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与胶化相平衡课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020/10/5 练习题 25℃ 时, A–B二组分气液平衡的压力一组成图。 若 1molA与 1molB混合,在压力等于 20kPa时,系统是几相平衡。 平衡各相的组成如何。 各项物 质的量为多少。 求平衡液相混 合物中 A和 B的活度因子(分别 以纯液体 A和 B为标准态) **BA3 0 . 2 , 5 . 9p k P a p k P a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练习题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练习题 系统的总组成为B 0 . 5x  如图所示,当 压力等于 20kPa 时,系统是 2 相平衡 ,此时 液相组成B ( ) 0 . 4xl ,气相组成B ( ) 0 . 7 6yg  0 . 5 0 . 4。 20 . 7 6 0 . 5ggllnn n m o ln  解得:0 . 5 6 , 1 . 4 4gln m o l n m o l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练习题 以纯液体为标准态,即应用拉乌尔定律计算混合物中 A和 B 的活度 *2 0 ( 1 . 0 0 . 7 6 )1 . 3 55 . 9 ( 1 . 0 0 . 4 )AAAApy k P afk P apx   *2 0 0 . 7 61 . 2 63 0 . 2 0 . 4BBBBpy k P afk P apx  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蒸馏(或精馏)原理 简单蒸馏 简单蒸馏只能把双液系中的 A和 B粗略分开。 在 A和 B的 Tx图上,纯 A的沸点高于纯 B的沸点,说明蒸馏时 气相中 B组分的含量较高 ,液相中 A组分的含量较高。 一次简单蒸馏,馏出物中B含量会显著增加,剩余液体中 A组分会增多。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蒸馏(或精馏)原理 如有一组成为 x1的 A, B二组分溶液,加热到 T1时开始沸腾,与之平衡的气相组为 y1, 显然含 B量显著增加。 接收 间的馏出物,组成在 y1与 y2之间,剩余液组成为 x2, A含量增加。 这样,将 A与 B粗略分开。 21 TT  将组成为 y1的蒸气冷凝,液相中含 B量下降,组成沿OA线上升,沸点也升至 T2,这时对应的气相组成为 y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蒸馏(或精馏)原理 精馏 精馏是多次简单蒸馏的组合。 精馏塔有多种类型,如图所示是泡罩式塔板状精馏塔的示意图。 精馏塔 底部是加热区 ,温度最高; 塔顶温度最低。 精馏结果,塔顶冷凝收集的是纯低沸点组分,纯高沸点组分则留在塔底。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蒸馏(或精馏)原理 用 A、 B二组分 Tx图表述精馏过程。 取组成为 x的混合物从精馏塔的半高处加入 ,这时温度为 T4,物系点为 O, 对应的液、气相组成分别为 x4和 y4。 组成为 y4的气相在塔中上升,温度降为 T3,有部分组成为 x3的液体凝聚,气相组成为 y3,含 B的量增多。 组成为 y3的气体在塔中继续上升,温度降为 T2,如此继续,到塔顶,温度为纯 B的沸点,蒸气冷凝物几乎是纯 B。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蒸馏(或精馏)原理 组成为 的液相在塔板冷凝后滴下,温度上升为。 又有部分液体气化,气相组成为 ,剩余的组成为 的液体再流到下一层塔板,温度继续升高。 如此继续,在塔底几乎得到的是纯 A, 这时温度为 A的沸点。 4x5T5y5x 精馏塔中的必须塔板数可以从理论计算得到。 每一个塔板上都经历了一个热交换过程:蒸气中的高沸点物在塔板上凝聚,放出凝聚热后流到下一层塔板,液体中的低沸点物得到热量后升入上一层塔板。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非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 (1)对拉乌尔定律发生偏差 由于某一组分本身发生分子缔合或 A、 B组分混合时有相互作用,使体积改变或相互作用力改变,都会造成某一组分对拉乌尔定律发生偏差,这偏差可正可负。 如图所示,是对拉乌尔定律发生正偏差的情况,虚线为理论值,实线为实验值。 真实的蒸气压大于理论计算值。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非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非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 如果把它对应的气相组成线也画出来,分别得到对应的 px(y)图和 Tx(y)图,这时液相线已不再是直线。 发生负偏差的情况与之类似,只是真实的蒸气压小于理论计算值,液相线也不是直线。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非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 (2)正偏差在 px图上有最高点 由于 A, B二组分对拉乌尔定律的正偏差很大,在 px图上形成最高点,如左图。 在 px图上有最高点者,在 Tx图上就有最低点,这最低点称为最低恒沸点( minimum azeotropic point) 计算出对应的气相的组成,分别画出 px(y)和 Tx(y)图,如 (b), (c)所示。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非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非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 最低恒沸混合物 在 Tx( y) 图上,处在最低恒沸点时的混合物称为 最低恒沸混合物 ( Lowboiling azeotrope)。 它 是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 ,它的组成在定压下有定值。 改变压力,最低恒沸点的温度也改变,它的组成也随之改变。 属于此类的体系有: 等。 在标准压力下, 的最低恒沸点温度为 , 含乙醇 。 2 2 5 3 6 6H O C H O H , CH O H C H ,OHHCOH 5226652 HCOHHC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非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非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 具有最低恒沸点的相图可以看作 由两个简单的 Tx( y)图的组合。 在组成处于恒沸点之左,精馏结果只能得到纯 B和恒沸混合物。 组成处于恒沸点之右,精馏结果只能得到恒沸混合物和纯 A。 对于 体系,若乙醇的含量小于,无论如何精馏,都得不到无水乙醇。 只有加入 ,分子筛等吸水剂,使乙醇含量超过 ,再精馏可得无水乙醇。 OHHCOH 5222CaCl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非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 ( 3) 负偏差在 px图上有最低点 由于 A, B二组分对拉乌尔定律的负偏差很大,在 px图上形成最低点,如图 (a)所示。 在 px图上有最低点,在 Tx图上就有最高点,这最高点称为 最高恒沸点 ( maximum azeotropic point) 计算出对应的气相组成,分别画出 px(y)图和 Tx(y)图。 如图(b), (c)所示。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非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非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 最高恒沸点混合物 在 Tx(y)图上,处在最高恒沸点时的混合物称为 最高恒沸混合物 ( highboiling azeotrope)。 它 是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 ,它的组成在定压下有定值。 改变压力,最高恒沸点的温度会改变,其组成也随之改变。 属于此类的体系有: 等。 在标准压力下, 的最高恒沸点温度为 K, 含HCl , 分析上常用来作为标准溶液。 H C lOH,H N OOH 232H C lOH 2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非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 — 第四章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第四章 界面现象 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张力  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和蒸气压  液体界面的性质  液 固界面现象  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  固体表面的吸附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张力 表面和界面 界面现象的本质 比表面 分散度与比表面 表面功 表面自由能 表面张力 界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表面和界面 (surface and interface) 界面是指两相接触的约 几个分子厚度的过渡区 ,若其中一相为气体,这种界面通常称为表面。 常见的界面有:气 液界面,气 固界面,液 液界面,液 固界面,固 固界面。 严格讲表面应是液体和固体与其饱和蒸气之间的界面,但习惯上把液体或固体与空气的界面称为液体或固体的表面。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表面和界面 (surface and interface) 常见的界面有: 液界面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表面和界面 (surface and interface) 固界面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表面和界面 (surface and interface) 液界面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表面和界面 (surface and interface) 固界面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表面和界面 (surface and interface) 固界面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界面现象的本质 对于单组分体系,这种特性主要来自于同一物质在不同相中的 密度不同 ;对于多组分体系,则特性来自于界面层的组成与任一相的组成均不相同。 表面层分子与内部分子相比,它们所处的环境不同。 体相内部分子所受四周邻近相同分子的作用力是 对称的 ,各个方向的力彼此抵销; 但是处在界面层的分子,一方面受到体相内相同物质分子的作用,另一方面受到性质不同的另一相中物质分子的作用,其 作用力未必能相互抵销 ,因此,界面层会显示出一些独特的性质。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界面现象的本质 最简单的例子是液体及其蒸气组成的表面。 液体内部分子所受的力可以彼此抵销,但表面分子受到体相分子的拉力大,受到气相分子的拉力小(因为气相密度低), 所以表面分子受到被拉入体相的作用力。 这种作用力使表面有自动收缩到最小的趋势,并使表面层显示出一些独特性质, 如表面张力、表面吸附、毛细现象、过饱和状态等。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界面现象的本质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5 比表面( specific surface area) 比表面通常用来表示物质分散的程度,有两种常用的表示方法:一种是单位质量的固体所具有的表面积;另一种是单位体积固体所具有的表面积。 即: 00/ /S A m S A V 或式中, m和 V分别为固体的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