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公司洗煤生产线环评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震处理。 该项目 主要降噪措施见表 3— 8。 表 38 主要降噪措施一览表 序号 主要噪声源 噪声值dB(A) 降噪措施 降噪值 1 抽水泵、加压 水泵 75~80 建泵房,进行减震处理,距离最近的东厂界约 30米 20dB(A) 2 空压机 85~95 建隔声房 ,进行减震处理距离最近的东厂界约 27米 25dB(A) 3 破碎机 80~90 建破碎间 ,进行减震处理,距离最近的东厂界约 45米 20dB(A) 4 铲车 90~95 建泵房,进行减震处理,距离最近的东厂界约 30米 20dB(A) 固废 该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为矸石和泥煤,产生量分别为 万 t/a、 万 t/a。 矸石主要出售给正定诚峰热电厂;泥煤出售给当地农民用于冬季采暖和生活之用。 4 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可 行性分析 粉尘无组织排放 该项目主要粉尘无组织排放源为原煤堆放,另外还有运输车辆煤的装卸、原煤输送等。 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① 增加 南、西、东三侧的 厂区围墙高度,使其达到 5 米。 ② 采用 喷淋设备,每天定期由专人对煤场进行喷水降尘 2 次以上。 ③控制原煤进厂量,尽量减少原煤堆放量;对精煤、中煤等产品及时清运外销综合利用,防止二次扬尘产生。 ④ 在东、西、北厂界种植 5 米宽的 防护林带,在距离 瑞华中学较近的南 厂界种植 10 米宽的 防护林 带。 ⑤运输车辆装卸过程中采用喷水方式抑尘,运送的车辆进行遮盖。 ⑥原煤输送采用封闭式走廊皮带 传输,碎煤车间进行密闭处理,并在输送带落煤口设密闭罩。 采取上述措施后,经计算,该项目颗粒物 无组织排放周界外 浓度最高点 1 mg/m3,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 二级标准。 粉尘有组织排放 该项目在原煤破碎时产生粉尘,在粉尘排放点设置除尘装置,除尘装置的选择主要考虑因素有:含尘气体的性质 (如气量、气度、湿度、气体含尘浓度、粉尘的性质和粒径等 )、环境质量标准对净化程度的要求、除尘设备性能等。 目前粉尘治理通常采用的除尘系统有布袋除尘器、电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和旋风除尘 器等。 根据该项目的实际情况,破碎机产生的粉尘安装布袋除尘器进行治理。 布袋除尘器是含尘气体通过滤袋滤去其中粉尘粒子的分离捕集装置,是过滤式除尘器的一种。 布袋除尘器主要有以下优点: ( 1)布袋除尘器对净化微米数量级的粉尘粒子的气体效率较高,一般可达99%,甚至可达 %以上。 ( 2)布袋除尘器可以捕集多种干性粉尘,特别是高比电阻粉尘,采用布袋除尘器净化要比用电除尘器净化效率高很多。 ( 3)含尘气体浓度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对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和阻力影响不大。 ( 4) 布袋除尘器运行稳定可靠,没有污泥处理和腐蚀 等问题,操作、维护简单。 本项目拟采用的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在 %以上。 经治理后,有组织排放源粉尘排放浓度能达标排放。 布袋除尘治理技术已在大多数企业得到了应用,技术成熟可靠。 因此该项目对破碎机产生的粉尘排放点采用布袋除尘器进行治理是可行的。 水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洗煤水,经过三级沉淀池处理后,排入蓄水池内回用于洗煤工序,不外排。 泥煤堆放场、精煤堆放场和矸石堆放场均硬化处理 , 从而可防止泥煤、精煤和矸石中所含水分下渗污染地下水。 生活污水排入防渗旱厕内,定期清掏用作农肥,不外排 ;洗浴污水经沉淀池处理后用于喷洒煤场,不外排。 综上所述, 该生产工艺实现了废水全部循环。 因此,废水处理措施是可行的。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该项目主要噪声设备为破碎机、洗煤系统及各种泵机等, 设备声级值 7595dB(A)。 通过对洗煤系统进行减震处理、安装在密闭车间内;对破碎机安装在密闭破碎间内并进行减震处理;对抽水泵和加压水泵选用低噪声设备,安装在泵房内并采取减震处理。 铲车装卸产品时产生的噪声较大,在白天使用时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开中午休息时间使用,尽量慢速开动以减轻噪声对厂界的影响。 采取以上 隔 音降噪处理 措施后,降噪值可达 20 分贝以上,再经建筑物阻挡及距离衰减后,经计算,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 Ⅱ 类标准,即 昼间≤ 60dB(A), 因此噪声治理措施可行。 固废治理措施可行性分析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主要为矸石和泥煤,矸石出售给正定诚峰热电厂;泥煤出售给当地农民生产型煤,均不排放, 固体废物处置符合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20)。 因而治理措施可行。 5 环境影响分析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粉尘 无组织排放 大 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煤的装卸、堆放和生产时原煤的输送过程均产生扬尘。 煤的卸车和装车过程历时较短,并且车辆装卸过程中采用喷水方式抑尘,在运输过程中进行遮盖。 生产时原煤输送采用封闭式走廊皮带传输,采取以上措施后其产生的扬尘可以得到较好的抑制。 本项目堆煤 场较大,占地面积约 10000 平方米,采用露天储煤方式,下面把在露天储煤的情况下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 1)扬尘源强分析 本项目原煤堆放场的煤堆表面积大、堆存时间长,因此其排放的扬尘量较大,当遇风时对周围环境有一定污染,原煤堆放产生的扬尘是该项目的主要排污节 点。 原煤堆放场 扬尘产生量与气象条件、煤场表面积、煤的含水率和煤的贮存时间有关。 干煤堆放扬尘量估算公式如下: pp AUQ **10* 式中: Qp:—— 起尘量, mg/s; Ap:—— 煤堆的表面积, m2; U:—— 地面 10 米平均风速, m/s。 本项目原煤堆放场面积为 10000m2,当地年均风速为 ,按照上述公式进行计算,本项目堆煤场扬尘排放源强为 ,没考虑喷水抑尘等措施。 ( 2)堆煤场对周围敏感点的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 原煤堆放场 位于厂区南部,由于距南厂界 120 米处为瑞华中学, 因此对其卫生防护距离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 TSP 日平均浓度,采用《制订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中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方法: 式中: Q—— 污染物排放速率, kg/h; CO—— 大气中有害物一次浓度限值, mg/m3; A、 B、 C、 D— — 与污染源结构和当地风速有关的系数; L—— 所需卫生防护距离, m; r—— 污染源等效半径, m。 各参数取值见表 51。 表 51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参数表 参数 点位项目 Q CO A B C D r 原煤堆放场 扬尘 400 将上表数据代入式中,计算得出煤场扬尘卫生防 护距离为 128 米。 因此其对 瑞华中学 (距原煤堆放场 120 米)的卫生防护距离不符合环保要求。 ( 3)整改措施及整改后环境影响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露天煤场不符合环保要求,建设方需对其进行改造。 本环评提出如下整改措施: ① 增加 南、西、东三侧的 厂区围墙高度, 使其达到 5 米。 ② 增加 喷淋设备,每天派专人定期对 原煤堆放场 进行喷水降尘,每天喷水 2 次以上。 ③ 在东、西、北厂界种植 5 米宽的 防护林 带,在距离 瑞华中学较近的南 厂界种植 10 米宽的 防护林 带。 ⑴源强分析 DCo LrBLACQ )(1 根据类比分析,采取上述措施后,可减少 70%的扬尘排放,经计算,本项目原煤 堆放场扬尘源强为。 ⑵卫生防护距离分析 当原煤堆放场扬尘源强降为 , 经计算,其卫生防护距离为60 米。 根据计算要求,实际卫生防护距离按 100m 计,由于该项目最近的环境敏感点瑞华中学的距离为 120 米,因此从卫生防护距离分析,建设方严格本环评提出的整改措施后。 堆煤场对厂址南侧的环境敏感点影响较轻。 ⑶颗粒物厂界浓度分析 整改后的原煤堆放场一方面增加了喷淋设施,加大喷水抑制扬尘的力度,大大减少煤场扬尘的产生,另一方面围墙加高和防护林带的种植,从很大程度上降低煤场扬尘对外界环境敏感点的 影响, 经计算,其厂界外颗粒物浓度最大值为 ,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 二级标准。 由上述分析可知,本项目的 原煤堆放场 按照环评提出的整改措施进行整改后 ,可有效抑制扬尘的产生,对评价区域的大气环境影较轻。 粉尘 有组织排放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 1)预测因子与预测内容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因子为 PM10,预测点为瑞华中学、东叩村和丰家庄村,预测内容为 典型日 项目破碎机产生 的粉尘 处理达标后 对上述 敏感点 的影响。 典型日气象参数见表 52。 表 52 典型日 气象参数表 时段 风向 风速( m/s) 稳定度 时段 风向 风速( m/s) 稳定度 1:00 N E 13:00 SE B 2:00 NNE E 14:00 SSE B 3:00 WNW F 15:00 WSW B 4:00 ENE D 16:00 NE B 5:00 E D 17:00 WNW C 6:00 WNW D 18:00 SE D 7:00 S 2 D 19:00 C 0 D 8:00 NNE D 20:00 WNW 1 D 9:00 NE C 21:00 NW F 10:00 ENE C 22:00 E D 11:00 C 0 C 23:00 C 0 D 12:00 WNW B 24:00 C 0 F ( 2)预测模式及扩散参数的选取 ⑴ 预测模式 A、在有风情况下 (U)点源排放的气体污染物的扩散模式 , 采用高斯烟流模式。 22222e x p2e x p0, zyzy Heyu QyxC (式中各符号意义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下同)。 B、静风时,点源贡献的小时平均浓度按下式计算 02232 2, QyxC L 2202202022 Heyx C、日平均浓度按下式计算: 0.,10,1 yxCnyxCni hd ⑵ 扩散参数的选取 选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 推荐的扩散参数。 ( 3)源强参数 该项目粉尘污染物源强参数及位置座标见表 53。 表 53 污染源源强参数表 序号 污染源 烟气量 ( m3/s) PM10源强( kg/h) 座标 烟温(℃) 烟囱高度( m) X Y 1 原煤破碎 0 0 常温 15 ( 4)预测结果及分析 预测结果见表 54。 表 54 典型日 PM10 日均浓度预测结果表 ( mg/m3) 项目 预测点 瑞华中学 东叩村 丰家庄村 PM10 拟建项目贡献值 标准值 由表 54 可知,该项目排放的粉尘对 评价区域 的大气环境质量有影响,该项目排放的粉尘在各关心点产生的 PM10 日均浓度贡献值在 ~。 由于贡献值 较 小, 占标准值的 %~ %之间, 且当地环境空气质量较好,该项目建成后,当地环境空气质量仍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1996)二级标准。 该项目的建设对评价区域大气环 境影响较轻。 水环境影响分析 该项目 生产中产生的洗煤水,经沉淀池处理后,排入蓄水池内回用于洗煤工序,不外排。 职工 产生的 生活污水排入防渗旱厕内,定期清掏用作农肥,不外排;洗浴污水经沉淀池处理后用于喷洒煤场,不外排。 泥煤堆放场、精煤堆放场和矸石堆放场用水泥硬化处理 , 防止了泥煤、精煤和矸石中所含水份的下渗,避免污染地下水。 该项目 所在地虽无排水去向,但是本项目 实现了废水全部循环利用 , 因此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声环境影响分析 声源情况 该建设项目主要噪声源为破碎机、空压机和各种泵机等,设备 均安装在车间内,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密封门窗等办法降噪。 采取上述治理措施后,进行厂界噪声预测分析。 预测点位 厂界噪声预测点为东、西、南、北四厂界。 预测因子 厂界噪声预测因子为等效 A 声级。 预测模式 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使其产生衰减,根据 本 项目噪声源和环境特征,预测过程中对于屏障衰减只考虑厂房等围护结构造成的传声损。焦化公司洗煤生产线环评报告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工程(原名:武钢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新建 10#焦炉工程)编制了初步设计,设计内容为: 1)备煤系统:新建上煤系统。 2)炼焦系统:新建 2x55 孔 JN60 型单热式单集气管焦炉。 与其配套焦炉装煤及出焦除尘地面站、 湿法熄焦(预留 140t/h 的干熄焦位置)。 新建 筛、贮焦楼系统、筛、贮焦楼除尘。 3)煤气净化: 为年产 110 万吨干全焦的焦炉配套设计。 煤气净化车间组成为:冷凝鼓风工段
水后返回塔内、脱苯塔用的直接蒸气是经管式炉加 热至 400~ 4500C 后经由再生器进入的,以保持再生器顶部温度高于脱苯塔底部温度。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图 2. 生产一种苯的流程 1—脱水塔; 2—管 式炉; 3—再生器; 4—脱苯塔; 5—热贫油槽; 6—换热器; 7—冷凝冷却器; 8—冷却器; 9—分离器; 10—回流槽 为了保持循环洗油质量,将循环油量的 1%~
部采 用 纺织棉绳填塞 , 特制泥浆封闭 , 可使外逸烟尘量减少 90%; 炉门采用 敲打刀边炉门、 厚炉门框、大保护板、综合强度大 , 密封效果好 , 可有效防止炉门泄漏 , 使外逸烟尘量减少 90%~ 95%。 ② 焦炉装煤及推焦 ( G22) 在焦炉装煤操作过程中 , 从装煤孔逸出大量烟尘 , 伴随装煤操作其污染物呈阵发性排放。 排放出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有:烟尘、 S0 NOX。 采取的
压蒸馏的方法生产亚磷酸三苯酯。 工艺主要由酯化和蒸馏等环节组成。 产业政策 项目采用的生产工艺为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成熟,技术可靠。 该项目产品及生产工艺、生产能力、设备均 未被列入 7 当前国家及河南省有关产业政策中界定的 禁止类 和限制类,说明项目属允许建设项目,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2. 1 废气 工程废气主要为 HCl 吸收塔尾气
B)支柱绝缘子有脏污 (C)绝缘拉杆受潮 (D)周围湿度过大 ,标准高压数值均为 (D) (A)10 (B)20 (C)15 (D)38 (B) (A)引出电弧 (B)熄灭电弧 (C)使电弧分段 (D)使电弧产生磁力 ,常采取的途径是 (A) (A)使电弧拉长和强冷的方法 (B)使电弧扩散 (C)复合 (D)窄缝灭弧 (D) (A)陶土灭弧罩 (B)金属栅片灭弧罩 (C)封闭式灭弧室
项目废气主要来源于加热炉,加热炉燃料采用 4 台 MCJ3A 全自动煤气发生炉生产的煤气。 燃煤使用山西的优质无烟煤(煤质:硫分平均 %,灰分为 18%),煤气发生炉产生的煤气全部进入加热炉燃烧,工程年耗煤量为 18720 吨。 根据计算,废气污染物产生情况如下: ⑴烟气量:煤经煤气发生炉反应生产煤气,供加热炉燃烧,根据厂家提供的经 验数值,以每公斤煤平均产生 3 立方米煤气、每立方米煤气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