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xx镇自强苑项目安置房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程 自强苑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西宽 公里,南北长 公里。 幅员面积 29 平方公里,平坝、浅丘各半。 秀美的毗河穿境而过。 有耕地 23797 亩,全镇下辖 13个村、 148个村民小组, 1 个居委会。 全镇农民(含失地农转非人口) 27154 人,镇区有各类常住人口 3500 人,其中有非农业人口 1521 人。 基础设施 交通: 项目区内成青高速公路由西南向东北穿过,西南至成都,东北到青白江。 县道新石路由北向南穿越规划区,北接新都主城区,东南接石板滩镇。 泰龙公路连接木兰镇和泰兴镇。 项目区对外交通发达。 供 水: 根据《成都市新都区县域总体规划》( 20xx2020),泰兴镇用水将统一纳入成都市城市供水体系,由成都市水六厂五期 BOT 输水管线提供,沿新石路敷设至泰兴镇。 规划用水量为 万吨 /日。 供电: 根据规划,泰兴镇镇区电源由《新都区泰兴镇总体规划》规划的 110kV 泰兴变电站提供。 110KV 规划变电站向泰兴镇镇区出线 6 回。 供气: 根据规划,气源由中石化石板滩分输站提供,在泰兴镇镇区外,新石路以北、小龙门斗渠以南规划一座配气站。 为确保供气安全可靠,气压稳定,本规划区内燃气配气干管的布置采用环状。 配气干管主要沿成 青快速路、新石路规划 2 号路及将军街道路敷设,支管则沿1016m 道路敷设。 在主干管上接支干管时,应设置阀门井。 新都区泰兴镇新居工程 自强苑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通信: 项目区内现有 1 处电信模块局,交换机容量 4000 门,现已装机 3200 余门。 项目区内电信线路均架空。 污水处理: 根据《成都市新都区县域总体规划》( 20xx2020),项目区污水由工业东区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达标后排放。 邮政: 项目区内现状邮政支局一座。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成都市新都城建勘察测绘有限公司提供的《白鹤岛拆迁安置小区新居工程丽景苑、自强苑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项目拟建 场地位于新都区泰兴镇高筒社区,原为农田、空闲地和旧房拆除地。 场区位于成都平原腹地,远离龙门山和龙泉山两大构造断裂带,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勘察资料综合分析,场区内无影响场地稳定性的断裂构造,属无破坏性地震区。 项目用地现状图 新都区泰兴镇新居工程 自强苑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7 场地地貌单元为冲积平原一级阶地,地形较平坦,第四系覆盖层厚度达十余 m,基底(白垩系砂泥岩)较稳定。 场地及周边无重大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工程地质作用存在。 在拟建范围内未发现有不利于工程建设的地下埋藏物。 场地交通方便,环境幽静,适宜人居建筑。 场地土类型属中硬场地土,场地类别为 II 类建筑场地。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设计特征周期为 ,设计地震分为三组。 场地属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场地环境水及土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 地下水对天然地基浅基础施工有影响。 场地内饱和粉土为不液化土;卵石土之上厚度> 的细砂属中等~严重液化影响土,拟取卵石土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可将液化细砂层全清除。 项目通过审批情况 20xx 年 3 月 16日,取得 成都市新都区规划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编号: 51011420xx1014 号) ; 20xx 年 3 月 28日 ,取得 成都市新都区规划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 51011420xx20xx5 号)。 新都区泰兴镇新居工程 自强苑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8 建筑材料供应条件 工程所需水泥、钢材等可在本地市场购入,硅酸盐砌块在本地可以解决。 当地建材丰富,片、块石料、砂、砂砾、砾石、生石灰可以就近解决。 当地矿渣、煤渣来源丰富,泥岩、泥质砂岩等其他换填材料,可通过调查及土地开发情况选取。 综上所述,项目场址地质构造单一,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交通方便,基础设施能满足建设要求,故项目场址已经具备建设条件。 新都区泰兴镇新居工程 自强苑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9 第五章 建设方案 本项目为 新 都区泰兴镇新居工程自强苑项目,自强苑 是龙门花园的组成部分, 位于龙门花园 南部 , 紧邻 8 米宽的规划道路。 龙门花园项目位于规划二号线东侧,将军街以南,泰北街以西,南临一条 8 米宽的规划道路。 建设内容 为 3 栋 住宅楼 (含架空层 地上车库 ) 、 1 栋 公服配套 用房 和门卫及其他用房 , 包括建筑工程、装饰工程、安装工程、 总平工程(含管线工程及道路绿化工程)等。 图 51 项目具体位置图 自强苑 新都区泰兴镇新居工程 自强苑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30 建设内容和规模 拆迁安置情况 本项目 为 “ 鹤舞天乡 ” 一级土地整理项目的配套项目, “ 鹤舞天乡 ”一级土地整理 项目拆迁 2500 亩,涉及人口 2950 人, 同时, 根据政府统筹安排 其他项目涉及的部分拆迁人口约 900人,共计约 3850 人。 表 51 项目 拆迁统计 村组 人口 张庵社区 1社 38 先锋小区 90 高筒社区 4社 3 高筒社区 5社 100 高筒社区 6社 154 高筒社区 7社 136 高筒社区 8社 116 高筒社区 9社 289 高筒社区 10社 407 高筒社区 11社 52 高筒社区 12社 143 高筒社区 13社 278 高筒社区 16社 145 高筒社区 17社 169 高筒社区 18社 226 高筒社区 19社 202 高筒社区 20社 156 高筒社区 21社 143 高筒社区 22社 103 其他项目 900 小计 3850 根据《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新都区城市规划区征地统建房暂行办法的通知》(新都府发【 20xx】 120 号),被安置对象按 新都区泰兴镇新居工程 自强苑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31 每人 35 平方米建筑面积进行统建安置,同时,考虑到当地的一些特殊政策,比如对独生子女双份补偿即独生子女按每人 70 平方米进行安置;还有一些目前没有统计到但可计入安置人口的,需要考虑预留,因此 为“鹤舞天乡”一级土地整理项目 配套 的农民新居工程 建筑面积 平方米(人均 平方米) 是合理的。 根据 泰兴镇 规划, 为“鹤舞天乡”一级土地整理项目 配套 的 农民新居工程 确定 在 两处集中安置点 —— 先锋花园和龙门花园, 由当地政府根据实际 拆迁安置 情况进行统一 安置,分期建设。 建设规模 本项目 位于龙门花园安置点内, 规划总用地面积 ㎡ ( 亩 ) , 规划总建筑面积 ㎡ ,其中 住宅建筑面积 ㎡ ,公服 配套 用房 建筑面积 ㎡ , 门卫及其他用房 20 ㎡ , 地上车库建筑面积 ㎡。 主要建设内容 3 栋住宅楼 (含架空层 地上车库 ) 均为 17 层框架剪力墙结构; 1 栋11+1 框架剪力墙结构公服配套用房; 门卫及其他用房; 包括建筑工程、装饰工程、安装工程、 总平工程 (含管线工程及道路绿化工程)等。 新都区泰兴镇新居工程 自强苑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32 交房标准 项目建成后, 实现水、电、气、有线电视、固定电话“五通” ; 装修 标准为: 外墙 贴 面砖,室内为乳胶漆天棚 、 墙面,厨房、卫生间为地砖地面、瓷砖墙面,外门窗为塑钢门窗,内门为普通木门,进户门为防盗门 , 卫生洁具及灯具为普通型。 建设方案 设计说明 龙门花园 按统一规划 、 分 期 建设的原则 推进,自强苑为龙门花园的一部分, 各项指标均以统一规划为前提,因此 本 项目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和建设方案描述也以龙门花园为整体进行介绍。 表 52 龙门花园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名称 计量单位 数值 一、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 (不含代征地 ): ㎡ 二、规划总建筑面积 : ㎡ (一 )地上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 ㎡ 住宅建筑面积: ㎡ 非住宅建筑面积: ㎡ (1)11+1 公服配套 用房建筑面积: ㎡ (2)门卫及其它: ㎡ (二)地上不计入容积率的建筑 面积(架空停车层) ㎡ 三、容积率: 总容积率: 住宅容积率: 四、基底面积: 建筑基底总面积: ㎡ 新都区泰兴镇新居工程 自强苑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33 五、建筑密度: 总建筑密度: % % 六、总绿地面积: ㎡ 其中、临街集中绿地面积: ㎡ 七、绿地率: % 八、机动车位: 辆 441 (一)地上停车位: 辆 241 (二)地上架空层停车位: 辆 200 九、非机动车位: 辆 907 ⑴住宅非机动车位(地上): 辆 870 ⑵ 商业非机动车位(地上): 辆 37 十、全民健身场所: ㎡ 800 表 53 自强苑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名称 计量单位 数值 一、规划总用地面积: ㎡ 二、规划总建筑面积: ㎡ 1 栋住宅建筑面积: ㎡ 2 栋住宅建筑面积: ㎡ 3 栋住宅建筑面积: ㎡ 11+1 配套建筑面积: ㎡ 门卫及其他: ㎡ 地上车库建筑面积: ㎡ 建设方案规划设计思想 ⑴本项目以开发 小户型为主 , 合理布置建筑和环境,力争在本地块内做出较好的建筑品质。 ⑵整体风格以现代简洁的风格,要求要与周边建筑风貌协调。 新都区泰兴镇新居工程 自强苑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34 ⑶强调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并与自然采光、通风、遮阳、隔热、节能等相结合,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创造环保型,可持续性发展的居住环境。 ⑷沿路布置商业网点和配套设施,便于提高商业氛围和价值。 ⑸设计户型为方正实用的小户型,要有可变性。 ⑹按照人车分流的原则规划道路交通系统,合理的布置交通、进行消防设计,结合用地布局和空间组织,以形成宜人的居住环境。 ⑺严格执行规划条例对建筑退界与间距的控制要 求,在满足自身日照要求及邻里住宅的日照要求等各项指标的情况下,取得土地的最大合理性与充分性利用。 建筑设计 ⑴总体布置 A、总平面西南角布置 11+1 公服 配套用房,其余部分布置住宅,总图分区明显。 各栋住宅分组团布置,创造出围而不合的空间,实现了开敞的内部环境,又合理地处理了与外界联系的过度关系。 B、交通:设置小区主要出入口于基地南侧道路上、另一主要出入口位于基地西侧,出入口承担了小区车行,小区人行,两股动线,道路宽度满足疏散要求,小区内充分实现人车分流的设计构思。 新都区泰兴镇新居工程 自强苑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35 C、绿化:小区内公共建筑部分与住宅区通 过绿化景观进行软性隔离,并在各个住宅组团内布置中心绿化景观,并且不受车行的干扰,强调内部空间的舒适度和景观的均好性。 D、地面机动车停车位采用一个车位一棵树的生态车位,尽量减小对小区内部环境的影响。 ⑵ 单体设计 严格遵守规划主管部门对该地块在立面形式、颜色控制上的规定,适当调整了屋顶的方式,使本 项目 不但与周边环境建筑互相协调,更具有自己独立的“性格”特征。 户型设计的原则 : ● 舒适性原则 ● 经济性原则 ● 实用性原则 A、舒适性:满足户型必要的生活配套,主人房和客厅尽量争取好的朝向,并且具备良好的观景视 野,餐厅相对独立;功能分区独立,户内交通简洁合理,多方面地满足生活需求。 B、经济性:控制户型面积,在有限的面积基础上,创造出户型的可变性,各功能房间方正,套内实用率高。 新都区泰兴镇新居工程 自强苑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36 C、实用性 : 住宅平面考虑到了经济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平面使用率高 ,套内交通面积节约,主功能空间无穿通,餐厨配合密切,所。xx区xx镇自强苑项目安置房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