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滨城投三期施组(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和人员的主要出入口。 D 门卫室:在场地出入口处设置本工程的施工现场的大门,按本公司统一尺寸制作,并在入口处右侧做约 25M2 的门卫室一间,门卫室内配置必备的用具。 E 工程宣传牌:在本施工现场入口处醒目且不影响工程施工的位置设置工程宣传牌,宣传牌共设立十一块牌,即按文明标化要求设立的“八牌二图一表”,即:施工单位及工地名称牌;安全生产六大纪律牌;防火须知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线保护)无重大事故日计数牌;工地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举报电话号码牌;十项安全技术措施宣传牌; 工地卫生、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牌;现场落手清核制度牌;施工总平面图;工地文明卫生包干责任图;现场落手清考核评分表。 F 现场办公室: 拟安排在东 三 路, 一层设施工科、技术科、质量科叁间, 会议室 壹间;二楼设项目经理室 贰 间,资料科和电脑、复印室壹间。 办公室内布置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综合治理管理网络图,施工总平面图,总进度计划及有关管理制度和责任制等,并设置照明、用水、用电等必要的设施。 G 现场临时设施:在 十一 号楼之间 搭建一排临时房作 1 号地 17 下室 基础用的钢筋操作棚、木工操作棚; 在 十号楼和十八号楼处设置临时钢筋、木工 加工间用作 2 号、 3 号地下室基础施工。 地下室完成回填后重新搭设木工和钢筋工制作间。 工具房、机修间、材料仓库、养护室 等,设置 在东 三 路与 洋安主干道 处。 具体设置详见各阶段的施工平面布置图。 H 垂直运输的布置: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 布置 7 台塔机,其中 一 号塔机服务 1房和 2房, 二 号塔机服务 3房和 4房, 三号塔机服务 5房、 6房 、 7房 ,四号塔机服务 8房 11房 12房,五号塔机服务 9房 10房及 13房,六号塔机服务 16房和17房, 七号塔机服务 14房、 15房和 18房, 具体塔机布置详见平面布置图。 I 排 水系统布置:在每 个地下室 四周设置排水沟,与现场四周布置排水沟相互构通,排水沟截面尺寸为 300 300mm,现场排水沟截面尺寸为 400 400mm,沟内泛水为 5/1000。 经沉淀过滤,达到排放要求后,排入下水道。 J 施工队进场后,先开展施工准备工作,布置施工用便道,以保证材料及人员进出顺畅,场内做好排水沟。 K 现场施工监时用电 临时用电计算 ( 500KW 电源)接出电源,采用架空电线沿围墙接至施工区域,并沿施工现场四周约每隔 30m 设一只固定配电箱。 另一路 作为生活区生活用电。 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在主体阶段时用电量最大,计算如下: 18 A 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预计在上部结构施工的高峰期间的用电设备,有 塔机 7 台;搅拌机 8 台,木工圆锯 6 台; 砂 浆机 3 台;插入振动机 10 台;平板振动机 6 台;对焊机 4 台;电焊机 4 台;钢筋切断机 4 台;钢筋弯曲机 4 台,及其它安装用机电设备若干。 经计算核实 业主提供的电源符合施工要求。 施工时,在每层各设一只分配电箱,以保证在结构、安装及装饰施工时的用电要求,现场施工用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 对于照明用电采用 220V 低 压 电。 ( 1)详见附图; ( 2)电线的选择; 施工用电原则上采用 BVR4 50mm2+E1 35mm2 架空线沿四周围墙设置,沿线每隔 30m 设置水泥立杆及配电箱,作为各施工用机械设备、照明 从 拖电箱 中 接出。 总箱引出电线需过施工道路处必须保证不低 于 ,总线下总电箱 50mm2一级分电箱 35mm2,二级分电箱 25mm2,拖电箱 10mm2。 L 临时施工用水 本工程施工用水除生活用水外,主要用水是结构混凝土养护,砌体砂浆与装饰用砂浆拌制用水,根据计算用水量约 ;总用水量 Q=,则供水管径为: D=4Q1000/ ( π V) 1/2=( 4 1000/ ) 1/2 =75mm 式中 V 为管网中的水流速度(一般取 )。 故现场业主提供的水源 为市政管网, 管径Φ 200mm,已满足施工用水量要求。 19 a 本工程临时用水采用业主已提供水源,并分二路接出水管,一路为施工用水,另一路为生活用水,用水管道口径为Φ 75 以组成供水网络,并在各需要用水部位留出水龙头。 对于楼层用水,考虑水头损失,故在施工现场内设置 二 只 24M3 蓄水池 ,并配备三 台 40M 扬程的增压水泵。 b 消防用水管一律使用Φ 50 管,在整个施工范围内设置两处消防栓,并备足 200M 消防铁管。 在施工楼层设置两根消防立管,管径采用Φ 50,且每一立管在每层设置一只消防龙头。 c 楼层用水采用两根Φ 50 管径水管沿楼层布置至各施工层面,以满足结构及装饰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严禁使用消防水源。 d 现场的水管均沿围墙或路下敷设,穿越重载车道需作加固处理。 施工进度计划 1)、 进度计划总体构想 根据国家工期定额,及本公司的实力,并全面考虑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进度计划和劳动力计划等因素,确保本工程工期为780 个日历天。 正式开工日期以 监理 单位正式书面通知为准,竣工日期以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竣工核验签证之日为准。 2)、 保证总进度计划实现的措施 A 技术准备保证措施 a 为确保施工进度,在施工过程,我们将采用我公司业以成熟的施工工艺选择合理的施工流水节拍,优化施工方案,保证各进度计划节点的实现。 b 材料机械的配置方面投入足够的施工机具设备和周转材料,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一方面减轻劳动强度,另一方面提高 20 工效,缩短工期,并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在供应上,做到及时充足,并在施工过程中加以调整。 B 劳动力保证措施 a 根据方 案实施要求,及施工进度和劳动力需求计划,集结施工队伍,组织劳动力分批进场,并建立相应的领导体系和管理制度。 b 根据工程的需要,组织本公司的自有员工进行全过程施工,自有员工的技术素质是曾经获得多项优良工程的操作工人。 c 我们对作业层的生活所需后勤已经作了充分的考虑,可保证满足施工的需求。 C 组织保证措施 a 中标后,本公司将在最短时间内进场,尽快熟悉工程情况,全面了解影响工期的各方面的因素。 b 项目经理部认真研究并根据投标书为蓝本,制定出详尽的工期进度计划,包括施工计划的深化、优化。 c 为了保证缩短工期,满足业 主对工期的需要,必须调整好劳动力、机械设备及各种材料。 d 由公司生产经理主持召开每周一次的项目经理部会议,对本工程施工进度、物资供应、劳动力安排、资金运作和设备运转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调度和平衡。 e 项目经理部以周计划保证控制整个进度计划,按总进度计划分解每周的工作安排,并要求每周召开一次现场平衡调度会,及时解决劳动力、施工材料、设备调度问题,确保工程按计划实施。 f 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使各项工作以最大限度进行合理搭接,保证施工流水能按计划正常运转,前道工序施工为后道工序施工 21 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g 充分 发挥我公司施工组织管理的优势,由项目经理部分派管理人员按工序、分区域、流水段交叉施工,进行全过程监控,确保总工期的完成。 D 材料供应保证措施 a 及时做好各种材料的用料计划,按公司项目管理法中的材料计划规定执行。 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材料供应计划,保证材料供应跟得上施工的要求。 b 按合同及计划要求,掌握甲供材料的动态管理,按有关规定办好甲供料的交接工作。 E 设备供应保证措施 a 根据总进度计划的安排,排出设备进、退场的计划,确保工程所需的各类机械正常的运行,充分发挥我公司设备先进的优越条件。 b 合理调配人员 使用设备,做到设备专人管理、保养,以满足工程施工的需求。 F 施工计划的实施及调整 a 加强计划的严肃性,积极组织均衡施工,实施对计划的全方位控制,以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b 加强计划的动态管理,按施工的实际情况及 时 调整计划,并实施检查制度。 c 事先编制总进度计划,找出关键工序和关键线路,并加强对其实际施工中的控制,如出现脱期现象及时加以调整。 保证总计划工期目标的实现。 22 第三章、 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第一节、 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一、 测量仪器 本工程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标高基准点为依据进行 轴 线放设及标高控 制。 测量仪器的选用: DSZ3 水准仪; KTS442 型全站仪 经纬仪 S3 普通水平仪; 50 米钢卷尺; 30 米钢卷尺; 5 米钢卷尺; 5 米塔尺; 以上仪器均鉴定合格。 二、 平面控制 根据本工程的地理位置等实际情况,及设计提供的图纸,现施工中平面控制采用从总体到局部的测量控制原则,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先测出各单位工程的纵向和横向各两根轴线作为主轴线的控制桩,形成一个“井”字形的控制网。 经反复检测控制网无误后以测出的主轴线为中心,再进行轴线投放。 平面控制时采用 KTS442 型全站仪 、 50 米钢卷尺。 为保证测量精度,量距时要进行温差、尺差、高差修正;为保证测量结果精确无误,放线完成后,须经有关部门复测验收。 所有轴线控制桩均设置在建筑物四周易于保存的地点,并设置三角桩进行保护,用砼进行浇捣,并经常进行检查,以防 23 意外。 三、 垂直控制 根据本工程的设计图纸及建筑外形、高度等实际情况,决定采用正倒镜法投点。 首先确定基准点,根据上述确定的平面控制桩主轴线,将轴线投置在第一层楼面上。 采用正倒镜两次校核,将其中十字丝差数进行二分之一分配,并做上记号,该点即引测完毕。 依次将全 部的控制点引上楼面,然后在楼面上用经纬仪将已引测好的点分别引出直线并做好红漆标记。 注意点:垂直度控制在 1/1000 内,并不大于五厘米。 四、 高程控制 利用场外永久性水准点为基点,在场中做好半永久性水准点,做为本工程的高程控制点,定期对其进行复核。 层高的引测根据设计图纸,将绝对高程计算为相对高程,采用在安装预留孔道内用 50 米钢卷尺加重 15Kg,一层一层测出层高。 为避免累积差,应以底层177。 为基准,测出各层标高的标准线。 五、 沉降控制 沉降控制采用在建筑物附近布设的四个水准点作为 工作基点,其高程从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引测并定期复核。 沉降观测点采用 20 ㎜ 圆钢制作,预埋于柱内的铁件焊接,观测周期为每一结构层观测一次。 粉刷阶段每二个月进行观测一次。 24 待工程竣工后,依据施测数据,编制成果表,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并每半年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 六、 质量精度主要保证措施 KTS442 型全站仪 工作状态应满足竖盘竖直,水平度盘水平;望远镜上下转动时,视准轴线形成的视准面必须是同一竖平面。 水准仪工作状态应满足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用钢尺测量应进行钢卷尺 鉴定误差,温度测定误差的修改,并消 除 定线误差、钢卷尺倾斜误差、拉力不均匀误差、钢卷尺对准误差、读数误差等等。 测角:采用三测回,测角中误差不大于 10 秒。 测距: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 所有测量计算值均应立表,并应有计算人复核签字。 使用测距仪,应进行加常数、乘常数;温差修改值的修正。 在仪器操作上,测站与后视方向应用控制网点,避免转站而造成积累误差。 第二节、 地下部分结构施工方案 一、 土方工程 工程概况 A 挖土顺序: 本工程挖土采用 八 台 PC220 反铲式挖 掘 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