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一体化机组工程环评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烟囱高度 240m(两炉合用一座烟囱);安装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CEMS)。 水污染防治对策 本工程实行清污分流,厂区雨水设有独立的排水系统。 厂区工业、生活污水经集中处理和分类处理后根据处理后的水质情况且合理安排回用水途径。 复用水池的水主要用于主厂房工业部分用水、油罐区用水、输煤系统补充水以及灰场喷洒等。 噪声防治对策 在电厂设计、建 设 过程中,应符合《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从电厂 4 平面布置、设备选型、建筑结构设计、绿化等考 虑电厂的噪声防治。 控制噪声源水平,对定购的设备提出噪声限制要求,并采取相应的隔声、消声、吸声隔振,绿化等减缓措施。 试运行期间的吹管噪声须严格控制,排汽口应安装小孔喷注、节流降压型消声器;运行调试时应预先向社会公示调试时间,吹管吹气口避开附近居民区,夜间应停止工作。 每个空冷凝汽器单元下部安装的轴流风机,连同驱动装置都悬挂在空冷平台的防振桥上,防振桥上装有减振节的钢弹簧作为隔振装置。 固体废弃物防治对策 本工程投产后,预计灰渣将全部综合利用。 若综合利用不畅时在灰渣存放。 严格控制,加强出灰、运灰和贮灰过 程的管理。 灰库区墙角应挖收尘沟,库区出口应设置冲洗区,出库的车辆车身上的落灰、轮台上的粘灰应冲洗干净。 干灰建议采用密封罐车运输。 若采用自卸式卡车运输湿灰,应考虑加盖蓬布,车箱表层灰渣应喷水加湿并平整压实,车速应小于 45km/h(即 ),如迎风行驶更应控制车速,防止车体涡流卷扬灰渣。 运灰道路应用清扫车清扫,适当定时冲洗。 为防止灰渣堆放裸露面积过大,建议灰场分区分块库尾堆灰碾压,及时复土绿化。 灰渣存放期间,应根据天气情况和表面松硬情况适当喷水。 对于由于运输造成的表面零散落灰,应及时补充碾压硬实,防止干化起尘。 灰场设置喷淋系统、保证灰的喷淋。 贮灰(渣)场在醒目处设置标志牌。 灰场 500m范围内 无 集中居民点。 在灰场运灰公路旁设灰场运行管理站。 5 环境影响主要预测结果 空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 1)本期工程建成 后 SO2排放量和 SO烟尘、 NOx排放浓度均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232020第 3时段的要求。 ( 2)本期工程对周围环境 SO PM10地面浓度影响较小,本期工程对周围环境 NO2地面浓度的影响也不大, 均能满足国标的要求。 ( 3)本期工程所造成的 SO NO2日均浓度叠加本底后, SO NO2小时平均和日平均浓度无超标现象。 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 本工程加强水务管理和节约用水,厂区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全部回收利用,对 地表水水体 水质影响较小。 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 本期工程建成后,除 空冷岛 周边外,其他区域的厂界噪声均能满足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III 类标准的要求; 空冷岛侧 噪声的夜间 5 超标主要是受 空冷风机 噪声以及主厂房噪声的影响。 建议当地政府做 城乡规划建设 时 对电厂厂界外 200m范围内不 规划 建设居民住宅等对噪声敏感的设施。 6 评价 结论 ( 1)本期工程采用超临界发电机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 2)本期工程发电标煤耗低,单位电量污染物排放水平低,且采取 “清污分流、一水多用 ”的措施,耗水指标较低,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废水回用率高,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 3)电厂厂址合理。 厂址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 4)符合环境保护 “十 一 五 ”计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 ( 5)电厂已获得 SO2等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符合总量控制的要求。 ( 6)各项污染物排放均满足相应的排放标准要求,对环境的影响基本上均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 在全面加强监督管理,执行环保 “三同时 ”制度和认真落实各项环保措施条件下,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 本 工程 的建设 是可行的。 评价单位 (公章 ) 项目负责人 :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资 格 证 书 (彩色原件缩印 1/3) 6 项目名称: 评价人员情况 姓名 从事专 业 职称 上岗证书号 职责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 联 系 人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传 真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 文号 7 建设性质 行业类别及代码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绿化面积(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评价经费 (万 元 ) 预期投产日期 年 月 日 工程内容及规模 1. 项目由来: 2. 建设地点: 、规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