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事故调查课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行为研究 工作安全分析 修改设计 提高监察水平 改进技术支持 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维修 现场勘察 煤矿事故防治过程示意图 第七节 事故的调查模式 一、事故调查的目的 : ① 直接原因、②间接原因和③基本原因。 ( 1)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责任事故 ( 2)有关人员的主要责任(管理、技术、法律) 、管理措施 ( 1)技术措施 ( 2)管理措施 二、事故调查的注意事项 、引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必须正确科学适用。 上,而不是放在追查事故责任上。 因的正确性 ,核定收集事故信息的正确性 第八节 事故的统计与分析 一、事故统计的概念和任务 事故统计即关于事故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推断的科学方法。 ⑴说明每件事故的发生的情况和原因。 ⑵对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的事故发生情况进行测定。 ⑶对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的事故发生情况、趋势进行分析、归纳和推断。 区别: ⑴事故统计只抽取事故的主要的参数;事故调查要反映事故的全部详细情况。 ⑵从预防事故的作用来看,事故调查是直接的、局部性的;事故统计及时直接的,又是间接的,并且是总体性的。 联系: 统计是建立在事故调查的基础上的,没有成功的事故调查,则没有有意义的统计。 二、伤亡事故的统计 事故统计 —概念和意义 概念:统计学在事故问题中的应用,即关于事故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相推断的科学方法。 事故统计的意义 美国安全专家塔兰茨 :“安全工作是随着统计工作能够鉴别问题而开展起来的。 安全工作的提高也是由于统计工作能为制定事故预防决策提供依据而得以实现的。 安全工作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就是因为统计工作已经显示出这些积极效果,并已推动着安全工作前进。 ” 事故统计调查的内容 一个完整的记录应包括: 伤害性质;伤害部位;伤害源;事故类型;危险条件;事故起因物;不安全行为。 三、伤亡事故的分析 (一)综合分析 ⑴顶板事故按采、掘工作面和巷道进行分析。 ⑵瓦斯事故按燃烧、突出、中毒、窒息进行分析。 ⑶机电事故按触电、设备伤人进行分析。 ⑷运输事故按提升、轨道、输送机等运输方式进行分析。 ⑸放炮事故按违章放炮、瞎炮伤人进行分析。 ⑹水灾事故按地质水、老窑水、地面水、工业用水进行分析。 ⑺火灾事故按按井下(内因、外因)、地面火灾进行分析。 ⑻ 其他事故。 井下分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大巷、采区上下山、井筒、其他等 6种。 分文盲、小学、中学、中专、大专及以上 5种。 分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救护、干部、巷修、其他等 9种。 分三违、工程质量、安全措施、安全设施不全或失效等 4种。 分 5年以下、 5年以上至 10年、 10年以上至 15年、 15年以上至 20年、 20年以上等 5种。 分 20岁以下、 20岁以上至 25岁、 25岁以上至 30岁、 30岁以上至 35岁、 35岁以上至 40岁、 40岁以上至45岁、 45岁以上等 7种。 每年分 12个月,每月分上、中、下旬,每日 24小时分早、中、晚班,按此时间分别分析。 按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国有煤矿开办的全民集体煤矿和乡镇集体煤矿 4种进行分析。 (二)伤亡事故分析常用的计算公式 、伤亡、重伤率 千人死亡率=(死亡人数 ) 247。 (平均职工人数) 103 千人伤亡率=(死亡 +重伤 +轻伤人数 ) 247。 (平均职工人数) 103 千人重伤率=(重伤人数 ) 247。 (平均职工人数) 103 千人伤亡率=(重伤 +轻伤人数 ) 247。 (平均职工人数) 103 、进尺计算死亡率的公式 百万吨死亡率=(死亡人数) 247。 (原煤产量) 106 万米成巷率= (死亡人数) 247。 (成巷米数) 104 百万工时死亡率=(死亡人数) 247。 (工作小时数) 106 百万工时伤亡率=(死亡 +重伤 +轻伤人数) 247。 (工作小时数 106 第二章 事故调查组织及调查程序 成立事故调查组 技术鉴定组 管理调查组 综合分析组 形成事故调查报告 通过报告 通报事故 调查结束 事故调查的目的 、物证和有关资料,通过研究分析,较为准确的判断发生事故的主要过程。 ,通过科学的综合分析,找出事故的主、客观原因,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本原因,基本原因的推断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依据有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 第一节 事故调查的准备工作 一、事故现场的保护。 ,尽量不破坏事故现场。 出事故现场。 ,不经事故调查组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事故区域。 二、事故调查所需物品的准备。 、粉笔和绳子。 第二节 成立事故调查组。 : ⑴ 技术鉴定组。 ⑵ 管理调查组。 ⑶ 综合分析组。 ,分工合理,职责分明,纪律严明,通力协作。 第三节 各工作组的任务 一、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 组长由省煤矿安监局领导担任 ,副组长由省总工会 、 公安厅 、 省监察局领导及事故当地副职行政领导担任。 领导小组任务: 代表政府执法部门领导和协调该事故的抢救和调查工作。 安排组各工作组任务 , 协调各工作组间关系 , 掌握调查组工作进度 , 处理调查中临时发生事宜 , 与当地政府勾通 ,向上级和自治区政府汇报事故抢救及调查情况。 二、技术鉴定组 组成: 3- 8个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员 任务: 、 事故发生经过。 ; ; ;。 工作方式: ; :查阅资料、找知情人核实情况。 (一)事。煤矿事故调查课件(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100186。 260186。 80186。 280186。 降斜 稳斜 增斜 80186。 280186。 0186。 上 下 偏 差 方位角控制原理 假设设计方位角: 330186。 ,则方位角控制在: 325186。 ~ 335186。 325186。 327186。 332186。 335186。 335186。 332186。 327186。 325186。 330186。 左 右 偏
近 ZK13 号钻孔和综合地层柱状图资料, 5号煤层底板标高取 830m, 5号煤层距奥灰顶板之间的距离取 ,煤层隔水底板 ( S 点)所受的水压力为 ; 8号煤层底板标高取 790m, 8号煤层距奥灰顶板之间的距离取 ; 10 号煤层底板标高取 770m, 10 号煤层距奥灰顶板之间的距离取。 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中提供的突水系数计算公式: Ts=MP Ts— 突水系数 MPa/m; P—
表,对数据信息异常情况要及时作出正确分析判断、处理和汇报。 负责人员出入井情况的统计上报工作。 12 负责对安全生产中的违法行为记录、汇报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保持完 整的原始记录,认真填写值班日志和运行情况记录表。 所有资料、记录定期存档保管。 认真做好人员定位故障信息收集反馈工作,对上级部门和有关领导指示要及时督察贯彻落实。 保证和上级中心站网络通畅,传递信息准确及时,因数据不能正常传递信息时
排。 把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与“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三规程一对标”、“一通三防”百日安全专项整治、“雨季三防”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将主要精力放在井下 现场、放在基层 ,一定要在保证井下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搞好各项安全活动。 二是继续抓好隐患排查和系统会诊工作。 按照隐患排查“零盲区”、处理“零搁置”、效果“零反弹” 的 要求,分专 3 业组织井下、地面安全隐患排查
;烟囱高度 240m(两炉合用一座烟囱);安装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CEMS)。 水污染防治对策 本工程实行清污分流,厂区雨水设有独立的排水系统。 厂区工业、生活污水经集中处理和分类处理后根据处理后的水质情况且合理安排回用水途径。 复用水池的水主要用于主厂房工业部分用水、油罐区用水、输煤系统补充水以及灰场喷洒等。 噪声防治对策 在电厂设计、建 设 过程中,应符合《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用 2台 QY50吊车将汽包卸车,放立于拖运滑道上。 卸车时两吊车合理分配负荷,动作保持一致。 5T卷扬机配一对 20T滑轮组将汽包向炉膛内拖直至到达起吊位置。 、划线,并将 吊带加固安装在汽包上. 50T滑轮组固定于汽包上专没的起吊耳板上,进行钢丝绳穿绕(顺穿法)。 同时在汽包上搭设安装起吊用的脚手架。 5T卷扬机同时启动,将汽包吊离地面约 100MM,试验制动系统,并检查各滑轮组、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