ( 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20 ( 10)《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144- 2020 (1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500332020 (12)《 **省节约能源条例》( 2020年 5月 4日 **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1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