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某住宅小区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地下室防水种类分外加剂砼防水、水泥砂浆防水层、卷才防水层、涂料防水层、塑料板防水层、金属板防水层及细部构造防水。 1)防水混凝土 外加剂防水砼是靠掺如少量有机或无 机物外加剂来改善砼的和易性,提高密实性和抗渗性,以适应工程需要的防水砼。 按所掺入外加剂种类不同可分为:减水剂防水砼、加气块防水砼、三元乙醇胺防水砼和氯化铁防水砼等,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加剂(如合成纤维、钢纤维抗烈防溶剂等)防水砼将会不断涌现。 防水砼所用材料要求 ① 水泥品种应按设计要求优先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其强度应不低于 级,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水泥; ②碎石的粒径宜为 5~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 %,泥块含量不得大于 %; ③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 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 %; ④ 拌制砼所用的水,应是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⑤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或地方行业一等品以上的质量要求; 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掺量不易大于 20%;硅粉掺量不应大于 3%,其它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配确 11 定。 防水砼的配合比要求 ①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 ;设计 S6 必须按 S8 提供配合比; ② 水泥用量不得少于 300KG/M3, ,但在保证砼设计强度的前提下,宜少用水泥; ③砂率宜为 35%~45%,灰砂比宜为 1: 2~1: ; ④水灰比不得大于 ⑤防水砼的坍落度不得大于 50mm,泵送 时入泵坍落度宜为 100~140mm。 防水砼的施工 防水砼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峰窝、孔洞等,施工后出现裂缝等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容易造成地下室地板及外墙的渗漏。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对砼的施工质量严格控制。 混凝土的裂缝 防水砼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多种,就地下室砼而言,主要是温度、变形、不均匀沉降等原因引起裂缝。 1)温度裂缝 原因分析:表面温度裂缝由于温度差较大引起的。 砼结构、特别是大体积砼浇筑后,在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使砼的内部温度不断升高,从而使砼的内外温差差别很大,当温差产生非均匀的降温差时(如 施工中注意不够,过早拆模板;冬季施工过早拆掉保温层,或受到寒 流袭击),将导致砼表面的温度急剧变化而产生较大的降温收缩,此时砼表面受到内部砼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内部降温慢,受自约束而产生压应力),砼的早期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都很低,因而出现裂缝,(这中裂缝又称为内约束裂缝)。 另外一种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当基础底板或墙体浇筑在坚硬地基或厚大的砼上时,没有采取隔离层等放松约束措施,如果砼浇筑时温度很高,加上水泥水化热的温升很大(当砼中水泥用量过大或用高标号水泥拌制时),使砼的温度很高,当砼冷却收缩,全部或部分 地受地基、砼垫层或其它外部结构的约束,将会在砼内出现很在的拉应力,产生降温收缩裂缝(又称外约束裂缝)。 预防措施 预防温度裂缝可从控制温度、改进设计和施工操作工艺,改善砼性能,减少约束条件入手,一般措施有: ①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灰水泥)配制砼;或砼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或利用砼的后期强度( 80~180 天),降低水泥用量,以减少水化热。 ② 选用良好级配的骨料,并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降低水灰比( 以下);加强振捣,以提高砼的密实性的抗拉强度。 ③在砼中掺加缓凝剂,以减缓浇筑速度,以 利于散热,或掺木钙、 MF 等减水剂,以改善砼的和易性,减少水泥用量,在设计允许的情况下可掺加少于砼体积 25%的毛石,以吸收热量并可节省砼。 12 ④避开炎热天气浇筑大体积砼;必须在热天浇筑时,可采用冰水或深层井凉水拌制砼,或设置简易的遮阳装置,并对骨料进行喷水预冷却,以降低砼搅拌和浇筑的温度。 ⑤分层浇筑砼,每层砼的厚度不大于 30cm,以加快热量散发,并使温度分部均匀,同时也便于振捣密实。 ⑥浇筑砼后,表面应及时用塑料布加草垫或草袋、锯末、砂等覆盖养护。 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基础砼拆模后要及时回填。 2)不均匀沉 降裂缝 原因分析:因基础下面的地基末经夯实或必要的加固处理,基础施工后出现不均匀沉降。 预防措施: 不均匀沉降引起裂缝不但对地下防水有影响,而且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整体性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施工单位在基础施工前,应会同业主、监理和勘察设计单位对基础地基进行严格的验槽,并经勘察设计单位同意施工后,才可对基础砼进行施工,否则不准施工,以消除因地基原因引起基础不均匀沉降而导致基础砼裂缝、造成地下工程渗漏水。 混凝土蜂窝、孔洞 原因分析:地下室施工时,引起砼蜂窝、孔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模板漏浆、 砼漏振、钢筋过密、砼粗骨料的粒径过大等。 预防蜂窝、孔洞措施: 1)首先对作业人员加强岗前技术交底、质量教育。 2)地下室施工前、应组织人员加强学习图纸,对于钢筋过密的部位应提前设计那出处理意见,以利砼浇筑。 3)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度(自检、互检、交接检)。 砼浇筑前,要对模板拼缝情况进行检查,消除砼漏浆。 4)较高较厚砼应分层浇筑、振捣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砼不小于 50mm 5)砼振捣应防止漏振。 6)砼搅拌时严格控制粗骨料的粒径。 对蜂窝、孔洞预防措施: 1)水泥砂浆抹面法 如蜂窝、麻面不深,基层处理后用素水泥浆打底,用 1: 水泥砂浆找平,抹压密实。 如蜂窝、孔洞面积大而深,基层处理后,用水泥素灰和 1: 水泥砂浆交替抹至与基层面平即可。 2)水泥砂浆捻实法 如果砼产生面积不大而较深的蜂窝孔洞,基层处理后,可先抹一层水泥素灰,然后用 1: 2 干硬性水泥 13 砂浆(手握成团、落地开花的砂浆)边填边用木棍和外向锤子用力捣捣严实,之稍低于基层表面时,再在表面抹素水泥灰和 1: 水泥砂浆找平。 1) 砼浇捣法 当蜂窝、孔洞比较严重时,基层处理后,周围先抹一层素灰、再用比原标号高一级的细石砼或补偿 收缩砼填补并仔细捣实,养护后将表面气洗干净,再抹一层水泥素灰和一层 1: 水泥砂浆找平压实。 4)水泥压浆法 对于较深的蜂窝、孔洞,由于清理剔凿会加大其尺寸,使结构遭到更大的削弱,宜采用水泥压浆法补强。 压浆孔的位置、数量及深度应根据砼蜂窝、孔洞的实际情况和浆液扩散范围而定,孔数一般应不少于 2 个,及一个排水(气)孔,一个压浆孔。 水泥浆液的水灰比为 ~。 根据工程工程情况,必要时可在水泥浆液中掺入定量的水玻璃溶液作为促凝剂。 水玻璃溶液的波美度 30~40,掺入量为水泥重量的 1~3%,徐徐加入配好的水泥浆 液中,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砼施工缝渗漏水原因分析 1)施工缝留设的位置不整确,如把施工缝留设在底板上或在墙上留设垂直施工 缝。 2)在支模或绑钢筋的过程中,锯末、铁钉等杂物掉入缝内没有及时清除,浇灌上层砼后,在新旧砼间形成夹渣层。 3)在浇灌上层砼前,没有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上下层砼不能牢固粘结。 4)钢筋过密,内外模板距离狭窄,砼浇抵捣困难,施工质量不易保证。 预防措施: 1)施工缝是防水砼的薄弱部位,应尽量不留或少留。 底板砼应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 底板与外墙体如必须留施工缝时,施工缝应 留设在墙体上,并且要高出底板上表面不少于 300mm,墙体上不得留垂直施工等,必须留时应于变形缝统一起来。 2)认真做好施工缝的处理,使上下两层砼之间粘结密实,以阻止地下水渗入;凿掉表面上的夫粒和杂物,用钢丝刷或剁斧将砼表面打毛,并用水冲刷干净后,先浇一层与原砼灰砂比相同的水泥砂浆,再浇上层砼。 3)施工缝一般采取平口缝,重要工程必要时可采取设置钢板止水带或遇水膨胀胶条予以设防,同时采用砼结构自防水共同设防。 预埋件部位、管理穿墙(地)部位的渗漏 ( 1)、现象及原因分析: 预埋件(包括预埋螺栓、铁件和暗线 管等)、管道根部渗漏水,其原因有:埋件周围砼振捣不密实;预埋件过密,砼浇捣困难; 14 没有认真清除预埋件表面锈蚀,致使预埋铁件不能与砼粘结严密; 暗线管接头不严或用有缝管,水渗入管内后,从油管内留出; 在施工或使用中,预埋件受振动,与砼间距产生缝隙; 热力管道穿墙部位结构处理不当,致使管道在温差作用下因往返伸缩变形而与结构脱离,产生裂缝漏水; ( 2)预防措施: 施工中预埋件必须牢固可靠,并加强对预埋件周围砼的振捣,加强对预埋件的保护,避免碰撞。 图纸会审中应加强对预埋件及穿墙管道位置的审核,对布局不合理的预埋件 ,及时与设计院沟通,以方便施工,利于保证预埋件及穿墙管道周围砼的浇筑质量,必要时,预埋件周围部位的断面应适当加厚。 对于地下水位以下的管道、电缆穿墙部位,防水处理严格细致,坍实保证施工质量。 在设计上,尽可能将管道埋置深度高到地下水位以上,根据各种管道的使用性能,选择不同的防水方案。 常温穿墙管道,可采取中间设置止水带的方法,以延长地下水位的渗入距离,或在管道四周焊接锚固筋,以更换好的与结构形成整体,避免管道受震动时出现裂缝而渗漏必要时还可以在管道四周剔槽捻灰加固。 热力管道穿过内隔墙的部位,可比下一个穿墙 管径大 100mm 的套管,后安装的管道与套管间的孔隙用石棉水泥或麻刀水泥嵌填。 热力管道穿透外墙的部位,可采取橡胶止水套方法处理。 ( 2)、水泥砂浆防水层 防水砂浆防水层是以素灰(或水泥浆)和水泥砂浆分层交替抹压均匀密实,与结构层牢固结合的整体抹面防水层(即刚性防水四、五层做法),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一般抗渗压力为 15~20Kg/cm2)施工简便、质量可靠,并适应性强,新建工程或维修工程均匀可使用。 水泥砂浆防水层的材料要求: ①水泥品种按设计要求选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