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北工业园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V 出线间 隔,远 动及站 内自动化系统 需增容 ,本期 扩建工 程需增 加 2 台 110kV 线 路测控 装置, 2台装置同组 1 面屏。 此外由于 焦楼变 是本工 程接入 系统的 贸易结算 计量点 ,还需 安装用于计量 用的电 能表 (主 、副 表配置 ),电能量 数据接 入焦楼 变电站 已有的电能量采集处理装置中。 13 3 变电站站址选择及工程设想 站址 条件 站址选择过程 涡北工业 园 110kV 变电 站工程 为一新 建工程 ,受淮 北矿业 股份有限公司涡 北选煤 厂的委 托,我 公司组 织有关专 业人员 ,于 2020 年 7月和涡北选煤厂相关人员一道进行了选址工作。 站址区域概况 站址位置 站址坐落 于涡北 选煤厂 厂区东 南角, 紧靠至涡 永公路 的公路 边,交通便利 ,进出线方便。 站址地理状况 站址所处 地貌单 元属淮 北堆积 平原,地貌类 型单一 ,其微 地貌类型为河间 平地。 勘察期 间场地 局部有 少量堆 土,站 址处及 附近地面 高程在。 本报告高程系统为 1956 年黄海高程系。 14 图 涡北工业园 110kV 变电站站址 站址土地使用情况 站址位于 涡 北选 煤厂厂 区规划 内,土 地均属 涡北选 煤厂厂 区规划范围。 交通情况 站址位于至涡永公路的路边,交通条件便利。 与城乡规划的关系 根椐 涡阳 县建设 局城市 规划局 的证明,同意站 址位置 及进出 线走向。 矿产资源 根据调查 了解,因站址 属于 涡 北选煤 厂 厂区 规划内 ,站址 及线路区目前尚未发现有价值的文物,也无压覆矿产。 历史文物 15 根据调查了解 ,站址处尚未发现文物。 临近设施 站址附近 无通信 电台、飞机 场、导航 台等通 讯设施,也无风 景旅游区及各类保护 区等。 站址的拆迁赔偿情况 站址位于 涡北选煤厂 厂区规划内,无 赔偿问题。 出线条件 站址地势开阔,进出线方便。 站址水文气象条件 概况 站址位于 涡北选 煤厂厂 区内 ,所在 地属安 徽省涡 阳县 ,属于 季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冷夏热。 50 年一遇洪水位及内涝水位 (1) 50 年一遇洪水位 由水文资 料知站 址 50 年 一遇洪 水位标 高为 ,站址场 地平整后标高为 ,不受洪水影响。 (2) 内涝水位 拟选站址地地势平坦,无内涝。 工程气象 (1) 主导风向 统计涡阳 县气象 站 1956~2020 年历年 各月各风 向频率 ,绘制 夏季( 8 月 )、冬季 (1 2 月 )及 全年风 向频率玫 瑰图,得主导 风向如下: 夏季 ( 8 月 ):主导风向 E,风向 频率 10% 冬季 (1 2 月 ):主导风向 N、 ENE、 E,风 向频 率 8% 全年:主导风向 E,风向频率 9% (2) 气压 16 历年极端最高气压: (1970 年 1 月 5 日 ) 历年极端最低气压; (1961 年 7 月 6 日 ) 历年平均气压: (3) 气温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1964 年 7 月 9 日 )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1969 年 2 月 5 日 ) 历年平均气温: ℃ 历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 (7 月 ): ℃ (4) 水汽压 历年最大水汽压: (1957 年 7 月 22 日 ) 历年最小水汽压: (1963 年 1 月 29 日 ) 历年平均水汽压: (5) 相对湿度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71% 历年最小相对湿度: 4% (6) 降水 历年最大年降水量: (1963 年 ) 历年最小年降水量 : (1976 年 ) 历年平均降水量; (7) 其它 历年最大积雪深度: 26cm(1989 年 2 月 23 日 ) 历年最大冻土深度: 19cm(1977 年 1 月 6 日 ) 历年最多年雷暴日数: 46 天 (1963 年 ) 历年最少年雷暴日数: 16 天 (1980 年 ) 历年平均雷暴日数: 天 站址处 50 年 一 遇 离 地 10m 高 自 记 10min 平 均 最 大 风 速 为。 工程设计冰厚取值为 10mm,冰的密度 为。 17 防洪涝及排水措施 站址自然地面标高约为。 站址设计高程根据周围环境及场区道路标高,场地设计标高取,高于 五十年 一遇洪水和内涝 水位。 场区排水 采用自 然排水 与有组 织排水 相结合方 式,通 过站区 雨水井和窨井汇集后将水排入至站址南侧和东侧的排水系统。 水文地质及水源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 本 次 勘 察 期 间 在 钻 探 深 度 范 围 内 测 得 地 下 水 埋 深 在 地 表 下~(黄海 高程为 左右 )。 属潜水 类型, 主要赋 存于 ② 层粘土 ~⑧ 层 粉质粘 土、 11 层粉砂中, 其主要 补给 来源 为大 气降 水、 地表水下渗及涡河的侧向补给。 据调查 ,场地 地下水 位全年 变化幅 度约为 ,抗 浮设计 水位建议按 考虑。 地下水及 土对混 凝土结 构具微 腐蚀性,对混凝 土结构 中钢筋 具微腐蚀性。 水源、水质情况 站址 生活 用水 根据 现场 情况 考虑 采用 选煤 厂厂 区自 来水 ,消 防用水接自厂区消防管网。 站址工程地质 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 站址所处 地貌单 元属淮 北堆积 平原 ,地貌 类型单 一,其微地 貌类型为河间平地。 站址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根据 《建 筑抗 震设 计 规范 》 (GB 500112020), 该地 区抗 震 设防烈度为 7 度 ,设计 基本地 震加速 度为 ,设 计地震 分组为 第一组。 建筑场地 类别为 Ⅲ 类。 本场 地地势 开阔,地 形平坦,场地土 由中软 土组成,属抗震一般地段。 18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钻探 成果可 知,拟建 场地地 层主要 由表土、粘性土、粉土及粉砂组成,分布较稳定。 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 层表耕 (填 )土 :褐色 ~黄褐色。 一般 地段主 要成分 为粉质 粘土,见植物 根系 及砖粒。 稍 湿,结 构松 散。 一般地 段层 厚 ~。 在受煤坑 等地势 高的地 段为人 工填土 ,以矸 石为主 ,含少 量粘性土 及建筑垃圾,局部为水泥地坪,层厚 ~。 ② 层粘土:棕褐色。 切 面光滑,韧性大,干 强度高,无摇振 反应。 稍湿 ~湿,可塑。 该层土 分布普 遍,层位 稳定。 层顶埋 深约 ~,层厚 ~。 ③ 层粉质 粘土:灰褐 色。 见多 量锈红 色、锈黑色 铁锰质 版块,呈花斑土。 稍有 光滑 ,韧性 中等 ,干强 度中等 ,无 摇震反应。 很 湿,可塑。 该 层 土 分 布 普 遍 , 层 位 稳 定。 层 顶 埋 深 约 ~, 层 厚~。 ④ 层粉 质粘土 :褐 黄 ~灰 黄色。 见少 量锈 斑,含 少量 钙质结 核,其粒径 1~3cm,局部富 集。 稍有光 滑,韧 性中等 ,干 强度中 等,无 摇振反应。 很 湿 , 硬 可塑。 该 层 土 分布 普 遍 , 层 位稳 定。 层 顶 埋深 约~,层厚 ~。 ⑤ 层粉 质粘土 :黄 褐 ~棕 褐色。 见少 量钙 质结核 ,稍 有光滑 ,韧性中等,干 强度中 等,无摇 振反应。 局部夹 稍密 ~中密 (或 粉砂 )薄 层,夹层厚度 ~ 不 等,无光泽 反应,韧 性低,干强 度低,摇震 反应迅速。 本层很 湿,可 塑,局 部为软 可塑。 该层土 分布普遍 ,层位 稳定。 层顶埋深约 ~,层厚 ~。 ⑤ 1 层粉 砂:黄 褐 ~棕褐 色。 很 湿,中 密。 该 层土分 布不普 遍,仅在场地 东侧区 段揭露。 层顶 埋深约 ~,层厚 ~。 ⑥ 层粉质 粘土 :棕褐 色。 含少量 钙质结 核 ,稍有 光滑 ,韧性 中等,干强度中 等,无 摇震反 应。 本 层很湿 ,软可 塑。 该 层土分布 普遍,层位稳定。 层顶埋深约 ~,层 厚 ~。 19 ⑦ 层粉 土:褐 黄色 ~灰黄 色。 含少量 粘性 土,局 部相 变为粉 质粘土、粉砂。 无光 泽反应 ,韧性 低,干 强度低, 摇震反 应迅速。 很湿 ,中密 ~密实。 该层土 分布普 遍,层位 稳定。 层 顶埋深 约 ~,层厚 ~。 ⑧ 层粉 质粘土 :黑 褐 ~灰 褐色。 见少 量锈 红色铁 锰质 斑块, 含少量钙质结 核 ,局 部较富 集。 偶 夹粉土 薄层。 稍有光 滑,韧性 中等,干强度中等 ,无摇 震反应。 可塑 ,该层 土分布 普遍,层位稳定。 层顶 埋深约 ~,层厚约 ~。 ⑨ 层粉质 粘土与 粉土互 层:褐黄色、棕黄色、灰 黄色。 粉 质粘土与粉土交 替沉积。 粉质 粘土分 层含钙 质结核和 铁锰结 核,稍 有光滑 ,韧性中等 ,干 强度中 等,无摇震 反应 ,硬塑 ,局 部硬可塑 ;粉 土;粉土分层无 光泽反 应,韧性低,干强度 低,摇震 反应迅 速,密实,很 湿。 层顶埋深约 ~,层厚 ~。 ⑩ 层粉质 粘土:青 灰色 ~灰 黄色。 湿,含 钙质 结核和 铁锰质 结核,稍有光滑 ,韧性 中等,干强度 中等,无摇震 反应,硬塑。 层顶埋深 约~,层厚约 ~。 11 层粉砂:褐黄 色 ~黄色。 很 湿,密 实。 局部 含砂 岩碎 块, 该层土分布 普遍 ,层位 稳定。 层顶 埋深 约 ~, 该层 未揭穿 ,最大揭露厚度约。 20 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 地层 编号 岩土名称 压缩模量 Es12 (MPa) 承载力特征值 fak(kPa) ② 粘土 120 ③ 粉质粘土 150 ④ 粉质粘土 240 ⑤ 粉质粘土 180 ⑤ 1 粉 砂 200 ⑥ 粉质粘土 120 ⑦ 粉土 280 ⑧ 粉质粘土 150 ⑨ 粉质粘土与粉土互层 300 ⑩ 粉质粘土 350 ○11 粉砂 400 地基基础类型初步分析与评价 拟选站址 场地地 形平坦 ,未发 现埋藏 的河道 、沟 浜、墓 穴、防空洞、孤石 等,不 存在滑 坡、岩 溶、采 空区等, 场地稳 定,适 宜建筑。 ② 层粘土 、 ③ 层 粉质粘 土具中 、高 压缩性 ,强度 偏低,工程性 质一般 ,可做为站 内一般 建 (构 )筑物的 基础持 力层 ;综上 :本 工程所 有建构 筑物均可采 用天然 地基基 础, 基础形 式暂定 柱下独 立基础 ,基 础持力 层选用 ③ 层 粉质粘 土,地基承 载力力 特征值 fak=150kPa,基础 埋深 米。 地基处理方案 拟建站址 岩土工 程条件 一般 ,可采 用天然 地基基 础,局部 超 深部分采用毛石混凝土换填。 土石方情况 站内场地 设计标 高取。 场地 平整需 回填土方 7500 立方 米。 21 建、构筑物 基槽余 土约 1500 立方 米。 土方 平衡后, 尚需外购 土 6000立方米,外运杂填土 3000 立方米。 进站道路和交通运输 站址进站 道路长 度为 65m,宽度为 ,进站 道路采 用城市 型混凝土道路 ,与 厂区规 划道路 直接相 连,根据规 程进站 道路转 弯半径 为,满足大型设备的运输及消防要求。 施工条件 站址周围 地势开 阔,施工用 水采用 厂区自 来水供 水,施工条 件较好。 通信干扰 站址周围无微波站及电台,对通信无影响。 站址综合意见 占地面积 根据电气方案,土建进行了总平面布置,围墙内占地面积为3319m2,进站道路长度为 65m。 站内设计标高 站 址 室 外 场 地 设 计 标 高 为 , 建 筑 物 室 内 地 坪 标 高 为,室内外高差为。 工程地质条件 拟选站址 区域内 无活动 断裂构 造,场 地基本稳 定,均 适宜建 站,拟选站址的岩土工程条件一般,可采用天然地基。 矿产与文物 根据证明 材料 ,站址 范围内 未发现 有利用 价值的 矿藏 ,也未 发现古文物存在。 交通情况 拟选站址位于园区道路旁,交通方便。 进出线情况 站址周围地势开阔,进出线方便。 22 站址排水情况 场区排水 采用自 然排水 与有组 织排水 相结合方 式, 通 过站区 雨水井和窨井汇集将水排至站外排水沟。 站址方案技术经济条件及推荐意见 站址 技术指标如下表: 站址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 目 1 地理位置 规划用地范围内 2 进出线条件 较好 3 系统条件 合理 4 交通情况 方便 5 地质条件 一般 6 水源 自来水 7 土方量 弃杂填土 3000立方购土 6000立方 8 进站道路长度 65m 23 站址技术指标 如下表: 站址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