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300mw机组抗燃油系统的初步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按钮手动控制。 再生装置 再生 装置图 燃煤电厂 300WM机组抗燃油系统的初步设计 第 7 页 共 33 页 图 13 再生装置图 再生装置功能 再生装置安装在 EH 油站旁,是一套独立的循环系统,该装置可用来存储吸附剂并能使抗燃油得到再生,使油液变的更清洁并保持中性、去除水分等。 再生装置每个滤器上装有一个压力表,当油温在 43—45℃ 之间,而任一个滤器的压差高达设定值时,就需检修该装置,关闭管路阀门,打开滤器盖,便可更换其内的吸附剂。 再生装置的改造 ( 1) 将硅藻土过滤器更换为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器 离子交换树脂是最新的抗燃油处理技术,通过吸附作用吸收抗燃油中的酸性物质,其处理酸的能力是硅藻土的 7 倍,可以处理高酸度的抗燃油。 使用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器替代硅藻土过滤器,可以大大提高抗燃油酸度的处理能力。 改造后装置有如下优点: 克摩尔当量,高于硅藻土 700%,高于活性氧化铝和改性氧化铝 250%。 ,因此不会与磷酸酯发生反应产生凝胶状的磷酸金属盐,不会发生伺服阀粘结故障。 燃煤电厂 300WM机组抗燃油系统的初步设计 第 8 页 共 33 页 c.. 提高了 磷酸酯抗燃油的电阻率,避免了元件发生电化学腐蚀。 d. 用球状离子交换树脂,颗粒均匀不会产生泄漏,不会造成抗燃油颗粒污染。 e. 通过吸附作用处理抗燃油中的酸性物质,处理过程中不会产生水分,因此不需要真空脱水。 f. 离子交换树脂以滤芯的形式在市场上销售,滤芯的规格尺寸与硅藻土相同采用完全的不锈钢结构,不会对油质产生不良影响,工作压力可达。 g. 用过的离子交换树脂滤芯可做再生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h. 可以减少油的消耗量,节约换油的成本。 ( 2) 脱水过滤器代替纤维素过滤器 传统 EH 系统中配置的纤维素过滤器是一个β 3= 75 的精密过滤器,只具有颗粒过滤的功能。 将其更换为脱水过滤器,具有脱水和颗粒过滤两重功能。 脱水过滤器的滤芯采用进口产品,是由玻璃纤维和吸水玻璃纤维结合而成。 当抗燃油通过脱水滤芯时,油中的水分就会被滤芯中的亲水材料吸收,形成凝胶体。 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即使压力升高水分也不会逸出,脱水效果达 500ppm 以下。 另外脱水滤芯还相当于一个β 3≥ 200 的精密滤器,对颗粒的过滤效果也大大的优于传统的纤维素过滤器。 经过创新改造后的再生装置具有除酸、脱水、精密过滤三重功能。 可根据需要投入不同的工作模式:除酸-过滤、脱水-过滤、除酸-脱水-过滤。 可以彻底解决抗燃油的油质问题,保证机组安全运行。 抗燃油 本系统采用的工作介质是一种抗燃性的液压油即磷酸酯型抗燃油,其正常工作温度为30~ 60℃。 正常运行时的几个主要指标,见下表参数: 表 21 运行中抗燃油指标 试验 使用极限 含氮量 最大 100PPm 含 H2O 量 最大 %(体现百分比) 中和性指数(酸值) 最大 (毫克 KOH/克) 杂质含量(颗粒数) ASE 2 级或 NAS 5 级 电阻率( OHM/cm) 5109 燃煤电厂 300WM机组抗燃油系统的初步设计 第 9 页 共 33 页 新抗燃油的特性指标,见下表参数: 表 22 新抗燃油特性指标 粘度 (ASTMD44572) 1000F 赛波粘度( saybolt) (38℃ ) 220SUS 2100 F 赛波粘度( saybolt) (100℃ ) 43SUS 粘度指数 0 比重 600F(60℃ ) 流动点 OF 0 最大含水量 WG% 最大含氮量 ppmn( X 射线荧光分析) 20 闪点 ( ASTMD9272) ℃ (开式杯 ) 246 燃点( ASTMD9272) ℃ (开式杯 ) 352 自燃温度( ASTMD28658) ℃ 566 酸度(毫克 KOH/g) 最大发泡(起泡沫)毫升 10 最大色度 颗粒分布( SAEA6D tentative) 3 级 水解稳定性小时 合格 电阻率 12109 热膨胀系数 在 600F( 16℃ )时 在 1000F( 37℃ )时 空气夹带量 (ASTMD3427)分钟 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是 EH 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直接控制汽轮机各蒸汽阀门的关闭及阀门的开度。 本系统共有 12 只执行机构; 2 个高主油动机, 6 个高调油动机, 2 中主油动机, 2 个中调油动机。 燃煤电厂 300WM机组抗燃油系统的初步设计 第 10 页 共 33 页 图 14 开关型油动机结构图 主气阀油动机工作原理 主油动机为单侧进油油缸,它的开启由高压抗燃油驱动,关闭是靠操纵做上的弹簧。 因为油动机为开关型结构,所以油动机(即主汽阀)只能处于全开或全关的两种工作状态。 挂闸后,高压抗燃油经过截止阀、电磁阀和节流孔进入油缸下腔,油缸下腔油压升高,克服弹簧力,将油动机(即主汽阀)逐渐 打开,至主汽阀门全开。 当电磁阀通电时,压力油则被切断,回油接通,油缸下腔的压力油经过节流孔、电磁阀接通压力回油,油缸下腔油压降低,主汽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逐渐关闭,直到阀门全关。 燃煤电厂 300WM机组抗燃油系统的初步设计 第 11 页 共 33 页 高主油动机上装有卸荷阀。 当汽轮机出现故障停机时,危急遮断系统动作卸掉危急保安油( AST),卸荷阀打开,快速卸掉油缸活塞下腔油,在弹簧力的作用下,阀门被快速的关闭。 静态时遮断关闭的时间常数为 ~ 秒。 主气阀油动机部件 高主油动机主要由液压油缸、集成块、截止阀、滤网、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卸荷阀、逆止阀等元 件组成。 其中,液压油缸与集成块相连接,其余部件则装在集成块上。 由于以上各阀具有通用性,后面的油动机上各阀就不再叙述。 (1) 液压油缸 按照油动机与阀门连接方式的不同,油缸分为推理油缸的拉力油缸两种。 即:当油缸活塞杆伸出去时打开阀门时,则称其为推理油缸;反之,当油缸活塞杆缩进时打开阀门时,则称气味拉力油缸,其活塞尾部设计油液压缓冲装置,在机组快关时减少冲击。 (2) 集成块 将所有部件集成在一起,并通过内部通道经行连接的一个油路块。 也是所有电气接点及液压接口的连接件。 (3) 截止阀 从系统来的 高压油经过截止阀到电磁换向阀(或伺服阀)去操作油动机,同过关闭该阀可切断高压油路,以便能在线更换(或检修)滤网、电磁换向阀(伺服阀)、卸荷阀和位移传感器等。 该阀安装在集成块上,其控制原理同一般的针阀,可全开和全关,也可部分开启而起节流作用。 (4) 滤网 集成块中设置了滤网,以确保油质的清洁度,从而保证各元件及节流孔能正常工作。 该滤网过滤精度为 10 微米。 (5) 电磁换向阀 油动机上设置了一只电磁换向阀,这是一种常开型二位四通电磁阀,用做油动机活动试验用。 电磁铁断电时,油路接通,高压油进入油缸下腔,阀门打开。 电磁铁通电时,切断来油的同时,油缸下腔的油接通回油,在弹簧力的作用下,阀门开始关闭。 (6) 卸荷阀 卸荷阀装在油动机集成块上。 它的作用是:当机组发生故障要停机时,危急保安 燃煤电厂 300WM机组抗燃油系统的初步设计 第 12 页 共 33 页 (或脱扣)装置动作,使危急遮断油泄油失压,卸荷阀动作,油动机活塞下腔的压力油经卸荷阀快速卸掉,在操纵座弹簧力的作用下,阀门快速关闭。 (7) 逆止阀 集成块中装有两个逆止阀:一是只通向 AST 油总管(或 OPC 油总管),该逆止阀的作用是防止危急遮断母管上的 AST 油(或 OPC 油)倒流回油动机;另一只逆止阀是通向回油母管,该阀的作用是防止回油管 里的油倒流回油动机。 当关闭油动机上的截止阀时,便可以在线检修(或更换)油动机上的电磁阀(或伺服阀)、卸荷阀,油缸、滤网等,而不影响其他气阀正常工作,而此在线检修只有在具有多阀功能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调气阀油动机工作原理 高调油动机装于阀门弹簧操纵座上,其活塞杆与阀杆相连,活塞运动时带动阀杆相应运动。 动机为单侧进油油缸,其开启由抗燃油压力驱动,而关闭是靠操纵做上的弹簧力,高压油动机属于控制型,可以将油动机 (或调节气阀 )控制在任意的位置上。 DEH 给定调阀开大或者关小的指令,此指令作用在伺服阀上 并使其动作,高压油便经伺服阀进入油缸活塞下腔,克服弹簧力,活塞向上移动,并带动调节气阀使之开启,或者使活塞下腔的压力油通过伺服阀排出,在弹簧力作用下,使活塞下移关闭调节气阀。 当油动机活塞移动时,装在油动机上的两个线性位移传感器同时被带动,并将油动机活塞的机械位移转换成电气信号,作为负反馈送入 DEH 并与前面的 DEH 指令相比较,直至其运算结果为零,即作用在伺服阀上的指令后,伺服阀的主阀便回到中间位置,从而切断油动机下腔与高压油或回油的通道,此时,调阀便停止移动,停留在一个新的工作位置。 高调油动机上装有一个卸荷 阀,当汽轮机出现故障需要停机时,危急遮断系统动作并卸掉危急保安油和 OPC 油,卸荷阀打开,快速卸去油缸活塞下油,在弹簧力作用下,调节阀门被快速的关闭。 静态时遮断关闭时间常数为 ~ 秒。 调气阀 油动机部件 高调油动机主要由液压油缸、集成块、截止阀、滤网、伺服阀、卸荷阀、逆止阀和位移传感器等部件所组成。 其中,液压油缸集成块与成块相接,而其余部件则装在集成块上。 燃煤电厂 300WM机组抗燃油系统的初步设计 第 13 页 共 33 页 除伺服阀位和传感器外,其余部件已在前面有了说明,在此不在介绍。 ( 1) 伺服阀 伺服阀由一个力矩马达、两级液压放大和机械反馈部 分组成。 第一级液压放大是双喷咀和挡板部件,第二级放大是滑阀部件。 当电气信号通过伺服放大器输入到力矩马达上时,其衔铁上的线圈中便有电流通过,并产生一磁场,在两旁磁铁的作用下,产生一旋转力矩,使衔铁旋转,带动两个喷咀中间 的 挡板转动。 [38]在稳定工况时,喷咀 到 挡板两侧 的 距离相等, 所以 两侧喷咀的泄油面积 一样 , 导致加在 喷咀两侧的 EH 油压相等。 当信号输入时,衔铁 在磁场中受力旋转 带动挡板转动, 转动后的 挡板 远 离 一只 喷咀并靠近 另 一只喷咀,使 其中一只喷咀的泄油面积 减 小, 导致 流量变小, 即这只 喷咀前的油压 升 高 ,而剩下的一只与其动作相反。 这样就将 初始的 电气信号 通过 转变 成 力矩 信号转变成为 机械位移信号, 机械位移信号最终 再转变为油压信号。 而 现在的 油压即挡板两侧的喷咀前油压,分别与下部滑阀的两个腔室相 连 通, 所以 ,当喷咀 到 挡板两侧 的 距离 不 相等 时, 两个喷咀 的泄油面积 不等,即俩测 油压不等, 则 滑阀在压差作用下移动,使滑阀所控制的油口关闭或开启,从而控制高压 抗燃 油 经由此处流 向油动机活塞下腔, 使阀门的开度增加 ,或者 使 活塞下腔通向回油,卸去活塞下腔的 抗燃 油,调阀 在 弹簧 的作用 力 下调 小或关闭。 伺服阀滑阀中 增设了 反馈弹簧 是 为了增加调节系统的稳定性。 除此之 外, 通过 一定的机械零偏 对 伺服阀 进行 调整, 如果伺服阀 在运行中发生断电或 者发生故障 时, 可以 通过机械力量使滑阀 动作 ,关闭调阀。 ( 2) 位移传感器 采用差动变压器原理的位移传感器是由芯杆、线圈、外壳等所组成,内部稳压、振荡、放大线路均采用集成元件,故具有体积小、性能稳定的特点。 当铁芯 动作 上移 时 ,次级线圈感应出 的 电动势经过 处理 后, 转变成 线圈与铁芯 之间相对位移的电信号输出,负反馈 给 DEH 控制系统。 安装时,外壳固定不动,铁芯通过连杆与油动机活塞杆相连,模拟油动机的位移输出 的 电气信号,也就是气阀的开度。 为了提高控制系统 的可靠性,每个执行机构中安装两个位移传感器。 计算机按 ―高选 ‖或其他选择的原则接受负反馈信号。 危急遮断系统 危急遮断系统由危急保安器和隔膜阀组成。 当汽轮机出现故障需要停机时,危急 燃煤电厂 300WM机组抗燃油系统的初步设计 第 14 页 共 33 页 遮断系统动作并卸掉危急保安油( AST)和超速保护控制油 (OPC),关闭全部汽轮机蒸汽阀门,使汽轮机停机,以保证汽轮机安全。 AST 电磁阀 AST 电磁阀共有四只,它们受汽轮机停机信号的控制。 正常运行时,电磁阀带点关闭,即堵住危急遮断母管上的 AST 油泄油通道,从而建立起危急遮断油压 (AST)。 当电磁阀失电打开, 危急遮断母管泄油,违纪者端由失压,导致所有蒸汽阀门关闭而使汽轮机停机。 四只 AST 电磁阀时按串并联布置,只有当 2 和。燃煤电厂300mw机组抗燃油系统的初步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17 9)电动机型号和功率: , 10)流量: 1m3/h 12)扬程: 注:泵和液位联锁,高液为启泵,低液位停泵。 泵供电和控制在污泥处 理控制柜内完成,并将液位高和泵故障信号送 PLC 系统。 污泥浓缩池(买方供): 1)材质:混凝土,做防腐处理 2)安装位置:室外 3)容积: 144 m3(含电动搅拌机 装置,耐海水腐蚀,由卖方提供 ) 集水坑排水泵: 1)型式: 离心 泵 2)安装位置
6 资料员 助工 7 材料员 助工 8 质检员 助工 9 计量员 助工 10 预算员 助工 11 计统员 助工 12 机管员 13 劳资员 助经 七.主要机具装备及劳动力安排计划 .主要机具装备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吊车 台 2 8t 发电机 台 1 水准仪 台 1 DS3 空气压缩机 台 2 电焊机 台 4 倒链 台 10 20T 除锈 机 台 2 木夯 台 6 电闸箱 台 6
程设计规范》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2020 年 3 月) ; 模拟 300MW机组汽轮机润滑油系统 本方案以 运行年限较长且 严重污染的某 燃煤电厂 300MW机组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作为原型 进行化学清洗。 系统的 管道材料为不锈钢( 0Cr18Ni9)材料 ,管道内部有积渣、油泥等沉积物附着。 润滑油 油质
表)、“工序报验申请表”(浙建监 A5 表)。 15 事后控制 对以上工序凡验收不合格的指令施工单位进行修补或返工处理,直至验收合格,方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检测单位完成的检测报告应送监理备案。 审查工序质量评定表(质评表 3)、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质评表 1)、工程竣工报验单(浙建监 A11 表)和工程竣工资料。 参加施工单位组织的竣工预验收,对预验收中发现的问题 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7 施工单位: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起止桩号 设备名称 管道面积( m) 防腐材料 防腐等级 执行标准 管道(设备) 规格( mm) 设计最小厚度 mm 设计绝缘电压 KV 检 查 情 况 厚度检查(最小值): 检查人: 电绝缘性检查: 检查人: 外观检查: 检查人: 粘结力检查: 检查人: 综合结论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21 燃气管道通球试验记录 试验表 45 工程名称
取样日期: 见证记录: 有见证取样和送检印章: 施工单位(项目部)章 ,监理单位 (项目部)章 取样人签字: 见证人签字: 填制本记录日期: 年 月 日 12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施管表 5 年 月 日 单位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名称 工程工序名称 交底内容: 交底单位 接收单位 交 底 人 接 收 人 13 施工图设计文件会审记录 施管表 4 工程名称 图纸会审部位 日 期 会审中发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