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清路两侧绿化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放在阴凉潮湿处,以防日晒风吹, 保持根系湿润, 当日不能栽植时,应及时进行假植。 分别系上清楚的标签,标明植物名称、规格等资料。 5) 大树吊装时应用专用吊装带,确保不勒伤树皮,吊装上车后,在树干和车体接触部位垫上草垫,以免损伤树枝、树干和土球,叮嘱司机小心运输,安全到达现场, 卸车时也要安规范操作,确保大树土球完整吊卸到位。 6)种植时要根据图纸 设立方格网 进行放样, 乔灌木外围林缘线丰富自然,伸出凸进,自然协调, 不经监理工程师认可不得栽种施工。 7)严格按乔、灌木的树坑规格进行挖坑,挖坑的坑壁要随挖随修,不能形成锅底形。 如遇土质过粘、过硬或含有石灰、沥青时,适当加大坑径。 乔木坑径应比土球直径或根系大 400mm,深 800mm,或比放在合理深度的根部土球深 200mm,灌木比土球直径或根系大 300mm,灌木土球距坑底至少 150mm。 8)栽植前要对裸根苗的根系要进行修剪、消毒, 散 苗要轻拿轻放, 保护土球完整。 栽树时丌得歪斜,坑的大小、深度要与根系土球规格相一致。 树木栽植的深度要达到比在苗圃的种植深度深 2030mm。 并在坑底松填约150mm 的表土。 9)裸根苗栽植 应 先 撒布 有机肥 ﴌ松填约 50mm 的表土 , 根系要放在树坑中央 ခ以自然形态散开,促进根部良好生长 , 行道、行列树必须横平竖直。 在树坑四周及上部囎填土并适当压紧,当回填到根系深度一半时,将植株稍提起 뼌 再戉每层 150mm 回填土并压实 ,回填应分 23 次填满 分欠压实 ,根土密接。 带土球的 苗 木 将表土和肥料放在坑内,垂直栽在坑底, 回填匟一定要在土球周围捣嬞,剪去䜟球上部的包装物 ,深度应 比 苗圃时深 25mm。 栽后做好围埝,以利灌水。 10)对乔木或灌木栽植后及时浇水縌并以浇足浇透为原则,半月之内,再浇 23 遍水, 其后一周一次, 冬春季用细土封层, 以减少蒸发, 视气候条件确定, 直到树木茁壮生长为止。 11) 大树支撑完用十字架和三角支撑,水平桩应在离地面 1m 以上,支撑出应垫软物,三角支撑在树高 2∕ 3 处,发现下沉时及时调整。 12) 为了确保苗木整体美观,种植后要对苗木进行整形修剪, 以减少树体负担,有利通风、透光、缓苗, 剪口要平滑,并涂抹植物防腐 剂,然后用塑料薄膜封住伤口。 13) 大树栽植后在暑天要及时喷洒植物水分蒸发抑制剂,减少水分流失,必要时采用输液的技术措施。 草坪种植 1)严格按设计要求选择草种和种子,要实验其萌发情况,确保种苗纯度和萌发率达到 90%以上。 2)施放有机肥以沤制的农家肥为主,使用化肥以标准农用化肥为主, 并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施工季节合理掌握肥料中氮、磷、钾的含量。 混合肥料由 10%的有机肥、 20%的化肥、 70%的表土,均匀拌和而成。 3)种植和养护植物时用水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1992)的要求,不能有 油、酸、碱、盐或其它对植物生长有害的物质。 4)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草籽播种量一般为 25g/m178。 5) 播种混合种子时,要与肥料拌和撒放,均匀撒播到已准备好的表土内。 6) 应具有耐旱、耐涝、容易生长、根部发达、高度合适健壮的特性。 种植施工要求: 1) 、种植季节应在当地最适季节抓紧种植。 2)、施工中要严格遵守绿化施工规范,保证苗木起、运、栽、剪、养等环节操作科学、规范。 3)、施工放线要求规整,曲线要平滑、顺展。 若图纸与现场不符,可在保留原设计风格的前提下作相应调整,变化较大时应与设计协商解决。 因设计时为提供路灯及其他道路设施位置,故施工放线时注意合理避让,如遇主题段所在位置,一定要尽可能的保证原设计的艺术效果。 4)、种植土应视现场情况而定,若遇渣土、白灰,应换土。 换土深度应保证种植深度的要求。 5)、施工及后 期养护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加强后期养护管理。 养护管理 措施 : 1)、 定期除草、松土; 2)、 按园艺方法进行修剪、整理; 3)、 根据天气情况和植物需要浇水; 4)、 在春季和秋季追施肥料两次; 5)、 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 6)、 加强护理,防止人畜损害; 7)、 及时补植缺株确保良好的景观效果; 8)、 清理垃圾 ; 具体措施是 : 确定专人巡回检查实施浇水,并及时抹去影响树冠美观的多余侧芽,保证和促进骨干枝上的新芽旺盛生长。 进入初期养护重点放在适时浇水上,确保根部土壤墒情良好,并要给树干进行人 工喷水,防止造成树体因失水萎缩、树皮炸裂。 进入中期养护重点放在及时浇水、清理杂草、遮阴防晒等工作上,盛夏时植物水分蒸发量大,新栽树种树液流动不活跃,还要采取遮阴 和树干喷水保湿措施(盛夏时每天一次)。 进入后期养护重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