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电镀废水处理工艺与探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大,运行费用高,污泥产生量大等问题,处理后的水难于达标排放。 电解法是利用金属的电化学性质,在直流电作用下而除去废水中的金属离子,是处理含有高浓度电沉积金属废水的一种有效方法,处理效率高,便于回收利用。 但该法缺点是不适用于处理含较低浓度的金属废水,并且电耗大,成本高,一般经浓缩后再电解经济效益较好。 蒸发浓缩法是对电镀废水进行蒸发,使重金属废水得以浓缩,并加以回收利用的一种处理方法,一般适用于处理含铬、铜、银、镍等重金属废水,对含重金属离子浓度低的废水,直接应用蒸发浓缩回收法能耗大,成本高。 蒸发浓缩处理重金属废水一般是与其它方法并用,如常压蒸发器与逆流漂洗系统的联合使用处理电镀废水,可实现闭路循环,效果很好。 1990年在对美国缅因州与加里弗尼亚州的调查中,有37%电镀厂采用了常压蒸发与逆流漂洗配合系统,20世纪80年代该法在我国应用也较多,尤其是用于电镀含铬废水的处理。 蒸发浓缩法处理电镀重金属废水,工艺成熟简单,不需要化学试剂,无二次污染,可回用水或有价值的重金属,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因能耗大,操作费用高,杂质干扰资源回收问题还待研究,使应用受到限制。 目前,一般将其作为其它方法的辅助处理手段。 膜分离法是利用高分子所具有的选择性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包括电渗析、反渗透、膜萃取等。 利用膜分离技术一方面可以回收利用电镀原料,大大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电镀废水零排放或微排放,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生物处理技术是通过生物有机物或其代谢产物与重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达到凈化废水的目的,具有成本低,环境效益好等优点。 由于传统处理方法有成本高、对大流量含低浓度重金属的废水难于处理等缺点,随着重金属毒性微生物的研究进展,生物处理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采用生物技术处理电镀金属废水呈发展势头。 生物絮凝法是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进行絮凝沉淀的一种除污方法。 所用的微生物絮凝剂是由微生物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外,具有絮凝活性的代谢物,一般由多糖、蛋白质、DNA、纤维素、糖蛋白、聚氨基酸等高分子物质构成,分子中含有多种官能团,能使水中胶体悬浮物相互凝聚沉淀。 目前,对重金属有絮凝作用的约有十几个品种,生物絮凝剂中的氨基和羟基可与Cu2+、Hg2+、Ag+、Au2+等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鳌合物而沉淀下来。 微生物絮凝法处理废水具有安全方便、易于实现工业化等特点。 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生物吸附法指利用生物体的化学结构及成分特性来吸附溶于水中的金属离子,再通过固液分离而去除金属离子的方法。 利用胞外聚合物分离金属离子,有些细菌在生长过程中释放的蛋白质,能使溶液中可溶性的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沉淀物而去除。 该法具有原料易得、处理成本低等特点。 生物化学法是通过微生物处理含重金属废水,将可溶性离子转化为不溶性化合物而去除。 例如:有人利用脱硫肠杆菌(SRV)去除电镀废水中的铜离子,当PH,%。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电镀废水,其实验原理如下:金属硫化物沉淀的溶解度比金属氢氧化物低得多,因此用硫化物作为沉淀剂比用碱作沉淀剂有效得多,处理后废水中残留金属离子的浓度也低得多,能轻易达到严格的排放标准。 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的沉淀比硫化物沉淀还要稳定,难以被酸分解,遇酸也不会像硫化物那样形成污染环境的硫化氢气体。 三、 实验操作方法 溶液 ()分别取NiSO4 溶液5ml于5个干净的200ml的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稀释至50ml左右。 分别于5个烧杯中加入8ml、10ml、12ml、20ml、25ml处理剂,混合搅拌,然后加入少量絮凝剂混合搅拌,静置。 待沉淀完全后过滤,得滤渣和清液,清液留下待用,滤渣放入烘箱,烘干至恒重,称重,记录数据取干净烧杯,倒入少许清液,加入少量处理剂静置,观察现象。 注意:若清夜经处理后静置仍有沉淀,然后重复步骤2到4,直到上述步骤4加处理剂后,溶液依然澄清,就说明废水处理完全。 实验现象记录: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进行调ph值后,溶液为无色透明溶液,加入处理剂后,呈白色混浊液,静置后,出现红褐色沉淀,再静置20min后,红褐色沉淀变成白色沉淀滤渣为灰色,清液清亮无色透明实验结论:当加入25毫升处理剂时,刚好可以把NiSO4 溶液中的Ni2+ 处理完全。 (SO4)36H2O 溶液 ()分别取Cr2(SO4)36H2O溶液5ml于3个干净的烧杯中,加去离子水稀释,分别加入处理剂12ml、14ml、16ml,混合搅拌,然后加入少量絮凝剂静置。 待沉淀完全后过滤,得滤渣和清液,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