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定向钻孔轨迹控制培训(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00186。 260186。 80186。 280186。 降斜 稳斜 增斜 80186。 280186。 0186。 上 下 偏 差 方位角控制原理 假设设计方位角: 330186。 ,则方位角控制在: 325186。 ~ 335186。 325186。 327186。 332186。 335186。 335186。 332186。 327186。 325186。 330186。 左 右 偏 差 335186。 332186。 327186。 325186。 325186。 327186。 332186。 335186。 降方位 增方位 降方位 增方位 190186。 350186。 10186。 170186。 降方位 增方位 钻孔轨迹控制原理 a)准确识别地层变化:根据矿方提供的煤层采掘工程面图(含煤层等高线),分析出钻孔轨迹处煤层倾角变化,结合实钻轨迹上下偏差、钻进前后返渣岩性变化,判断出当前钻头处于煤层哪一层位(顶板岩层、底板岩层、煤)。 b) 调整工具面使钻孔沿煤层钻进:根据地层变化,应及时调整工具面来控制方位角变化,使钻孔轨迹在水平面投影图上沿设计轨迹左右波动,在此基础上可参考设计轨迹倾角值控制倾角变化,使钻孔尽量处在煤层中延伸。 钻孔轨迹控制原理 c)提钻开分支绕过钻进障碍区域:如:因顶板、底板岩性较硬而进尺缓慢,陷落柱、断层附近煤层松散破碎易卡埋钻,因与原钻孔串孔、煤层裂隙发育钻井液漏失。 当遇到以上情况时,应提钻至安全煤层区域开分支孔绕过该区域。 d) 了解煤层真实走势:在实际钻进过程中,要求每钻进一定距离将弯头方向调整为垂直向上,使钻孔快速钻至顶板以确定出顶板所处的层位标高,然后后退到合适位置开分支继续钻进,如此反复,再将两次探顶点连线的延长线作为下一段钻进时的参考顶板,从而保证钻孔尽量在煤层中钻进。 钻孔轨迹计算方法 1101110111c o s( ) c o s( )22c o s( ) si n ( )22si n ( )2ni i i iiini i i iiiniiiiXLYLHL 开分支工艺 分支点选择:需在煤层中,以便在硬度软的煤层中裸眼造斜开分支,向下开分支。煤矿井下定向钻孔轨迹控制培训(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近 ZK13 号钻孔和综合地层柱状图资料, 5号煤层底板标高取 830m, 5号煤层距奥灰顶板之间的距离取 ,煤层隔水底板 ( S 点)所受的水压力为 ; 8号煤层底板标高取 790m, 8号煤层距奥灰顶板之间的距离取 ; 10 号煤层底板标高取 770m, 10 号煤层距奥灰顶板之间的距离取。 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中提供的突水系数计算公式: Ts=MP Ts— 突水系数 MPa/m; P—
表,对数据信息异常情况要及时作出正确分析判断、处理和汇报。 负责人员出入井情况的统计上报工作。 12 负责对安全生产中的违法行为记录、汇报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保持完 整的原始记录,认真填写值班日志和运行情况记录表。 所有资料、记录定期存档保管。 认真做好人员定位故障信息收集反馈工作,对上级部门和有关领导指示要及时督察贯彻落实。 保证和上级中心站网络通畅,传递信息准确及时,因数据不能正常传递信息时
和 +400m 水平胶带输送机石门,沟通 八道湾向斜的南、北两翼, +400m 水平辅助运输石门和 +400m 水平胶带输送机石门直接与南采区下部车场形成对接(南采区内的采区工程,作为原小红沟煤矿的水平延深工程的一部分,由现生产矿井负责完成),分别担负南采区和西采区的主、辅运输任务。 ( 2) +400m 水平西翼集中胶带输送机运输巷和 +400m 水平西翼集中辅助运输大巷 西采区与 +400m
的行为研究 工作安全分析 修改设计 提高监察水平 改进技术支持 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维修 现场勘察 煤矿事故防治过程示意图 第七节 事故的调查模式 一、事故调查的目的 : ① 直接原因、②间接原因和③基本原因。 ( 1)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责任事故 ( 2)有关人员的主要责任(管理、技术、法律) 、管理措施 ( 1)技术措施 ( 2)管理措施 二、事故调查的注意事项 、引用的法律、法规
排。 把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与“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三规程一对标”、“一通三防”百日安全专项整治、“雨季三防”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将主要精力放在井下 现场、放在基层 ,一定要在保证井下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搞好各项安全活动。 二是继续抓好隐患排查和系统会诊工作。 按照隐患排查“零盲区”、处理“零搁置”、效果“零反弹” 的 要求,分专 3 业组织井下、地面安全隐患排查
;烟囱高度 240m(两炉合用一座烟囱);安装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CEMS)。 水污染防治对策 本工程实行清污分流,厂区雨水设有独立的排水系统。 厂区工业、生活污水经集中处理和分类处理后根据处理后的水质情况且合理安排回用水途径。 复用水池的水主要用于主厂房工业部分用水、油罐区用水、输煤系统补充水以及灰场喷洒等。 噪声防治对策 在电厂设计、建 设 过程中,应符合《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