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煤矿西一采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3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 GB/T 644186) ; 36.《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 20xx 年版 ) ; 37.《煤矿 建设工程安全监察手册 》 ; 38.《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 20xx 年版); 39.《煤矿采掘工作 面及主要 硐室通风 安全检测规范》( LD 901996) ; [20xx]56 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20xx]1137 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总体方案的通知”; XX 集团 XX 煤矿 西一采区 (300kt/a)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11 、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特急 发改能源 [20xx]1119 号“关于印发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实施意见的通知”; 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办法(试行)》的通知文件(安监总煤矿字[ 20xx] 135 号); 44.《关于所有煤矿必须立即安装和完善井下通讯、压风、防尘供水系统的紧急通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安监总煤行〔 20xx〕 167 号( ); 、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黔安监管办字〔 20xx〕 345 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 〔 20xx〕 83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煤矿瓦斯治 理和综合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 〔 20xx〕 1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总煤行〔 20xx〕 159 号《关于加强煤尘防治工作的通知》;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总煤行〔 20xx〕 160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通知》;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总煤行〔 20xx〕 167 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瓦斯抽采工作的通知》;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安监总煤行〔 20xx〕 175 号《关于加强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5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总煤行〔 20xx〕 176 号《关于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通知》; 53.《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委办〔 20xx〕 9号; 54.《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 国发 〔 20xx〕 23 号( ); 、国家煤矿安监局( 安监总煤装〔 20xx〕 146 号 )《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 56.《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 、国家煤矿安监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安监总煤XX 集团 XX 煤矿 西一采区 (300kt/a)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12 行〔 20xx〕 178 号)《关于推进小型煤矿机械化的指导意见》( )。 、国家煤矿安监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安监总煤装〔 20xx〕 162 号 ) 《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 ( ) 、国家煤矿安监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安监总煤装〔 20xx〕 163号 ) 《 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 》 ( ) 国家煤矿安监局 ( 安监总煤装〔 20xx〕 182 号 ) 《关于印发煤矿瓦斯防治工作 “ 十条禁令 ” 的通知》 ( ) 三、煤矿企业提供的技术资料 图纸 (1) 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 (2) 井下运输系统图。 (3) 提升系统示意图。 (4) 中央变电所供电系统图。 (5) 降压站 35kv 供电系统图。 (6) 降压站 6kv 供电系统图 (7) 西一采区变电所供电系统 图。 (8) 西一主扇配电间供电系统图。 (9) 中央采区 排水系统图。 (10) 矿井 抽放 系统 图。 (11) 矿井 通风系统图。 (12) 矿井通风网络图。 (13) 矿井防尘防灭火注浆系统图。 (14) 矿井防灭火注氮系统图。 (15) 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示意图。 (16) 中央至西一采区通讯系统图 (17) 矿井安全监测 监控 系统 图。 (18) 矿井 避灾路线图。 (19) 工业广场布置示意图 黔能源煤炭〔 20xx〕 789 号关于 XX 集团 公司《关于 20xx 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请示》的批复。 XX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XX煤矿 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 XX 集团 XX 煤矿 西一采区 (300kt/a)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13 XX 煤矿 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等证照。 各类管理机构和人员任命文件。 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资格证。 煤 矿采掘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制度汇编。 《 20xx 年度矿井事故灾害预防计划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其他现场收集的资料。 四、合同文件 XX 煤矿 委托 恒达勘察 有限公司 进行安全现状评价,并签定了安全现状评价合同。 第三节 煤矿概况 一、井田概况 地理概况 1)矿井位置及交通 XX 矿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落别乡境内,属于普郎煤田苦 XX 勘探区。 其地理座标为:东经 105176。 35† 35‡ ~105176。 28† 37‡,北纬 26176。 02† 45‡ ~26176。 07†30‡之间。 在井田北部有滇黔铁路及 210省 道 [贵 (阳 )烟堆山 )]公路通过,距矿井 15~ 20公里。 六枝 — XX矿井,落别 — 郎岱的县级公路与外部相通,矿井距大用装车站 20公里,交通方便 (见交通图 )。 矿井到 六枝特区下云盘 18 km,到六枝特区落别乡 14km,到地宗洗煤厂 22km,到大用装车站 20km。 公路均为 三级路面。 XX 集团 XX 煤矿 西一采区 (300kt/a)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14 XX 煤矿 XX 集团 XX 煤矿 西一采区 (300kt/a)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15 2)气象 井田属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全年平均气温 ℃,雨量较为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 ,多集中在夏秋雨季,冬季则多细雨白雾,间有短期霜冻,每年 11 月至翌年 3 月高 山时有积雪结冻。 春季多暴雨,间夹冰雹,对农作物有所影响,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 常年主导风向为南东风,平均风速为 ,最大风速达 m/s。 3)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崇山之中,属于山区地貌,煤系地层上部三叠纪地层由于风化作用,形成一条东北向陡坡,底部玄武岩侵蚀后构成的顺向缓坡,煤系地层侵蚀后为槽谷。 井田内最低处位于井田中部苦 XX 村附近,最低标高 +,最高标高为+,相对高差 374m。 4)河流、水源 在井田范围内无河流,仅于井田中部 10 号勘探线附近有一常年小溪,其流 量为, 6 号水文观察点洪水位标高为 +,注入 46 号落水洞,入口标高为+。 在距本井田约 2km 的三丈水背斜轴部地带有纳骂河,流量为 ~,该河流下游有著名风景区黄果树瀑布。 5)地震 根据地震局资料,本区属六级七度,地震区须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xx)进行抗震设计。 地面建筑物按Ⅵ级进行抗震设防。 主要自然灾害 除矿井煤层顶底板、瓦斯、煤尘、水灾 (透水、老窑积水、断层水 )、火灾等灾害外,区内地形陡峻,在今后开 发过程中由于采空区顶板垮塌而造成其上岩层开裂、垮塌,可能诱发地面发生地裂缝、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其次还有冰雹等自然灾害。 邻近生产矿井及井田内老窑 XX 煤矿 属于 生产 矿井, 目前生产采区为西一采区,东一采区正在技改建设。 在矿井东面有正在建设的造纸房煤矿,技改设计生产能力 30 万 t/a, 造纸房煤矿隶属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所辖,地理坐标:东经: 105176。 33′36″,北纬: 26176。 05′28″,距六枝县城约 21km,距大用火车站约 19km,有乡村公路通往矿区,交通较为方便。 技改后矿界范围由 8 个拐点连线组成,矿区 范围呈多边形,面积 ,开采标高为 +1450— +800m。 其拐点坐标见下表 XX 集团 XX 煤矿 西一采区 (300kt/a)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16 井田范围拐点坐标表 点号 X 坐标 Y 坐标 点号 X 坐标 Y 坐标 1 2 3 4 5 6 7 8 矿区: 开采标高为: +1450— +800m 矿井西面有四新煤矿,技改设计生产能力 30 万 t/a。 六枝特区落别乡四新煤矿 (技改 )采矿许可证(证号: 520xx00820651) 20xx 年 7 月 25 日),矿区范围为 4 个 拐点坐标圈定 ;20xx 年 9 月 10 日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黔国土资函 [20xx]1425 号, 扩界后的六枝特区落别乡四新煤矿 由 8 个拐点坐标圈定 ,东西走向长 为 ,倾斜宽为 , 面积 ㎡;开采范 围成多边 形 ,开采深度 +1350m~ +300m,根据《储量核实报告提供》资料及现场踏勘核实,矿井井田范围内无村寨、学校等地面建(构)筑物。 其煤矿拐点坐标 (北京坐标 )见表 四新煤矿拐点坐标表 拐点编号 X 坐标 Y 坐标 拐点编号 X 坐标 Y 坐标 0 4 1 5 2 6 3 7 开采标高 +1350— +300m 矿区面积 矿井规划及健在分布较合理。 XX 煤矿 矿与矿区周边煤矿矿界清晰,没有重叠。 详见矿区临近矿井范围图。 小窑分布及开采情况 1)老窑 煤层浅部小窑密布,各煤层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尤以 1 1 19号煤层破坏严重。 井田内东一采区在 8~ 9 勘探线 + 标高有大冲沟小窑已关闭;在 9 号勘探线附近依次有煤 冲沟、坝冲小窑已关闭。 东一风井场地位置选择应避开小窑的影响。 由于井田内有小窑开采的历史,是矿床充水水源之一,对矿井构成充水威胁。 在矿床开采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止产生老窑突水,特别是开采最上一个区段的工作面时要特别加强安全防范工作。 详见 图 1 井上、下对照图(含地质地形)。 XX 集团 XX 煤矿 西一采区 (300kt/a)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17 2)采空区 区内废弃老窑甚多,均属季节性开采,多以 1 18 号煤层开采最多。 开拓方式一般为平硐、斜井,边掘边采随意而行,多因采空积水,通风困难,顶板塌陷而废弃。 加强对井田范围内老窑、采空区积水等水文地质调查,切实掌握小窑开 采情况,将调查情况标注在井上下对照图上,查明与本矿井之间的相对关系和水力联系。 由于矿区内存在过去采煤时形成的采空区或老硐,要作好探放水工作,特别是在采空区或老硐附近采煤时,防止采空区积水及老硐积水的突然涌出。 另外,还要注意在巷道中尚未查清的断层可能切穿上下含水层对开采的影响。 二、安全条件 一 )地质特征 地层 井田内出露地层由新到老为: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飞仙关组、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下统茅口组和栖霞组。 其特征详见表 井田地层表 地层 地层单位 符号 厚度 (m) 岩性特征 系 统 永宁镇组 T1Yn 浅灰色厚层状灰岩 三 迭 系 下 统 飞 仙 关 组 T1f5 紫色泥岩,含砂质夹薄层粉砂岩及细砂岩 T1f4 上部为浅灰色中厚层石灰岩,中下部含泥质或钙质 T1f3 上部为紫色泥岩、夹灰褐色粉砂岩及砂质泥岩,下部为黄色泥岩夹灰色石灰岩,底部为杂色泥岩 T1f2 上部为浅灰色、灰白色薄层,中厚层石灰岩,中部为紫色薄层泥岩,夹褐色粉砂岩及砂质泥岩,夹薄层灰岩及杂色泥 岩,下部为灰色中厚层,厚层状石灰岩,夹细砂岩及泥岩 T1f1 上部为黄色、紫色薄层粉砂岩及泥岩,夹灰色泥质灰岩;下部为灰绿色粉砂岩,夹砂质泥岩薄层,局部含钙质 二 迭 系 上 统 龙潭 组 P3L 456 含煤地层,由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石灰岩组成 下 统 茅口组 P2m 126 灰色、深灰色石灰岩,含有灰色及黑色燧石结核 二)地质构造 本井田所处的勘探区为普郎煤田三丈水背斜西南翼东南段,次一级褶曲不发育 ,XX 集团 XX 煤矿 西一采区 (300kt/a)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18 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一般为北 40176。 西,倾向南西,倾角 38o ~ 56176。 ,一般 50176。 左右。 在本井田内对开采影响较大的仅以断层为主。 井田内共发现断层六条,其中 F2 F F3 和 F1 四条断层切割煤层, F21和 F5两条断层位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