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特性及制粉系统(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称为漏风系数,以 Δ表示,即: 0VVk 过量空气系数 α 与漏风系数△ α Δα各受热面处烟气侧漏风系数,查表确定;△ V为烟道漏风量 为炉膛出口处过剩空气系数,表征炉内燃烧状况的重要物理量,在推荐值范围内选取。    0VV 空气预热器中,空气侧压力比烟气侧高,所以会有部分空气漏入烟气侧,该级的漏风系数△ ky要高些。 在空气预热器中,有: kykyky  39。 过量空气系数 β 与漏风系数△ α zfky    kykyky    为空气预热器出、进口处空气侧过剩空气系数 分别为炉膛、制粉系统和空预器漏风系数,查表确定 kyzf  、kyky   、基本知识  在燃煤的条件下,通常, %19~142 RO %4~22 Oα RO2 O2 测定烟气中的 O2,即可计算得到过量空气系数 α  广泛采用: 22121O热平衡方程式  相应于每公斤固体及液体燃料: kJ/kg ( 美国 ASME以每磅燃料的发热量 , 德国以单位时间内所用燃料的发热量 , kJ/s) 654321 Q r kJ/kg 式中各项的意义: rQ— 送入锅炉的热量; 1Q— 有效利用热; 2Q— 排烟热损失; 3Q— 气体 未 完全燃烧损失; 4Q— 固体 未 完全燃烧损失; 5Q— 散热损失; 6Q— 其它热损失。 热平衡的另一种表示式  通常用送入热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654321%1 0 0 qqqqqq . . . . . . . . . .%,10011 rq锅炉的热效率  正平衡表达式:  反平衡表达式: rrgl Bq  %1 0 011%)(1 0 0 65432 qqqqqgl 讨论 q4  在锅炉运行中, 可以取样测得,  可以查表,或做灰平衡实验得到  锅炉的设计中,根据燃料的种类及燃烧方式直接选用: ~5%  大小取决于:燃料的种类(挥发份与灰分等),煤粉的细度,过量空气系数,炉膛的结构(决定了停留时间),锅炉的运行方式,炉膛的温度(负荷)等。 为第二大损失。 fhlz CC ,fhlz aa ,讨论 q3  电站锅炉可燃气体很小;  对煤粉炉: q3 =0;  气体或液体燃料炉: q3 =;  层燃炉: q3 =~  影响因素:挥发分含量、过量空气系数、锅炉结构等。 影响排烟损失 q2的主要因素:  为锅炉最大项损失(约为 4%~8%) 排烟温度 温度高 , 则损失大 , 提高 10~15℃ , 损失增加约 1%; 温度低 , 则金属的消耗大 , 流动的阻力大 , 还可能造成受热面金属的低温腐蚀。 运行中影响排烟温度的主要因素是受热面吸热量的变化。 现代锅炉排烟温度一般为 110~160℃。 排烟容积 主要决定于过量空气系数的选取: 过量空气系数大 , 风机的消耗大 , 排烟损失增大;不完全燃烧损失小; 过量空气系数小 , 则可能不完全燃烧损失增大。 另外 , 燃料性质 、 漏风等 , 也使容积增加。 排烟温度与过量空气系数是一个经济技术综合考虑的参数  存在一个最佳 过量空气系数 q, % ∑ q q3+q4 q2 最佳 α 第二节 煤粉的基本性质 一、煤粉的流动性 尺寸小 : 1μm~300μm, 20μm~50μm最多; 堆积比重小 :新鲜煤粉: ~, 旧煤粉:~; 自流性 :流动性好 , 易沉积 , 吸附空气形成云雾状气粉混合物 , 象水的流动 , 管道输送;易泄露 , 制粉系统要求严密 , 安全性差。 二 、 自燃与爆炸性 表面积大 : 300~1600m2/kg 易沉积 , 与空气缓慢氧化而自燃; 达到一定浓度和温度 , 易爆炸。 挥发分较高的煤浓度达 ~3 kg/kg 空气时 , 温度70~130℃ , 遇明火则可发生爆炸。 与煤的易燃性 、 灰分水分 、 煤粉细度 、 气粉化混合物的温度和浓度 、 含氧量等因素有关。 三、煤粉的细度及均匀性 煤粉细度  定义:表示煤粉颗粒群的粗细程度。  测量方法:用具有标准筛孔尺寸的筛子通过筛分来测定。  表示方法:煤粉细度用 Rx表示,表示筛孔尺寸为 X( μm)的某筛上筛后剩余量的百分比 %。  a— 剩余量; b— 通过量  RX越小 , 煤粉越细。 %100 ba aR x 燃煤火电厂煤粉细度的表示方法 采用筛号来表示:每平方厘米上 ( 每平方英寸上 ) 的孔眼数目 , 譬如 , 30号筛或 70号筛等; RX: R90, R200 等。  R90— 70号筛; R200— 30号筛。 筛号孔数 6 8 12 30 40 60 70 80 孔径边长 1000R1 750 R750 500 R500 200 R200 150 R150 100 R100 90 R90 75 R75  另一表示:  通过量。 美、英等用通过量表示。 D74~74μm, 200目筛,孔隙 in. or 74μm。 目:每英寸长度的孔数。 %100 ba bD x脆性材料破碎后均符合统一的指数方程:  x— 筛孔内边长;  b— 反映煤粉细度的参数;  n— 反映煤粉均匀性的参数。  不同粒径下的煤粉细度换算式为 nbxx eR  100nxxxxRR )(1212)100(100 煤粉的颗粒组成特性及均匀性 煤粉经济细度  磨制煤粉的电耗和燃烧不完全损失之和最小时的煤粉细度。  影响因素: A) 煤种 B) 磨煤机和分离器的形式 C) 燃烧方式等  由燃烧试验确定。 挥发分高,可粗些。 煤粉细度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 影响经济性、安全性。  煤粉粗:燃烧过程延长;水冷壁区域易出现还原性气氛;炉膛出口烟温高;造成结渣、高温腐蚀、超温等问题。  制粉系统及煤质影响。 四 、煤的可磨性与磨损性 煤的可磨性系数 — 磨煤机选型的依据之一 定义两种可磨性指数 哈氏可磨性指数 可磨性指数 KVT1( 前苏联及东欧 、 我国以前用 ) 二者换算  KVT1=+  应以实际测为准 煤的可磨性分级 ( G B / T 7 5 6 2 — 1 9 9 8 )序号 哈氏可磨性指数 H G I 可磨性1 4 0 ~ 6 0 难磨2 6 0 ~ 8 0 中等难磨3 80 易磨煤的磨损指数 煤的磨损性 —— 磨煤机选型的依据之一。 煤的磨损性能以冲刷磨损指数 Ke表示 煤的冲刷磨损指数 磨损性Ke 轻微K e=~ 2. 0 不强K e=~ 3. 5 较强K e=~ 5. 0 很强Ke 极强 煤和煤粉的水分  煤粉水分与磨煤设备的终端温度及原煤水分有关。  煤粉水分一般范围为: Mmf=( ~) Mad 第三节 磨煤机 一 、 磨煤机的工作原理 — 干燥 、 磨制  使脆性材料发生破碎的方式不同 , 其能量消耗的数量不同:  压碎 , 击碎 , 研碎  5~6 10~1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